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inhibits IGF-1-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1
作者 Yang MA Chen-chen HAN +2 位作者 Yi-fan LI Yang WANG Wei WE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6-966,共1页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IGFBP-3)suppresses HCC cell proliferation in both IGF-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manners.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reatment with exogenous IGFBP-3 inhibits bF GF and PDGF production an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of HCC cells.METHODS Cell Counting Kit 8 assay were designed to detect HCC cell proliferation,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involving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ssays.Western blot assay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IGFBP-3 regulating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signaling pathway.RESULT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GFBP-3 suppressed IGF-1-induced 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 while it does not affect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absence of IGF-1.To deline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Western-blot and RT-PCR assays confirmed that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 1(EGR1)is involved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IGFBP-3 inhibition of type 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1R),ERK and AKT activation is IGF-1-dependent.Furthermore,transient transfection with 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AKT or MEK partially blocks the IGFBP-3 inhibition of EGR1,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CONCLUSION In 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GFBP-3suppresses transcription of EGR1 and its target genes b FGF and PDGF through inhibiting IGF-1-dependent ERK and AKT activation.It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GFBP-3 in the regulation of HCC cell proliferation,suggesting that IGFBP-3 could be a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early growth response-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cell prolif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IGF-Ⅰ R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孔敏坚 董爱强 +3 位作者 马志原 程海峰 钱建芳 范军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73-380,共8页
目的:评价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对人肺癌A549细胞系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类受体(IGF-Ⅰ R)表达的阻断效应,和IGF-Ⅰ R基因沉默后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学特性及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改变。方法:应用U6启动子,介导DNA... 目的:评价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对人肺癌A549细胞系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类受体(IGF-Ⅰ R)表达的阻断效应,和IGF-Ⅰ R基因沉默后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学特性及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改变。方法:应用U6启动子,介导DNA模板转录生成短发夹样RNA(shRNA),并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株,从而产生IGF-Ⅰ R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GF-Ⅰ R表达的改变;联合应用化疗药物顺铂(DDP),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等,观察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DDP半数致死量(IC50)的变化。结果:IGF-Ⅰ R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抑制率高达89.8%),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滞留于G0期的比例上升;DDP对肿瘤细胞24h、48h、72h的IC50均明显减少,IGF-Ⅰ R siRNA1组DDP作用72h的IC50为0.92 mg/L,明显低于control-siRNA组的3.77mg/L,0.5mg/L DDP联合IGF-Ⅰ R siRNA1作用48h后,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32.1%,明显高于control-siRNA组的18.9%,细胞凋亡率从27.8%上升至44.2%。结论:运用RNAi技术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IGF-Ⅰ R的表达,使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化疗敏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病理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类受体 RNA干扰 化疗敏感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红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基因3′UTR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金玉 秦立红 +3 位作者 张国梁 赵玉民 张嘉保 赵志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3-106,共4页
以58头草原红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3′UTR序列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IGF-ⅠR基因3′UTR中发现PCR-SSCP的多态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对所得基因型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 以58头草原红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3′UTR序列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IGF-ⅠR基因3′UTR中发现PCR-SSCP的多态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对所得基因型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3′UTR中AB型的胴体产肉率、肉骨比显著高于AA、BB型(P<0.05);AA型的脂肪覆盖率显著高于BB型(P<0.05),与AB型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IGF-R基因 3′UTR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余宗阳 欧阳学农 +2 位作者 杜建 季天海 李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38-640,共3页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是多种生长因子调控枢纽,在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IGF-ⅠR在肿瘤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并在肿瘤细胞分化分裂、增殖凋亡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是多种生长因子调控枢纽,在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IGF-ⅠR在肿瘤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并在肿瘤细胞分化分裂、增殖凋亡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的IGF-ⅠR水平,Fisher精确检验和CMH检验对不同组织的染色结果和反应强度进行比较,Spearman相关分析IGF-ⅠR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IGF-ⅠR以细胞膜及胞质混合型表达为主。NSCLC组织阳性表达率占82.54%,其中强阳性表达占36.51%(23/63),正常肺组织以不表达或弱阳性表达为主。相关分析表明:IGF-ⅠR表达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rs值为-0.41950,P=0.0006。结论:IGF-ⅠR表达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分化这一环节在NSCLC发生、发展、恶性表型的维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苑春莉 王医术 +4 位作者 盛辉 李荷莲 马宁 王筱璐 曾晓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常规S-P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17例)、异位子宫内膜(30例)进行IGF-Ⅰ及其受体的检测,取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常规S-P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17例)、异位子宫内膜(30例)进行IGF-Ⅰ及其受体的检测,取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IGF-Ⅰ及其受体在3组子宫内膜的腺细胞强表达,IGF-Ⅰ在3组子宫内膜间质弱表达,IGF-Ⅰ受体在子宫内膜间质不表达。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均强于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1)。IGF-Ⅰ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强于其在位子宫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1)。结论: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受体 IGF1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和胰岛素表现其功能的结构和分子基础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萍 冯佑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IGFⅠ和胰岛素表现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和分子基础研究进展.IGFⅠ和胰岛素是胰岛素家族中的2 个重要成员, 两者的分子结构高度同源, 两者的受体相似且属同一家族, 两者的生理功能可彼此交叉, 但各自具...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IGFⅠ和胰岛素表现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和分子基础研究进展.IGFⅠ和胰岛素是胰岛素家族中的2 个重要成员, 两者的分子结构高度同源, 两者的受体相似且属同一家族, 两者的生理功能可彼此交叉, 但各自具有主要的生理功能.IGFⅠ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细胞生长,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代谢.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及其表现的基础是分子结构及参与功能表现的诸多分子, 如受体、信号分子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受体 信号分子 信号转导 IGF- 生理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前后全氟辛烷磺酸(PFOS)暴露对大鼠额叶皮质中IGF-Ⅰ、IGF-ⅠR和IGFBP-2 m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利 金一和 +6 位作者 王烈 于红瑶 刘薇 于棋麟 王柯 刘冰 王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90-196,共7页
为研究出生前后不同时期全氟辛烷磺酸(PFOS)暴露对大鼠仔鼠额叶皮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mRNA水平的影响,将28只受孕Wistar大鼠按3:2:2的比例随机分到... 为研究出生前后不同时期全氟辛烷磺酸(PFOS)暴露对大鼠仔鼠额叶皮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mRNA水平的影响,将28只受孕Wistar大鼠按3:2:2的比例随机分到对照(C)、低剂量(L)和高剂量(H)组中,从妊娠第0天开始分别自由摄食含0、7.2、14.4mg·kg-(1以饲料中的PFOS计)的粉末状饲料进行连续染毒至出生后28天.采用交叉哺育的方法建立出生前后均不暴露(CC)、仅出生前暴露(LC和HC)、仅出生后暴露(CL和CH)、出生前后均暴露(LL和HH)于PFOS的动物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仔鼠额叶皮质IGF-Ⅰ、IGF-ⅠR和IGFBP-2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仔鼠额叶皮质IGF-Ⅰ、IGFBP-2mRNA在PD14时处于较高水平,而在PD1和PD28时水平较低;IGF-ⅠRmRNA在PD1时只处于较低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在PD1时,暴露组仔鼠IGF-Ⅰ、IGF-ⅠR、IGFBP-2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PD14时,除LC组仔鼠IGF-ⅠR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之外,其余各暴露组仔鼠3者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出生后暴露PFOS组的仔鼠额叶皮质IGF-Ⅰ、IGFBP-2mRNA水平降低程度比出生前暴露PFOS组仔鼠更高.在PD28时,暴露组仔鼠IGF-Ⅰ、IGF-ⅠR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IGFBP-2mRNA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生前后不同时期暴露PFOS导致大鼠仔鼠额叶皮质IGF-Ⅰ、IGF-ⅠR和IGFBP-2mRNA水平变化,为PFOS发育神经毒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额叶皮质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NFC/NDF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向丽 刘大程 +2 位作者 孙鸽 高民 胡红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36-2043,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条件下,诱导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过程中瘤胃上皮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选用12只泌...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条件下,诱导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过程中瘤胃上皮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选用12只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15 d,依次饲喂NFC/NDF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式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并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对瘤胃上皮细胞中IGF-Ⅰ及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的升高,IGF-Ⅰ及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Ⅱ期、Ⅲ期和Ⅳ期IGF-Ⅰ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是Ⅰ期的1.70、2.71和9.61倍,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是Ⅰ期的1.88、3.09和10.19倍。饲粮NFC/NDF为2.58(即SARA期)时,与Ⅰ期相比,IGF-Ⅰ和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均出现极显著增加(P<0.01)。结果提示,以提高饲粮NFC/NDF的方法逐渐诱导SARA,IGF-Ⅰ及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SARA发生后,它们的表达量有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瘤胃上皮细胞 实时定量PC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日龄对仔猪肝脏GHR、IGF-Ⅰ、IGF-ⅠR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晶晶 李源 +4 位作者 吕莉 李留安 金天明 崔君 焦小丽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9,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肝脏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从8窝"杜×长×大"仔猪选取出生日龄相近、初生体重一致的仔猪24头,随机分... 为了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肝脏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从8窝"杜×长×大"仔猪选取出生日龄相近、初生体重一致的仔猪24头,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中,分别于14日龄、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所有仔猪在42日龄宰杀取样,用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GHR、IGF-Ⅰ和IGF-Ⅰ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个别仔猪偶尔出现腹泻症状。至42日龄试验结束时,各组仔猪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14日龄、21日龄和35日龄断奶组仔猪肝脏中GHR mRNA和IGF-Ⅰ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该三组上述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28日龄断奶组(P<0.05);不同断奶日龄组仔猪肝脏中IGF-Ⅰ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肝脏中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模式不同,对42日龄时仔猪的体重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断奶日龄 生长激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姗姗 王雷 +2 位作者 荣敏 邢秀梅 杨福合 《特产研究》 2015年第2期61-64,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是一种跨膜酪氨酸蛋白受体,与胰岛素受体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同源性。其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大部分组织,如大脑、肾脏、心脏、肺,在肝脏中分布最多。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可以调节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是一种跨膜酪氨酸蛋白受体,与胰岛素受体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同源性。其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大部分组织,如大脑、肾脏、心脏、肺,在肝脏中分布最多。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可以调节体细胞有丝分裂、增殖和抗凋亡等。本文主要阐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结构、功能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和Annexin-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艳青 周燕飞 +2 位作者 龙玲 旷洋 徐扬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6-949,共4页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膜联蛋白-I(Annexin-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异位内膜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的变化与EMT的关系。方法:选取32例EMT患者(研究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其中轻度组(Ⅰ、Ⅱ期)16例(增殖期8例,分泌期8例),...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膜联蛋白-I(Annexin-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异位内膜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的变化与EMT的关系。方法:选取32例EMT患者(研究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其中轻度组(Ⅰ、Ⅱ期)16例(增殖期8例,分泌期8例),重度组(Ⅲ、Ⅳ期)16例(增殖期8例,分泌期8例)。同时获取16例非EMT患者的子宫内膜标本作为对照组(增殖期8例,分泌期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GFR和Annexin-Ⅰ在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其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异位内膜中EGF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在位内膜,研究组异位内膜Annexin-I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在位内膜,二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EMT重度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EGFR和Annexin-Ⅰ的表达水平与EMT轻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位内膜组织及研究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EGFR和Annexin-Ⅰ在分泌期和增殖期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和Annexin-Ⅰ在EMT异位内膜表达水平的变化与EMT的发生、发展有关,而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膜联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成纤维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Ⅰ型受体蛋白及基因表达检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锁柱 徐曼 邹万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 :研究腺嘌呤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的肾组织成纤维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及其Ⅰ型受体的表达。方法 :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 ,由模型肾组织培养肾间质成纤维细胞 ,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PCR分别... 目的 :研究腺嘌呤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的肾组织成纤维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及其Ⅰ型受体的表达。方法 :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 ,由模型肾组织培养肾间质成纤维细胞 ,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PCR分别检测TGF β1及其Ⅰ型受体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成纤维细胞TGF β1、TGF β1I型受体免疫组化阳性 ;逆转录PCR可见 2 94bp的TGF β1及 34 5bp的TGF β1的Ⅰ型受体mRNA特异扩增带。结论 :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中 ,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是TGF β1的一个来源 ,而且也是其效应细胞 ,从而在TGF β1的作用下出现增生和合成细胞外基质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型受体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Ⅰ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时辉 付娟 +1 位作者 王川江 刘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5-922,共8页
目的: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Ⅰ(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Ⅰ,TGFβRⅠ)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并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上鉴定其沉默效应。方法:构建4种针对人TGFβRⅠ基因不同干扰靶点... 目的: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Ⅰ(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Ⅰ,TGFβRⅠ)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并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上鉴定其沉默效应。方法:构建4种针对人TGFβRⅠ基因不同干扰靶点的慢病毒干扰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将筛选出的4种有效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和其它辅助质粒一起共转染293T细胞并测定病毒滴度。最后将4种重组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分别感染MRC-5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它们对靶基因的沉默效率。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短发夹RNA正确插入慢病毒载体且插入的序列正确。4种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经293T细胞成功包装后,其病毒滴度分别为:si RNA-1 6.37×107 TU/ml、si RNA-2 1.65×108 TU/ml、si RNA-3 4.50×108TU/ml、si RNA-4 2.31×108TU/ml,阴性对照组载体包装后的病毒滴度为:1.79×109 TU/ml。4种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感染MRC-5细胞的效率均为93%左右。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在感染4种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si RNA-1~4)后,MRC-5细胞内TGFβRⅠ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0),其中TGFβRⅠ-si RNA-2下降最明显,沉默效率最好。Western blot结果与q RT-PCR结果一致,4种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均能使MRC-5细胞内TGFβRⅠ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00),且TGFβRⅠ-si RNA-2干扰效率最大。结论:筛选并构建了能有效沉默TGFβRⅠ基因的最佳RNAi重组慢病毒载体——TGFβR-si RNA-2,从而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GF-Ⅰ R抗体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14
作者 张彭南 高慧萍 +2 位作者 张鹏飞 孙红 蒋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观察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单克隆抗体4F2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4种卵巢癌细胞(CAOV3、ES2、SKOV3和Hey细胞)中IGF-ⅠR... 目的:观察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单克隆抗体4F2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4种卵巢癌细胞(CAOV3、ES2、SKOV3和Hey细胞)中IGF-ⅠR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抗IGF-ⅠR单抗4F2与各卵巢癌细胞系的结合特异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4F2对SKOV3和CAOV3细胞内IGF-ⅠR磷酸化水平的影响,CCK-8检测4F2、顺铂单用或联用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卵巢癌SKOV3、CAOV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4F2、顺铂单用或联合治疗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IGF-ⅠR在4种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为SKOV3、CAOV3、ES2,Hey细胞不表达,4F2与SKOV3、CAOV3、ES2细胞均能特异性结合,并且4F2能够抑制IGF-ⅠR的酪氨酸磷酸化。联合组顺铂为0.2μg/m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即显著高于4F2单抗组[SKOV3:(47.4±3.1)%vs(5.3±0.6)%;t=3.126,P=0.007。CAOV3:(51.6±2.3)%vs(8.2±1.8)%;t=3.516,P=0.009]及顺铂组[SKOV3:(47.4±3.1)%vs(30.5±4.1)%;t=2.933,P=0.027。CAOV3:(51.6±2.3)%vs(28.9±2.3)%;t=3.226,P=0.034];在体内,联合组对卵巢癌种植瘤小鼠肿瘤的抑制率亦显著高于4F2单抗组[SKOV3:(87.3±3.1)%vs(41.6±4.9)%;t=2.29,P=0.004 3。CAOV3:(86.6±3.5)%vs(42.1±7.7)%;t=3.02,P=0.009 1]及顺铂组[SKOV3:(87.3±3.1)%vs(28.9±5.5)%;t=2.56,P=0.008 7。CAOV3:(86.6±3.5)%vs(32.7±4.1)%;t=2.91,P=0.007 3]。结论:4F2单抗特异性结合IGF-ⅠR阳性卵巢癌细胞,联合顺铂能够协同抑制卵巢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4F2 顺铂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对鼠成骨细胞IGF-Ⅰ及IGF-ⅠR mRNA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尹德龙 田林强 +6 位作者 叶媛 程鹏 李昆朋 宫晨 林阳 郭风劲 陈安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05,314,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成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鼠成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DM分别处理12h和24h,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来观察成...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成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鼠成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DM分别处理12h和24h,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来观察成骨细胞两种目的基因(IGF-Ⅰ,IGF-ⅠR)的mRNA表达。结果 ADM可以刺激成骨细胞IGF-ⅠmRNA表达,以10-11 mol/L作用12h最明显。ADM亦可上调成骨细胞IGF-ⅠR mRNA表达,可维持24h。结论 ADM可以通过增强IGF-Ⅰ的表达调节成骨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成骨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IGF-Ⅰ R基因片段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仪分析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朝诗 傅先明 汪业汉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反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片段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形态学的变化。方法根据IGF-ⅠRcDNA序列设计其正义、反义基因片段,并对部分碱基进行硫代磷酸修饰。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义寡核苷酸组和反义寡核... 目的探讨反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片段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形态学的变化。方法根据IGF-ⅠRcDNA序列设计其正义、反义基因片段,并对部分碱基进行硫代磷酸修饰。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正义寡核苷酸组和反义寡核苷酸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根据DNA直方图分析凋亡细胞发生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经反义寡核苷酸5μmol/L、10μmol/L、15μmol/L、20μmol/L等4种浓度处理的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6.06±3.86)%、(24.52±4.84)%、(36.69±5.53)%和(43.85±5.72)%;而经同样浓度正义寡核苷酸处理的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76±1.22)%、(3.14±1.15)%、(2.51±0.93)%和(3.26±1.15)%;空白对照组(野生型)的自然凋亡率为(1.01±0.89)%。反义寡核苷酸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正义寡核苷酸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凝聚,并聚集于核膜下呈新月状或块状,胞膜内陷形成膜包裹的核碎片或细胞器,最后出泡形成凋亡小体。结论反义IGF-ⅠR基因片段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类 神经胶质瘤 脱噬作用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彦如 张碧红 +1 位作者 陈环 陈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8-491,共4页
本研究探讨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及对Reh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用CCK-8法检测Reh细胞的增殖;采用实时PCR法检测Reh细胞IR和IGF-ⅠR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胰岛素对Reh细胞具有浓度... 本研究探讨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及对Reh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用CCK-8法检测Reh细胞的增殖;采用实时PCR法检测Reh细胞IR和IGF-ⅠR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胰岛素对Reh细胞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促增殖作用,当胰岛素浓度为10-9 mol/L时其促增殖作用最强,进一步提高浓度,胰岛素的促增殖作用不再增强。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胰岛素10-9mol/L作用24、48及72 h,IR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2.2520±0.7431、1.9956±0.9692和3.9766±1.3189,IGF-ⅠR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1.0803±0.2238、1.6026±0.6158和3.1013±0.1008。胰岛素刺激后IR和IGF-ⅠR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22和P=0.00)。结论:胰岛素能促进Reh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IR和IGF-ⅠR上调有关。IR和IGF-ⅠR的高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eh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ⅠR和IR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彦如 张碧红 陈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0-324,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收集43例儿童ALL...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收集43例儿童ALL和14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GF-ⅠR和IR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儿童ALL和正常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均表达IGF-ⅠR mRNA。ALL初发组、复发组及高血糖组的IGF-ⅠR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0,P=0.002和P=0.05)。完全缓解组与初发组和复发组相比,IGF-ⅠR 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00和P=0.018)。初发组和复发组ALL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IR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P=0.018)。完全缓解组与初发组和复发组相比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01)。ALL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IGF-ⅠR mRNA和IR mRNA在不同病程阶段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及初诊时白血病计数无关。结论:IGF-ⅠR的表达与儿童ALL病程相关,病情进展时(初发、复发)表达升高,病情缓解(CR)时则降低,提示IGF-ⅠR在ALL增殖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量增高可能反映了ALL细胞恶性增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型受体 胰岛素受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马氏珠母贝壳生长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立娟 何毛贤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101,共6页
研究了外源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处理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Gould胰岛素相关多肽受体基因(irr)和5种壳基质蛋白基因(nacrein、efcbp、n19、aspein及accb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显著提高了irr基因的表达水... 研究了外源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处理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Gould胰岛素相关多肽受体基因(irr)和5种壳基质蛋白基因(nacrein、efcbp、n19、aspein及accb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显著提高了irr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这与其在软体动物中作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作用相一致。nacrein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激素处理组也有显著升高(P<0.05),表明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两种外源激素都增强了马氏珠母贝的生长代谢水平;与对照组相比,n19、aspein与accbp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激素处理组均下调(P<0.05),说明这3个基因的表达受到激素调节通路的抑制作用。此外,研究发现aspein与accbp两个基因的表达在各个实验样本中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说明这两个基因在激素通路中可能受到同一个上游因子调控。efcbp基因表达水平在激素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表达稳定,各样本之间无显著性的变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相关多肽受体 壳基质蛋白 基因表达 马氏珠母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IGF-Ⅰ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权 刘莉 +5 位作者 刘丽 魏晟 陈继贵 王倩 刘畅 聂绍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7-602,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表达情况,探讨GH-IGF-Ⅰ轴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GHR和IGF-Ⅰ的表达情况,...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表达情况,探讨GH-IGF-Ⅰ轴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GHR和IGF-Ⅰ的表达情况,采用信访或电话访问形式收集患者生存资料。一致性检验用Kappa分析,分类资料的差异性比较用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别用于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GHR、IGF-Ⅰ在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②GHR、IGF-Ⅰ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Dukes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均无明显相关。③癌组织中GHR和IGF-Ⅰ表达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IGF-Ⅰ轴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明显,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结直肠癌 预后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