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Glutamine Synthetase Activity in Sugar Beet (BetavulgarisL.)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Nitrogen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uiping YanHu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1995年第1期17-24,共8页
It was shown from the experiment that glutamine synthetase activity (GSA) in both leaf blades and roots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 rose rapidly to reach its peak from seedling stage to foliage rapid growth stage ... It was shown from the experiment that glutamine synthetase activity (GSA) in both leaf blades and roots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 rose rapidly to reach its peak from seedling stage to foliage rapid growth stage and declined to its lowest level at the latter stage of root rapid growth, and then increased slightly. GSA in leaf blades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nitrogen level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of growth. GSA in roots showed the same tendency as it in leaf blades at the early middle stage of growth, but at the latter stage of growth, no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established. GSA in leaf blades was the strongest compared with crowns, petioles and roots, and could represent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of the whole plant. GSA had quadratic curvilinear correlation with root yield and sugar production. GSA in leaf blade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α-NH2-N at the foliage rapid growth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GARBEET glutamine synthetase nitrogen level root yield and 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S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胁迫响应分析
2
作者 武帅 辛燕妮 +7 位作者 买春海 穆晓娅 王敏 岳爱琴 赵晋忠 吴慎杰 杜维俊 王利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3,共11页
【目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是氮代谢“GS-GOGAT循环”中的关键酶,研究GS在大豆中的家族成员以及对外界胁迫的响应情况。【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大豆中全面鉴定GS基因,明确大豆GmGSs基因的位置与结构、蛋... 【目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是氮代谢“GS-GOGAT循环”中的关键酶,研究GS在大豆中的家族成员以及对外界胁迫的响应情况。【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大豆中全面鉴定GS基因,明确大豆GmGSs基因的位置与结构、蛋白的理化性质以及组织表达模式等,并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响应进行研究。【结果】从大豆中共鉴定出8个GS基因,位于8条染色体上,对应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356-432 aa。在10个保守基序中,8个GmGS都包含9个保守基序,GmGS7和GmGS8比其他成员多一个motif10保守基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GmGSs的启动子中包含丰富的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和逆境胁迫响应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GmGSs基因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GmGS3和GmGS4在各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荧光定量qPCR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铵处理后,大豆GS家族中GmGS4、GmGS5和GmGS7对低浓度铵盐处理后期响应最显著。且高盐胁迫处理后,GmGS5在根、茎、叶组织中表达量下降;GmGS7在根、茎组织中表达量上升。【结论】GS在大豆中共有8个成员,其中GmGS7在氯化铵处理和盐胁迫中均参与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谷氨酰胺合成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氯化铵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GS活性增强放疗诱导的胶质瘤细胞铁死亡
3
作者 卢益军 周臣 钱俊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5,共6页
研究旨在探究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在放疗诱导的胶质瘤细胞铁死亡过程中的作用。使用GS活性抑制剂(L-蛋氨酸亚砜亚胺,MSO)和电离辐射(IR)处理GL261细胞。DCFH-DA荧光探针和谷胱甘肽(GSH)试剂盒用于检测活性氧(ROS)... 研究旨在探究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在放疗诱导的胶质瘤细胞铁死亡过程中的作用。使用GS活性抑制剂(L-蛋氨酸亚砜亚胺,MSO)和电离辐射(IR)处理GL261细胞。DCFH-DA荧光探针和谷胱甘肽(GSH)试剂盒用于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和GSH含量,C11-BODIPY 581/591荧光探针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脂质过氧化和PTGS2的表达,CCK8用于评估细胞增殖率和存活率。利用小鼠胶质瘤原位模型研究MSO和放疗对胶质瘤生长的作用。结果显示,抑制GS活性促进放疗后细胞ROS的产生和GSH耗竭,增强脂质过氧化,上调PTGS2的表达,并显著抑制细胞增殖率和存活率。动物实验中,MSO和放疗的联合治疗相较传统放疗具有更强的肿瘤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抑制GS可以显著增强放疗对胶质瘤细胞的铁死亡诱导作用,提高肿瘤放疗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与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谷氨酰胺合成酶 L-蛋氨酸亚砜亚胺 放疗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整合策略表征突变影响谷氨酰胺合成酶酶活的关键代谢通路 被引量:1
4
作者 凌婷 石京 +3 位作者 冯婷泽 裴劭君 李思怿 朴海龙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9,共13页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细胞中唯一可以从头合成谷氨酰胺的酶,在癌症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GS酶活缺陷突变往往导致严重的代谢疾病甚至是死亡。理解GS酶活降低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可能为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同时对其内在机制的探索可以为...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细胞中唯一可以从头合成谷氨酰胺的酶,在癌症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GS酶活缺陷突变往往导致严重的代谢疾病甚至是死亡。理解GS酶活降低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可能为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同时对其内在机制的探索可以为治疗干预开辟新的途径。已报道的GS酶活缺陷突变包括R324C(第324位精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和R341C(第341位精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等,本研究新发现了GS的另一个酶活缺陷突变位点K241(第241位赖氨酸)。为了探究GS酶活缺陷突变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双组学技术对GS的酶活缺陷突变R324C和K241R(第241位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在肺癌细胞中的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对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的整合揭示了GS酶活缺陷突变对一些重要生物过程的显著影响。GS的缺陷突变阻碍了细胞周期和多种氨基酸代谢途径。除了谷氨酰胺合成受到抑制,精氨酸-脯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代谢以及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代谢在GS突变的细胞中表现出更强的活力,同时,氨酰-tRNA的生物合成途径也显著被激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GS酶活缺陷带来氨基酸代谢的改变源自谷氨酸的重新定向和相关代谢酶的表达变化,同时,氨酰-tRNA生物合成的激活源自谷氨酰胺在GS酶活缺陷细胞中带来的能量应激激活了特定蛋白的表达,如转录因子4(ATF4)。此外,细胞表型实验表明,GS酶活缺陷细胞的迁移能力低于野生型细胞。以上结果揭示了GS酶活缺陷突变体细胞中的代谢重编程现象,突出了癌细胞代谢的复杂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合成酶突变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肺癌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冬小麦旗叶GS及其同工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熊淑萍 王小纯 +2 位作者 马新明 何建国 赵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3-688,共6页
为探明氮素形态对小麦品质形成的作用,以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酰氨态氮、铵态氮、硝态氮3种氮形态下,小麦花后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同工酶活性、籽粒蛋白质及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化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在小麦... 为探明氮素形态对小麦品质形成的作用,以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酰氨态氮、铵态氮、硝态氮3种氮形态下,小麦花后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同工酶活性、籽粒蛋白质及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化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在小麦开花后,GS及其同工酶活性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氮素形态的影响;GS同工酶在3种氮素形态处理下均呈现三条酶带,分别为GS1、GS2、GSx;铵态氮促进了灌浆前期GS的活性,并提高了GS2活性,酰氨态氮对GS1活性具有促进作用;GS活性受GS2活性的影响较大。不同氮形态对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铵态氮提高了籽粒形成初期蛋白质的含量,酰氨态氮有利于后期蛋白质含量的提高。籽粒蛋白质组分对氮形态的反应不一致。同时,籽粒蛋白的合成与GS及GS同工酶活性相关。在生产上可以通过不同形态的氮源配合使用,调控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含量和各蛋白组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形态 小麦 旗叶 谷氨酰胺合成酶(gs) gs同工酶 籽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S基因构建茶氨酸生物合成工程菌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文娴 黎星辉 +2 位作者 王丽鸳 房婉萍 成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248,共7页
为了高效合成茶氨酸,本研究通过将荧光假单胞菌GS基因转接入pET32a质粒中,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中,构建了一种生物合成茶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工程菌株经0.1mmol/LIPTG,28℃诱导表达,湿菌体的酶活达到41.79U/mg prot,大约是出发... 为了高效合成茶氨酸,本研究通过将荧光假单胞菌GS基因转接入pET32a质粒中,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中,构建了一种生物合成茶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工程菌株经0.1mmol/LIPTG,28℃诱导表达,湿菌体的酶活达到41.79U/mg prot,大约是出发菌株E.coli BL21的126.64倍。工程菌催化L-谷氨酸钠和盐酸乙胺反应生成茶氨酸的产量达到6.2g/L,其催化L-谷氨酰胺和盐酸乙胺反应生成茶氨酸的能力较出发菌株E.coliBL21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合成酶 茶氨酸 工程菌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分类及根瘤特异表达GmGS1β2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晓波 滕婉 +1 位作者 何雪 童依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45-2153,共9页
从Phytozome数据库中获得包括大豆在内的12种植物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氨基酸序列,利用MEGA5.10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进化分析表明,植物GS可以分成胞质型(GS1)和质体型(GS2)两大类,GS1可进一步分成分... 从Phytozome数据库中获得包括大豆在内的12种植物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氨基酸序列,利用MEGA5.10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进化分析表明,植物GS可以分成胞质型(GS1)和质体型(GS2)两大类,GS1可进一步分成分5个亚类,包括双子叶植物为主的I、II和III亚类、低等植物类(IV)和单子叶植物类(V)。这5亚类中,第II类是豆科植物特有的一类,大豆的4个GS1(GmGS1β1/2和GmGS1γ1/2)属于该亚类;利用qPCR在大豆盛花期分析GS1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GmGS1基因在表达部位和表达丰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一类基因之间具有相似的表达规律;4个豆科植物特有的GS1基因在大豆根瘤中都有较高的表达量,其中位于大豆第18染色体上的GmGS1β2基因表达丰度最高;利用原核表达系统体外表达GmGS1β2蛋白,诱导出分子量大小与理论预测值一致的目标蛋白,酶活性分析表明GmGS1β2可以与底物发生催化反应,具有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推测该基因在大豆根瘤氮素同化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gs1基因 组织特异表达 gs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Beta vulgaris L.)叶片GOGAT与GS协同变化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彩凤 徐影 +5 位作者 郭剑 陈明 桑丽敏 刘磊 王玉波 马凤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2,共6页
GS/GOGAT循环是甜菜氮素同化主要途径。甜菜幼苗在氮素诱导下,通过使用不同浓度重氮乙酰丝氨酸处理,并在处理后2、6、9、12和24 h分别取样,利用q RT-PCR技术检测幼苗GS1、GS2及GOGAT的m RNA表达水平,同时测定GOGAT和GS酶活性,分析GOGAT... GS/GOGAT循环是甜菜氮素同化主要途径。甜菜幼苗在氮素诱导下,通过使用不同浓度重氮乙酰丝氨酸处理,并在处理后2、6、9、12和24 h分别取样,利用q RT-PCR技术检测幼苗GS1、GS2及GOGAT的m RNA表达水平,同时测定GOGAT和GS酶活性,分析GOGAT与GS协同变化作用。结果表明,重氮乙酰丝氨酸处理后,GOGAT酶活性在6 h时开始被抑制。GS活性在9 h时开始被抑制;GOGAT的m RNA表达量于6 h时开始下调,GS1的m RNA表达量在2 h时开始下调,而GS2的m RNA表达量于9 h时开始下调,甜菜叶片NH4+的同化以GS2/GOGAT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谷氨酸合成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靛蓝色素合成酶快速定量检测L-谷氨酰胺
9
作者 袁天慧 李晗 +7 位作者 张怡婷 赵钰 成琦 韩雨洁 徐得磊 朱天择 罗兵 朱益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2,共10页
【目标】快速、经济且准确地检测复杂样品中L-谷氨酰胺(L-glutamine,Gln)的浓度。【方法】利用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的靛蓝色素合成酶(blue pigment synthetaseA,BpsA),开发快速精确定量Gln的方法。通过对脱辅基BpsA(apo-... 【目标】快速、经济且准确地检测复杂样品中L-谷氨酰胺(L-glutamine,Gln)的浓度。【方法】利用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的靛蓝色素合成酶(blue pigment synthetaseA,BpsA),开发快速精确定量Gln的方法。通过对脱辅基BpsA(apo-BpsA)进行体外活化及测定条件优化获得BpsA全酶(holo-BpsA)。【结果】所获holo-BpsA可在适宜条件下于30 min内完成对Gln的定量测定,该方法检测限为10.46μmol/L,定量限为31.68μmol/L,板间标准偏差为1.41μmol/L,板内标准偏差为0.85μmol/L;针对5种常用培养基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7%~106.6%,其标准偏差基本在5%以下。holo-BpsA在-20℃下保存2个月后,酶活力未见显著变化。【结论】作者开发的基于BpsA快速检测Gln的方法操作简便、专一性强、耗时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酰胺 靛蓝色素合成酶 快速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涝胁迫和供氮形态对苗期玉米NR和GS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宇 刘盼盼 +3 位作者 高德才 周毅 汪建飞 刘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7,共7页
采用砂培培养方法比较研究模拟淹涝胁迫和3种供氮形态NO-3-N、NH+4-N和NO-3-N与NH+4-N等体积混合(NO-3-NH+4)对苗期玉米的生长、植株根系、茎鞘和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木质部伤流液和叶片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 采用砂培培养方法比较研究模拟淹涝胁迫和3种供氮形态NO-3-N、NH+4-N和NO-3-N与NH+4-N等体积混合(NO-3-NH+4)对苗期玉米的生长、植株根系、茎鞘和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木质部伤流液和叶片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是苗期玉米对淹涝胁迫最敏感的部位。在淹涝胁迫处理7 d后,整株生物量的抗淹涝胁迫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NH+4-N处理、NO-3-N处理、NO-3-NH+4处理。淹涝胁迫对NH+4-N处理的GS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却导致NO-3-N处理叶片的NR活性明显下降,降低幅度高达60%以上;同时,淹涝胁迫也造成NO-3-N处理的木质部伤流液中的硝态氮的质量和叶片的硝态氮含量呈显著降低的趋势,说明在淹涝胁迫条件下,NO-3-N处理自根系运输至地上部参与同化的硝态氮的量明显降低。结论:在本试验的模拟淹涝胁迫和供氮水平下,NH+4-N处理苗期玉米的NR和GS活性对淹涝胁迫的适应能力相对高于NO-3-N和NO-3-NH+4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素形态 淹涝胁迫 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水平下大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HvGS1)表达及其与籽粒氮素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寿军 刘志萍 +7 位作者 郭呈宇 吕二锁 董永义 张继星 薛海楠 王磊 李国兴 德木其格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9,共9页
为探讨大麦(Hordeum vulgare L.)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基因(HvGS1)表达对氮素水平的响应及对籽粒氮素积累的影响,以蒙啤1号、蒙啤3号、甘啤4号和垦啤7号4个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0、90、180和270 kg·hm^(-2)... 为探讨大麦(Hordeum vulgare L.)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基因(HvGS1)表达对氮素水平的响应及对籽粒氮素积累的影响,以蒙啤1号、蒙啤3号、甘啤4号和垦啤7号4个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0、90、180和270 kg·hm^(-2)4个施氮水平,分析灌浆期间不同供氮水平下大麦叶片HvGS1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氮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大麦叶片中HvGS1相对表达量上调;在灌浆期间,HvGS1相对表达量与供氮水平和籽粒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灌浆进程推移,HvGS1相对表达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直到花后28 d叶片开始衰老时仍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成熟期籽粒氮含量与灌浆时期叶片HvGS1相对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熟期籽粒氮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花后28 d HvGS1表达水平,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4906。这说明施氮会促进HvGS1上调表达,进而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氮素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 表达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对豫麦34花后GS同工酶及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淑萍 王小纯 +3 位作者 马新明 赵鹏 王璐 程振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189,共8页
采用盆栽方法,连续两年研究了豫麦34在田间最大持水量40%(40%FC)、60%(60%FC)和80%(80%FC)条件下花后旗叶与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及其同工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籽粒产量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旗叶中GS活性较同期籽粒中GS活性... 采用盆栽方法,连续两年研究了豫麦34在田间最大持水量40%(40%FC)、60%(60%FC)和80%(80%FC)条件下花后旗叶与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及其同工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籽粒产量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旗叶中GS活性较同期籽粒中GS活性高10倍以上,并均在波动中下降;旗叶中有GS1、GSx和GS2三种同工酶,其中GS2活性最高,GSx活性最低;籽粒仅有GS1。小麦花后旗叶和籽粒中GS和GS同工酶活性表现为60%FC>80%FC>40%FC,尤以旗叶GS2活性受影响最大。籽粒灌浆高峰前期,旗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60%FC>80%FC>40%FC,随后表现为80%FC>60%FC>40%FC。籽粒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80%FC>60%FC>40%FC;60%FC处理的旗叶GS和GS2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以60%FC处理最高,说明豫麦34生长中后期适宜的水分管理指标为田间最大持水量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 可溶性蛋白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根瘤GmGS1γ基因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13
作者 杨美英 岳胜天 +3 位作者 韩红 孙合美 刘晶晶 卢冬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6-120,共5页
旨在明确大豆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基因家族各成员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野生大豆根瘤克隆Gm GS1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RF为1 071 bp,与大豆GS1γ(AF363022.1)部分序列的相似性为100%,与序... 旨在明确大豆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基因家族各成员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野生大豆根瘤克隆Gm GS1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RF为1 071 bp,与大豆GS1γ(AF363022.1)部分序列的相似性为100%,与序列号为X81700.1相似性为99%。该序列具备植物GS的两个保守结构域,GS beta-Grasp功能区(17-97 aa)和GS催化功能区(103-350 aa)。系统发生树表明该基因编码的GS可能属于胞质2型同工酶。该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DE3.0中表达,蛋白分子量为44 k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谷氨酰胺合成酶(gs) 原核表达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蛋白含量大豆生育期内不同部位GS基因家族成员表达量差异及GS活性分析
14
作者 杨美英 韩红 +4 位作者 张婷婷 王春红 汲添 于婷 武志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90,共8页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各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蛋白含量大豆生育期间的表达量,认识高蛋白大豆籽粒蛋白质形成的特点.【方法】选择普通栽培大豆、高蛋白栽培大豆和高蛋白野生大豆为材料,研究了整个生育期间邯基因家族各成员...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各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蛋白含量大豆生育期间的表达量,认识高蛋白大豆籽粒蛋白质形成的特点.【方法】选择普通栽培大豆、高蛋白栽培大豆和高蛋白野生大豆为材料,研究了整个生育期间邯基因家族各成员在根、茎、叶和根瘤的表达量差异以及不同类型大豆根、茎和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的变化.【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不同蛋白含量大豆各器官中嬲基因家族不同成员的表达量具有明显的差异.GSβI在根、茎、叶和根瘤中都能高效表达;叶中GS2表达量显著升高,超过其他器官和根瘤.GSβl在根、茎、叶中表达量极低,而根瘤GSβl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生育期内各器官GSβI及V3~R3期GS总表达量、叶GS2、根瘤GSβl都表现为高蛋白类型大豆高于普通栽培大豆,这与不同蛋白含量大豆GSA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生育期间高蛋白类型大豆较普通栽培大豆能更有效地调控邯基因家族各成员的表达,获得GSA是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生理特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野生大豆 高蛋白栽培大豆 普通栽培大豆 gs基因 基因表达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EcGS1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5
作者 蒋丽花 傅明辉 +4 位作者 李园枚 严国花 郑李军 陈肖丽 彭进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99,共7页
以水葫芦根部总RNA逆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参照其他植物的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1)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以得到的产物为基础,采用RACE技术获得水葫芦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EcGS1全长cDNA。全长为1 434 bp,开放阅... 以水葫芦根部总RNA逆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参照其他植物的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1)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以得到的产物为基础,采用RACE技术获得水葫芦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EcGS1全长cDNA。全长为1 434 bp,开放阅读框为1 071 bp,编码35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9.3 kD,等电点pI为5.52。序列相似性分析显示,该序列与其他植物的GS1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通过亚细胞定位预测,确定EcGS1为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 RACE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小麦的氮代谢特征及GS酶活性与氮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晓明 张志勇 +3 位作者 王小纯 熊淑萍 韩锦峰 马新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20,32,共7页
以豫麦49-198、漯麦18(低氮高效型,LH)和西农509、矮抗58(低氮低效型,LL)4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个不同施氮水平(0、120、225 kg/hm2N)下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素转运特征,并分析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氮代谢指标(游离氨基... 以豫麦49-198、漯麦18(低氮高效型,LH)和西农509、矮抗58(低氮低效型,LL)4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个不同施氮水平(0、120、225 kg/hm2N)下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素转运特征,并分析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氮代谢指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H型品种的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均高于LL型品种,且氮素分配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减小;LL型品种的营养器官氮素分配比例较LH型品种高,且氮素分配比例总体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大;总体上功能叶和穗下节中GS活性表现为LH型>LL型,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总体上不同施氮量处理功能叶和穗下节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氮效率品种的功能叶和穗下节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LH型>LL型;功能叶和穗下节中GS活性与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在开花后7 d时相关性达到最高。花后7 d时的GS活性可作为小麦营养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代谢 氮素利用效率 供氮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成熟期烟叶GS同工酶活性与氮素运转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健飞 武云杰 +4 位作者 薛刚 张安乾 田培 彭玉富 杨铁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为研究不同氮效率烤烟品种成熟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深入理解烤烟叶片氮素代谢的生理生化机制。以氮效率不同的3个烤烟品种中烟100、K326和NC89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不同叶龄时期取第12片叶(自下... 为研究不同氮效率烤烟品种成熟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深入理解烤烟叶片氮素代谢的生理生化机制。以氮效率不同的3个烤烟品种中烟100、K326和NC89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不同叶龄时期取第12片叶(自下向上数),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叶片的叶肉和主脉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蛋白亚基含量,同时对叶片NH_4^+浓度、总氮、质外体NH_4^+浓度以及氨气挥发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烤烟叶片叶肉中的GS主要以GS2同工酶为主,其蛋白亚基含量随着叶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而叶脉中GS1同工酶占主导地位,其蛋白亚基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叶龄45~65 d,叶肉和主脉的GS同工酶活性均表现为NC89>K326>中烟100,且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叶肉和主脉中GS1同工酶活性与总氮和叶片铵浓度呈负相关,与质外体铵浓度和氨气挥发量呈正相关。而叶肉中GS2同工酶活性与总氮和叶片铵浓度呈正相关,与质外体铵浓度和氨气挥发量呈负相关。叶脉GS2活性仅与总氮和氨气挥发量有显著相关性。氮低效烤烟品种成熟期叶片中两种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活性均较低,氮素转移和再利用能力差,导致植株吸收的氮素以氨气形式挥发损失量大,叶片衰老速度较快。而氮高效品种氮素同化和再利用能力较强,氨气挥发量小,易发生贪青晚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 氮素代谢 氨气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GLAST和GS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敏 夏晓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41,共8页
研究了缺氧对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谷氨酸转运体(L-glutamate/L-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表达的影响,及对谷氨酸摄取的作用.采用出生3~7天的小鼠视网膜组织进行Müller细胞培养... 研究了缺氧对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谷氨酸转运体(L-glutamate/L-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表达的影响,及对谷氨酸摄取的作用.采用出生3~7天的小鼠视网膜组织进行Müller细胞培养,采用125μmol/L的氯化钴(CoCl2)溶液分别进行缺氧干预6、12、24、48和72 h,不加CoCl2溶液培养的Müller细胞为正常对照.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GLAST和GS的表达,并检测谷氨酸摄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缺氧早期GLAST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P<0.001),CoCl2溶液干预12 h后达到最强(P<0.05),之后逐渐降低.CoCl2溶液干预72 h后GLAST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缺氧也使GS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01),CoCl2溶液干预48 h后GS表达最强(P<0.001),之后开始下降.缺氧促进Müller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CoCl2溶液干预48 h后L-[3,4-3H]-谷氨酸的摄取量最大(P<0.005),之后开始下降.CoCl2溶液干预后,Müller细胞死亡数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缺氧能够增强Müller细胞GLAST及GS的表达,增加谷氨酸的摄取.但持续缺氧最终会引起Müller细胞功能失代偿,从而导致谷氨酸的代谢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视网膜MULLER细胞 谷氨酸转运体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逆境胁迫下甜菜谷胱甘肽合成酶(BvGS)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大丽 马龙彪 +2 位作者 郭爱英 杨洪 鲁振强 《中国糖料》 2017年第6期23-25,共3页
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甜菜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BvGS;LOC104891052),其CDS全长为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以Beta vulgaris Actin 1为内参基因,半定量RT-PCR的研究结果表明:与0 mM CdCl_2的对照处理相比,在0.5、1.0、1.5、2.0 mM CdC... 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甜菜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BvGS;LOC104891052),其CDS全长为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以Beta vulgaris Actin 1为内参基因,半定量RT-PCR的研究结果表明:与0 mM CdCl_2的对照处理相比,在0.5、1.0、1.5、2.0 mM CdCl_2的逆境胁迫下,甜菜BvGS基因的表达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这说明BvGS基因在其转录表达水平上受到了镉胁迫的诱导,并与镉逆境存在着一定的应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基因 克隆 谷胱甘肽合成酶 镉逆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抑制剂调节自噬影响肝癌细胞放疗敏感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媛 钱俊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0,共5页
为探究人类肝细胞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自噬之间的关系。HepG2细胞经X射线照射后,采用CCK-8、克隆集落形成实验来测量细胞经GS抑制剂(L-蛋氨酸亚磺酰亚胺,MSO)作用后的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实... 为探究人类肝细胞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自噬之间的关系。HepG2细胞经X射线照射后,采用CCK-8、克隆集落形成实验来测量细胞经GS抑制剂(L-蛋氨酸亚磺酰亚胺,MSO)作用后的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用于检测MSO对GS表达的影响,GS活力检测试剂盒用于检测MSO对GS的活力抑制效率。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以及WB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细胞内的自噬情况,以确定IR及MSO对自噬的影响。结果表明,MSO引起细胞内GS表达增加,但是GS的活力被其显著抑制。此外,MSO可以降低放疗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抑制放疗诱导的自噬。结果表明MSO可通过抑制GS活力提高HepG2细胞的放疗敏感性,这与其对自噬流的调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合成酶 细胞增殖 HEPG2细胞 自噬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