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振动模态灵敏度分析的改进子空间迭代法
1
作者 曹鸿飞 朋茜 杨秋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1-169,190,共10页
振动模态(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灵敏度分析在结构振动控制、优化设计和损伤识别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主流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方法是模态叠加法、Nelson方法以及它们的改进算法。但这些算法应用于大规模工程结构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时,普遍存在... 振动模态(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灵敏度分析在结构振动控制、优化设计和损伤识别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主流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方法是模态叠加法、Nelson方法以及它们的改进算法。但这些算法应用于大规模工程结构的模态灵敏度分析时,普遍存在着计算效率不高的缺陷。为了节省计算成本,提出一种结构振动模态灵敏度分析的改进子空间迭代方法。首先,通过差分运算,把模态灵敏度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结构发生微小修改后的模态特征对计算问题;然后,提出一种近似柔度计算公式,用于快速估算结构修改后刚度矩阵的逆矩阵,并将其应用于子空间迭代法的过程中,以迅速获得结构微小修改后的模态特征对,据此便可快速计算出相应的模态灵敏度。以两个结构模型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计算精度与现有的模态灵敏度算法基本相同,但计算时间大幅度减少了,显示出了这种新方法的计算效率显著优于现有方法,更加适合于分析大型结构的振动模态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模态 灵敏度分析 子空间迭代法 近似柔度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的柔性翼鲁棒输出调节
2
作者 孟亭亭 张一鹏 张爽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2-490,共9页
由于柔性翼为扑翼机器人提供气动外力和力矩,因此,柔性翼的鲁棒输出调节对机器人的机动性和续航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分布参数系统描述的柔性翼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两种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来处理未知周期干扰,并保证弯曲位移和扭转位... 由于柔性翼为扑翼机器人提供气动外力和力矩,因此,柔性翼的鲁棒输出调节对机器人的机动性和续航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分布参数系统描述的柔性翼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两种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来处理未知周期干扰,并保证弯曲位移和扭转位移跟踪时变轨迹,此时假设干扰和参考轨迹都可以由外系统产生.当外系统矩阵已知时,在迭代域内设计的自适应律只需要估测未知的干扰系数,并进一步得到了基于跟踪误差信号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当外系统矩阵未知时,自适应律需要估测时变的周期函数,进一步得到了第2类自适应控制.以上两种输出调节问题也可以通过基于内模原理的鲁棒控制实现,因此,本文给出了所设计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与基于内模原理的鲁棒控制的区别.基于Lyapunov方法,本文证明跟踪误差在迭代域内的收敛性,以及闭环系统状态的有界性.本文通过两组数值仿真例子进一步验证了两类自适应迭代控制对鲁棒输出调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柔性翼 自适应控制系统 迭代方法 输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单相触竹故障特性的柔性补偿控制策略
3
作者 周宇 孙章 +3 位作者 宁鑫 陈湘 范松海 王汇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7,117,共10页
针对配电线路单相触竹诱发山火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单相触竹故障特性的柔性补偿控制策略。首先,搭建10 kV真型试验平台分析单相触竹引燃过程,依据植被引燃时间和阻抗变化特性,确立补偿控制目标电压的有效值,并采用部分优化方法求解目标... 针对配电线路单相触竹诱发山火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单相触竹故障特性的柔性补偿控制策略。首先,搭建10 kV真型试验平台分析单相触竹引燃过程,依据植被引燃时间和阻抗变化特性,确立补偿控制目标电压的有效值,并采用部分优化方法求解目标电压的最优相位,以解决柔性补偿中存在的空窗期问题;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牛顿迭代的补偿电流计算方法,无需精确的系统对地参数,结合调控过程中的零序电压和补偿电流,实现故障相补偿目标电压的精确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单相触竹故障引燃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触竹 柔性补偿 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倒数变量与广义柔度矩阵的桁架损伤识别
4
作者 唐国源 吴柏生 汤彭恩布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9-645,共7页
为了提高损伤识别的精度,引入倒数变量的概念,提出一种将倒数变量与广义柔度矩阵相结合的桁架损伤识别方法。这种方法仅需低阶模态参数。针对测量振型不完整的情况,引入一种基于不完整振型的控制方程,并使用基于非负最小二乘法的迭代策... 为了提高损伤识别的精度,引入倒数变量的概念,提出一种将倒数变量与广义柔度矩阵相结合的桁架损伤识别方法。这种方法仅需低阶模态参数。针对测量振型不完整的情况,引入一种基于不完整振型的控制方程,并使用基于非负最小二乘法的迭代策略求解损伤识别问题。该迭代方法在每一循环中使用非负最小二乘法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及程度,通过排除非损伤单元重新构造新的系数矩阵,利用新的系数矩阵与原右端项进行下一循环的求解直至达到收敛精度要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原基于广义柔度矩阵的识别方法相比,倒数变量与广义柔度矩阵相结合的方法识别效果更好。在有噪声与测量振型不完整的情况下,使用不完整振型控制方程与所述迭代策略结合的方法可以保持一定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损伤识别 倒数变量 广义柔度矩阵 不完整振型 迭代 非负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荷悬索拉力系数的迭代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郑丽凤 周成军 巫志龙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3-197,共5页
在架空索道的设计中,悬链线理论是人们公认的最接近真实情况的设计理论,但是由于悬链线函数属超越函数,计算上的困难使其在工程应用中极为不便。从索道悬链线的标准线形出发,给出了无荷状态下悬索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了在已知不同条件下... 在架空索道的设计中,悬链线理论是人们公认的最接近真实情况的设计理论,但是由于悬链线函数属超越函数,计算上的困难使其在工程应用中极为不便。从索道悬链线的标准线形出发,给出了无荷状态下悬索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了在已知不同条件下的迭代求解算法,为架空索道的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链线法 悬索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P AGCM-4动力框架的积分方案及模式检验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贺 林朝晖 曾庆存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7-1285,共19页
以灵活性跳点格式和时间分解算法为重点,介绍了IAP(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AGCM-4的动力框架,并用R-H(Rossby-Haurwitz)波和Held-Suarez方案对框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高纬灵活性跳点格式很好地保持了普通跳点格式的各种性质,未产... 以灵活性跳点格式和时间分解算法为重点,介绍了IAP(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AGCM-4的动力框架,并用R-H(Rossby-Haurwitz)波和Held-Suarez方案对框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高纬灵活性跳点格式很好地保持了普通跳点格式的各种性质,未产生计算紊乱现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时间步长,在未采用滤波处理时增大时间步长的效果更为显著;时间分解算法,即将平流过程与适应过程分开计算,二者都采用3次非线性迭代积分方案,在N=5和N=10(N为平流过程时间步长与适应过程时间步长的比值)的情况下,可分别节省CPU时间10.7%和19.9%;R-H波检验表明,在积分的前80天,框架较好地保持了R-H4波的波形,总有效能量仅衰减0.1%,从第80天开始,风场波形开始变形和破碎,对应的动能和总能量也开始急剧衰减,至第365天,总有效能量衰减约8%,此时,风场和高度场亦变得较平直。经分析,第80天R-H波破碎的主要原因是平流项的计算误差使R-H波失稳,而其后的高度场和风场的变平直是典型的旋转适应机制;Held-Suarez方案检验也证明该框架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算法 非线性迭代积分方案 灵活性跳点格式 有效能量守恒 大气环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悬架零部件载荷谱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董国疆 颜峰 +1 位作者 韩杰 郎玉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优选载荷谱提取方法是提高汽车悬架零部件疲劳性能分析精度的关键。基于此,以某紧凑型SUV和某中级轿车为测试车型,通过实车试验场强化路面和室内振动台架试验采集得到轮心六分力和悬架多个监测部位的加速度、位移响应信号;实测整车参数... 优选载荷谱提取方法是提高汽车悬架零部件疲劳性能分析精度的关键。基于此,以某紧凑型SUV和某中级轿车为测试车型,通过实车试验场强化路面和室内振动台架试验采集得到轮心六分力和悬架多个监测部位的加速度、位移响应信号;实测整车参数并在ADAMS软件中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虚拟迭代法和约束加载法对多种振动台工况进行仿真,获取整车模型中监测点响应数据;在时域和均方根值两方面对比分析车身和悬架监测点的仿真与实测曲线。研究表明:约束加载法更适用于高频率、低幅值振动工况;虚拟迭代法相比约束加载法适用范围更广、仿真精度更高,但更耗时;同时,通过试验场搓板路和长波路工况验证了上述结论,分别使用虚拟迭代和约束加载两种方法提取了转向节载荷谱,基于伪损伤值分析了结果差异,并且发现约束加载法提取的载荷谱分析转向节疲劳寿命较虚拟迭代法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谱 多体动力学仿真 虚拟迭代 约束加载 伪损伤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刚柔耦合动力学等效计算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舟洲 杜子学 +1 位作者 辛亮 杨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8-281,285,共5页
轮轨刚柔耦合动力学是车辆动力学及有限元研究的基础,跨座式单轨轨道的刚度较小及受力较大,相比车体更加适合做柔性化处理,但是由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大尺寸使得计算难度较大,其刚柔耦合动力学的成果较少。针对柔性轨道的跨座式单轨刚... 轮轨刚柔耦合动力学是车辆动力学及有限元研究的基础,跨座式单轨轨道的刚度较小及受力较大,相比车体更加适合做柔性化处理,但是由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大尺寸使得计算难度较大,其刚柔耦合动力学的成果较少。针对柔性轨道的跨座式单轨刚柔耦合动力学,采用等效原理将轨道梁的动态受压变形化为车辆轮轴所受的外力,并构建了轮轨耦合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基于迭代方法的轨道梁有限元模型及车辆动力学模型,将计算结果与实车试验数据比较,验证了迭代的收敛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等效力及迭代方法可以有效的计算跨座式单轨刚柔耦合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力 跨座式单轨 刚柔耦合动力学 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迭代法转向节载荷谱提取与验证 被引量:6
9
作者 董国疆 王威 +1 位作者 杜飞 郎玉玲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3-1331,共9页
汽车底盘零部件载荷谱是分析构件疲劳、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关键要素,但是在实车强化道路载荷谱提取流程,关键环节处理以及误差评估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实践和直接验证。基于此,以某型汽车转向节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模... 汽车底盘零部件载荷谱是分析构件疲劳、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关键要素,但是在实车强化道路载荷谱提取流程,关键环节处理以及误差评估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实践和直接验证。基于此,以某型汽车转向节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试验场强化道路试验校准,对标实测关键点监测信号与迭代仿真的误差小于30%,验证了整车多体模型的响应精度;实车采集试验场耐久性测试强化路面载荷谱,运用虚拟迭代法进行仿真分解获取转向节连接点载荷谱;以石块路丙和搓板路典型工况为例,采用惯性释放法将连接点载荷谱作为输入激励,求解转向节时域应变场,获取监测点应变时域曲线,对比实测信号分析相对误差小于20%,满足载荷谱后续使用的精度要求。研究表明,应变标定法是对虚拟迭代载荷谱提取效果的直接验证,证明了载荷谱提取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精确度,为汽车底盘零部件的开发和疲劳耐久性分析验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谱 刚柔耦合多体模型 虚拟迭代 转向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目标宽带RCS快速计算的高效预处理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克明 孙玉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2-996,共5页
矩量法常与渐近波形估计技术结合用于目标宽带雷达散射截面的快速计算,然而当目标为电大尺寸时,此种方法仍然十分耗时。该文使用一种基于可变内外迭代技术的Krylov子空间迭代法FBICGSTAB求解由电场积分方程离散得到的大型稠密矩阵方程... 矩量法常与渐近波形估计技术结合用于目标宽带雷达散射截面的快速计算,然而当目标为电大尺寸时,此种方法仍然十分耗时。该文使用一种基于可变内外迭代技术的Krylov子空间迭代法FBICGSTAB求解由电场积分方程离散得到的大型稠密矩阵方程。同时近场矩阵预处理技术将与双阈值不完全LU分解预处理技术结合用于降低FBICGSTAB的迭代求解次数。数值计算表明:在不影响精度的前提下,该文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目标宽带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渐近波形估计 可变内外迭代法 近场矩阵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亚声速翼型柔壁自适应壁风洞实验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代捷 徐敏 +1 位作者 贺家驹 左培初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83-290,共8页
本文通过解跨声速小扰动方程求解假想外场,给出进行自适应壁风洞实验的迭代方案。用此方案,在堵塞比ε=8%,实验段高弦比H/C=1.5的情况下,对NACA0012翼型进行了高亚声速、迎角6°以下的验征性实验,实验结果... 本文通过解跨声速小扰动方程求解假想外场,给出进行自适应壁风洞实验的迭代方案。用此方案,在堵塞比ε=8%,实验段高弦比H/C=1.5的情况下,对NACA0012翼型进行了高亚声速、迎角6°以下的验征性实验,实验结果与国外大风洞无干扰数据符合较好。同时,本文还给出了另一种自适应壁风洞实验方案:一步法,并将用此方法算出的壁面形状与迭代法的收敛壁面形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研究表明:两种方案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壁风洞 自适应壁风洞 迭代法 洞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后掠机翼的气动弹性剪裁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白俊强 辛亮 +2 位作者 刘艳 华俊 李国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3-84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级结构优化算法,以大展弦比复合材料后掠机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气动弹性剪裁设计。在满足强度、变形约束等前提下,以梁、肋、蒙皮厚度,对结构重量进行最小化设计;继续以减重为目标,满足颤振速度的约束,优化蒙皮各铺层的... 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级结构优化算法,以大展弦比复合材料后掠机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气动弹性剪裁设计。在满足强度、变形约束等前提下,以梁、肋、蒙皮厚度,对结构重量进行最小化设计;继续以减重为目标,满足颤振速度的约束,优化蒙皮各铺层的比例,并分析了优化中铺层比例对颤振速度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蒙皮的铺层顺序,以增大机翼的颤振速度。研究表明:混合多级结构优化不仅可以减轻机翼的结构重量,还能大大提高机翼的颤振速度;铺层比例优化结果表明较高的±45°铺层比例能使刚度分布更加合理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后掠翼 气动弹性剪裁设计 混合多级结构优化算法 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含间隙柔性酒瓶装箱机构的优化设计与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席晓燕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95-1199,共5页
基于ADAMS仿真软件平台,对酒瓶装箱机构进行了建模仿真,并以抓头加速度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机构进行了结构优化。基于间隙矢量模型,考虑运动副间隙和杆件柔性的影响对酒瓶装箱机构重建模型,并基于非线性碰撞接触力模型建立了构件接触处的... 基于ADAMS仿真软件平台,对酒瓶装箱机构进行了建模仿真,并以抓头加速度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机构进行了结构优化。基于间隙矢量模型,考虑运动副间隙和杆件柔性的影响对酒瓶装箱机构重建模型,并基于非线性碰撞接触力模型建立了构件接触处的碰撞接触力与位移关系,得到了运动副间隙和杆件柔性对机构运动特性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同时考虑运动副间隙和连杆柔性时,柔性杆对轴销和轴套的碰撞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运动副间隙对目标点运动特性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酒瓶装箱机构 tL4E 间隙 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耦合权重的四川省洪灾评估标准计算
14
作者 廖力 周雪芹 +2 位作者 邹强 高峰 纪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4,共8页
洪灾损失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其评估标准难以确定。采用加权模糊核聚类(WFKCA)方法对四川省历史洪灾样本集进行模糊聚类迭代运算,提取其中的内在分布特性,从而计算出洪灾损失各类别间的边界值,作为洪灾损失评估的参考标准。... 洪灾损失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其评估标准难以确定。采用加权模糊核聚类(WFKCA)方法对四川省历史洪灾样本集进行模糊聚类迭代运算,提取其中的内在分布特性,从而计算出洪灾损失各类别间的边界值,作为洪灾损失评估的参考标准。为了使评估工作具有一定普适性,针对性地选取了评估指标体系,并且对绝对值及相对值2种标准进行了探讨。考虑到指标权重对评估工作的关键性,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主观综合判断矩阵推导出各指标权重的专家组指导性范围,并用来约束WFKCA对客观权重的搜索范围,得到在满足专家组主观决策偏好的前提下尽可能对代表客观性的聚类效果进行优化的主、客观性间柔性耦合的权重。实例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出的洪灾评估标准较为可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评估标准 加权模糊核聚类 模糊聚类迭代运算 模糊层次分析法 柔性耦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C的柔性互联电网潮流解耦算法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朝学 邹晓松 +4 位作者 袁旭峰 熊炜 余梦天 李芷萧 刘隽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3-18,共6页
基于交替迭代的交直流潮流计算是柔性互联电网研究的基础,其能灵活适应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各种控制方式,且对成熟的交流潮流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继承性。但此算法由于交、直流系统间存在耦合关系,需要交替进... 基于交替迭代的交直流潮流计算是柔性互联电网研究的基础,其能灵活适应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各种控制方式,且对成熟的交流潮流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继承性。但此算法由于交、直流系统间存在耦合关系,需要交替进行多次迭代。对此,分析了换流器稳态模型及其常用控制方式、直流电网潮流稳态模型,随后推导出柔性互联系统交替迭代法及交替迭代法需要进行多次交替迭代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VSC的柔性互联电网潮流解耦算法。在不重新划分交、直流系统界限的基础上,通过对VSC有功控制参量的两次处理,继承了交替迭代法优点的同时,可避免进行多次交替迭代,使得潮流计算更加简洁且更贴近实际模型,从而使柔性互联电网潮流计算量大为减小。通过IEEE9节点和IEEE30节点交流测试系统形成的两个柔性互联系统算例,验证了文中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电网 电压源换流器 交替迭代法 耦合关系 解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约束和位移补偿的NURBS曲线柔性高精插补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翔宇 刘晓健 +1 位作者 裘乐淼 张树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13-2223,共11页
针对NURBS曲线插补过程中曲率极大值点附近进给速度容易超限和分段插补末端位移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曲率约束和位移补偿的NURBS曲线柔性高精插补方法.首先根据NURBS曲线曲率极大值对曲线进行分段并计算每段弧长,结合曲线曲率变化和... 针对NURBS曲线插补过程中曲率极大值点附近进给速度容易超限和分段插补末端位移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曲率约束和位移补偿的NURBS曲线柔性高精插补方法.首先根据NURBS曲线曲率极大值对曲线进行分段并计算每段弧长,结合曲线曲率变化和机床动力学性能得到进给速度约束;然后以加加速度渐变的柔性加减速方法进行速度控制,根据曲线分段长度和曲率采取对应的速度规划策略;在实时插补中,根据实际位移计算各插补周期的平均速度并对末端位移损失进行补偿,将连续的速度曲线离散为各周期的阶跃速度变化;最后以改进的牛顿迭代方法计算插补参数,输出插补点坐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插补精度,降低速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BS插补 柔性加减速 速度离散 牛顿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2B-MMC的柔性互联变电站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班国邦 张腊华 +3 位作者 袁旭峰 马晓红 欧阳泽宇 刘丽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1,共7页
针对传统变电站内主变之间采用单母线分段开关难以准确调控潮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背靠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B2B-MMC)的柔性互联变电站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提出含柔性互联变电站的配电网架构,实现潮流的连续性控制及多区域间互相协调;然... 针对传统变电站内主变之间采用单母线分段开关难以准确调控潮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背靠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B2B-MMC)的柔性互联变电站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提出含柔性互联变电站的配电网架构,实现潮流的连续性控制及多区域间互相协调;然后,设计柔性互联变电站架构下的一种潮流优化调度方法,采用遗传算法对换流器进行赋值,利用改进交替迭代法进行潮流计算,实现配电网潮流的主动调控;最后,通过仿真模型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变电站 B2B-MMC 优化调度 改进交替迭代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弹性支点法中m值迭代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盛春陵 余巍 李仁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常规弹性支点法的基础上,提出迭代计算m值的改进方法,并结合南京某地铁站深基坑工程,将2种计算方法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弹性支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模拟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过程中坑内土体和支护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 在常规弹性支点法的基础上,提出迭代计算m值的改进方法,并结合南京某地铁站深基坑工程,将2种计算方法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弹性支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模拟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过程中坑内土体和支护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更接近实际情况;m值的迭代变化对基坑变形有较好的预测,在以变形为控制的计算理论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下连续墙 弹性支点法 m值迭代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互联配电网概率潮流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真 袁旭峰 +3 位作者 艾小清 彭月 朱拉沙 朱江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0-95,共6页
随着柔性直流配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流配电网通过电压源换流器连接交流配电网构成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到目前为止,对于不确定性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尚未有文献进行研究。针对缺乏这种柔性... 随着柔性直流配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流配电网通过电压源换流器连接交流配电网构成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到目前为止,对于不确定性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尚未有文献进行研究。针对缺乏这种柔性互联配电网概率潮流研究的现状,文章开展不确定性研究,在分析了几种常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后,以三点估计法结合改进交直流交替迭代算法作为柔性互联配电网概率潮流实现算法;以Nataf变换方法结合Cholesky分解进行不确定非正态输入变量的相关性处理;以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结合国内首个五端直流示范工程-直流配电中心作为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估计法 柔性互联配电网 概率潮流 改进交替迭代算法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互联配电网供电能力概率评估 被引量:5
20
作者 班国邦 袁旭峰 +2 位作者 徐玉韬 马晓红 欧阳泽宇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7,共8页
柔性互联配电网中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有着随机性、相关性特征,给配电网供电能力研究带来巨大挑战。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的相关性,以Nataf变换及三阶多项式变换作为相关性处理方法;以最大负荷供应能力作为供电能力评估模型;以三点估计法、重... 柔性互联配电网中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有着随机性、相关性特征,给配电网供电能力研究带来巨大挑战。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的相关性,以Nataf变换及三阶多项式变换作为相关性处理方法;以最大负荷供应能力作为供电能力评估模型;以三点估计法、重复潮流法结合交直流交替迭代算法作为柔性互联配电网供电能力概率评估方法。在IEEE33算例中结合3端SOP构造柔性互联配电网进行方法验证,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得到结论可以通过调整SOP的无功功率以及交流侧电压幅值的控制参数来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供电能力 三点估计法 交直流交替迭代算法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