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e-LoxP重组系统删除内源性选择标记基因的效能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志蕊 刘西梅 +4 位作者 周荆荣 郑新民 魏庆信 董发明 毕延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201,共8页
选择标记的使用和残留可引起消费者对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和产品安全的担忧,建立消除选择标记的有效对策甚为必要.本研究的目标是评价Cre-LoxP重组系统删除内源性选择标记基因的效能,为猪安全转基因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所用... 选择标记的使用和残留可引起消费者对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和产品安全的担忧,建立消除选择标记的有效对策甚为必要.本研究的目标是评价Cre-LoxP重组系统删除内源性选择标记基因的效能,为猪安全转基因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所用的打靶载体ΔMSTN含有LoxP位点锚定的选择标记表达框(LoxP-CMV-NeoR-IRES-EGFP-LoxP).经电穿孔将该打靶载体导入猪肾PK15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整合该载体、EGFP表达均一的单克隆细胞系.将Cre重组酶表达载体pTurbo-Cre导入该细胞系,借助流式分选(FACS)、终点PCR、荧光定量PCR、TA克隆与测序等手段,证明Cre-LoxP重组系统可在猪细胞内高效介导内源性选择标记基因的删除反应,EGFP水平的删除效率达到46.1%,DNA水平的删除效率则达到97%.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消除选择标记的安全隐患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为建立猪安全转基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 loxp 安全转基因 选择标记 绿色荧光蛋白 删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Cre/loxP系统进行标记基因删除与靶基因置换的细胞模型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崔文涛 任立明 +3 位作者 侯健 张颖 陈永福 安晓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0-660,共11页
Cre/lox系统可以介导DNA的定点插入和定点删除,可利用其实现转基因动物中'友好位点'的重复利用及标记基因的有效删除.为直观地评估该系统介导的以上两种重组反应的效果,通过标记基因并利用大鼠乳腺癌细胞系SHZ-88进行了模型研究... Cre/lox系统可以介导DNA的定点插入和定点删除,可利用其实现转基因动物中'友好位点'的重复利用及标记基因的有效删除.为直观地评估该系统介导的以上两种重组反应的效果,通过标记基因并利用大鼠乳腺癌细胞系SHZ-88进行了模型研究.首先构建了两个载体:a.整合载体pTE-lox2272-DsRed-loxP-GFP-loxP,含有红色荧光标记基因DsRed和绿色荧光标记基因GFP;b.置换载体pT-lox2272-neo-loxP,含有筛选标记基因neo,用以置换DsRed基因.然后,用整合载体转染SHZ-88细胞,并随机挑取了3个同时表达DsRed和GFP的稳定整合细胞克隆.随后用置换载体和Cre表达载体PBS185对以上每个克隆分别进行了3次共转染,通过G418筛选并扩增培养后,总共获得1070个克隆.通过分析标记基因DsRed和GFP在这些克隆中的表达情况:Cre介导的删除效率为91.1%,定点置换效率为29.3%.最后对部分克隆进行了PCR和DNA印迹鉴定,分子鉴定结果与发光的表型状况一致.这一方法为Cre/lox系统在转基因家畜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x2272 loxp cre 标记基因删除 靶基因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LoxP系统联合SV40 LTag诱导可复性永生化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航 张佳林 +5 位作者 康铁利 李乐 程颖 石蕊 赵宁 刘永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索可复性永生化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建立方法。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逆转录病毒载体(SSR69)转染成纤维细胞,筛选稳定表达SV40 LTag的永生化成纤维细胞;用表达Cre重组酶的腺病毒感染永生化成纤维细胞,... 目的探索可复性永生化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建立方法。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逆转录病毒载体(SSR69)转染成纤维细胞,筛选稳定表达SV40 LTag的永生化成纤维细胞;用表达Cre重组酶的腺病毒感染永生化成纤维细胞,筛选获得回复后成纤维细胞。对原代、永生化及回复后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采用细胞生长曲线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Vimentin在原代及永生化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平板克隆实验评价回复后成纤维细胞的致瘤性。结果提取了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并筛选出表达SV40 LTag的永生化成纤维细胞,二者形态无明显差异,均贴壁生长,呈长梭形或多角形,但永生化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原代成纤维细胞(P<0.05),在体外培养传代>25代。细胞免疫荧光提示两种细胞均在细胞质内表达Vimentin。回复后成纤维细胞不表达SV40 LTag,其体外增殖能力与原代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无致瘤性。结论应用Cre/LoxP系统联合SV40 LTag可以建立可复性永生化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化 猿猴病毒大T抗原基因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文娟 于丹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由Cre重组酶和loxP位点组成。Cre重组酶可识别loxP位点并催化2个loxP位点之间的DNA进行精确的位点特异性重组。该系统作用方式简单、重组效率高,可定时、定位地对基因进行修饰,已成为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由Cre重组酶和loxP位点组成。Cre重组酶可识别loxP位点并催化2个loxP位点之间的DNA进行精确的位点特异性重组。该系统作用方式简单、重组效率高,可定时、定位地对基因进行修饰,已成为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重要的试验工具。本文主要就Cre/loxP系统的结构、重组机制、特点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特异性重组 cre/loxp系统 cre重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信息肽诱导和Cre/LoxP系统构建猪链球菌基因缺失株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冉 陈福广 +7 位作者 陈平 黄萌萌 朱金鲁 谢芳 孟庆文 刘思国 刘建华 张跃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为建立一种高效的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基因缺失方法,本研究利用信息肽诱导DNA片段转化和Cre/LoxP系统去除抗性基因这两种技术,通过在S.suis 05ZYH33的ssu05_1921基因上、下游片段和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pc)片段之间引入LoxP位点... 为建立一种高效的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基因缺失方法,本研究利用信息肽诱导DNA片段转化和Cre/LoxP系统去除抗性基因这两种技术,通过在S.suis 05ZYH33的ssu05_1921基因上、下游片段和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pc)片段之间引入LoxP位点,采用信息肽GE9诱导构建的DNA片段转化S.suis并发生重组,经抗性筛选快速获得spc替代ssu05_1921基因的缺失株;进一步引入pSET6s/P_(tufA-cre)质粒表达Cre重组酶作用于LoxP位点,去除spc基因,产生无痕ssu05_1921基因缺失株,经测序和RT-PCR验证缺失正确。本研究建立的该方法简单、快捷、阳性率高,为构建S.suis基因缺失株、研究S.suis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信息肽诱导 cre/loxp系统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re/LoxP和CRISPR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双等位基因敲除细胞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綦世金 毕延震 +6 位作者 刘西梅 华文君 郑新民 李奎 唐中林 华再东 陈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1-318,共8页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失活可引起哺乳动物的肌肉增生,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可靠的试验材料验证Mstn相关分子通路的变化。本研究所用PK3108细胞系是在野生型PK15细胞系的基础上成功靶向敲除一条等位基因,在其靶位...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失活可引起哺乳动物的肌肉增生,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可靠的试验材料验证Mstn相关分子通路的变化。本研究所用PK3108细胞系是在野生型PK15细胞系的基础上成功靶向敲除一条等位基因,在其靶位点敲入标记基因,敲除了204bp的外显子3序列,LoxP锚定在其标记基因两侧。利用Cre/LoxP重组酶删除系统删除插入PK3108Mstn靶位点的标记,借助流式细胞仪和荧光蛋白甄别得到无标记的过渡型细胞系PK3108-2。将Cas9/sgRNA表达载体和供体DNA共转染PK3108-2,借助G418抗性筛选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挑选出仅带阳性标记的克隆L18,对其基因组进行PCR产物凝胶电泳与PCR产物测序,证明克隆L18在预设位点发生同源重组;对其蛋白质进行Western印迹实验表明,Mstn被成功地敲除失活。综上结果证明,本研究实现了双等位基因的精准敲除,构建了Mstn双敲除梯度回复表达细胞系。本研究为揭示Mstn的作用机制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也为双等位基因的敲除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肌肉抑制素双等位基因敲除 CRISPR/Cas9 cre/LOX P重组酶删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邱淑萍 陈在杰 王锋 《福建农业学报》 2008年第2期211-217,共7页
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能够在植物遗传转化中更准确、可靠的操纵外源DNA的引入或删除,已成为植物遗传操作中的重要工具。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重组机制,并着重阐述Cre/loxp系统在删除转基因植物中... 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能够在植物遗传转化中更准确、可靠的操纵外源DNA的引入或删除,已成为植物遗传操作中的重要工具。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重组机制,并着重阐述Cre/loxp系统在删除转基因植物中标记基因及定点整合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特异性重组 cre/loxp 转基因植物 基因删除 定点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loxp重组系统在转基因植物中删除标记基因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雪琴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期48-49,68,共3页
在植物遗传转化中,标记基因是必须的,但标记基因的存在引起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关注。Cre/loxp重组系统可用于删除转基因植物中的标记基因,可以通过杂交或二次转化,或瞬时表达、诱导表达、组织特异表达重组酶来获得无标记基因的转... 在植物遗传转化中,标记基因是必须的,但标记基因的存在引起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关注。Cre/loxp重组系统可用于删除转基因植物中的标记基因,可以通过杂交或二次转化,或瞬时表达、诱导表达、组织特异表达重组酶来获得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loxp 转基因植物 标记基因 基因删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lox重组系统介导转基因烟草中外源基因删除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甄伟 汪阳明 +3 位作者 丁伟 陈溪 胡鸢雷 林忠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7-482,共6页
对Cre在转基因个体中介导的重组效率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含有Cre基因 (p35S Cre)和GUS基因侧翼含同向loxP位点的 (loxP p35S GUS loxP)两种植物表达载体。以共转化的技术将两种基因元件同时转化烟草得到转基因植株 ,根据对共转化植株GUS... 对Cre在转基因个体中介导的重组效率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含有Cre基因 (p35S Cre)和GUS基因侧翼含同向loxP位点的 (loxP p35S GUS loxP)两种植物表达载体。以共转化的技术将两种基因元件同时转化烟草得到转基因植株 ,根据对共转化植株GUS基因的活性分析、分子检测、PCR检测及对重组后扩增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表明 :Cre loxP重组系统在转基因烟草中能精确高效地介导转基因的删除 ,但也存在部分植株不能完全删除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loxp重组系统 转基因烟草 共转化 GUS活性分析 不完全删除 重组效率 loxp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Cre重组酶的真核细胞系的建立及在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鑫铭 徐亚林 +3 位作者 于春梅 曹瑞兵 周斌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根据Cr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PCR扩增出Cre基因编码区,克隆于pIREShyg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IREShyg-Cre,转染HEK-293A细胞后经400μg.mL-1 Hygromycin B的筛选,将其中1个阳性克隆命名为293A-Cre。利用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 根据Cr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PCR扩增出Cre基因编码区,克隆于pIREShyg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IREShyg-Cre,转染HEK-293A细胞后经400μg.mL-1 Hygromycin B的筛选,将其中1个阳性克隆命名为293A-Cre。利用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S03109株(带有gfp报告基因表达盒及loxP位点)感染293A-Cre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PCR及Western blot检测gfp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S03109感染293A-Cre二代后loxP位点间的gfp表达盒被删除,获得重组病毒S0419。将S0419感染已转染pBlulox的293A-Cre细胞,在RK13细胞上筛选得到表达LacZ的重组病毒S06293。S06293在293A-Cre细胞上传代2次,X-Gal原位染色表明LacZ的表达消失。测序结果证实,在Cre重组酶作用下,2个同向loxP序列之间的外源基因序列被正确除去。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稳定表达Cre重组酶的293A-Cre细胞系可以用于在包含有loxP位点的PRV基因组中外源基因的快速删除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PCR cre重组酶 真核细胞系 lox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重组酶Cre介导载体间基因的重组转移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文棋 盖颖 +2 位作者 陆海 李义 蒋湘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10-1215,共6页
DNA重组酶Cre可以识别LoxP位点,使含有LoxP位点的DNA分子发生重组:2个同向LoxP之间的DNA片段被删除,2个环状DNA分子被整合为一个大分子.基于Cre酶的这些作用特性,构建了一套载体间基因的重组转移体系,在Cre酶的作用下,gfp基因被从基因供... DNA重组酶Cre可以识别LoxP位点,使含有LoxP位点的DNA分子发生重组:2个同向LoxP之间的DNA片段被删除,2个环状DNA分子被整合为一个大分子.基于Cre酶的这些作用特性,构建了一套载体间基因的重组转移体系,在Cre酶的作用下,gfp基因被从基因供体pTLG上切除下来,然后转移到基因受体pET-LoxP上,从而快速、简便地完成了gfp基因高效表达载体pET-gfp的构建.gf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被诱导表达,使菌落产生了可视的绿色荧光.通过对荧光菌落的计数分析,比较了环状基因供体pTLG和线性基因供体pTLG对有效重组率的影响.使繁琐的传统载体构建变为简单的酶促反应,极大地简化了载体构建步骤,为Cre酶在基因克隆和亚克隆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重组酶cre 基因供体pTLG 基因受体pET-loxp GFP基因 绿色荧光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lox位点特异重组系统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妍 余涛 邢少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103,共9页
位点特异重组系统由重组酶和相应的重组酶识别位点组成,通过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外源基因精确整合与切除等一系列遗传操作.主要可分为Cre/lox系统、FLP/frt系统、R/RS系统和Gin/gix系统.目前,研究最充分应用最广泛的位点特异重组系统... 位点特异重组系统由重组酶和相应的重组酶识别位点组成,通过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外源基因精确整合与切除等一系列遗传操作.主要可分为Cre/lox系统、FLP/frt系统、R/RS系统和Gin/gix系统.目前,研究最充分应用最广泛的位点特异重组系统为Cre/lox系统.此系统为位点特异重组系统家族中的一员,由38.5kDCre重组酶和34bplox位点组成,最早被应用于动物转基因研究,包括基因敲除、基因激活、基因易位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Cre/lox系统被逐步应用到植物研究中,并在诸多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本文总结归纳了Cre/lox系统在定点整合、定点切除以及叶绿体转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利用Cre/lox系统构建环境安全和高效表达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重组酶 loxp位点 位点特异重组 转基因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语涵 许雅萍 +6 位作者 李南 陈婷婷 李玲 高萍萍 王华 魏伟 孙妩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4,共6页
目的利用Cre-loxP基因敲除技术建立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研究GRK2在肝星状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将loxP标记的Grk2基因小鼠(Grk2^(fl/... 目的利用Cre-loxP基因敲除技术建立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研究GRK2在肝星状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将loxP标记的Grk2基因小鼠(Grk2^(fl/fl))和Lrat-Cre工具鼠进行多次繁殖,建立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rk2基因敲除(Grk2^(ΔHSC))小鼠模型。观察和分析小鼠的生长繁殖情况;通过PCR反应鉴定flox和Cre基因型;免疫荧光双染检测肝星状细胞中GRK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星状细胞及肺、脾、肾脏、心脏组织中GRK2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及肺、脾、心脏、肾脏组织学形态。结果成功鉴定Grk2^(ΔHSC)小鼠基因型;两组小鼠体质量、繁殖能力无明显差异;免疫荧光双染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rk2^(ΔHSC)小鼠的肝星状细胞中GRK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Grk2^(ΔHSC)小鼠肺、脾、肾脏和心脏组织中GRK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Grk2^(ΔHSC)小鼠肝脏及主要组织结构与Grk2^(fl/f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可用于后续研究。结论本研究应用Cre-loxP技术成功构建了肝星状细胞特异性Grk2基因敲除小鼠,为进一步研究GRK2在肝脏中的作用提供了优良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 cre-loxp重组酶系统 细胞特异性敲除 肝星状细胞 基因鉴定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奇 卢晶 +2 位作者 朱晓蓉 熊枫然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构建Cre重组酶系统调控的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为Unc13基因在胰岛素分泌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机制的体内实验研究提供更特异的动物模型。方法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Unc13 flox/flox转基因小鼠,将其与胰岛β细胞特异... 目的构建Cre重组酶系统调控的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为Unc13基因在胰岛素分泌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机制的体内实验研究提供更特异的动物模型。方法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Unc13 flox/flox转基因小鼠,将其与胰岛β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Ins2-cre)工具鼠进行杂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测序等方法对其子代小鼠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并对该基因敲除(knock out,KO)小鼠及其同窝野生(wild type,WT)小鼠的体质量、糖耐量、胰岛素分泌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成功构建胰岛β细胞特异性Unc13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以下简称为Unc13 KO鼠)。进一步研究显示Unc13 KO鼠与WT鼠相比,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但糖耐量受损,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下降。结论成功构建了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敲除小鼠动物模型,为探讨Unc13基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cre-loxp重组酶系统 胰岛素分泌 Unc1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x1+牙周膜干细胞在牙移动过程中的谱系示踪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席均 金安婷 +5 位作者 黄湘如 徐弘远 高昕 杨屹羚 代庆刚 江凌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8-1015,共8页
目的·通过Cre/loxP重组酶系统研究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中配对相关同源基因1(paired related homeobox 1,Prrx1)阳性细胞谱系(Prrx1+细胞谱系)在小鼠牙移动过程中的动态分布。方法·利用Cre/l... 目的·通过Cre/loxP重组酶系统研究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中配对相关同源基因1(paired related homeobox 1,Prrx1)阳性细胞谱系(Prrx1+细胞谱系)在小鼠牙移动过程中的动态分布。方法·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将诱导型Prrx1-Cre^(ERT2)小鼠与R26^(tdTomato)荧光标记小鼠交配繁殖,并通过PCR对其子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取8只子代小鼠,向其腹腔注射他莫昔芬(tamoxifen,TA),以标记PDLSCs中的Prrx1+细胞谱系(即tdTomato^(+)细胞)。于小鼠上颌左侧安置加力装置[即正畸牙移动(orthodontics tooth movement,OTM)侧],右侧未加力即为对照侧,以构建小鼠OTM模型。分别于牙移动第3日(OTM 3 d)、第7日(OTM 7 d)时处死小鼠,收集其双侧上颌磨牙及周围牙周组织,经脱钙后行包埋及冰冻切片处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张力区和压力区牙周膜的改变,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rrx1+细胞谱系在张力区及压力区的动态分布。结果·经PCR鉴定,子代小鼠基因型为Prrx1-Cre^(ERT2);R26^(tdTomato)。随着加力装置作用的增加,OTM 7 d小鼠的牙移动距离[(87.44±4.02)μm]较OTM 3 d小鼠[(42.81±5.04)μm]明显增加,提示小鼠OTM模型构建成功。H-E染色结果显示:OTM 3 d时小鼠OTM侧压力区的牙周膜被压缩、间隙变窄,而OTM 7 d时OTM侧牙周膜宽度逐渐恢复;OTM 3 d时OTM侧张力区的牙周膜被拉伸,而OTM 7 d较OTM 3 d时牙周膜排列更规则。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OTM 3 d时OTM侧压力区牙周膜中tdTomato^(+)细胞数量较对照侧减少,OTM 7 d时OTM侧压力区tdTomato^(+)细胞数量较对照侧增加(均P<0.05);OTM 3 d及OTM 7 d时,OTM侧张力区tdTomato^(+)细胞数量较对照侧均有增加(均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rrx1-Cre^(ERT2);R26^(tdTomato)小鼠的OTM模型,并初步证实了Prrx1+细胞谱系参与OTM过程中的牙周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谱系示踪 正畸牙移动 配对相关同源基因1 cre/loxp重组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BP38蛋白对子宫内膜癌前期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云静 穆云萍 +2 位作者 王帅 赵子建 李芳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0-1325,共6页
目的构建子宫特异敲除FKBP38小鼠模型,探究FKBP38对于小鼠子宫内膜癌前期病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胚胎注射法使小鼠FKBP38基因上携带loxP位点,构建转基因小鼠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在子宫特异表达的孕酮受体启动子Pgr-Cre小鼠介... 目的构建子宫特异敲除FKBP38小鼠模型,探究FKBP38对于小鼠子宫内膜癌前期病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胚胎注射法使小鼠FKBP38基因上携带loxP位点,构建转基因小鼠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在子宫特异表达的孕酮受体启动子Pgr-Cre小鼠介导FKBP38条件性敲除,以获得FKBP38子宫特异敲除小鼠模型Pgr-Cre;FKBP38^(fl/fl)。通过PCR及Western blot对子宫特异敲除FKBP38小鼠进行鉴定;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检测小鼠子宫敲除FKBP38后组织病理性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子宫敲除FKBP38后对mTOR通路的影响。结果小鼠子宫特异敲除FKBP38后子宫中FKBP3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同年龄同窝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己烯雌酚刺激下,小鼠18月龄时,子宫特异敲除FKBP38小鼠中16.7%(1/6)发生复杂性非典型性增生(complex atypical hyperplasia,CAH),33.3%(2/6)发生简单性增生(simple hyperplasia,SH)。此外,子宫特异敲除FKBP38小鼠子宫中AKT、S6及4E-BP-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子宫特异敲除FKBP38小鼠子宫中FKBP38蛋白明显降低,表明小鼠子宫特异敲除模型构建成功。此外,子宫特异敲除FKBP38后,小鼠发生SH以及CAH,表明FKBP38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相关。这可能与FKBP38调控mTOR通路关键性蛋白Akt、S6及4E-BP-1蛋白的磷酸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BP38 子宫内膜癌 条件性敲除 cre/loxp重组酶系统 转基因小鼠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dl1敲除的巨噬细胞转录谱分析结核感染中PD-L1作用相关的候选基因
17
作者 石亚男 唐军 +2 位作者 李军丽 王杰 占玲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9,共9页
目的分析结核菌(Mtb)感染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特异性敲除的巨噬细胞(MΦ)转录谱变化,筛选MΦ内PD-L1作用相关的候选基因。方法构建敲除小鼠(Pdl1^Flox/-),通过Cre-loxp技术培育出MΦ上Pdl1特异性敲除的纯合和杂合小鼠(Pdl1^Flox/Flo... 目的分析结核菌(Mtb)感染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特异性敲除的巨噬细胞(MΦ)转录谱变化,筛选MΦ内PD-L1作用相关的候选基因。方法构建敲除小鼠(Pdl1^Flox/-),通过Cre-loxp技术培育出MΦ上Pdl1特异性敲除的纯合和杂合小鼠(Pdl1^Flox/Flox-Cre,Pdl1^Flox/--Cre),用PCR和流式细胞术验证。分离上述小鼠腹腔MΦ,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Mtb感染MΦ24 h的表达谱,以同窝阴性小鼠(Pdl1^Flox/Flox)为对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PCR和流式细胞术证实小鼠敲除成功。纯合、杂合及同窝阴性小鼠感染前后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最显著富集项为参与免疫反应和免疫过程的GO(P<0.01;P<0.01),筛出17个PD-L1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KEGG富集分析,最显著富集的通路有Toll样受体、NF-κB信号通路等(P<0.01;P<0.01),筛出6个候选基因。结论通过转录谱分析,确定与免疫反应及免疫过程有关的Ccl2、Qa5、Il12a等17个基因,免疫及炎症相关代谢通路的Ptgs2、Cd40、Card11等6个基因为Mtb感染的MΦ内PD-L1相关的候选基因,除Il6外均为本研究新筛选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Pdl1基因敲除 cre/loxp重组酶系统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特异性胶原β(1-O)半乳糖基转移酶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18
作者 仇培培 孙晓娇 +4 位作者 王蕾 王祉祺 衣楚潇 刘振明 张继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5年第8期1214-1222,共9页
Colgalt1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调控巨噬细胞影响肿瘤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Colgalt 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以深入探究Colgalt1调控巨噬细胞功能进而影响肿瘤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首先,... Colgalt1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调控巨噬细胞影响肿瘤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Colgalt 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以深入探究Colgalt1调控巨噬细胞功能进而影响肿瘤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首先,利用基因编辑构建了Colgalt1^(flox+)小鼠,随后将其与髓细胞系(包括单核细胞、成熟巨噬细胞)组织特异性表达的Lyz2-Cre^(+)小鼠进行杂交。通过这一策略,成功获得基因型为Colgalt1^(-/-)Lyz2-Cre^(+)的小鼠,实现了巨噬细胞中Colgalt 1基因的条件性敲除,以Colgalt1 flox/flox Lyz2-Cre^(-)小鼠作为对照组。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敲除小鼠的Flox及Cre基因型进行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敲除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中Colgalt1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除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中Colgalt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除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中Colgalt 1在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01),而在小鼠的肝、肺和脾等组织中,Colgalt 1基因的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此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内特异性巨噬细胞中Colgalt1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敲除小鼠肝的巨噬细胞中未观察到Colgalt1阳性表达。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2组小鼠肝组织内细胞形态,结果显示,2组小鼠肝组织内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且组织器官未发现明显病变,小鼠整体生存亦未受到影响,最后,通过RT-qPCR检测了巨噬细胞相关炎性因子在2组小鼠BMDMs中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除组小鼠BMDMs中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IL-10(P<0.01)、精氨酸酶1(arginase1)(P<0.001)和CD206(P<0.001)表达显著上调,表明巨噬细胞敲除Colgalt 1后呈现抗炎趋势并向M2极化。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巨噬细胞特异性Colgalt 1基因敲除小鼠,为深入探究Colgalt1在巨噬细胞功能调控以及肿瘤疾病发生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有望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β(1-O)半乳糖基转移酶1 条件性基因敲除 巨噬细胞 cre-loxp重组酶系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