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平衡电网下AC-DC矩阵变换器的新型模型预测控制
1
作者 邓文浪 吴明海 +1 位作者 谢海鹏 胡英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59-2170,共12页
为降低AC-DC矩阵变换器在输入不平衡条件下网侧有功功率波动,以及离散型模型预测控制中开关频率不固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根据电网电流相位角选择有效矢量,避免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评估价值函数计算的负担。提出... 为降低AC-DC矩阵变换器在输入不平衡条件下网侧有功功率波动,以及离散型模型预测控制中开关频率不固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根据电网电流相位角选择有效矢量,避免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评估价值函数计算的负担。提出了一种二阶扩展复数卡尔曼滤波器,计算精度可以达到泰勒级数展开的二阶项,新型模型预测控制能够在不平衡电网系统中应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输入电压不平衡工况下,能够有效抑制网侧电流谐波,稳定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并且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dc矩阵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卡尔曼滤波器 不平衡电网 对称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代数模型的AC/DC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3
2
作者 徐光虎 王杰 +1 位作者 陈陈 曹国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57,103,共7页
针对电力系统实际负荷以及直流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在微分代数模型的基础上,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运用到交直流并联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在系统的M关系度小于系统阶数及其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得到微... 针对电力系统实际负荷以及直流系统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在微分代数模型的基础上,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运用到交直流并联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在系统的M关系度小于系统阶数及其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得到微分代数系统模型的Bronovsky标准形式,并对交直流混合(AC/DC)系统中发电机励磁控制和直流系统整流侧定电流控制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一个含有AC/D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SMIBs)进行实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具有较好的阻尼特性,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该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多机交直流并联系统的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性 ac/dc系统 非线性控制器 微分代数模型 设计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并联谐振DC-AC变换器原理分析、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13
3
作者 贺昱曜 王伟根 徐德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4-17,80,共5页
针对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存在的谐振峰值电压过高,谐振峰值电流过大的缺点,提出了串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拓朴概念。新型软开关变换器的主要优点为:谐振峰值电压可以控制在输入直流电源电压Us,谐振频率高,谐振电... 针对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存在的谐振峰值电压过高,谐振峰值电流过大的缺点,提出了串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变换器拓朴概念。新型软开关变换器的主要优点为:谐振峰值电压可以控制在输入直流电源电压Us,谐振频率高,谐振电路开关元件少,控制简单,且各种PWM 调制策略均可适用。文中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多种工作条件下的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ac变换器 谐振 建模 仿真 逆变器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畸变时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孟润泉 高晗 +3 位作者 魏明 王磊 赵冰杰 李胜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0-217,共8页
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通过电力电子接口接入的可再生能源和非线性负载会使交流母线电流发生畸变。因此,要求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不仅能可靠变换功率以保证交直流子网功率平衡,而且能抑制交流母线谐波电流。该文基于Fryze-Buchholz-Depe... 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通过电力电子接口接入的可再生能源和非线性负载会使交流母线电流发生畸变。因此,要求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不仅能可靠变换功率以保证交直流子网功率平衡,而且能抑制交流母线谐波电流。该文基于Fryze-Buchholz-Depenbrock(FBD)功率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法,提出一种可以治理交流母线谐波电流的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实现交直流子网功率传输及母线电压稳定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治理交流母线谐波电流,保证微电网具有良好的电能质量。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变换器 谐波检测 电能质量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流器运行方式转换的AC/MTDC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志勇 胡林献 于汀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10,共6页
在AC/MTDC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为充分考虑直流换流器不同控制方式之间的转换,分析了多端并联直流输电系统各种控制模式,提出了不同控制方式之间转换的整套策略。在考虑发电机功率限制以及直流参数越限导致控制方式转变的基础上用连... 在AC/MTDC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为充分考虑直流换流器不同控制方式之间的转换,分析了多端并联直流输电系统各种控制模式,提出了不同控制方式之间转换的整套策略。在考虑发电机功率限制以及直流参数越限导致控制方式转变的基础上用连续潮流法分析电压稳定。该方法用加入3端直流输电线路的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算例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电压稳定计算中由于运行条件的改变而导致的换流器运行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交直流 多端并联 运行方式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培强 董彦婷 +1 位作者 段克会 伍文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3-50,共8页
为了便于扩展直流微电网的容量与增强系统可靠性,采用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来实现直流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的能量交互。提出了一种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的低电压偏移功率均分控制策略,通过反馈直流线路的平均电流作为全... 为了便于扩展直流微电网的容量与增强系统可靠性,采用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来实现直流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的能量交互。提出了一种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的低电压偏移功率均分控制策略,通过反馈直流线路的平均电流作为全局变量,并引入积分环节,实现了各变换器的功率精确分配而不受线路参数的影响。通过引入平均输出电压比例积分控制,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压的偏移。探讨了二次纹波电流对并联系统功率控制的影响,引入带阻滤波器,抑制二次纹波电流和电压对并网电流畸变率的影响。分析了变换器并联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合适的控制参数。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 功率均分 低母线电压偏移 二次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非线性负荷的AC/DC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光虎 陈陈 王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详细研究了带非线性负荷的交直流并联系统发电机励磁控制和直流系统控制,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应用到交直流并联多机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提出了具有微分代数形式的零动态设计。通过合理选择输出量作为... 详细研究了带非线性负荷的交直流并联系统发电机励磁控制和直流系统控制,将M导数、M括号以及MIMO微分代数系统反馈线性化技术应用到交直流并联多机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中,提出了具有微分代数形式的零动态设计。通过合理选择输出量作为坐标变换量,得到微分代数系统模型的Bronovsky标准形式。针对一个含有AC/DC的多机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非线性控制器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具有较好的阻尼特性,该控制器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并联系统 微分代数系统 非线性负荷 Bronovsky标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并联型高效率AC/DC变换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继红 于志 吕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2-955,共4页
针对单级AC-DC变换器串联式拓扑结构效率较低的问题,对并联型拓扑结构能够提高变换器效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论述提高效率与电能分配的关系.同时,对提出的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拓扑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并... 针对单级AC-DC变换器串联式拓扑结构效率较低的问题,对并联型拓扑结构能够提高变换器效率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论述提高效率与电能分配的关系.同时,对提出的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拓扑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并联式变换器在宽范围输入交流电压和负载条件下,均达到90%以上的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ac/dc变换器 并联武结构 电能分配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单元异常下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宏杰 张育炜 +3 位作者 肖迁 穆云飞 金昱 陆文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6,共16页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当子微网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或故障工况时,首先,在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变换器控制层,构网型单元将输出功率钳位于最大值或退出运行,跟网型单元通过与互联变换器进行二次协同控制,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其次,在网间互联变换器控制层,与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相连的互联变换器转为构网型控制模式,为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提供母线电压与频率支撑,其余互联变换器按照正常子微网自身剩余容量分担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所需的支撑功率.多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连续增加,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通过网间互联变换器的变模式运行,实现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的快速恢复、跟网型单元输出功率的精准分配;当构网型单元处于故障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因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导致的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 分布式协同控制 构网型单元 异常运行工况 电压与频率支撑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式隔离型中压直挂光储混合级联并网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菁月 刘闯 +3 位作者 朱帝 裴忠晨 郭东波 蔡国伟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4-1443,I0016,共11页
为了提高双级式隔离型中压直挂光储(double-stage isolated medium-voltage direct-linked PV-battery,DIMDPVB)并网系统的功率密度,扩大其稳定运行范围并实现自适应相间功率平衡,提出一种单级式隔离型中压直挂光储混合(single-stage is... 为了提高双级式隔离型中压直挂光储(double-stage isolated medium-voltage direct-linked PV-battery,DIMDPVB)并网系统的功率密度,扩大其稳定运行范围并实现自适应相间功率平衡,提出一种单级式隔离型中压直挂光储混合(single-stage isolated medium-voltage direct-linked PV-battery-hybrid,SIMD-PVBH)级联并网系统。首先,采用单级式隔离型DC/AC变换省去中间直流环节解耦电容,提高系统功率密度,并利用全桥翻转模块实现高电压增益子模块拓扑;其次,通过光储混合级联方案解决局部光伏遮挡导致的相内功率变换单元过调制问题,扩大系统稳定运行范围;然后,综合考虑光伏中压大功率并网与多路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运行需求,采用一种相间共直流母线-相内多直流母线的接线方式,该方式在实现多路MPPT运行的基础上还具备自适应相间功率平衡能力;最后,搭建了一套10kV/1.5MW的仿真系统,验证了所提出的SIMD-PVBH级联并网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混合级联 中压直挂并网 单级式 隔离型dc/ac变换 功率平衡约束 功率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模糊协调阻尼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徐光虎 孙衢 陈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8-23,共6页
分析了区间振荡和暂态能量函数的关系,通过削减系统的区间振荡暂态能量为控制目标来制定阻尼控制策略,设计了高压直流(HVDC)模糊逻辑协调控制器,以提高交直流并联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水平。该控制方案不需要精确的模型参数,充分考虑HVDC... 分析了区间振荡和暂态能量函数的关系,通过削减系统的区间振荡暂态能量为控制目标来制定阻尼控制策略,设计了高压直流(HVDC)模糊逻辑协调控制器,以提高交直流并联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水平。该控制方案不需要精确的模型参数,充分考虑HVDC系统整流侧直流电流调制和该侧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特性,通过模糊规则去协调两个控制系统,实现对系统低频振荡的有效抑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提高交直流并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并联系统 低频振荡 模糊逻辑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承载能力的交直流电网鲁棒扩展规划方法
12
作者 黄格超 朱童 +5 位作者 高剑 张英敏 李媛 王彦沣 叶希 高仕林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8-278,共11页
针对新能源不确定性,文中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提出了考虑新能源承载能力的交直流电网鲁棒扩展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交直流电网的扩展规划模型。其次,构建了考虑新能源接入的交直流... 针对新能源不确定性,文中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提出了考虑新能源承载能力的交直流电网鲁棒扩展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交直流电网的扩展规划模型。其次,构建了考虑新能源接入的交直流电网鲁棒扩展规划模型,提出了基于极限场景集的新能源不确定性处理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改进DDPG的扩展规划模型求解方法。最后,通过IEEE RTS 24系统、IEEE New England 39系统以及中国西南电网的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弃风弃光量和切负荷量,且在不增加额外投资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规划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网扩展规划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极限场景集 新能源出力 鲁棒规划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面约束下交直流混联送端电网直流回降保供调控策略
13
作者 段龙翔 刘挺坚 +3 位作者 刘友波 邱高 叶希 高剑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5-175,共11页
受新能源间歇性短缺、区内负荷高峰的双重影响,清洁能源富集的送端电网将面临保供压力。现有研究鲜有考虑直流回降对送端区域负荷保供的作用。然而,清洁能源发电基地混合外送模式下,交流断面输电能力与直流外送功率存在耦合,须在保供调... 受新能源间歇性短缺、区内负荷高峰的双重影响,清洁能源富集的送端电网将面临保供压力。现有研究鲜有考虑直流回降对送端区域负荷保供的作用。然而,清洁能源发电基地混合外送模式下,交流断面输电能力与直流外送功率存在耦合,须在保供调控中协调直流回降功率与交流断面功率控制、负荷需求缺口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构建直流联络线的分挡控制模型,考虑直流外送功率与送端交流断面限额的耦合关系构建条件断面约束,以失电惩罚因子量化负荷重要程度,利用极端场景法分析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影响,松弛条件断面约束中逻辑判断的非线性因素,以提升模型求解效率。算例分析表明,所提策略可克服新能源容量缺口、断面通道卡口等不利因素,有效保供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面约束 交直流混联电网 可再生能源 保供 极端场景 松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故障后MIDC系统交错协调恢复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毛晓明 张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1-578,共8页
为促进交流故障后多馈入直流(MIDC)系统协调恢复,首先剖析CIGRE直流标准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现有多直流恢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种新的直流低压限流单元(VDCOL)的输入信号,该信号综合了依赖直流电压起动的DC-VDCOL和依赖... 为促进交流故障后多馈入直流(MIDC)系统协调恢复,首先剖析CIGRE直流标准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现有多直流恢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种新的直流低压限流单元(VDCOL)的输入信号,该信号综合了依赖直流电压起动的DC-VDCOL和依赖交流电压起动的AC-VDCOL的优点。进一步,建立了直流低压限流单元和熄弧角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模型,以改善控制性能。最后,以三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为算例,对新信号和优化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新信号能更灵敏地反映换流母线电压的恢复情况,促进多直流自主交错恢复;优化直流关键控制参数能进一步改善系统恢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网 多直流馈入 VdcOL 交错恢复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雪消融优化算法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连锁故障风险评估
15
作者 王英英 李勇 +3 位作者 李会新 陈磊 李逸飞 陈红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7,共11页
针对交直流混联电网连锁故障在不同演化阶段的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雪消融优化(snow ablation optimization,SAO)算法的连锁故障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阐述了交直流混联电网连锁故障在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恶化阶段的主导作用因素... 针对交直流混联电网连锁故障在不同演化阶段的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雪消融优化(snow ablation optimization,SAO)算法的连锁故障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阐述了交直流混联电网连锁故障在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恶化阶段的主导作用因素,建立了反映连锁故障演化特征的两级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制定了基于SAO算法的风险评估指标组合赋权策略,确定了连锁故障风险评估流程。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基于改进IEEE 30节点的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模型,比较了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指标权值差异,对比了不同规模的直流闭锁对交直流混联电网连锁故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反映交直流混联电网连锁故障不同演化阶段的主导因素,对高危线路风险评估的敏感度相比传统方法可提升12.67%,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电网 连锁故障 雪消融优化算法 风险评估 组合赋权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link的并联谐振高压电源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伟 刘庆想 +1 位作者 张政权 李相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37-2339,236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AC-link技术的并联谐振高压电源的拓扑电路,该结构结合准谐振的工作模式能够实现高功率因数和高效率;采用了基于状态平面图对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相比传统的基波等效分析法具有求解简单、直观、精确和负载适用... 介绍了一种基于AC-link技术的并联谐振高压电源的拓扑电路,该结构结合准谐振的工作模式能够实现高功率因数和高效率;采用了基于状态平面图对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相比传统的基波等效分析法具有求解简单、直观、精确和负载适用范围大的特点,并给出了相应推导过程;给出了输出电压为25 k V,电流为1 A的变换器的分析和谐振参数设计。最后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高频交流链接并联谐振拓扑和基于状态平面图法的控制能够稳定输出电压(<1%),实现零电流开关,三相输入电流谐波较低(THD<12.5%)与三相电压基本同相位,功率因数为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交流链接 并联谐振 状态平面图法 高压直流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接弱交流电网MMC-HVDC系统的直流功率传输能力提升方法
17
作者 郭春义 林欣 +2 位作者 王燕宁 杨硕 赵成勇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9,29,共11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由于具备自换相能力,尤其适用于向弱交流电网供电。交流系统强度降低时,会制约系统的直流功率传输能力,甚至导致系统失稳。...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由于具备自换相能力,尤其适用于向弱交流电网供电。交流系统强度降低时,会制约系统的直流功率传输能力,甚至导致系统失稳。针对联接弱交流电网时MMC-HVDC系统功率传输受限的问题,建立了状态空间与直流阻抗模型,从时域、频域两方面研究了交流系统强度对直流功率传输能力的影响,明确了弱交流电网工况下功率传输受限的原因。基于参与因子定位结果,提出了在定直流电压控制环节引入直流电流反馈的功率传输能力提升方法,从时域、频域两方面对控制策略的提升作用进行了机理分析,并定量得出了控制参数的可行域及功率传输能力的最大提升水平。该方法在避免稳态误差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MMC-HVDC系统的直流功率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状态空间模型 直流阻抗模型 功率传输能力 附加阻尼控制 弱交流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MTDC系统的电磁-机电暂态建模与实时仿真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唐亚南 叶华 +1 位作者 裴玮 孔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9-106,共8页
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移频建模方法,并建立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MMC-MTDC)系统的电磁-机电暂态移频相量模型,进一步地在实时仿真器上实现了电磁-机电暂态分区并行计算。相较于传统电磁-机电暂态联合仿真方法... 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移频建模方法,并建立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MMC-MTDC)系统的电磁-机电暂态移频相量模型,进一步地在实时仿真器上实现了电磁-机电暂态分区并行计算。相较于传统电磁-机电暂态联合仿真方法,该建模方法与仿真平台的电磁-机电暂态仿真适用性强,接口简单实用。分别建立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单端系统、±200 kV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接入IEEE 39节点交流系统的移频相量模型,并且完成了电磁-机电暂态分区并行实时仿真测试。通过对多种暂态现象的模拟及其与电磁暂态模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电磁-机电暂态移频相量建模与实时仿真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频 MMC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交直流电网 电磁-机电仿真 并行计算 RT-LAB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电网LCC-HVDC换流器建模方法综述 被引量:54
19
作者 贺杨烊 郑晓冬 +3 位作者 邰能灵 侯俊贤 徐晋 黄文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19-3130,共12页
交直流电网混联,大规模电力跨区输送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电网换相换流器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是我国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交直流混联电网快速、准确仿... 交直流电网混联,大规模电力跨区输送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电网换相换流器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是我国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交直流混联电网快速、准确仿真,该文对现有的LCC-HVDC换流器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对其优缺点进行评述,并根据作者观点,提出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在仿真规模较大的交直流混联电网时,可用开关函数对LCC-HVDC进行建模,但模型准确度需要提升;多条LCC-HVDC输电线路的仿真可使用换流器级别模型与换流阀级别模型进行组合仿真;不同精细程度模型之间的数据接口要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 建模方法 交直流混联电网 换流器模型 换流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C-HVDC的风电场并网系统潮流算法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牛博彦 胡林献 张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11,共6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非常适合海上风电场并网,但传统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算法在计算基于VSC-HVDC的风电场并网系统潮流时存在缺陷:直流系统移开后,风电场交流节点变为孤立节点,剩余交流系统的雅可比矩阵不可逆,迭代过程无法进行。针对这一...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非常适合海上风电场并网,但传统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算法在计算基于VSC-HVDC的风电场并网系统潮流时存在缺陷:直流系统移开后,风电场交流节点变为孤立节点,剩余交流系统的雅可比矩阵不可逆,迭代过程无法进行。针对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含VSC-HVDC的混联系统(AC/VSC-HVDC)潮流解耦算法:该算法将交、直流系统进行解耦,分别迭代计算。所提算法克服了目前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存在的对交流潮流计算程序继承性差、扩展变量多、计算速度慢等缺点;也解决了风电场VSC-HVDC并网系统潮流算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标准算例的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以用来对风电场直流并网系统进行稳态潮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并网 电压源换流器 交流/直流混合系统 潮流计算 交直流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