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方法论的生活:基层治理下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的可行框架
1
作者 童敏 周晓彤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0,共8页
随着中国社会治理下沉到基层,社区日常生活逐渐进入社会工作视野内,特别是在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之后,社会工作作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一支重要力量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这样,社区生活秩序重建就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重要使命。通... 随着中国社会治理下沉到基层,社区日常生活逐渐进入社会工作视野内,特别是在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之后,社会工作作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一支重要力量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这样,社区生活秩序重建就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重要使命。通过回顾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尽管1990年代之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在全球化运动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开始从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转向日常生活,并且把日常生活作为专业实践的焦点,但由于其秉持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导致不是将人与环境对立起来,就是将专业实践知识神秘化,促使生活内涵出现碎片化和模糊化。对此,中国社会工作者需要站在方法论层面重新审视生活,走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不同的理论建构路径,将人与环境双向交互影响的生活整全性作为专业实践的基础,通过强调“情境中的人”的自主性激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让中国社会工作深耕于基层治理的生活实践之中,成为推进中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的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社会工作 自主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治理与社会支持如何促进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建构--基于陕西省TF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考察
2
作者 杨琳 饶金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40,共13页
建构乡村治理共同体既是化解治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增强治理韧性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基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梳理逻辑结构,选取陕西省TF村人居环境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入解析自主... 建构乡村治理共同体既是化解治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增强治理韧性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基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梳理逻辑结构,选取陕西省TF村人居环境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入解析自主治理和社会支持的演进逻辑和发生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遵循汇聚共识—集体行动—常态督导这一逻辑理路。自主治理强化了村民作为治理共同体的主体力量,社会支持拓宽并巩固了治理共同体的外围,自主治理与社会支持的耦合协同进一步激发治理效能,并产生倍增效应,进而加速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建构。泛在化的数字媒介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自主治理体系的“黏合剂”和社会支持网络的“编织机”角色,并发挥了相应功能。以民主协商为基础的观念转变、以激励约束为导向的制度供给、以成本分担为动力的共同建设、以共治共享为目的的赋权增能等四项机制确保了治理共同体的效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治理 社会支持 乡村治理共同体 乡村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土特色与建构方向
3
作者 应松年 郭晓丽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76,共11页
中国行政法学理论的主体性重构与本土化创新,旨在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解释框架,构建植根于中国政治体制、治理实践与现代化需求的知识体系。在党政合署合设层面,应对党在依法执政、领导依法行政过程中的角色予以明确,将党政机构融合、党... 中国行政法学理论的主体性重构与本土化创新,旨在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解释框架,构建植根于中国政治体制、治理实践与现代化需求的知识体系。在党政合署合设层面,应对党在依法执政、领导依法行政过程中的角色予以明确,将党政机构融合、党政联合发文等制度安排纳入法治运行的轨道。在府际合作层面,需继续提炼、阐释内部行政法的基础议题,直面回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并探究如何丰富区域治理中的制度供给。在公私合作层面,既要为公共行政中公私合作建构制度框架,也要关注《民法典》中公权介入私权的制度安排,为行政权介入私法领域铺设法治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治理效能 范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社会转型与生活秩序实现机制——基于凉山州的调研
4
作者 袁明宝 王日欣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2,共8页
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生活秩序由地方政府与农民家庭合力推动实现。安置社区居民通过“一家三制”达成代际合力,是促进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内在基础,地方政府主导公共品供给是保障安置社区正常运转的外部条件。基于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 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生活秩序由地方政府与农民家庭合力推动实现。安置社区居民通过“一家三制”达成代际合力,是促进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内在基础,地方政府主导公共品供给是保障安置社区正常运转的外部条件。基于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事务的混合性,需要激活多元主体的治理功能。通过县乡干部下沉、职业化的社区干部和社区非正式治理资源,建构起安置社区完整有效的治理结构,是安置社区生活秩序实现的治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安置 社会转型 生活秩序 社区治理 凉山州彝族聚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治理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立场的实践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焕明 顾雨婷 刘培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0,共9页
社区治理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本单元,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人民立场,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构建社会治理自主知识体系的范式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社区治理共同体人民性特质,中国式现代... 社区治理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本单元,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人民立场,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构建社会治理自主知识体系的范式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社区治理共同体人民性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诠释了社区治理共同体何以可为。现有社区治理共同体研究主要围绕内涵解读、主体观照、构建路径三个方面展开;与此同时,还要清晰地看到治理实践中的结构偏差、机制失灵、体制障碍以及文化滞后导致其何以难为。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立场的指导下,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和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实践相结合,着力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以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立场 社区治理 共同体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角下应急管理学科的定位和框架
6
作者 高小平 张桂蓉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03,175,共14页
应急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亟需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导向构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文章从国家治理视角出发,运用生态位理论,分析国家治理的本体与作为国家治理组成部分的应急管理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急管理学科的基本定位;提出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亟需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导向构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文章从国家治理视角出发,运用生态位理论,分析国家治理的本体与作为国家治理组成部分的应急管理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急管理学科的基本定位;提出应急管理学科的“人”字形框架,以国家治理为顶层轴心,形成以认知—解释层(基础理论)与操作—实践层(应用理论)为左右支撑、动态演进、双通道反馈的知识体系;探讨应急管理学科的哲学与方法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实践应用等组成部分,进而提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公共性主体地位,以整体性思维统合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以及加强理论对话、吸引社会参与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学科 “人”字形框架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治理的现实梗阻与纾解路向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文谦 王钰民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6,共7页
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治理已成为国家亟待开展的一项全新任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深度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阐述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概念范畴及其治理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治理的现实梗阻进行分析,并... 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治理已成为国家亟待开展的一项全新任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深度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阐述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概念范畴及其治理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治理的现实梗阻进行分析,并据此指明纾解路向。研究认为,我国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治理正面临内部自治秩序失当、主观参治动能不足、协同共治格局不成熟和制度治理体系不健全等现实梗阻。应从如下路向推进我国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治理:完善以正式制度为主、非正式制度为辅的内部自治秩序;通过党建引领和考评激励的方式激发组织主观参治动能;将组织有机融入政府、行业、社会共同参与下的基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格局;从系统性和实操性上健全组织培育与管理的制度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治理 基层自治性体育组织 体育社团 草根体育组织 公共体育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自治规则的体系化构建
8
作者 邓栩健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92,共17页
当前我国在AIGC领域确立了“分层治理、审慎监管”的治理思路,AIGC平台的自治规则作为平台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制度工具,与传统的互联网平台规则在内容和效力上都存在显著差异。AIGC平台自治规则应当由关于合规与自律的“平台规则”、关于... 当前我国在AIGC领域确立了“分层治理、审慎监管”的治理思路,AIGC平台的自治规则作为平台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制度工具,与传统的互联网平台规则在内容和效力上都存在显著差异。AIGC平台自治规则应当由关于合规与自律的“平台规则”、关于规范生成内容的“模型规则”以及关于规范用户行为的“用户规则”构成,并在事实上产生拘束力、说服力和证明力三大法律效果。当前,有必要设立权力与权利清单以厘清平台的权力边界,建立分类机制以明确规则的效力审查标准,同时,探索敏捷治理路径以完善回应性监管机制,构建起平台、用户以及监管部门多主体共治和多要素制约的权力制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AIGC平台 自治规则 分层治理 审慎监管 敏捷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耦合:村民理事会参与项目治理的实践路径与机制——基于桂东T村的讨论
9
作者 吴雨霞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项目制作为乡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方式,面临着供需脱离、难以精准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一个村庄村民理事会参与项目治理的经验案例研究,发现项目进村需要弥合行政逻辑与乡村既有自治逻辑之间的张力,自主空间留存、合法身份赋予、治理规则... 项目制作为乡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方式,面临着供需脱离、难以精准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一个村庄村民理事会参与项目治理的经验案例研究,发现项目进村需要弥合行政逻辑与乡村既有自治逻辑之间的张力,自主空间留存、合法身份赋予、治理规则适配、目标价值同构等机制实现项目治理中行政与自治的耦合,并将村民理事会纳入项目治理过程,构建起以自下而上的诉求表达与自上而下的项目分配为核心的“上下共治”项目分配方式,保证公共品的精准供给和高效运转。以激活乡村社会为导向的项目治理实践,能够在强化基层治理的同时保留乡村社会的主体性与灵活性,促进公共性的再生产,实现国家与社会的互构、互嵌和双向强化,为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生活治理转型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理事会 项目治理 国家—社会关系 行政耦合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识别应用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建构——以整体性风险治理为视角
10
作者 赵精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80,共11页
广泛应用的人脸识别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身份核验效率,优化了信息服务质量。但强制“刷脸”等现象却使得社会公众不堪其扰,技术创新与权益保障如何实现有效平衡这一根本性问题久争不下。在相关论争中,人脸信息保护是该类技术治理的关键内... 广泛应用的人脸识别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身份核验效率,优化了信息服务质量。但强制“刷脸”等现象却使得社会公众不堪其扰,技术创新与权益保障如何实现有效平衡这一根本性问题久争不下。在相关论争中,人脸信息保护是该类技术治理的关键内容已成共识,但人脸识别技术治理重心还表现为,该类技术的“可拓展性”和“非接触性”的技术特征使得相应风险呈现综合性的特征。为了在实现技术安全治理目标的同时,推动人脸识别技术创新应用,更需要建构以整体性风险治理为导向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在科技创新促进论、自主选择能力保障论和风险治理体系论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个人权益影响程度的定性评估和对具体安全风险的定量评估,实现对人脸识别技术风险的精细划分,设置差异化和层次性的监管要求,能够有序推动人脸识别技术在风险可控要求下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分级分类监管 自主选择 整体性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国际海洋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11
作者 施余兵 庄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9,共13页
建构中国国际海洋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不仅有助于中国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引导国际海洋秩序变革、塑造国际海洋法规则,而且能够弥补西方语境下海洋法解释和适用的局限性,促使国际海洋秩序朝向更加公正合理的... 建构中国国际海洋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不仅有助于中国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引导国际海洋秩序变革、塑造国际海洋法规则,而且能够弥补西方语境下海洋法解释和适用的局限性,促使国际海洋秩序朝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国际海洋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意蕴是指在满足中国性、自主性、知识性、体系性的基础上,顺应当下“全球海洋治理”的发展趋势并尊重国际海洋法的学科基础。在国际海洋法的渊源、海洋的安全与自由、海洋的保护与利用、国际海洋争端解决等关键议题上,中国立场与西方主导的国际海洋法知识体系存在难以弥合的矛盾,因而建构中国国际海洋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证成中国自身诉求、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必要路径。依据中国国际海洋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意涵及中国的现实需求,建构应当遵循“兼顾守正与创新”“融合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中国家身份与海洋大国需求”等三个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洋法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全球海洋治理 国际海洋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役足衣形制的北宋流行实证:从艺术作品的历史误读谈起
12
作者 黄智高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1,共7页
职役足衣常以长靿靴形态见于北宋背景的影视、画作等当代艺术作品,与北宋相关史料所见有出入。针对此问题,文章着眼于当代相关艺术作品创作的基本史实供给之目标,应用图像学研究法、史料文献比较法、纵横向形制比较法等,从基本造型结构... 职役足衣常以长靿靴形态见于北宋背景的影视、画作等当代艺术作品,与北宋相关史料所见有出入。针对此问题,文章着眼于当代相关艺术作品创作的基本史实供给之目标,应用图像学研究法、史料文献比较法、纵横向形制比较法等,从基本造型结构的实证探索角度,梳理、分析了北宋职役足衣的流行实际及其成因,发现北宋职役足衣以低帮形制为常态,背后成因复杂。研究表明:1)北宋职役足衣的流行形制分为浅口低帮和深口低帮两大类,而低帮浅口最为典型。2)低帮形制足衣是中华经典服饰古制,北宋职役的低帮穿用为复古流行驱动所致,可称为历史的回潮。此回潮,并非单一的服饰规制使然,而是基于国朝治理思想的崇儒教化与自我修养驱动,于日常足衣实践中形成的文化自觉风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役足衣 低帮形制 北宋 流行实证 当代艺术作品 文化自觉 儒家礼教 历史回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机构改革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开峰 储梦然 田小龙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1,共10页
2023年新一轮机构改革是一场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改革。既有研究阐释了改革的新特征,揭示了历次改革的演进逻辑,并阐明了自主性机构改革的基本行动路径,即调整结构、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未来研究可以沿着自主知识体系和“两个结合... 2023年新一轮机构改革是一场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改革。既有研究阐释了改革的新特征,揭示了历次改革的演进逻辑,并阐明了自主性机构改革的基本行动路径,即调整结构、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未来研究可以沿着自主知识体系和“两个结合”的思路进一步拓展,重点关注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厘清纵向职责划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并保障机构改革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机构改革 自主性机构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纳性规制:农村集体资产经营中的基层政府行为模式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5,共13页
在农村集体经济全面转向以集体土地和物业出租为主要形式的租赁型经济条件下,基层政府针对集体资产经营的行为模式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基于政府规制理论的演进脉络和场景变迁,提出“吸纳性规制”概念,用以分析基层政府主导集体资产经... 在农村集体经济全面转向以集体土地和物业出租为主要形式的租赁型经济条件下,基层政府针对集体资产经营的行为模式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基于政府规制理论的演进脉络和场景变迁,提出“吸纳性规制”概念,用以分析基层政府主导集体资产经营的政策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基层政府一方面完善集体资产持有、交易、使用等环节的具体规则,持续推动行政监管扩容;另一方面通过基层组织支配和集体资产代管,完成对集体资产经营权的接收。二者构成了吸纳性规制的不同实践层次,展现了行政权力的边界延展与行政系统的职能扩充。在这一过程中,基层政府注重寻求“合法性策略”与“实质性目标”之间的平衡,将规范经济秩序、提高经济绩效作为获致集体资产经营主导权的重要基础。吸纳性规制具有促进集体经济规范运行、提高集体收益的积极功能,但是也可能带给基层政府更多应对复杂市场环境、介入集体产权纠纷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资产经营 吸纳性规制 基层政府 组织支配 资产代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的学术共同体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尤传豹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9,共10页
强化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实践应用等多个层次上的“融合互嵌”并走向“共同体”发展,是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应坚持的基本逻辑。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 强化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实践应用等多个层次上的“融合互嵌”并走向“共同体”发展,是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应坚持的基本逻辑。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的学术共同体建设议题进行理论探析。研究发现,体育学术期刊与体育智库的学术共同体建设面临定位模糊、缺乏互动、成果微弱等现实困境,基于共同体理论遵循,提出建设路径:一是,协同创新,发挥体育期刊学术引领,推动体育智库成果分享,促进二者互融共享;二是,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扩大学术影响力;三是,优势互补,围绕体育学术选题策略,开设体育智库研究专栏;四是,跨域合作,共享体育专家人才资源,加强学术研究主体建设。综合而言,坚持开放创新,拥抱新兴技术,积极引领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以高品质学术期刊、体育智库成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期刊 体育高端智库 新型智库 政府决策 期刊数字化 学术生态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国家自主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承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4,I0003,共11页
现代化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但现代化并非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而是拥有复杂层次结构和因素变量的长历史演化过程。后发国家被西方“冲击”后的被动现代化“反应”,需遵循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即国家建构、政党领导和政府质量是促成自... 现代化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但现代化并非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而是拥有复杂层次结构和因素变量的长历史演化过程。后发国家被西方“冲击”后的被动现代化“反应”,需遵循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即国家建构、政党领导和政府质量是促成自主现代化的基础要素。从国家建构看,后发国家自主现代化的前置问题是国权问题,国家认同持续注入则是国家建构的根本;从政党领导看,后发国家需要政党的自主现代化共识凝结和政治动员,且后发国家政党应以自身制度化带动国家政治制度化;从政府质量看,渐进经济改革的政策创制是政府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公正、回应和廉洁则是政府质量的价值依归。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建构、政党领导和政府质量的目标分别指向国家人民属性和建设人民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新形态以及效能与公信力兼具的法治政府,它们是中国式现代化高度自主性的根本保障。后发国家现代化如果仅聚焦技术层面的工业化或硬性照搬照抄西方制度模式,未基于基本国情以渐进模式促成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适改革演进,则必然遭遇挫折,沦为西方现代化的“附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国家 自主现代化 国家建构 政党领导 政府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知识体系视角下的新时代中非减贫合作 被引量:3
17
作者 安春英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共11页
贫困治理是“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振兴的核心关切,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丰富了国际减贫理论与实践。进入新时代,在中非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非减贫... 贫困治理是“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振兴的核心关切,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丰富了国际减贫理论与实践。进入新时代,在中非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非减贫合作以自主知识体系为标识,通过深化基础设施合作、加强产能合作、加速贸易畅通、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等路径,有力推进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在合作共赢的对非减贫合作过程中,秉持“真实亲诚”与正确义利观,保持战略或政策对接、制度规则互通和理念协调一致,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世界意义。未来,将中非“减贫之路”作为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路径,提升中非减贫合作方案的精准性,探索中非减贫知识产品共享新机制,将是中非双方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非减贫合作 自主知识体系 全球发展倡议 贫困治理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治与竞争:德国法定社会医疗保险治理的历史演进与选择逻辑
18
作者 刘德浩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10,共13页
德国法定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立140余年来,疾病基金一直是管理运营主体。受历史传统、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德国形成了兼具市场竞争性和国家干预性特征的自治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开始推动法定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和治理... 德国法定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立140余年来,疾病基金一直是管理运营主体。受历史传统、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德国形成了兼具市场竞争性和国家干预性特征的自治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开始推动法定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和治理模式的调整,疾病基金间竞争机制的引入成为提高治理绩效的路径选择,而价格竞争机制、风险调整机制和选择性合同是竞争秩序和效率实现的前提。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的医保治理格局尚未形成,借鉴德国经验,当前优化医保治理格局需重点关注三个方面:厘清政府职责,实现“管办分离”;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构建公共契约模式;借助第三方力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中立性;搭建利益协商平台,提高治理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医保治理 自治管理 历史演进 选择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南南高等教育合作:国际高等教育中的“三方合作”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瑷伊 孙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8,共9页
北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南南高等教育合作形成三方合作,构成新型的国际高等教育合作形式,有必要厘清其参与的动机、途径和影响。北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希望通过参与南南高等教育合作来恢复其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强南北高等... 北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南南高等教育合作形成三方合作,构成新型的国际高等教育合作形式,有必要厘清其参与的动机、途径和影响。北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希望通过参与南南高等教育合作来恢复其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强南北高等教育合作的合理性并促进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北方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南南高等教育合作提供资金、提供技术支持、搭建合作平台且自身加入南南高等教育合作中并成为合作主体。北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南南高等教育合作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为南南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方法,但也使南方国家及其高等教育机构面临后殖民主义风险,破坏南南高等教育合作的政治意涵,所提供的方法与模式也未必符合南南高等教育合作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南高等教育合作 三方合作 北方国家 国际组织 全球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子江 王虹影 +2 位作者 谭原潇 戴骊静 张雪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48-57,共10页
生态脆弱区是生态环境易遭受破坏的主要区域,承担着水源涵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碳汇等重要职责,已成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点关注区域。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西南山地农牧交错脆弱区,是我国修复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 生态脆弱区是生态环境易遭受破坏的主要区域,承担着水源涵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碳汇等重要职责,已成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点关注区域。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西南山地农牧交错脆弱区,是我国修复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的关键治理区域。基于生态脆弱区异质性、不稳定性与时空波动性特征,剖析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空间治理面临的重难点与挑战,系统划定“深绿空间”、精细化划分“浅绿空间”,构建全域全要素生态空间治理体系,提出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多维度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增值、提升生态文化韧性的生态空间治理路径,引领典型性生态脆弱区规划治理与绿色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生态空间规划 生态空间治理 生态产品价值 迪庆藏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