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启良 范红忠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劳动者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劳动者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就业报酬、就业能力、就业环境等所体现的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区域创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基于1999~2...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劳动者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劳动者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就业报酬、就业能力、就业环境等所体现的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区域创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基于1999~2021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综合测算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城市的就业质量与区域创新的现状,从理论上讨论了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其在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城市之间的差异,并以两步系统GMM模型对此做出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整体上,就业质量与区域创新之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但会随城市规模不同而有明显的总体差异和地区差异。(2)就总体差异而言,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的正向影响在小型、中型、大型城市逐渐增大并在大型城市达到最大,而在特大型城市趋于下降。(3)就地区差异而言,相对中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城市,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地区城市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的正向影响在小型、中型、大型城市均相应更大,而在特大型城市的下降趋势则更明显。据此文章认为,以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为目标,在制定与实施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模及地区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靠的分类、分层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就业质量 区域创新 城市规模差异 城市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空间-关系”三个维度的美丽城市建设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包存宽 申沐曦 李红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7,共9页
论文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城市的时代内涵,即美丽城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呈现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等时代特征的,并从景观生态学及“存在的三元辩证”,构建了“时间... 论文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城市的时代内涵,即美丽城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呈现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等时代特征的,并从景观生态学及“存在的三元辩证”,构建了“时间—空间—关系”的三维分析框架,阐述了美丽城市建设的“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以及“全社会行动”四大关键任务,最后提出了美丽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美丽城市 城市治理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经济视阈下城市空中交通的影响评估与设施更新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翔 甘惟 +2 位作者 申程 何珍 王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1,共9页
低空经济带来的城市空中交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将改变城市的形态和功能,使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管理面对全新的城市环境。然而,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无法应对大量的城市低空飞行。基于此,通过全面梳理低空经济和城市空中交通对城市的系统性... 低空经济带来的城市空中交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将改变城市的形态和功能,使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管理面对全新的城市环境。然而,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无法应对大量的城市低空飞行。基于此,通过全面梳理低空经济和城市空中交通对城市的系统性影响,提出应建设城市低空基础设施,同时充分考虑低空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兼容性,鼓励地方政府将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并梳理分析城市在低空经济和城市空中交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及风险,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城市空中交通 城市低空飞行 低空基础设施 智能城市 未来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雨水调蓄设施优化设计与运行调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柳 李小英 +4 位作者 王莹 王兵 朱记伟 荆小龙 宁倩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聚焦雨水调蓄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从多个角度系统梳理了雨水调蓄设施的分类。基于实践调查分析,提出了雨水调蓄设施的不同应用场景及流程。重点针对雨水调蓄设施的优化配置与运行调度,识别出设计标准确定、设施配置优化、调蓄... 聚焦雨水调蓄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从多个角度系统梳理了雨水调蓄设施的分类。基于实践调查分析,提出了雨水调蓄设施的不同应用场景及流程。重点针对雨水调蓄设施的优化配置与运行调度,识别出设计标准确定、设施配置优化、调蓄容积计算、运行调度管理4个关键的应用环节,并归纳总结了设计降水量计算、设施配置优化、调蓄容积计算方法及设施运行方式与调度管理现状。未来研究应关注降雨的空间变化特征、差异以及场次降雨对雨水径流控制目标的影响,研发能够集成雨洪模型与优化算法耦合、嵌套应用的技术平台,支持设施配置的全过程模拟、在线评价与优化应用,探索雨水调蓄设施之间梯级滞渗、多级调蓄、联动运行的水量调控增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调蓄设施 设计降水量 优化配置 调蓄容积 运行调度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客运枢纽站城空间关系演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海山 任钰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32,共10页
铁路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特别是在我国,从普速铁路时代到高速铁路时代,铁路枢纽和城市空间关系产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因对认识站城空间关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国际经验到我国特色,从时间与空间2条轴线阐述站城... 铁路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特别是在我国,从普速铁路时代到高速铁路时代,铁路枢纽和城市空间关系产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因对认识站城空间关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国际经验到我国特色,从时间与空间2条轴线阐述站城空间关系普遍规律,从时间上看,站城空间关系经历了交通价值和城市价值走向平衡的过程;从空间上看,城市发展需求推动站城空间关系不断演化。基于这一规律从实践和理论层面,梳理我国站城空间关系演化历程,剖析站城空间关系理论研究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出国内研究存在从站到站城兼顾,从空间设计到空间潜力与价值评估,从综合开发到对空间更新改造关注的研究趋势变化,通过梳理站城空间关系演化规律旨在为当前我国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及城市更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 站城空间关系 城市化 演化历程 站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城乡基层善治:之魂、之道、之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小娟 孙蕊 张雅茹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6,共9页
随着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基层善治应成为社会治理的一项核心议题。从策略视角出发的研究,有利于城乡基层治理中的问题识别,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明确达致基层善治的精神内核、路线方法和现实行动。首先是重铸城乡... 随着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基层善治应成为社会治理的一项核心议题。从策略视角出发的研究,有利于城乡基层治理中的问题识别,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明确达致基层善治的精神内核、路线方法和现实行动。首先是重铸城乡基层善治之魂,即回归人民性,再造公共性,并培育“积极公民”;其次是重构城乡基层善治之道,即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城乡居民自治,深入实践群众路线;最后是重谋城乡基层善治之术,即优化治理结构,内化治理资源,活化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治理 人民城市 群众路线 积极公民 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人口增长转折期的人口区域分布: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卓贤 王訸 +1 位作者 朱妮 侯永志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31,共13页
在总人口增长出现转折的背景下,我国区域间人口分布失衡加剧,人口格局呈现南北分布差距拉大、人口集聚与人口收缩相伴、老工业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人口下降明显等特征。为分析中国出现人口“未富先减”和区域分化加剧的现象,提出一个“... 在总人口增长出现转折的背景下,我国区域间人口分布失衡加剧,人口格局呈现南北分布差距拉大、人口集聚与人口收缩相伴、老工业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人口下降明显等特征。为分析中国出现人口“未富先减”和区域分化加剧的现象,提出一个“区域分化—人口流动—总人口下降”的正反馈累积循环机制,以解释人口流动、区域发展和总人口变化的内在关联。在两个“加速器”的持续作用下,人口流动的负外部性凸显,形成大城市病、收缩城市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为此,应以有效的政策促进人口及其所携带要素在地区间和城乡间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产业与资源的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增长 人口集聚 人口区域分布 人口收缩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书房的社会价值与时代使命 被引量:2
8
作者 程焕文 朱玲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2,共7页
文章探讨近十年来城市书房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认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具有教育、文化和社区三方面的社会价值,在未来发展中应着力担当提升民众素养、促进终身学习、弘扬... 文章探讨近十年来城市书房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认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具有教育、文化和社区三方面的社会价值,在未来发展中应着力担当提升民众素养、促进终身学习、弘扬城市文化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房 公共图书馆 社会价值 时代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如何成为家园:中国都市节会传承与市民日常生活的重建 被引量:1
9
作者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都市生活陌生化与都市日常时序碎片化,常导致都市人特别是新移民缺少家园感,甚至被“现代城市病”困扰。人心的安定,是都市生命体的根本保障。就都市生活传统看,都市节会是最能有效沟通阶层、团结市民、凝聚共识,促进都市文化认同的时... 都市生活陌生化与都市日常时序碎片化,常导致都市人特别是新移民缺少家园感,甚至被“现代城市病”困扰。人心的安定,是都市生命体的根本保障。就都市生活传统看,都市节会是最能有效沟通阶层、团结市民、凝聚共识,促进都市文化认同的时空平台。都市节会传统的复兴与创造性转化,可以使都市居民在新旧生活转换过程中获得平顺,体会家园感,强化都市文化认同与日常生活的意义。因此,应从都市安定祥和乃至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重视都市生活世界的重建,在考虑公共市政设施、公共福利政策之外,更为重视对公众尤其是基层市民所共享的日常时空的保留、扩展与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 节会 日常生活 民俗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天水市蔬菜价格波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芳弟 唐瑞永 赵尚文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87-392,共6页
为了解天水市蔬菜价格的变化趋势,分析价格形势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依据2023年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信息网物联网平台对天水市主要蔬菜市场批发日平均价格的实时监测数据,对31种主要蔬菜的市场批发月平均价格及其波动变化情况进行了横向... 为了解天水市蔬菜价格的变化趋势,分析价格形势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依据2023年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信息网物联网平台对天水市主要蔬菜市场批发日平均价格的实时监测数据,对31种主要蔬菜的市场批发月平均价格及其波动变化情况进行了横向与纵向分析。结果表明,2023年(1—12月)31种主要蔬菜的市场批发月平均价格呈现“涨-跌-涨”的变化态势,市场批发年平均价格为6.82元/kg。天水市主要蔬菜的市场批发价格在1—3月高位运行,2月份达到最高,4—9月价格回落、逐渐开始以低位运行,9月份跌至一年中最低,10月开始缓慢回升。总体来看,季节交替、极端天气、节假日消费群体的变化是影响2023年天水市主要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预计2024年,在没有极端天气变化的情况下,天水市主要蔬菜市场价格相对平稳,主要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价格 波动分析 天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葛蓓 刘广飞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6,F0003,共13页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是激活城市消费潜力的重要工具。在理论分析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以及其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6—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探讨。研...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是激活城市消费潜力的重要工具。在理论分析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以及其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6—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探讨。研究发现,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有效推动地区消费潜力的挖掘与释放,同时借助制度创新优化体育消费市场环境,激活消费市场的内在动力,该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一致。进一步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揭示,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展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直接促进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自身消费潜力的提升,还对周边区域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带动邻近城市的消费增长。建议深化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的实施,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注重制度创新,优化体育消费环境;加强区域协同,助力体育消费市场一体化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消费潜力 双重差分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变迁趋势及其类型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浩 孟欣怡 陈友华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9,共15页
探究人口结构变迁趋势及其多样化特征是深入理解收缩型城市发展特征及人口收缩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的重要基础。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识别收缩型中小城市,比较收缩型中小城市和发展条件相似的增长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 探究人口结构变迁趋势及其多样化特征是深入理解收缩型城市发展特征及人口收缩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的重要基础。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识别收缩型中小城市,比较收缩型中小城市和发展条件相似的增长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指标之间的异同,研究发现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表现为更高的老龄化、少子化、家庭小型化和适育人口减少,以及更低的城镇化增幅、一产就业降幅和二产就业增幅,是优势人口流失和低发展水平共塑的人口结构特征。进一步将2010~2020年间各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家庭结构、地域结构与社会结构变化值作为考察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变迁进行类型学研究。综合人口结构变迁、人口收缩特征与经济社会基本面指标分析,结果发现,全国收缩型中小城市样本可以归纳为“产业调整冲击收缩型城市”“发展滞后长期收缩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平稳收缩型城市”和“虹吸外迁良性收缩型城市”四种人口结构变化类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收缩型中小城市的人口结构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但大部分城市并未出现人口结构的整体性衰退,部分城市反而迎来经济较快增长、财政压力减轻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等正面效应。基于收缩型中小城市人口结构变迁的总体特征及内部差异,从总体和分类两个层次提出了应对不同人口结构变迁趋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负增长 收缩城市 人口结构 类型学 人口普查 规划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卷应考到自洽调适:追赶型城市数字政府建设的解释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宏龄 原珂 吴秋怡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3,共11页
不同于引领型城市内生驱动的主动创新,追赶型城市的数字政府建设具有较为明显的外部驱动性和被动色彩。具体实践中,政策引领、经验示范、指标考核、调适改进等内嵌于技术平台建设、结构流程重塑、政务服务优化等核心事项中,从权威、创... 不同于引领型城市内生驱动的主动创新,追赶型城市的数字政府建设具有较为明显的外部驱动性和被动色彩。具体实践中,政策引领、经验示范、指标考核、调适改进等内嵌于技术平台建设、结构流程重塑、政务服务优化等核心事项中,从权威、创新、考评和自洽等维度型塑着追赶型城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应考”逻辑。通过对L市的分析得出,追赶型城市的数字政府建设以对标先进为典型实现路径,是在中央政策部署和顶层设计引领下,由组织高位统筹和政绩考核驱动等因素共同推进,有着明显的“开卷”应考特征。在此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政策引领、先进经验示范等外部驱动因素极有可能因水土不服而出现排异反应,因此基于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适改造是追赶型城市纵深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必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赶型城市 数字政府 权威驱动 自洽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径流碳氮比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建龙 李慧莹 +2 位作者 王雪婷 秦昊辰 李涵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2-1118,共7页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去除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二氧化碳(CO_(2))、一氧化二氮(N_(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具有固碳的作用,但目前关于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碳氮...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去除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二氧化碳(CO_(2))、一氧化二氮(N_(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具有固碳的作用,但目前关于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碳氮比(C/N)对其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的方法,人工配置雨水径流模拟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水量和水质,系统研究了雨水径流中C/N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并对水量水质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N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全球增温潜势(GWP)具有明显影响,其中C/N对N_(2)O气体排放影响较大。当C/N为15时,N_(2)O平均排放通量最大,为166.32μg/(m^(2)·h);当C/N<1时,N_(2)O平均排放通量最小,为31.26μg/(m^(2)·h)。生物滞留设施GWP随C/N增大呈升高趋势,C/N为15时GWP约是C/N<1的4倍;C/N<1时,生物滞留设施碳减排潜力最大且对雨水径流中水质水量控制效果最好。研究可为生物滞留设施碳减排潜力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温室气体 碳氮比(C/N) 雨水径流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对于理想的城市广场的研究
15
作者 曹昊 李晓琼 游琪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7,122,共7页
文章基于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的理论及其构建的理想城市模型,研究文艺复兴城市广场设计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并结合现代空间设计原理去推导古代案例,发现文艺复兴城市亦具有流动空间和线性构图等现代城市的特征。对这些理想城市模型的研究使... 文章基于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的理论及其构建的理想城市模型,研究文艺复兴城市广场设计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并结合现代空间设计原理去推导古代案例,发现文艺复兴城市亦具有流动空间和线性构图等现代城市的特征。对这些理想城市模型的研究使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以及现代主义的城市设计思想史形成了更为紧凑和互相关联的整体,并和存世的广场实例相印证。文章较为深入地挖掘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思想,有助于开拓当下城市规划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的城市广场 流动空间 微型城市 佩鲁吉诺 吉贝尔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永春 周炯岚 +1 位作者 李娜 宫尚俊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0,共12页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度呈稳定增长态势,多极化现象渐显;在空间分异中,呈“西低东高”的地域差异,形成以长三角核心城市为主的高水平聚集带。同时,“产-才-城”适配度的空间自相关显著为正,具有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社会保障能力和金融发展水平是提升“产-才-城”适配度的关键因素,对外贸易水平、科技支出水平和政府调控能力的作用稍弱,且存在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产-才-城”适配 时空演化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的站城一体化空间消防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敏 吴振坤 +1 位作者 朱国庆 袁狄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本文以TOD发展模式为背景,讨论了TOD模式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研究了TOD模式下各组成部分及其火灾危险性,并详细讲述了TOD模式与消防工程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国内外TOD消防建设经验和目前的消防工作进展,初步总结了TOD模式下的... 本文以TOD发展模式为背景,讨论了TOD模式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研究了TOD模式下各组成部分及其火灾危险性,并详细讲述了TOD模式与消防工程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国内外TOD消防建设经验和目前的消防工作进展,初步总结了TOD模式下的消防策略,展望未来站城一体化空间的消防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模式 站城一体化 火灾研究 消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整体性治理:一种城市更新有效践行的新路径——以W市“物业城市”建设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志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2,共9页
从全生命周期视角着眼,城市更新是城市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从W市“物业城市”建设的现实案例来看,“区域整体性治理”是推动城市更新的有效路径,该治理方式通过有机整合碎片化的存量地理空间,集中连片推进城市更新,显著降低城市更新的成... 从全生命周期视角着眼,城市更新是城市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从W市“物业城市”建设的现实案例来看,“区域整体性治理”是推动城市更新的有效路径,该治理方式通过有机整合碎片化的存量地理空间,集中连片推进城市更新,显著降低城市更新的成本收益比,实质性提升城市更新的质量与效率。从社会实在的建构视角来看,城市更新中的区域整体性治理遵循如下运行机理:赋予长效性的现实功能、制定可行的构成性规则和强化集体意向的一致性,为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升级、促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地在运用区域整体性治理推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应当强化配套制度建设、推进渐进改革,调节多元主体参与力量、依托信息技术持续升级服务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区域整体性治理 物业城市 地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书房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焕文 朱玲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53,共7页
因应“十五五”时期城市书房高质量发展需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查法等,探讨城市书房面临的空间、文献、经费、人力等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及其对策,全民阅读的根本问题及其对策,以及社会参与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以促进现代公共... 因应“十五五”时期城市书房高质量发展需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查法等,探讨城市书房面临的空间、文献、经费、人力等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及其对策,全民阅读的根本问题及其对策,以及社会参与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以促进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房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蓝绿空间健康促进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兵 李弘毅 张金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城市蓝绿空间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蓝绿空间健康促进效应研究异常活跃,成为国际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之一。扼要总结了该领域研究涉及的3类关键问题:健康促进机制(健康促进效应产生的内因和途径)、... 城市蓝绿空间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蓝绿空间健康促进效应研究异常活跃,成为国际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之一。扼要总结了该领域研究涉及的3类关键问题:健康促进机制(健康促进效应产生的内因和途径)、健康响应规律(城市蓝绿空间对健康结果的影响效应和转译过程)和健康绩效优化(健康绩效导向下的城市蓝绿空间规划调控目标与干预路径)。简要讨论了今后城市蓝绿空间健康促进效应研究应重视的若干问题:跨媒介“绿色处方”的开发与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健康绿地规划设计及大健康视域下的风景疗愈服务与支持体系构建,旨在促进城市蓝绿空间健康效益的人人享有与均衡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蓝绿空间 公众健康 健康城市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