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F-FDG PET/CT参数与癌组织Ki-67、PD-L1表达的关系
1
作者 宋烈晶 徐海青 +2 位作者 詹必成 张垒 胡玉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8)F-FDG PET/CT参数与癌组织肿瘤增殖抗原(Ki-67)、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18)F-FDG PET...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8)F-FDG PET/CT参数与癌组织肿瘤增殖抗原(Ki-67)、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18)F-FDG PET/CT参数、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的Ki-67、PD-L1表达。将Ki-67≥50%的患者纳入Ki-67高表达组(41例),将Ki-67<50%的患者纳入Ki-67低表达组(31例),对比2组患者的^(18)F-FDG PET/CT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根据PD-L1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PD-L1阴性组(13例)、PD-L1低表达组(27例)、PD-L1高表达组(32例),对比3组患者的^(18)F-FDG PET/CT参数。使用Spearman分析^(18)F-FDG PET/CT参数与Ki-67、PD-L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肺鳞癌患者的SUVmax、MTV、TLG、肿瘤直径均高于肺腺癌患者(P<0.05),TNM分期和分化程度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Ki-67高表达组的SUVmax、MTV、TLG均高于Ki-67低表达组(P<0.05)。经Spearman分析SUVmax、MTV、TLG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t=0.415、0.422、0.409,P均<0.05)。PD-L1高表达组的SUVmax、MTV、TLG高于PD-L1低表达组,PD-L1低表达组的SUVmax、MTV、TLG高于PD-L1阴性组(P<0.05)。经Spearman分析SUVmax、MTV、TLG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t=0.421、0.406、0.432,P均<0.05)。结论:NSCLC患者^(18)F-FDG PET/CT参数与癌组织Ki-67、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性,临床上可通过^(18)F-FDG PET/CT参数结果判断Ki-67、PD-L1的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1例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及治疗模式分析
2
作者 刘笛 倪建佼 +3 位作者 赵快乐 相加庆 章真 张军华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77,共13页
背景与目的:局限期(limited-stage,LS)-食管小细胞癌(small cell esophageal carcinoma,SCEC)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极差,由于其罕见性,目前无特异性分期,亦无法通过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指导治疗,很多临床经验是借鉴于相对成熟的小细... 背景与目的:局限期(limited-stage,LS)-食管小细胞癌(small cell esophageal carcinoma,SCEC)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极差,由于其罕见性,目前无特异性分期,亦无法通过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指导治疗,很多临床经验是借鉴于相对成熟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治疗体系,然而患者预后仍较差,疗效始终无法突破。本研究旨在分析LS-SCEC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因素、失败模式,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23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原发性LS-SCEC患者的病例资料,具备诊断、分期、随访所需的临床资料。小细胞癌成分并非主要成分(<50%)的混合型食管肿瘤患者不纳入本研究。所有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1∶1最近邻匹配法分析根治性放化疗组患者与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组患者的生存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61例符合要求的LS-SCEC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72.7个月(95%CI:52.0~92.4),中位癌症特异性生存(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为24.5个月(95%CI:19.7~29.3),5年CSS率为32.8%;中位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2.0个月(95%CI:10.7~13.3)。未复发患者67例,可统计到首次治疗失败模式的患者169例,远处转移是最常见的复发模式,首次治疗失败模式中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为131例(77.5%),局部区域复发患者仅38例(22.5%)。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是肝(54例),其次是骨(25例)、脑(24例)及肺(23例)。化疗周期数和TNM分期(第8版)是LS-SCEC患者CS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了接受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与接受根治性放化疗患者的预后,发现倾向性匹配前后的CSS和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位于颈段及胸上段、长度更长、分期更晚的患者更倾向于接受放化疗,且放化疗组接受≥4个周期化疗患者比例更高。结论:本研究是一项LS-SCEC较大样本、数据较全面细致且随访时间较长的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放化疗与根治性手术+辅助化疗患者的CSS和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4个周期化疗患者的获益更大。SCEC远处转移风险高且呈高度异质性,LS-SCEC的治疗应注重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小细胞癌 局限期 失败模式 预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肺小细胞癌的细胞病理学特征
3
作者 尤志群 覃玲艳 +2 位作者 虞杰 程丽丽 顾冬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肺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细胞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1例浆膜腔积液转移性SCLC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TTF-1、CD56、CgA、Syn、Ki67、Ep-CAM、CK...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肺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细胞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1例浆膜腔积液转移性SCLC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TTF-1、CD56、CgA、Syn、Ki67、Ep-CAM、CK7、Napsin A、CK5/6、Calretinin、CD45和PD-L1(22C3)的表达。结果浆膜腔积液转移性SCLC的细胞病理学特征:肿瘤细胞较小,胞质少,呈裸核样,细胞排列松散,部分散在分布或聚集成团,部分核镶嵌排列,呈脊椎骨样或列兵样排列,核呈“椒盐样”,带有细颗粒感,核仁不明显。免疫表型:TTF-1阳性率68.6%(35/51),CD56阳性率76.5%(39/51),Syn阳性率98%(50/51),CgA阳性率37.3%(19/51),Ep-CAM阳性率94.1%(48/51),CK7阳性率56.9%(29/51),Napsin A、CK5/6、Calretinin、CD45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30%占82.4%(42/51)。51例浆膜腔积液中有9例行PD-L1(22C3)检测,其中8例PD-L1(22C3)阴性,1例PD-L1(22C3)阳性。3例行基因检测,其中1例伴TP53突变。结论浆膜腔积液转移性SCLC准确诊断需结合细胞形态学特点、鉴别诊断和免疫表型,疾病的准确诊断有助于指导临床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小细胞癌 浆膜腔积液 细胞病理学特征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动态增强CT特征与病灶组织TTF-1、CK5/6表达的关系
4
作者 孟锦 张冰凌 +1 位作者 马啸天 李卫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动态增强CT检查特征与病灶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5/6(CK5/6)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38例NSCLC患者开展临床研究,分别对比不同TTF-1、CK...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动态增强CT检查特征与病灶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5/6(CK5/6)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38例NSCLC患者开展临床研究,分别对比不同TTF-1、CK5/6蛋白表达水平患者的动态增强CT特征及扫描参数。结果:138例NSCLC患者,其中TTF-1蛋白阳性表达92例(66.70%)、CK5/6蛋白阳性表达73例(52.90%);CK5/6蛋白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的毛刺征阳性率、血管集束征检出率、胸膜侵犯率、淋巴结转移率均显著高于CK5/6蛋白阴性表达的NSCLC患者(P<0.05);CK5/6蛋白阳性患者灌注值、强化峰值(PH)值均高于CK5/6蛋白阴性患者(P<0.05)。结论:TTF-1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动态增强CT特征及参数关系不明显,CK5/6蛋白在NSCLC疾病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与患者动态增强CT特征及参数相关,临床上可以作为判断辅助手段帮助评估肿瘤发展程度及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与肺结核在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瑞花 萨日娜 王芙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肺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作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的高发国家,拥有大量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群体。MTB感染重塑了宿主免疫系统,为肺癌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目前,针对肺结核或... 肺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作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的高发国家,拥有大量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群体。MTB感染重塑了宿主免疫系统,为肺癌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目前,针对肺结核或肺癌的单一疗法,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中效果有限,甚至可能相互干扰。笔者分析了MTB感染促进肺癌发生与发展的具体机制、肺癌与肺结核单独存在时的临床表现、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针对此类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非小细胞肺 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的列线图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获得性T790M突变
6
作者 熊万蓉 赵振华 +3 位作者 周通 杨静 于秀芳 王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2-369,共8页
目的通过联合影像组学、临床及CT形态学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非小细胞肺癌一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后T790M突变。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2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敏感突变一线酪... 目的通过联合影像组学、临床及CT形态学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非小细胞肺癌一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后T790M突变。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2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敏感突变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期间疾病进展后116例二次活检患者,分析胸部CT图像及临床资料。以7︰3随机分为训练集81例和验证集35例,勾画病灶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方法筛选特征。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临床特征,最终构建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联合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一线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无进展生存期(OR=1.086,P=0.041)、初始EGFR基因型(OR=0.280,P=0.021)、血管聚集(OR=4.050,P=0.036)和空气支气管征(OR=3.265,P=0.030)与获得性T790M突变高度相关。联合模型对获得性T790M突变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训练集:AUC=0.867,95%CI0.790~0.944;验证集:AUC=0.895,95%CI 0.786~1.000)。校准曲线显示良好的校准能力,决策曲线显示显著净效益。结论基于胸部CT的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构建的列线图具有预测获得性T790M突变的潜力,可以作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一代或二代EGFR-TKI耐药后T790M突变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列线图表 突变 预测 ErbB受体 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策略
7
作者 邱小琳 范秉杰 王琳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03-1610,共8页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 cell carcinoma of esophagus,PSCCE)是一种罕见的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所有食管恶性肿瘤的0.05%~3.1%。其生物学特征与肺小细胞癌相似,表现为极强的侵袭性及早期播散倾向,常通过淋巴...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 cell carcinoma of esophagus,PSCCE)是一种罕见的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所有食管恶性肿瘤的0.05%~3.1%。其生物学特征与肺小细胞癌相似,表现为极强的侵袭性及早期播散倾向,常通过淋巴道及血行途径快速转移,临床预后极不乐观,5年总生存率不足15%。由于缺乏大规模的病例随机对照研究,所以标准治疗策略尚未统一。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在传统治疗模式中,极早期可行内窥镜治疗,相对早期患者以根治性手术为主,而局部晚期患者,临床上最常采用两种治疗模式:一种是基于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另一种是以根治性放化疗为核心的治疗方案,最佳的治疗模式尚无定论。与此同时,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等新兴策略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为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带来新的治疗机会。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治疗的研究进展,总结诊疗现状及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癌 食管癌 治疗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
8
作者 刘宇婷 赵磊 刘挨师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765,共8页
目的分析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2023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20例晚期NSCLC,患者均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 目的分析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2023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20例晚期NSCLC,患者均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单免疫治疗或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观察患者2个疗程(3~6周)治疗后3个月内增强胸部CT,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估临床疗效,并将患者分为疾病进展组66例和疾病未进展组54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训练组中疾病进展患者46例,疾病未进展38例;验证组中疾病进展患者20例,疾病未进展16例。对开始治疗前1个月内胸部增强CT图像进行感兴趣区分割,提取和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模型预测疗效的诊断效能,绘制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概率及临床收益。结果临床模型纳入有无肾上腺转移及免疫药物种类2个临床因素,影像组学模型纳入11个最具标签的影像组学特征,两者联合构建联合模型。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分别为:训练组曲线下面积0.65、0.92、0.90,验证组曲线下面积0.64、0.83、0.85;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预测概率最高;决策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与联合模型收益相当,均优于单一临床模型。结论CT影像组学很大概率可以无创预测晚期NSCLC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尤其结合临床特征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佳,影像组学可以为晚期NSCLC生存期及改善预后提供有利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影像组学 化学疗法 辅助 免疫疗法 病理学 临床 预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OXCUT调控FOXC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9
作者 钱振 张海涛 +1 位作者 付国强 董佳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1-758,764,共9页
目的探讨叉头框C1(forkhead box C1,FOXC1)基因启动子上游转录体(FOXC1 promoter upstream transcript,FOXCUT)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RT-qPCR技... 目的探讨叉头框C1(forkhead box C1,FOXC1)基因启动子上游转录体(FOXC1 promoter upstream transcript,FOXCUT)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RT-qPCR技术检测NSCLC组织中FOXCUT的表达。敲低NSCLC细胞中FOXCUT的表达后,采用CCK-8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和FOXC1的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构建FOXCUT沉默的H460细胞,裸鼠皮下注射,观察肿瘤生长。将FOXC1表达载体转染至FOXCUT敲低的细胞中上调FOXC1表达。采用LncBook 2.0、ENCORI和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与FOXCUT和FOXC1相互结合的miRNAs。结果FOXCUT在NSCLC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正常组织:0.24±0.22 vs NSCLC组织:0.68±0.76,t=5.94,P<0.001),且FOXCUT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P<0.01)。干扰FOXCUT的表达显著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0.01)。敲低FOXCUT显著上调E-cadherin的表达,显著下调vimentin和N-cadherin的表达(P<0.01)。敲低FOXCUT的细胞在裸鼠内形成肿瘤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敲低FOXCUT显著下调FOXC1的表达(P<0.01)。在FOXCUT敲低的细胞中过表达FOXC1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获得8个与FOXCUT和FOXC1共同作用的miRNAs分子。结论敲低FOXCUT可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FOXC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 FOXCUT FOX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贝母提取物协同急性炎症刺激干预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探讨
10
作者 王含雪 邢淑雁 +5 位作者 杨佳 刘孝云 叶冬雪 张国英 容蓉 杨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00-1805,共6页
目的:研究浙贝母提取物协同急性炎症刺激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制备浙贝母提取物并采用UPLC-QE/MS对其进行化学成分表征。复制Lewis肺癌异位荷瘤小鼠模型,注射酵母菌诱发急性炎症,比较浙贝母提取物协同急性炎症对Lewis肺... 目的:研究浙贝母提取物协同急性炎症刺激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制备浙贝母提取物并采用UPLC-QE/MS对其进行化学成分表征。复制Lewis肺癌异位荷瘤小鼠模型,注射酵母菌诱发急性炎症,比较浙贝母提取物协同急性炎症对Lewis肺癌小鼠生长情况、肿瘤体积和抑瘤率的影响,并采用流式CBA法测定小鼠肿瘤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β、IL-1α、IL-10、IL-27、IL-17A、IL-12p70、IL-23、TNF-α、IFN-γ、IFN-β、GM-CSF、MCP-1)含量的变化。结果:酵母菌刺激引起急性炎症后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制与单用顺铂的效果相近,抑瘤率为35%;浙贝母提取物联合酵母菌急性炎症刺激的抑瘤率为62%,是单用顺铂的1.8倍。酵母菌急性炎症刺激后细胞因子IL-23、MCP-1表达量的降低与肿瘤抑制有关;而IL-6、IL-1β、IL-1α、IL-10、IL-27、IL-17A、IL-12p70、TNF-α、IFN-γ、IFN-β、GM-CSF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升高与抑制肿瘤相关。结论:浙贝母提取物协同急性炎症刺激可起到积极的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这将为非小细胞肺癌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癌 急性炎症 浙贝母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向雪松 丁景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ervical carcinoma,SCNECC)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容易出现侵袭转移,预后比宫颈鳞癌和腺癌差。目前对其临床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SCNECC的关注越来越多,...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ervical carcinoma,SCNECC)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容易出现侵袭转移,预后比宫颈鳞癌和腺癌差。目前对其临床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SCNECC的关注越来越多,改善其预后的探索也取得一些成果。本文将SCNECC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当前手术、放化疗、靶向与免疫药物等治疗策略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C)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肺肉瘤样癌与孤立性肺炎性病变及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及CT特征对照
12
作者 邹佩伶 李琦 +1 位作者 范欣 张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肉瘤样癌(PLSC)与孤立性肺炎性病变(SPL)及非小细胞肺癌常见亚型(CNSCLC)的临床及CT特征差异,提高对PLSC的诊断正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PLSC,...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肉瘤样癌(PLSC)与孤立性肺炎性病变(SPL)及非小细胞肺癌常见亚型(CNSCLC)的临床及CT特征差异,提高对PLSC的诊断正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PLSC,并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68例SPL及73例CNSCLC作为对照组,比较PLSC与SPL及CNSCLC的临床及CT特征。基于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曲线下面积评估回归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PLSC组吸烟者显著多于SPL组、CNSCLC组,PLSC组有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显著多于SPL组,PLSC组呼吸道症状出现率显著高于CNSC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0~16.611,P均<0.025)。PLSC组大面积坏死及环形强化的出现率显著高于SPL组及CNSCLC组,ΔCT值_(动脉期)及ΔCT值_(静脉期)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LSC组分叶征及充气支气管征出现率显著高于SPL组,与胸膜紧贴及坏死区周围线样强化影的出现率显著低于SPL组;PLSC组病灶最长径显著大于CNSCLC组,且其坏死出现率显著高于CNSC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Z=-5.784~31.877,P均<0.025)。与SPL相比,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存在充气支气管征及环形强化、不与胸膜紧贴、ΔCT值_(静脉期)较小为PLSC的独立预测因子,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75;与CNSCLC相比,有呼吸道症状、病灶较大及存在环形强化为PLSC的独立预测因子,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0。结论PLSC与SPL及CNSCLC的临床和CT特征明显不同,正确识别这些差异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肉瘤样癌 癌肉瘤 肺炎性病变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微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民英 晁晓芹 +1 位作者 赵扬 赵国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究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OSCC细胞及组织中LncRNA SNHG20... 目的:探究LncRNA SNHG20靶向调控miR-520c-3p/RAB22A通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OSCC细胞及组织中LncRNA SNHG20、miR-520c-3p、RAB22A mRNA水平及其相互间关系。将OSCC细胞分为对照组、sh-NC组、sh-SNHG20组、sh-SNHG20+anti-NC组、sh-SNHG20+anti-miR-520c-3p组,检测OSCC细胞EMT蛋白表达,检测微管形成数量变化,裸鼠成瘤实验检测LncRNA SNHG20对OSCC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OSCC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SNHG20、RAB22A mRNA上调表达,miR-520c-3p下调表达(P<0.05);LncRNA SNHG20与miR-520c-3p、RAB22A与miR-520c-3p之间均有结合位点;与sh-NC组相比,sh-SNHG20组间质样细胞数量较少,上皮样细胞数量较多,微管结构不完整且结节数量较少,LncRNA SNHG20、RAB22A、N-cadherin、vimentin下调表达,miR-520c-3p、E-cadherin上调表达(P<0.05);与sh-SNHG20+anti-NC组相比,sh-SNHG20+anti-miR-520c-3p组间质样细胞数量较多,上皮样细胞数量较少,微管排列较紧密,微管结节数量较多,miR-520c-3p、E-cadherin下调表达,RAB22A、N-cadherin、vimentin上调表达(P<0.05)。sh-SNHG20组比sh-NC组OSCC移植瘤体积较小,质量较低,LncRNA SNHG20、RAB22A下调表达,miR-520c-3p上调表达(P<0.05)。结论:抑制LncRNA SNHG20表达能够靶向调节miR-520c-3p/RAB22A通路抑制OSCC细胞EMT和微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20 微小RNA-520c-3p Rab蛋白22a 上皮间质转化 微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与精准治疗的策略探索
14
作者 冯竽超(综述) 曹晓红(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1-365,共5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转移且预后极差的神经内分泌癌,既往其被视为一种同质性疾病,缺乏个体化治疗策略。近年来,基于分子分型的研究揭示了SCLC的高度异质性,但分型标准不统一、亚型动态转化及...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转移且预后极差的神经内分泌癌,既往其被视为一种同质性疾病,缺乏个体化治疗策略。近年来,基于分子分型的研究揭示了SCLC的高度异质性,但分型标准不统一、亚型动态转化及耐药机制复杂等问题仍制约临床转化。本文系统阐述了SCLC分子分型研究进展,总结其驱动精准治疗的潜力与挑战,旨在为精准医疗方案开发提供思路,推动SCLC“分型指导治疗”模式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分子分型 神经内分泌癌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AA1522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15
作者 王艺慧 张晴 +1 位作者 李英楠 叶丽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739,共13页
目的:探讨KIAA1522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信号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75例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KIAA152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 目的:探讨KIAA1522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信号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75例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KIAA152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KIAA1522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在多种肺癌细胞系中KIAA152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将KIAA1522-小干扰RNA(siRNA)和过表达质粒转染至肺癌H1299及A549细胞。KIAA1522-siRNA实验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si-NC组)、KIAA1522-siRNA#1组和KIAA1522-siRNA#2组;KIAA1522过表达实验分为对照组、空载对照组(OE-NC组,转染KIAA1522过表达空载质粒)、过表达KIAA1522组(OE-KIAA1522组,转染KIAA1522过表达质粒)、过表达KIAA1522+MK2206组[OE-KIAA1522+MK2206组,共转染KIAA1522过表达质粒和蛋白激酶B (AKT)信号通路抑制剂MK2206]和MK2206组(转染MK2206)。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各组细胞转染效率,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肺癌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肺癌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肺癌细胞中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AKT (p-AKT)、总AKT (t-AKT)、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癌旁正常肺组织比较,NSCLC组织中KIAA152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与癌旁正常肺组织比较,NSCLC组织中KIAA152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且与TNM分期有关(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比较,肺癌细胞系PC9、H1299、H460、A549、H1975和H226细胞中KIAA152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si-NC组比较,KIAA1522-siRNA#1组和KIAA1522-siRNA#2组H1299细胞中KIAA152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OE-NC组比较,OE-KIAA1522组A549细胞中KIAA152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TT法,细胞培养24、48和72 h时,与si-NC组比较,KIAA1522-siRNA#1组和KIAA1522-siRNA#2组H1299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与OE-NC组比较,OE-KIAA1522组A549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OE-KIAA1522组比较,OE-KIAA1522+MK2206组A549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OE-KIAA1522+MK2206组比较,MK2206组A549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划痕实验,与si-NC组比较,KIAA1522-siRNA#1组和KIAA1522-siRNA#2组H1299细胞迁移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OE-NC组比较,OE-KIAA1522组A549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1);与OE-KIAA1522组比较,OE-KIAA1522+MK2206组A549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与OE-KIAA1522+MK2206组比较,MK2206组A549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与si-NC组比较,KIAA1522-siRNA#1组和KIAA1522-siRNA#2组H129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OE-NC组比较,OE-KIAA1522组A549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与OE-KIAA1522组比较,OE-KIAA1522+MK2206组A54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OE-KIAA1522+MK2206组比较,MK2206组A54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si-NC组比较,KIAA1522-siRNA#1组和KIAA1522-siRNA#2组H1299细胞中p-AKT、Cyclin D1、Vimentin、N-cadherin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OE-NC组比较,OE-KIAA1522组A549细胞中p-AKT、 Cyclin D1、Vimentin、N-cadherin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OE-KIAA1522组比较,OE-KIAA1522+MK2206组A549细胞中p-AKT、Cyclin D1、Vimentin、N-cadherin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E-KIAA1522+MK2206组比较,MK2206组A549细胞中Cyclin D1、Vimentin、N-cadherin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KIAA1522蛋白可上调肺癌细胞中Cyclin D1、EMT相关蛋白和VEGF蛋白表达,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与激活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AA1522 非小细胞肺 蛋白激酶B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鉴别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良、恶性线缘结节状增厚
16
作者 樊敏 马雷 史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4-748,共5页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鉴别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良、恶性线缘结节状增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NSCLC术后患者、共52处线缘结节状增厚病灶,其中31例31处为NSCLC复发(复发组)、19例21处...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鉴别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良、恶性线缘结节状增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NSCLC术后患者、共52处线缘结节状增厚病灶,其中31例31处为NSCLC复发(复发组)、19例21处为良性病变(非复发组)。比较组间^(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及病灶SUV_(max)/纵隔血池SUV_(max)(SUV_(max)-ratio);针对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代谢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鉴别NSCLC术后线缘良、恶性结节状增厚的价值。结果复发组病灶SUV_(max)、TLG及SUV_(max)-ratio均高于非复发组(P均<0.05);组间病灶M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SUV_(max)、TLG及SUV_(max)-ratio评估NSCLC术后良、恶性线缘结节状增厚病灶的AUC分别为0.854、0.805及0.8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可有效鉴别NSCLC术后良、恶性线缘结节状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复发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型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前CT影像组学生境模型对I~IIIA期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陆楚睿 翟威豪 王智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2-919,共8页
目的开发并验证基于术前CT影像组学生境分析的联合模型,预测I~IIIA期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训... 目的开发并验证基于术前CT影像组学生境分析的联合模型,预测I~IIIA期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38例和验证集103例。通过3D Slicer软件手动勾画肿瘤体积,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分割生境亚区域,使用Pyradiomics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LASSO-Cox回归筛选关键特征,通过比较各单一模型,最终构建联合临床因素与影像组学生境特征的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预测OS和PFS。通过一致性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Kaplan-Meier分析评估模型性能。通过SHAP分析对模型可解释性进行探索。结果生境亚区域分析较传统全肿瘤影像组学分析预测预后的效能更高。验证集中,OS联合模型和PFS联合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优,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78、0.79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验证集中OS联合模型预测1年、3年、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878和0.881,PFS联合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25和0.715。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生存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生境分析的联合模型能够无创、精准预测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OS和PFS,为个性化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生境成像 预后 病理学 外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及生境成像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水平
18
作者 姚琪 刘奇峰 +1 位作者 陈鹏 丁治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20-928,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动脉期CT影像组学与生境成像模型预测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4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58例NSCL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以4∶... 目的探讨基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动脉期CT影像组学与生境成像模型预测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4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58例NSCL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以4∶1随机分为训练集207例和验证集51例。基于动脉期CT影像提取感兴趣区的整体组学特征;然后使用局部特征聚类方法生成各亚区感兴趣区,提取并融合各亚区组学特征以获取生境成像特征;降维并筛选出用于构建整体组学及亚区生境成像模型的特征及其评分;使用逻辑回归算法建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性能,采用决策曲线评价其临床效用。结果最终筛选出发病部位及有无坏死2个临床独立危险因素,14个整体组学特征,16个生境成像特征。训练集及验证集中构建的临床模型AUC分别为0.685、0.682;生境成像模型AUC分别为0.776、0.761,优于整体组学模型(AUC分别为0.701、0.647);联合整体组学及生境成像特征、临床特征建立的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838、0.826,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其临床收益最高。结论动脉期CT生境成像特征建立的模型能有效预测NSCLC的PD-L1表达水平,联合临床特征与肿瘤整体组学特征能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疗法 生境成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共济失调起病的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1例
19
作者 陆慧 张冰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6-238,共3页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LE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腱反射减低。现报告1例LEMS患者,以头晕、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后出现眼睑下垂,重复神...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LE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腱反射减低。现报告1例LEMS患者,以头晕、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后出现眼睑下垂,重复神经电刺激可见低频递减,高频递增,P/Q型压力门控钙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VGCC)抗体阳性,胸部CT提示肺结节及肿大纵隔淋巴结,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小细胞肺癌。提示神经内科医师,共济失调也是LEMS的重要表现之一,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 共济失调 压力门控钙离子通道 小细胞肺癌 氨吡啶缓释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MRI的机器学习预测非小细胞肺癌T790M突变
20
作者 崔婀娜 杨春娜 +3 位作者 王晓煜 沙宪政 赵鹏 孙艺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59,共7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脑部T_(1)C和T_(2)W MRI建立人工智能模型,预测肺癌脑转移患者在靶向治疗中的耐药性T790M突变。方法:本研究收集8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2017年6月—2019年12月)的T_(1)C和T_(2)W MRI影像和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照2... 目的:本研究基于脑部T_(1)C和T_(2)W MRI建立人工智能模型,预测肺癌脑转移患者在靶向治疗中的耐药性T790M突变。方法:本研究收集8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2017年6月—2019年12月)的T_(1)C和T_(2)W MRI影像和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照2∶1的比例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无监督k-means算法将肿瘤区域划分为高亮度区域和低亮度区域,提取不同区域的影像组学图像特征构建模型,评估每个模型的诊断效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特异性和敏感性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分析模型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T_(1)C和T_(2)W MRI和临床特征融合的统计计算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对T790M突变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AUC分别为0.899和0.81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计算机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肺癌脑转移患者T790M突变,具有潜在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脑肿瘤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