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叶木通叶片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对酸雨胁迫的响应和钛的缓解效应
1
作者 王凯 陶兴梅 +3 位作者 李小琴 谯祖勤 刘朝 张永福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4,共10页
为探讨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对酸雨胁迫的响应机制和外源钛[Ti(SO4)2]对其耐酸性的影响,经模拟酸雨和外源钛处理,对叶片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模拟酸雨(T0)处... 为探讨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对酸雨胁迫的响应机制和外源钛[Ti(SO4)2]对其耐酸性的影响,经模拟酸雨和外源钛处理,对叶片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模拟酸雨(T0)处理的叶片侧脉及表皮结构受损严重,叶主脉、主脉维管束、叶片和栅栏组织加厚,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升高,而外源钛处理(T1~T3)均有效缓解叶侧脉和表皮的受损情况,并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SOD、POD和CAT活性,且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主脉、主脉维管束和叶厚等指标在三叶木通对酸雨胁迫逆境应答的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脉维管束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SOD、POD和CAT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三叶木通幼苗通过改变叶片解剖结构、提高SOD、POD和CAT活性等方式来适应酸雨胁迫,且适当的Ti能够有效缓解酸雨胁迫造成的损伤,以0.2 mmol/L Ti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酸雨胁迫 解剖结构 生理特征 耐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类抗性种子萌发对酸雨胁迫响应 被引量:50
2
作者 周青 曾庆玲 +3 位作者 黄晓华 张光生 梁婵娟 王丽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029-2036,共8页
实验采用 p H2 .0、2 .5、3.0、3.5、4 .0、5 .0模拟酸雨处理培养皿中的水稻 (Oryza sativa)、小麦 (Triticum aestivum)、油菜(Brassica chinensis var. oleifera) 3类抗性种子 ,每皿 5 0粒 ,置恒温培养箱内萌发 (2 5℃ ) ,每天更换 1... 实验采用 p H2 .0、2 .5、3.0、3.5、4 .0、5 .0模拟酸雨处理培养皿中的水稻 (Oryza sativa)、小麦 (Triticum aestivum)、油菜(Brassica chinensis var. oleifera) 3类抗性种子 ,每皿 5 0粒 ,置恒温培养箱内萌发 (2 5℃ ) ,每天更换 1次酸雨 ,处理与对照均 3次重复。定时测定酸雨胁迫强度、胁迫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异状发芽率 ,吸水值、呼吸速率、贮藏物质运转效率、贮藏物质消耗率、根长抑制指数与芽长抑制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酸雨胁迫强度 p H=2 .0~ 2 .5时 ,因胁迫强度过高 ,3类抗性种子皆不萌发 ;胁迫强度 p H≥ 3.0时 ,3类抗性种子 5项萌发指标的变幅是水稻 <小麦 <油菜 ;酸雨伤害阈值是水稻 (p H3.0~ 3.5 ) <小麦 (p H3.5~ 4 .0 ) <油菜 (p H4 .0~ 5 .0 ) ;当胁迫强度 (p H)≥ 2 .5时 ,3类抗性种子 6项生理指标的变幅是水稻 <小麦 <油菜 ,其生理反应阈值 (p H≥ 2 .0 ) <萌发反应阈值 (p H≥ 3.0 ) ;3类抗性种子贮藏物质消耗率、贮藏物质运转率 ,根长抑制指数及芽长抑制指数对酸雨胁迫时间的响应 (组间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时间是 :水稻 (7d、7d,3d、3d)≥小麦 (6 d、6 d,3d、3d)≥油菜 (3d、4 d,3d、3d) ;3类抗性种子对酸雨胁迫强度与胁迫时间的耐受性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胁迫 水稻 小麦 油菜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胁迫对亚热带典型树种幼苗生长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金清 江洪 +2 位作者 余树全 金静 王艳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22-3327,共6页
通过对酸雨胁迫下中国亚热带典型针叶树和阔叶树,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p.)Tutch.)、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幼苗的光合生... 通过对酸雨胁迫下中国亚热带典型针叶树和阔叶树,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p.)Tutch.)、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幼苗的光合生理研究,试图判断日益严重的酸雨是否会对中国亚热带森林产生影响,以便更好地对已退化的森林进行恢复。试验结果表明:在酸雨胁迫下,甜槠和杉木幼苗的高生长受到的影响不显著,而对马尾松幼苗的高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pH4.0时,酸雨胁迫对甜槠、杉木和马尾松幼苗的地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在不同酸雨处理下,苦槠、甜槠和马尾松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随着酸雨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说明这3种植物幼苗的光合能力受到影响,特别是阔叶树幼苗,苦槠和甜槠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30%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胁迫 生长量 光合生理 针叶树幼苗 阔叶树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胁迫对木荷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殷秀敏 伊力塔 +2 位作者 余树全 江洪 刘美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56-1562,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pH值(2.5、4.0、5.6)的模拟酸雨溶液对2年生木荷(Schima superba)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酸雨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最高...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pH值(2.5、4.0、5.6)的模拟酸雨溶液对2年生木荷(Schima superba)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酸雨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最高表观量子效率(AQE)变化趋势依次是pH4.0>pH5.6>pH2.5,说明pH4.0处理对木荷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在不同酸雨处理下,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出pH4.0>pH5.6>pH2.5的变化趋势,pH4.0酸雨处理下表现出最高值,说明适度降低酸雨pH值(pH4.0)并不会对木荷的光合系统活性造成损伤,反而有促进作用,表明木荷对酸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酸雨胁迫 光合特性 气体交换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抗坏血酸对酸雨胁迫油菜幼苗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8
5
作者 周琴 张佩 +3 位作者 曹春信 张国正 江海东 濮梅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37-1442,共6页
为探讨抗坏血酸(AsA)对酸雨胁迫油菜毒害效应的缓解效果,以苏油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AsA处理对pH2.5酸雨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2.5酸雨显著抑制了油菜幼苗的生长,喷施外源AsA后,一定... 为探讨抗坏血酸(AsA)对酸雨胁迫油菜毒害效应的缓解效果,以苏油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AsA处理对pH2.5酸雨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2.5酸雨显著抑制了油菜幼苗的生长,喷施外源AsA后,一定浓度范围的AsA可明显缓解油菜的酸雨胁迫,生物量、叶片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显著高于酸雨胁迫的油菜,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酸雨处理油菜。但随着AsA喷施浓度的增加,缓解效应下降,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等下降,而MDA和电导率上升。可见适宜浓度的外源AsA对酸雨胁迫下的油菜幼苗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但浓度过高则产生促氧化作用,在试验中以4.0 mmol.L-1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幼苗 抗坏血酸 缓解 酸雨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胁迫下镧对冬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利利 张晨 +1 位作者 邱琳 周青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9-133,共5页
为了探索酸雨胁迫下稀土元素镧对冬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pH值分别为2.0、2.5、3.0、3.5、4.0、4.5、5.0的模拟酸雨条件和稀土元素镧(10mg/L)处理培养皿中的冬小麦(Triticum aestlvum L.)种子,置于常温状态下萌发,测... 为了探索酸雨胁迫下稀土元素镧对冬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pH值分别为2.0、2.5、3.0、3.5、4.0、4.5、5.0的模拟酸雨条件和稀土元素镧(10mg/L)处理培养皿中的冬小麦(Triticum aestlvum L.)种子,置于常温状态下萌发,测定不同酸雨胁迫强度下镧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酸雨(PH2.0)胁迫下,经镧处理及未经处理的冬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为0,POD活性较对照显著降低,MDA含量达到最高。随着酸雨胁迫强度逐渐减弱(pH≥2.5),POD活性逐渐升高,MDA含量逐渐降低,说明经镧处理后,酸雨胁迫强度过高时(pH2.0),冬小麦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镧对种子的防护作用没有明显表现出来;在pH为2.5~5.0的酸雨强度下,镧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防护效应,减轻了酸雨对萌发期间种子的伤害程度,增强了种子抗酸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酸雨胁迫 萌发 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与酸雨复合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梁婵娟 周青 +3 位作者 沈东兴 曾庆玲 张光生 黄晓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紫外辐射(UV-B,280~320nm)与酸雨(AR)单一和复合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单一胁迫与复合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单一紫外辐射胁迫下(T1,T2),地上部分的降幅为11.8%~44.8%、21...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紫外辐射(UV-B,280~320nm)与酸雨(AR)单一和复合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单一胁迫与复合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单一紫外辐射胁迫下(T1,T2),地上部分的降幅为11.8%~44.8%、21.7%~50.4%,地下部分的降幅为2.7%~34.7%、2.8%~42.8%。单一酸雨胁迫下(AR1,AR2),降幅依次为6.2%~17.7%、3.7%~10.9%,1.6%~23.7%、0.6%~10.9%。复合胁迫下降幅明显低于单一胁迫,地上部分的降幅为24.7%~50.5%(AR1+T1)、18.5%~49.2%(AR2+T1)、32.3%~67.9%(AR1+T2)、24.4%~66.5%(AR2+T2)。地下部分的降幅依次为3.6%~46.2%、3.5%~43.1%、4.0%~52.9%、3.7%~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酸雨 复合胁迫 油菜 幼苗生长 生态生理学 水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对酸雨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8
8
作者 陶丽华 杨国栋 周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6-569,共4页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pH2.0、2.5、3.0、3.5、4.0、5.0模拟酸雨对徐稻3号、镇稻9424、新品5356等3个品种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发芽(率)势、发芽(活力)指数随胁迫强度增加(pH5.0 ̄3.0),呈先增后减的变化;pH2.5时仅...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pH2.0、2.5、3.0、3.5、4.0、5.0模拟酸雨对徐稻3号、镇稻9424、新品5356等3个品种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发芽(率)势、发芽(活力)指数随胁迫强度增加(pH5.0 ̄3.0),呈先增后减的变化;pH2.5时仅有异状发芽,pH2.0时不发芽。3者的发芽(率)势、发芽(活力)指数等均与胁迫时间(1 ̄7d)呈显著负相关(异状发芽率呈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酸雨对3个水稻品种的伤害阈限为pH2.5 ̄pH3.0,胁时为2 ̄4d,3个水稻品种对酸雨抗性存在一定差异,即徐稻3号与镇稻9424的抗酸雨能力略强于新品5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胁迫 抗性 水稻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对酸雨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及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邱琳 王娜 周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347,共5页
本文以高粱"熊杂9号"为对象,采用模拟酸雨伤害的常规种子实验方法,研究稀土镧对酸雨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2mg·L01La(Ⅲ)浸种后,可明显缓解酸雨对高粱种子萌发的... 本文以高粱"熊杂9号"为对象,采用模拟酸雨伤害的常规种子实验方法,研究稀土镧对酸雨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2mg·L01La(Ⅲ)浸种后,可明显缓解酸雨对高粱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高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未处理组升高,而异状发芽率降低,pH2.5时变化幅度最明显。pH2.0时由于酸雨使种子内部结构严重破坏,La(Ⅲ)的加入已无法缓解酸雨引发的伤害。La(Ⅲ)处理组MDA含量和POD活性均低于未处理组。上述结果表明,La(Ⅲ)可通过调节POD活性减轻酸雨胁迫引发的膜脂过氧化,缓解酸雨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胁迫 高粱种子 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胁迫对毛竹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玉魁 郭慧媛 +3 位作者 阎艳霞 张汝民 高岩 温国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25-1433,共9页
为探讨酸雨胁迫下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色素含量变化及其对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试验模拟酸雨(SO42-∶NO3-=4∶1摩尔比),设定p H 2.5、4.0、5.6和6.9(CK),对毛竹3年生盆栽实苗进行处理,测定了叶片色素含量、... 为探讨酸雨胁迫下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色素含量变化及其对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试验模拟酸雨(SO42-∶NO3-=4∶1摩尔比),设定p H 2.5、4.0、5.6和6.9(CK),对毛竹3年生盆栽实苗进行处理,测定了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 H 5.6酸雨处理增加了毛竹叶片中叶绿素a(Chl a)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使得光合速率(Pn)升高;p H 4.0和p H 2.5处理使Chl a、Car、Chl a+b、Chl a/b降低,Pn下降;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影响效果越明显,75 d时Pn与对照(CK)相比差异极显著。p H 4.0和p H 2.5处理使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IPJ点荧光强度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处理75 d时初始荧光(F0)降低11.73%和17.59%,峰值P点荧光(Fp)降低25.46%和31.41%,反应中心密度(RC/CSo)降低22.94%和26.22%,实际量子产额(Yield)下降20.41%和35.31%、光化学淬灭系数(q P)下降15.48%和19.42%,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下降22.02%和25.14%,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上升23.16%和33.46%。p H 5.6处理使荧光强度升高,F0和Fp分别比CK增加30%和18.57%,q P和ETR上升8.38%和13.53%,q N下降17.65%。酸雨胁迫使毛竹叶片天线色素吸收能量(ABS/RC)、捕获能量(TRo/RC)和热耗散能量(DIo/RC)升高;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电子传递量子产额(φEo)、电子传递效率(ψo)和电子传递能量(ETo/RC)降低。轻度酸雨处理促进毛竹叶片光合色素合成并提高Pn,重度酸雨胁迫下光合色素含量降低,Pn下降。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及JIP-test分析可作为快速检测毛竹在酸雨胁迫条件下生理响应机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胁迫 光合速率 叶绿素 荧光参数 毛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胁迫下乡土植物根际土壤的化学行为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光益 田大伦 +3 位作者 杨乐苏 王旭 邱治军 刘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1-166,共6页
A short-term exposure experiment of 19 native plant species was carried out from May 2006 to August 2008 at two sites with different stresses of acid rain pollution(HP:Guangzhou Petrochemical Factory in Huangpu repre... A short-term exposure experiment of 19 native plant species was carried out from May 2006 to August 2008 at two sites with different stresses of acid rain pollution(HP:Guangzhou Petrochemical Factory in Huangpu represents a contaminated area;LXH:Liuxihe National Forest Park represents a relative clean area).Total 76 soil samples,collected from rhizospheres of those tested plants and the nearby bulk soil,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chemical behaviors of rhizosphere soil under the different acid rain pollution.Meanwhile,soil samples of rhizosphere of Schima superba and the nearby bulk soil under a longer-term pollution were also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further confirmation.The results showed:(1)Soil major ions(H+,Al 3+,Cl-,NO3-,SO4 2-,K+,NH4+)contents in the serious acid rain stress area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lative clean area and the serious acid rain stress induced an increase in leaching Ca 2+,however promoted Ca 2+ transfer from bulk soil to rhizosphere soil.(2)The nutrient content of rhizosphere soil was in general higher than that of bulk soil.(3)There were antagonistic actions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a 2+(as well as organic matter)and Al 3+ in rhizosphere soil.(4)Acid rain significantly caused Al release,the ratio of exchangeable Al and exchangeable Ca(Al/Ca)of the soil in serious acid rain pollution area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relative clean area.(5)There wa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Al 3+ and organic acid in the soil,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plant roots would excrete more organic acid with the enhancing acid stress for complexing Al 3+ in the root sphere to lessen the toxicity of alumin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胁迫 根际土壤 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演替阶段典型树种幼苗对酸胁迫响应的高光谱监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苗苗 江洪 +6 位作者 陈健 余树全 宋晓东 王彬 谢小赞 郭徵 江子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953-5962,共10页
通过在为期2a的可控酸雨试验下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典型树种幼苗的高光谱测定,得到不同梯度酸雨下各树种的叶片光谱反应曲线及相应叶片的生理生化参量。对测定的3种树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及一阶导数光谱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酸雨浓度的增加... 通过在为期2a的可控酸雨试验下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典型树种幼苗的高光谱测定,得到不同梯度酸雨下各树种的叶片光谱反应曲线及相应叶片的生理生化参量。对测定的3种树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及一阶导数光谱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酸雨浓度的增加,处于演替前期的先锋树种马尾松的幼苗叶绿素含量呈现增加趋势,而处于演替中、后期的木荷和青冈幼苗叶绿素含量则呈现减少趋势;随着试验时间的推移,马尾松的红边位置呈现"红移"趋势,其中pH2.5处理下的"红移"趋势较明显;而木荷和青冈的红边位置则呈现不同程度的"蓝移"趋势。较长时期高浓度酸胁迫对先锋树种马尾松的幼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对演替中期和后期树种木荷和青冈幼苗生长则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树种 演替 酸胁迫 高光谱 红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胁迫对夏枯草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利霞 郝国宝 +6 位作者 常青山 刘伟 薛娴 陈苏丹 陈园梦 张帅文 杨小菁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61,共6页
以夏枯草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模拟酸胁迫环境,研究不同梯度pH营养液(pH 4.5、4.0、3.5、3.0)对夏枯草抗氧化能力、叶绿素含量及光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pH值降低,夏枯草叶片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 以夏枯草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模拟酸胁迫环境,研究不同梯度pH营养液(pH 4.5、4.0、3.5、3.0)对夏枯草抗氧化能力、叶绿素含量及光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pH值降低,夏枯草叶片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呈现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pH值为3.5~4.5范围内,夏枯草净光合速率下降是由气孔因素引起;在pH 3.0处理下,夏枯草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由此可见,夏枯草可以通过提高部分抗氧化酶活性来抵御酸胁迫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PH值 酸雨胁迫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酸雨区马尾松林凋落物特征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轶浩 王彦辉 +4 位作者 于澎涛 熊伟 李振华 郝佳 段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42-1851,共10页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增多,这将和酸雨等环境胁迫一起影响森林健康。在重庆铁山坪于2010年监测了酸雨区受害马尾松林的凋落物数量和组分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马尾松林月凋落物量呈"双峰"模式,第1高...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增多,这将和酸雨等环境胁迫一起影响森林健康。在重庆铁山坪于2010年监测了酸雨区受害马尾松林的凋落物数量和组分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马尾松林月凋落物量呈"双峰"模式,第1高峰出现在8—9月份伏旱期,第2高峰出现在冬季休眠的12月份;枯死针叶占年凋落物总量的48.42%,凋落物组分比例为针叶>树枝>阔叶>有机碎屑>树皮及球果;除阔叶凋落物外,其它组分凋落物在伏旱期均明显增加,与土壤湿度显著负相关,特别是30—40 cm和40—50 cm土层;此外,马尾松林凋落物量还与表征气象干旱的气象指标显著相关。和健康森林相比,酸雨区受害林木的细根数量变少和分布变浅导致马尾松林针叶的年形成量与凋落量减少,但枝凋落量及其占总凋落量的比例增大;凋落发生对干旱胁迫更加敏感,年凋落物量的时间分布更集中在伏旱期;酸雨和干旱的双重胁迫将进一步恶化研究地区的森林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干旱胁迫 马尾松林 凋落物 森林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马尾松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燕 伊力塔 +3 位作者 殷秀敏 余树全 刘美华 管杰然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6-713,共8页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盆栽的方法研究了重度酸雨(pH 2.5),中度酸雨(pH 4.0)和对照(pH 5.6)处理下不同季节马尾松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经过2 a的酸雨喷施,马尾松幼苗叶片的Fv/Fm和Fv/Fo等荧光参数变...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盆栽的方法研究了重度酸雨(pH 2.5),中度酸雨(pH 4.0)和对照(pH 5.6)处理下不同季节马尾松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经过2 a的酸雨喷施,马尾松幼苗叶片的Fv/Fm和Fv/Fo等荧光参数变化较为一致,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而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续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也呈现相同的趋势,说明马尾松在酸雨胁迫下,其叶片的PSⅡ原初光能的转换效率、激发能利用情况和电子传递效率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及生长,故在酸雨严重的地区,马尾松的生长不是很好,不适合大范围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酸雨胁迫 马尾松 叶绿素荧光特性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胁迫下茅苍术的光合及生理响应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文明 巢建国 +1 位作者 谷巍 陆奇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67-1172,共6页
【目的】探讨酸雨胁迫对茅苍术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茅苍术的抗酸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法对茅苍术进行不同梯度的模拟酸雨胁迫试验,测定其在酸雨胁迫下的光合及生理指标,并对各指标在不同胁迫程度下的变化趋势进行... 【目的】探讨酸雨胁迫对茅苍术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茅苍术的抗酸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法对茅苍术进行不同梯度的模拟酸雨胁迫试验,测定其在酸雨胁迫下的光合及生理指标,并对各指标在不同胁迫程度下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酸雨胁迫初期,茅苍术叶片的光合参数指标变化不一,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整体呈上升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下降趋势,对酸雨胁迫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胁迫后第21 d,pH 2.0和pH 3.0处理的Pn、Gs和Tr相对较高,Ci相对降低;至胁迫后第28 d,pH 2.0和pH 3.0处理的Pn、Gs和Tr急剧下降,Ci迅速上升;pH 4.0和pH 5.0处理的光合指标变化幅度相对缓慢。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延长,茅苍术叶片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胁迫后第15 d达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后第22 d达最大值,且酸雨的酸性越强,各指标变化幅度越明显。【结论】茅苍术叶片承受酸雨的阈值在pH 3.0左右,pH 3.0以下的酸雨会对茅苍术生长发育造成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酸雨胁迫 光合特性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胁迫对银杏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晓梅 尚鹤 +4 位作者 苟姝贞 姜静 候麟 孙亚琴 邓仕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6-109,113,共5页
研究模拟酸雨(pH2.0、3.0、4.0、5.6)胁迫对银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质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H≤3.0的模拟酸雨对银杏生理特性的影响更为强烈,各个梯度的模拟酸雨... 研究模拟酸雨(pH2.0、3.0、4.0、5.6)胁迫对银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质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H≤3.0的模拟酸雨对银杏生理特性的影响更为强烈,各个梯度的模拟酸雨胁迫均促使银杏叶片SOD活性和CAT活性急剧上升后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MD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态势,电解质渗透率在酸雨胁迫后期呈缓慢下降趋势。由此说明,pH 3.0为酸雨对银杏叶片的隐性临界伤害点,也说明银杏能够对酸雨胁迫迅速作出反应,通过长期的酸雨胁迫可能获得某些耐酸的生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胁迫 银杏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胁迫对樟树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余小龙 伊力塔 +4 位作者 余树全 殷秀敏 张华柳 陈亚锋 张朋伟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4,共6页
通过1 a的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pH值(2.5、4.0、5.6)的模拟酸雨溶液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2年生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模拟酸雨胁迫后樟树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 通过1 a的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pH值(2.5、4.0、5.6)的模拟酸雨溶液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2年生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模拟酸雨胁迫后樟树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和叶绿素含量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其值都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升高,pH 4.0时处理值达到最大,表明樟树在pH 4.0处理条件下,可以更好的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了光合电子传递能力,进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樟树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酸雨 胁迫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盆栽马尾松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向峰 王玉杰 +3 位作者 李云霞 王云琦 张会兰 刘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7-202,共6页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缙云山马尾松在不同强度酸雨(pH 5.6,pH 5.0,pH 4.0,pH3.5,pH 3.0,pH 2.5和pH 2.0)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H 3.5~5.6的酸雨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受酸雨影响不明显,从p...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缙云山马尾松在不同强度酸雨(pH 5.6,pH 5.0,pH 4.0,pH3.5,pH 3.0,pH 2.5和pH 2.0)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H 3.5~5.6的酸雨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受酸雨影响不明显,从pH 3.0或pH 2.5开始出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且pH2.0出现不同于前几种处理的日变化趋势;从水分利用效率分析,酸雨胁迫对其影响不明显;pH 4.0~5.6的酸雨处理条件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变化不明显,从pH 3.5开始出现显著降低的趋势,且在pH 2.0时受酸雨影响已经非常明显,无法模拟出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总体分析,酸雨对马尾松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临界范围为pH 3.5~4.0,酸雨对马尾松幼苗致命的影响临界范围为pH 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酸雨胁迫 光合特性 缙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碳化及酸雨作用下混凝土中性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许崇法 曹双寅 +1 位作者 范沈龙 刘其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70,共7页
考虑酸雨、碳化和荷载等单一因素及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构件中性化的影响因子,对室内快速劣化试验进行设计与研究。通过模拟酸雨侵蚀和碳化作用对无应力、弯曲应力和轴心压应力混凝土试件进行相应试验,研究多因素作用下混凝土构件的... 考虑酸雨、碳化和荷载等单一因素及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构件中性化的影响因子,对室内快速劣化试验进行设计与研究。通过模拟酸雨侵蚀和碳化作用对无应力、弯曲应力和轴心压应力混凝土试件进行相应试验,研究多因素作用下混凝土构件的中性化规律及耦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碳化和酸雨存在耦合现象,酸雨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碳化作用,酸雨和碳化耦合系数小于1,混凝土中性化各因素影响由低到高依次为dS<dST<dT<dTS<d(T+S);无论酸雨、碳化等单一因素或多因素耦合作用,混凝土中性化深度值都与时间平方根呈正比关系;拉应力可促进混凝土中性化,而压应力抑制其中性化,应力与混凝土中性化深度值之间呈近似线性关系,并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出不同腐蚀模式下的应力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碳化 应力 耦合作用 混凝土中性化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