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9,1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竞争压力感知、高管激励与数字技术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延喜 杨立佳 +1 位作者 董维刚 张婷婷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数字技术创新正在推动新一轮的要素与结构变革,是微观企业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中文语言情景,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构建了企业层面的竞争压力感知指标,并探讨了企业竞争压力感知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竞争... 数字技术创新正在推动新一轮的要素与结构变革,是微观企业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中文语言情景,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构建了企业层面的竞争压力感知指标,并探讨了企业竞争压力感知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竞争压力感知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正相关,高管股权激励会进一步增强两者间的正向关系,而薪酬激励会削弱两者间的正向关系;(2)当企业感知到较高竞争压力时,会通过提高内部控制和数字化转型水平,进而提升数字技术创新;(3)在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较高、高科技企业及高管具有数字化专业背景企业中,竞争压力感知与数字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压力感知 文本分析 数字技术创新 高管激励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年寄语
2
作者 赵志耘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奋楫扬帆正当时,赓续前行谱新章。值此2025年新年岁首。《中国软科学》全体工作人员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软科学事业和《中国软科学》发展的各界专家、学者和同仁致以诚挚的祝福和感谢!
关键词 中国软科学 新年 祝福 软科学事业 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速度”到“高质量”:中国经济发展10年经验总结、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章 杨平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进入新时代,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迎来深层次的蜕变。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作用显著,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稳固攀升。这些成就得益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 进入新时代,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迎来深层次的蜕变。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作用显著,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对世界经济贡献率稳固攀升。这些成就得益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当前,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市场预期偏弱、内需动力不足、国内大循环不畅通、产业体系大而不强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我国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精准施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增长 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单伟 孙一中 +1 位作者 施萧萧 程长风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重要推动者。运用QCA与NCA方法,根据TOE框架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研究模型,探究影响“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资金资源是促进“小巨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重要推动者。运用QCA与NCA方法,根据TOE框架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研究模型,探究影响“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资金资源是促进“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前因条件共同影响下形成了三条促进“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所构建的“特质—能力—行为”模型进一步发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呈现出不同的内在驱动逻辑。研究结论揭示了多重并发因素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复杂机制,为中小企业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为政府优化政策扶持优质企业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高质量发展 组态效应 资源编排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传清 邓和顺 夏启炜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0,共15页
基于2015—2022年273个地级市样本数据,利用关键数字技术专利数据衡量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考虑“减污”与“降碳”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从绩效角度测算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来表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数智融合水平等... 基于2015—2022年273个地级市样本数据,利用关键数字技术专利数据衡量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考虑“减污”与“降碳”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从绩效角度测算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来表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数智融合水平等3个角度为切口,考察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②数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数智融合来影响城市绿色发展水平;③基于城市类型、政策试点和地理区位进行异质性分析,数字技术创新显著提升资源型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非低碳城市试点、智慧城市试点以及西部、东北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效应,以数字技术创新带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出应重点关注:加强数字技术创新投入,拓展减污降碳协同推进路径;强化数字技术应用,重塑能源结构;深化数实融合,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城市数智融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地理区位特征,实施区域差异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绿色发展 协同效应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风险、环境行动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顾乃康 邱奇唯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74,共18页
气候风险是否引起投资者关注并在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中得以合理反映是气候金融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气候风险中最具破坏性、影响范围最广的干旱风险为例,通过考察干旱风险对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影响,进而对此问题展开探讨。研究发现,... 气候风险是否引起投资者关注并在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中得以合理反映是气候金融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气候风险中最具破坏性、影响范围最广的干旱风险为例,通过考察干旱风险对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影响,进而对此问题展开探讨。研究发现,干旱风险显著提高了地方债发行时的信用利差和到期收益率,这种影响在农业产量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市自治区所发行的地方债中更为明显,而干旱风险对地方财政的冲击以及投资者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是干旱风险被定价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诸如地方水利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等基于水资源改善的环境行动在总体上能够减轻投资者对未来气候风险的负面预期,进而降低地方债发行时的干旱风险溢价。总之,气候风险已成为影响我国地方债发行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基于水资源改善的环境行动在抑制气候风险所引起的融资成本提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风险 干旱风险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利差 环境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融合:产品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浩 徐子贤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构建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投入产出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从产品创新的视角,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的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制造行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进入并主导制造业的产业链,以及... 构建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投入产出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从产品创新的视角,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的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制造行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进入并主导制造业的产业链,以及产品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制造企业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传统制造企业的产品吸引力。但是,随着产品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企业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占有更多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得传统制造企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失去竞争优势。提出的理论解释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产品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经济效果,丰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两化融合)的理论内涵,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传统制造业 产业融合 产品数字化转型 产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介入的创新联合体治理:基于“双重脱钩”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
8
作者 江鸿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5,共9页
政府支持的创新联合体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政府介入条件下创新联合体面临着目标层面“公共使命—创新目标”脱钩与运行层面“创新目标—实施手段”脱钩并存的“双重脱钩”独特问题。研究提出“双重脱钩... 政府支持的创新联合体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政府介入条件下创新联合体面临着目标层面“公共使命—创新目标”脱钩与运行层面“创新目标—实施手段”脱钩并存的“双重脱钩”独特问题。研究提出“双重脱钩”是政府介入创新联合体治理的核心议题,聚焦于现有研究忽略的“促进焦点”构建分析框架,讨论引致两类脱钩的关键因素,以及政府介入下的治理机制和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联合体 政府介入 组织治理 脱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城乡居民健康差异的测度及分解:基于PBICR全国性调查的实证研究
9
作者 姚强 张晓丹 +1 位作者 高娟 吴一波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6-190,共15页
基于2021—2023年中国居民心理与行为调查研究数据,利用集中指数分析我国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变化趋势并对健康差异成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2021—2023年期间,我国居民健康存在一定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健康较差的居民集中... 基于2021—2023年中国居民心理与行为调查研究数据,利用集中指数分析我国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变化趋势并对健康差异成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2021—2023年期间,我国居民健康存在一定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健康较差的居民集中在低收入群体中,尤其在西部和农村地区更为突出;(2)个人健康状况对健康差异的影响最大,人口经济特征和家庭特征紧随其后,社会特征对健康差异的影响贡献最小;(3)其中,收入、执业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BMI、家庭健康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健康差异的主要因素,其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健康差异,文化程度和商业医疗保险对健康差异呈现负向贡献,是缩小健康差异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建议政府应优化资源配置与政策设计,缩小社会经济差距;加强慢性病管理,扶持贫困群体;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与推广机制,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加强多部门协作与资源整合,关注社会支持和家庭健康;打破差异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健康差异 城乡 集中指数 集中指数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团队断裂带对战略变革的影响:环境包容性和组织惯性的联合调节效应
10
作者 王晓明 王辛 +2 位作者 马阅欢 赵卫东 李仕明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8,共14页
在新常态背景下,战略变革成为企业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高管团队作为战略变革的核心主体,对变革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基于断裂带理论,运用2016—2023年国内上市公司数据,本文探究了高管团队关系相关和任务相关两种不同类型断裂带... 在新常态背景下,战略变革成为企业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高管团队作为战略变革的核心主体,对变革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基于断裂带理论,运用2016—2023年国内上市公司数据,本文探究了高管团队关系相关和任务相关两种不同类型断裂带对战略变革的直接影响,以及环境包容性与组织惯性的联合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关系相关断裂带会抑制企业战略变革,而任务相关断裂带会促进企业战略变革。因此,企业在选聘高管人员时,应重点评估候选人任期匹配度、职能背景互补性等任务相关性指标,并适当放宽对性别、年龄和学历等表层特征指标的限制门槛。(2)环境包容性削弱关系相关断裂带对战略变革的抑制作用,增强任务相关断裂带对战略变革的促进作用。因此,当企业高管团队关系相关断裂带明显且短期难以调整时,企业可以优先在环境包容性较高、资源丰裕度较大的非制造业新兴市场开展战略变革。(3)组织惯性会削弱环境包容性对关系相关断裂带抑制战略变革的负向调节效应。因此,企业可通过流程重构、动态知识赋能等手段,合理控制组织惯性的“度”。研究结论在丰富断裂带理论成果的同时,也可为高管团队顺利实施战略变革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断裂带 战略变革 环境包容性 组织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基于县域层面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朱杰 彭浩瀚 +2 位作者 张志 王军 高远卓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91,共13页
从数字技术效应和数字治理效应来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粮食安全的直接赋能效应,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农业科技创新效应、农民数字素养提升效应来探讨间接赋能机制,以此来构建数字乡村建设促进粮食安全的理论机制。基于此,采用2018—2022年... 从数字技术效应和数字治理效应来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粮食安全的直接赋能效应,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农业科技创新效应、农民数字素养提升效应来探讨间接赋能机制,以此来构建数字乡村建设促进粮食安全的理论机制。基于此,采用2018—2022年1238个县的数据对其影响水平、作用机制、时空演变特征等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且该效应时间上具有“二次飞跃”特征,空间上存在极化效应,亟须政策予以扭转;从数字乡村建设的子维度来看,数字基础设施与数字治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科技创新两条重要路径的作用已经凸显,农民数字素养提升带来的挤出效应大于其促进作用;从区域异质性来看,数字乡村对粮食安全的促进作用在长江经济带和粮食主产区表现得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粮食安全 双重赋能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的动态相关性与极端风险传染研究:基于费城半导体指数与申万电子指数的证据
12
作者 周新苗 刘慧宏 +1 位作者 钱欢欢 袁苗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5-213,共9页
在全球科技竞争和市场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市场的风险传染与联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基于费城半导体指数与申万电子指数,采用DCC-GARCH、BEKK-GARCH模型与Copula函数,研究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的风险联动性与尾部... 在全球科技竞争和市场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市场的风险传染与联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基于费城半导体指数与申万电子指数,采用DCC-GARCH、BEKK-GARCH模型与Copula函数,研究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的风险联动性与尾部依赖特征。结果表明:市场联动性具有显著时变性;美国市场对中国市场具有预测性;极端条件下尾部风险依赖性显著增强。为此建议加强监管、优化结构、推进产业自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半导体与电子行业 动态相关性 尾部风险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情境下企业行动策略的驱动因素研究:一项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13
作者 李正卫 陈佩夫 +1 位作者 高延孝 徐振浩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1,共11页
以美国实体清单制裁为例,构建一个联通个体和企业危机生存反应的配置框架,并提出企业行动策略不依赖于单一条件,而取决于惯例、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考察探索式惯例、利用式惯例、技术前瞻性、技术多... 以美国实体清单制裁为例,构建一个联通个体和企业危机生存反应的配置框架,并提出企业行动策略不依赖于单一条件,而取决于惯例、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考察探索式惯例、利用式惯例、技术前瞻性、技术多元化、环境动态性以及政府创新补助等6个前因条件的组态效应对企业采取战斗、转移及休眠策略的因果复杂机制。研究发现单一因素不是影响企业行动策略的必要条件,并验证了驱动企业采取战斗策略的政府赋能—技术攻坚型与动态环境—技术攻坚型组态、采取转移策略的平稳环境—市场迁移型组态及采取休眠策略的政府支持—行动缺失型组态。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危机应对策略的驱动因素研究,对企业危机管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危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生存反应 行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来自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证据
14
作者 顾炜宇 闫伟峰 +1 位作者 祝伟 马媛媛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95,共15页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研究其能否提升生态效率及其作用机理,对我国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实现与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相协调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数字经济特征,选...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研究其能否提升生态效率及其作用机理,对我国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实现与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相协调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数字经济特征,选取我国2011—2023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非期望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数字经济和生态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省域生态效率;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正向影响生态效率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是数字经济推动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机制;通过将30个省份划分成东中西3个地区并对其分别进行回归,发现数字经济对于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均成立,其中数字经济对于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提升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效率 技术创新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市场结构与协同创新:来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经验证据
15
作者 高伟 杜骁恒 +1 位作者 梁琦 孙伟国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40,共16页
基于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样本,运用理论建模、计量分析与系统模拟的多层次研究方法,系统考察政府补贴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准回归估计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在东部地区和特... 基于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样本,运用理论建模、计量分析与系统模拟的多层次研究方法,系统考察政府补贴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准回归估计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在东部地区和特定市场结构中这种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揭示:市场结构在政府补贴促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关键中介作用,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和市场环境成熟度则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深入的面板分析发现:补贴不仅提升了协同创新的效率,还增强了创新产出的持续性。基于改进的NK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够通过提升协同创新的最优水平或减缓其波动来优化创新系统的整体表现,但这种优化效果在不同区域间存在系统性差异。从整合多学科视角构建了政府补贴—市场结构—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系统识别了补贴效应的边界条件,为新兴产业政策精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市场结构 协同创新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成本视角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16
作者 钟钰 吴刚 毛世平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持续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纵向利益补偿力度,并探索构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基于2004—2022年各省份粮食净调量和TFE-SFA测算的要素产出弹性,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2004—2022年全国3...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持续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纵向利益补偿力度,并探索构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基于2004—2022年各省份粮食净调量和TFE-SFA测算的要素产出弹性,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2004—2022年全国30个省份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研究得到主要结论是:第一,粮食产销区分担的粮食生产责任极不平衡,仅有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河南和新疆等少数省份可以常年净调出粮食;第二,在户籍人口口径下,2022年当年和5年平均方案的受偿总额分别为1664.38亿元、1654.95亿元,在常住人口口径下,2022年当年和5年平均方案的受偿总额则分别为1811.57亿元、1819.69亿元,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的受偿金额约占受偿总额的90%。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协调区域发展,需要构建产销区间合作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制度安排,并完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建立粮食跨区域数据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机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演变研究
17
作者 魏海涛 陈驰 +1 位作者 范雨昕 薛领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3,共12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政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工具。基于政策系统理论,构建包含事实与价值的编码框架,对149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文本展开内容定量分析,从政策系统视角研究区域协调发展路径...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政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工具。基于政策系统理论,构建包含事实与价值的编码框架,对149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文本展开内容定量分析,从政策系统视角研究区域协调发展路径与特征。研究发现:(1)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价值目标由效率为主逐步走向多元化;(2)能力建设型、系统变革型是主要的政策工具类型,命令型、激励型工具居次,劝告型工具使用最少;(3)政策工具—政策价值匹配呈现阶段稳定性;(4)地方政府的能力建设仍是政策工具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总结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特征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系统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通过场景驱动技术创新:爱博诺德2010—2024年纵向案例研究
18
作者 金镭 赵媛媛 尹西明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4,共14页
政策和实践界对场景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日益重视,但理论界对如何以企业为主体、以场景为驱动,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机理研究仍然较少,尤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 政策和实践界对场景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日益重视,但理论界对如何以企业为主体、以场景为驱动,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机理研究仍然较少,尤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学界鲜有关注其如何以场景驱动破解资源约束,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逆袭。基于爱博诺德公司2010—2024年从初创企业到行业领军企业的纵向案例研究,解析制造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利用场景驱动创新实现技术与场景互促并进,从而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突围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资源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场景驱动创新的前提条件,并由此将经典过程视角下场景驱动创新框架转化为“场景驱动—资源拼凑—技术创新”的突破路径。聚焦中小企业动态化资源拼凑问题,打开了场景驱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跃迁的理论“黑箱”,拓展了场景驱动创新理论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研究,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驱动创新 技术创新 产业创新 资源拼凑 专精特新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视角的人工智能就业效应:基于文献挖掘的元分析
19
作者 张米尔 张霖霖 黄思婷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8,共11页
人工智能近年来呈现加速发展之势,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日益显著,首当其冲是对就业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亟待对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开展研究。目前研究主要采用现象描述和理论阐释,少数定量研究得出不同结论... 人工智能近年来呈现加速发展之势,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日益显著,首当其冲是对就业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亟待对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开展研究。目前研究主要采用现象描述和理论阐释,少数定量研究得出不同结论。因此,有必要针对更大范围和时间跨度的样本,研究揭示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采用元分析整合研究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应用与就业总量正相关,与中高技能岗位正相关,但与低技能岗位负相关,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这表明人工智能在促进整体就业的同时,对中高技能岗位主要呈现岗位拓展效应,对低技能岗位主要呈现岗位替代效应。因此,一方面要推动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和应用场景拓展,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岗位拓展效应;另一方面要正视人工智能的岗位替代效应,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结构性失业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就业效应 岗位拓展 岗位替代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内卷式竞争”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吗?:基于239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20
作者 李雪松 高辛睿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5,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为增长而竞争”的政治体制背景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近年... 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为增长而竞争”的政治体制背景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增速下滑趋势,以往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遇到严峻挑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2004—2023年地级市层面数据论证了地方政府“内卷式竞争”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内卷式竞争”对地区技术聚集、创新质量和创新成果持续性存在负面影响,但促进了创新投入持续性的提升,最终导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研究还发现,“内卷式竞争”还会放大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偏差。为此,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式竞争 为增长而竞争 新质生产力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