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类分级规则研究 |
倪永
郑明清
郝千婷
王旭
周玉科
于勇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2
|
湿度对116种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结果影响的应用研究 |
程麟钧
周培学
曾立民
唐桂刚
王业耀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基于EnMAP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烃类指数在塑料大棚分布提取中的应用 |
李旭文
郭金金
姜晟
王甜甜
颜瑾
吉鑫
张蓓蓓
魏高磊
朱泽斌
潘振宇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
谷洪
朱杰
王亮
李春阳
刘佩
陈小红
李元东
唐辉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温室气体观测站选址分析及气候代表性研究——以安徽寿县站为例 |
沈玉亮
王泽华
张昊
杨关盈
燕少威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汉江流域有毒鱼类区系分布特征 |
王俊
孙智薇
白舒丹
王文博
令建康
唐文家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福建省东南地区环境γ辐射时空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 |
梁美霞
陆智新
陈东军
林晓东
黄丽华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一种快速评估春季秸秆焚烧对东北代表性城市PM_(2.5)浓度影响的方法 |
李波兰
李健军
柳佳宏
张巍
刘冰
孟晓艳
陶金花
李婧妍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9
|
PM_(2.5)质量浓度分析仪现场校准方法研究 |
王瑜
吕怡兵
王万里
师耀龙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0
|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MRSEI)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徐克立
吕伟才
汤连盟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1
|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下水水质预测方法研究——以大湾区(广州)地下水多层监测基地氨氮为例 |
戴蔓
胡丹心
李名升
葛楹
张蕖
黄霞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2
|
基于机器学习的非色散红外CO_(2)浓度观测仪的校准方案 |
卢芷若
曹畅
李旭辉
胡凝
肖薇
徐家平
刘远泽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基于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间迟滞效应的监测异常值检测方法 |
史烨挺
刘海江
狄旸辰
袁烨城
高锡章
孙聪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静稳天气条件对石河子市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影响 |
陈非凡
任岗
何清
陆忠奇
王进
赵竹君
安冬亮
张红伟
吴春霞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黄龙沟)地表水水质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陈治霖
郑超
唐淑
姜莉萍
张清明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基于GOSAT卫星监测的中国华东地区CO_(2)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
陈春美
刘琼
陈勇航
朱晓东
袁小慧
刘鑫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国内外秸秆焚烧管控策略及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启示 |
侯露
汪巍
刘冰
高愈霄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森林计划烧除对凉山州空气质量的影响 |
何吉明
李波兰
李健军
田开文
俸强
张巍
张迪
柳佳宏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海南省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思路与方法 |
庄晓娟
林积泉
郭欣
李名升
田志仁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利用AI Earth平台和Sentinel-2 MSI数据进行江苏省重点湖库蓝藻水华与水生植物时空监测 |
姜明岑
李文攀
解鑫
张虎军
宋挺
|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