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6,5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净化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鸽蛋中5类24种兽药残留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静 马丽娜 +6 位作者 刘茵茵 周倩 唐修君 陆俊贤 樊艳凤 赵敏 高玉时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鸽蛋中多类兽药残留的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验采用正己烷去脂,联合QuEChERS净化结合冷冻脂质过滤法,建立检测鸽蛋中5类24种兽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中的5类兽药(氯霉素类、磺胺类、硝基咪...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鸽蛋中多类兽药残留的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验采用正己烷去脂,联合QuEChERS净化结合冷冻脂质过滤法,建立检测鸽蛋中5类24种兽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中的5类兽药(氯霉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和抗病毒类)经1.0%乙酸乙腈溶液提取,氮气吹干,冷冻过夜后,结合QuEChERS净化和正己烷去脂,采用1 mL 0.1%甲酸水-乙腈溶液(v/v,90∶10)复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采用实际样品建立方法的初步应用。结果显示:24种兽药在2.0~2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该方法的定量限为2μg/kg,平均回收率为62.2%~117.1%,相对标准偏差4.3%~18.9%;实际样品检出的7种目标化合物与标准方法相比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4%~5.20%。研究表明,建立的检测鸽蛋中多类兽药残留的高通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省去固相萃取步骤,成本较低,灵敏高效,回收率优良、重复性稳定,适用于鸽蛋中多类兽药的快速监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净化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兽药残留 鸽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团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建群 王永才 +4 位作者 康相涛 李转见 蒋瑞瑞 郭玉洁 韩瑞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4,共6页
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培养对我国畜牧业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畜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根据国家对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 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培养对我国畜牧业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畜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根据国家对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针对畜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河南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团队探索实践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畜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结果显示:“三位一体”模式实施后毕业后去一线企业人数、考博人数、学术科研获奖、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数量、获得奖学金等奖励、校外实践基地数量、参与实践活动和服务企业人次均显著提高,尤其是毕业后考博人数、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等人数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研究表明,“三位一体”模式有望为我国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价值塑造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舍饲圈养不同饲养密度种鹅生产性能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健 李世维 +7 位作者 苗博涵 刘心怡 郑赛超 牛晖 杨朋坤 张立恒 台运山 陈新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2,共6页
为探讨全舍饲条件下饲养密度对反季节种鹅生产性能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种鹅4415只,按照1只/m^(2)、1.5只/m^(2)、2只/m^(2)养殖密度,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种鹅分别为965只、1520只、1930只,设置公母配比1∶4,每组3个重复;试验过程中记录种... 为探讨全舍饲条件下饲养密度对反季节种鹅生产性能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种鹅4415只,按照1只/m^(2)、1.5只/m^(2)、2只/m^(2)养殖密度,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种鹅分别为965只、1520只、1930只,设置公母配比1∶4,每组3个重复;试验过程中记录种鹅的产蛋率、采食量、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等生产性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饲养密度的升高,种鹅的产蛋率、种蛋受精率、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受精蛋孵化率和死淘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全舍饲圈养反季节生产条件下,种鹅饲养密度控制在1~1.5只/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鹅 全舍饲 饲养密度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力行 武孝君 +3 位作者 李金成 周广 杨涵斌 李宇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6,共9页
针对现代鸽舍环境中监控系统不完善、控制因素范围不明确、主要以人工经验控制为主的问题,研究对鸽舍环境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控制因素设计了一套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结果显示:该系统由传感器(RS485)、触控屏、Wi-Fi或局域... 针对现代鸽舍环境中监控系统不完善、控制因素范围不明确、主要以人工经验控制为主的问题,研究对鸽舍环境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控制因素设计了一套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结果显示:该系统由传感器(RS485)、触控屏、Wi-Fi或局域网、云平台组成,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鸽舍环境的调控,实现鸽舍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显示、云平台远程传输记录、预警、自动控制、远程控制、鸽舍线下控制的功能。同时将该系统用于试验鸽的饲养试验,得出在鸽舍中采用智能监控系统时鸽舍环境中温度、相对湿度、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浓度及PM1.0、PM2.5和PM10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6.0℃、58.3%、0.01 mg/m^(3)、0.01 mg/m^(3)、424.59 mg/m^(3)、48.40μg/m^(3)、59.93μg/m^(3)、75.96μg/m^(3),光照度平均为16.6 lx,光照时长在16~17 h内,环境各因素均可控制在标准范围;在采用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时肉鸽日平均采食量为30.6 g,平均日增重3.93 g/只,相对于人工控制分别提高1.80 g、2.96 g,肉鸽死亡率相对人工控制也降低2.5%。研究表明,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在实现智能化养殖的同时,可保持鸽舍环境达到标准范围,且能提高肉鸽生长性能,降低养殖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舍 环境监控系统 数据监测 自动调控 云平台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禽流感流行趋势和疫苗研究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涛 张家豪 +1 位作者 廖明 亓文宝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51,共11页
禽流感病毒(AIV)作为一种传染性强、突变率高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给我国养禽业造成巨大的隐患和损失,更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多年来,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诸如扑杀、强制免疫、封锁疫区等一系列传统和新型的策略来防止AIV在家禽中传... 禽流感病毒(AIV)作为一种传染性强、突变率高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给我国养禽业造成巨大的隐患和损失,更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多年来,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诸如扑杀、强制免疫、封锁疫区等一系列传统和新型的策略来防止AIV在家禽中传播,但是AIV在国内仍然散发流行。目前,疫苗接种仍然是防控禽流感的最有效方法,禽流感灭活疫苗已获准在养禽业中大规模生产使用,而其他新型疫苗也正在研发中。文章阐述了禽流感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通用疫苗的研发策略及研究现状,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疫苗的优缺点,为禽流感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家禽 免疫 防控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酶解蛋白替代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安 廖世永 +1 位作者 郭长征 施寿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7,共7页
为研究大豆酶解蛋白替代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爱拔益加雄性肉仔鸡336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 为研究大豆酶解蛋白替代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爱拔益加雄性肉仔鸡336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大豆酶解蛋白替代豆粕,两组营养水平保持一致,试验期为4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大豆酶解蛋白组1~14日龄和1~40日龄肉鸡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大豆酶解蛋白组肉鸡屠宰率和半净膛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大豆酶解蛋白组14日龄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固醇含量以及40日龄肉鸡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大豆酶解蛋白组40日龄肉鸡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饲粮添加5%大豆酶解蛋白替代豆粕对肉鸡出栏重无负面影响,但显著提高肉鸡料重比、屠宰率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替代豆粕 大豆酶解蛋白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鹅源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昭平 杨惠湖 +6 位作者 李雨泽 黄剑标 林俊杰 王一侨 罗浩健 梅堃 黄淑坚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1,共11页
为了解当前流行的鹅源呼肠孤病毒(Goose reovirus,GRV)的分子特征及血清学相关性,研究将RT-PCR检测GRV阳性的病鹅肝脏组织悬液接种鹅胚成纤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测序获取病原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分析,并将分离病原接种ST、LMH... 为了解当前流行的鹅源呼肠孤病毒(Goose reovirus,GRV)的分子特征及血清学相关性,研究将RT-PCR检测GRV阳性的病鹅肝脏组织悬液接种鹅胚成纤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测序获取病原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分析,并将分离病原接种ST、LMH和Vero细胞,探究其在不同细胞上的生长特性,通过交叉中和试验确定病原与其他水禽源呼肠孤病毒间的血清学相关性。结果显示:从病鹅肝脏组织中分离到2株GRV,命名为GD208和GD225,两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较低;GD208株与参考株GRV-GD2020遗传距离较近,核苷酸相似性为99.1%~99.6%;GD225株与2018年之后报道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XT18、DE150、QR等毒株遗传距离较近,核苷酸相似性为95.3%~98.9%;GD208株和GD225株在LMH细胞中增殖效果较好,TCID50分别为10-3.7/0.1 mL和10-5.0/0.1 mL;GD208株仅能被同源血清及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阳性血清中和,GD225株可被同源血清、NDRV、MDRV和GD208株阳性血清中和。结果表明,试验分离到两株不同基因型和血清型的GRV,其分子特征和抗原相关性与其他禽源呼肠孤病毒存在一定差异,该结果可为GRV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呼肠孤病毒 遗传进化 细胞培养特性 交叉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指标、血清及肠道炎症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孝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4,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蒲公英提取物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指标、血清及肠道炎症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将600只60周龄京粉6号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试验旨在探究蒲公英提取物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指标、血清及肠道炎症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将600只60周龄京粉6号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0、240和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试验期70 d,包括7 d预试和63 d正试。结果显示: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提高产蛋后期蛋鸡平均蛋重(P<0.05)和产蛋率(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5);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降低产蛋后期蛋鸡料蛋比(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44);240和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提高蛋壳强度(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47);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提高哈氏单位(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25);蒲公英提取物显著提高蛋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31)和二次曲线关系(P=0.013),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提高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43);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47),240和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β和内毒素含量(P<0.05),240和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降低蛋鸡血清D-乳酸含量(P<0.05);240和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提高回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18)和二次曲线关系(P=0.032),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32),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提高γ-干扰素含量(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41);480 mg/kg蒲公英提取物显著降低IL-1β、TLR4 mRNA表达水平(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5)。综合产蛋率、料蛋比、哈氏单位、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G含量、血清D-乳酸含量、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产蛋后期蛋鸡饲粮蒲公英提取物适宜添加量为314.14~446.6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蛋鸡 蛋品质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生长性状相关SH3RF2、LncFAM及IGF2BP1基因SV变异的聚合效应分析
9
作者 刘阳 马浩翔 +9 位作者 王文韬 刘树立 唐燕飞 蒋华连 苏立燧 韩瑞丽 刘小军 田亚东 王香南 李转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试验旨在对生长性状大效应基因SH3RF2、LncFAM及IGF2BP1的3个突变位点进行聚合效应分析,选出最优组合基因型。试验以鸡7个群体(固始-安卡F2代资源种群、AA肉鸡、哈伯德肉鸡、科宝肉鸡、817肉鸡、广西金陵麻鸡和卢氏绿壳蛋鸡)中的2228个... 试验旨在对生长性状大效应基因SH3RF2、LncFAM及IGF2BP1的3个突变位点进行聚合效应分析,选出最优组合基因型。试验以鸡7个群体(固始-安卡F2代资源种群、AA肉鸡、哈伯德肉鸡、科宝肉鸡、817肉鸡、广西金陵麻鸡和卢氏绿壳蛋鸡)中的2228个个体为研究对象,检测三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变异,利用F2资源群和广西金陵麻鸡研究鸡SH3RF2、LncFAM及IGF2BP1基因的遗传效应,对三个基因组合位点的聚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分析群体中共有54种可能的组合基因型,通过基因型频率和生长性状关联分析发现,在7个群体中,等位基因Sh-I、Lnc-I和Ig-L1的频率均明显高于Sh-D、Lnc-D、Ig-L2及Ig-W;在F2资源群体和广西金陵麻鸡中,IIIIL1L1基因型在三个基因聚合效应中具有较高的基因频率和较高的体重。结果表明,在提高生长性状方面,IIIIL1L1基因型既能提高体重,又有较高的基因型频率,可以作为选择推荐联合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状 SH3RF2基因 LncFAM基因 IGF2BP1基因 聚合效应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蛋品质及产品加工与应用现状
10
作者 常玲玲 汤青萍 +4 位作者 张蕊 穆春宇 沈欣悦 付胜勇 卜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48,共5页
蛋鸽养殖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当前我国年产鸽蛋超7亿只,产值20亿~25亿元,且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目前鸽蛋品质及功能研究并未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鸽蛋产品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系统分析了鸽蛋的物理性质、主要化... 蛋鸽养殖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当前我国年产鸽蛋超7亿只,产值20亿~25亿元,且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目前鸽蛋品质及功能研究并未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鸽蛋产品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系统分析了鸽蛋的物理性质、主要化学组成、特质性成分及表观特征,评价了鸽蛋的健康功能,并阐述其在加工与产业化应用方面的现状,为后期鸽蛋功能性成分研究及鸽蛋产品创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蛋 品质 健康功能 产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种鸭抗沙门氏菌感染受选择基因分析
11
作者 朱春红 刘宏祥 +9 位作者 王志成 顾昊天 陶志云 曾涛 宋卫涛 徐文娟 章双杰 古丽娜·艾山 王逸飞 李慧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8-154,共7页
为探讨鸭抗沙门氏菌感染可能机制,试验使用选择信号分析方法鉴定与抗沙门氏菌感染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肉鸭抗病育种提供参考。试验选择肉种鸭群体中沙门氏菌抗体高低差异的肉种鸭80只(沙门氏菌抗体高低组各40只)个体,采集翅静脉血,利用T7... 为探讨鸭抗沙门氏菌感染可能机制,试验使用选择信号分析方法鉴定与抗沙门氏菌感染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肉鸭抗病育种提供参考。试验选择肉种鸭群体中沙门氏菌抗体高低差异的肉种鸭80只(沙门氏菌抗体高低组各40只)个体,采集翅静脉血,利用T7基因测序仪进行10×深度测序,采用XP-EHH方法对获得的高质量SNPs位点鉴定基因组显著差异区域,挖掘全基因组范围内潜在的抗沙门氏菌感染相关基因。结果显示:对SNPs位点质控后共获得445530个SNPs,XP-EHH方法筛选到288个受选择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基因ANAPC5、CDK1、MYO6、DCTN1、PPP2R2D、HSPA2、SCX、TWF2、DCUN1D1、PTPRS、HIF1A、PTPRS、HAGHL被富集到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或分子功能前10条通路中;KEGG富集通路中与细菌感染或者免疫系统相关的通路主要有沙门氏菌感染、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涉及的基因有AKT3、PIK3C2B、ITPR3、MYO6、DCTN1、CALML4、AZI2。综上所述,在肉种鸭中筛选到可能与鸭抗沙门氏菌抗性相关基因20个,初步从全基因组学角度揭示肉种鸭抗沙门氏菌感染遗传机制,为后续肉鸭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种鸭 抗沙门氏菌感染 全基因组 受选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技术在提升盐水鹅卫生安全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建凤 曹宏 +3 位作者 汪兴海 张甜 姚立志 肖欢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盐水鹅是中国传统鹅肉制品,其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极易被有害微生物污染,而生产技术落后、标准不配套、食品安全隐患、货架期短等是盐水鹅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开展延长货架期、提升卫生安全性的研究至... 盐水鹅是中国传统鹅肉制品,其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极易被有害微生物污染,而生产技术落后、标准不配套、食品安全隐患、货架期短等是盐水鹅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开展延长货架期、提升卫生安全性的研究至关重要。食品辐照技术是非热杀菌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绿色、便捷等特点,是国家大力支持的高新技术。文章结合盐水鹅卫生安全现状,介绍食品辐照杀菌技术的应用概况,阐述辐照技术在提升盐水鹅卫生安全性方面应用的工艺要求,分析影响盐水鹅辐照效果的因素,提出辐照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在盐水鹅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盐水鹅产品提供安全、简便、快捷的技术支撑,同时为推动盐水鹅产业化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灭菌 盐水鹅 卫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品种和饲养日龄对鸡汤滋味性状的影响
13
作者 王珍 李星 +4 位作者 李静 王丽辉 张克山 王启贵 王海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研究品种和饲养日龄对优质地方鸡鸡汤滋味性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炖汤的品种和日龄的鸡。试验采用人工感官评价、电子舌测定及呈味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比大宁河鸡(DN)和青脚麻鸡(QM)2个优质鸡在不同饲养时间(120日龄和150日龄)下鸡汤... 为研究品种和饲养日龄对优质地方鸡鸡汤滋味性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炖汤的品种和日龄的鸡。试验采用人工感官评价、电子舌测定及呈味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比大宁河鸡(DN)和青脚麻鸡(QM)2个优质鸡在不同饲养时间(120日龄和150日龄)下鸡汤滋味的差异,找出品种和饲养日龄影响鸡汤滋味的原因。结果表明:同一饲养日龄青脚麻鸡的鸡汤滋味好于大宁河鸡。150日龄大宁河鸡的鸡汤滋味优于120日龄;120日龄青脚麻鸡的鸡汤滋味好于150日龄。品种对鸡汤的涩味、涩味回味和鲜味都有显著影响(P<0.05),饲养日龄对鸡汤的苦味回味有显著影响(P<0.05)。大多数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含量都对人工感官评定结果呈正效应。研究表明,品种和饲养日龄通过影响鸡汤中的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含量和比例来影响鸡汤的总体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鸡 鸡汤滋味 人工感官评价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对鸡蛋保鲜效果的研究
14
作者 邵丽玮 刘进 +5 位作者 汪远昊 任智彬 侯海锋 王忠强 李茜 刘华格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2,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鸡蛋喷涂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后的保鲜效果。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空白组、清洗组、原液组和2倍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2个蛋,室温条件下放在无菌蛋托上。每隔7天从每个重复随机取9个鸡蛋,3个用于测定蛋品... 试验旨在研究鸡蛋喷涂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后的保鲜效果。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空白组、清洗组、原液组和2倍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2个蛋,室温条件下放在无菌蛋托上。每隔7天从每个重复随机取9个鸡蛋,3个用于测定蛋品质,3个测定蛋壳和内容物菌落总数,3个测定抗氧化指标。每组另有10个指示蛋用于每周测定蛋重损失。结果显示:整个试验期原液组表现较优,2倍组、空白组次之,清洗组最差。原液组与空白组、清洗组和2倍组相比,失重率分别显著降低26.70%、30.04%和24.84%(P<0.05);哈氏单位、蛋黄指数、蛋黄pH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均得到明显改善;蛋壳及内容物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清洗组(P<0.05),与2倍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也有明显改善。研究表明,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原液组保鲜效果显著,2倍组效果不显著,清洗更不利于鸡蛋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涂膜 鸡蛋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ADSL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SNP检测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15
作者 董丽艳 王清艳 +4 位作者 魏彩霞 吴春琴 李瑞萍 陈晓燕 温积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6,共5页
为研究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该基因对鸽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1以6只白羽王鸽的16个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组织表达谱研究;试验2以140个白羽王鸽个体为研究材料,采用直接测序法筛选ADSL基因序列SNPs,... 为研究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该基因对鸽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1以6只白羽王鸽的16个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组织表达谱研究;试验2以140个白羽王鸽个体为研究材料,采用直接测序法筛选ADSL基因序列SNPs,采集这140个个体的胸肌进行剪切力、肉色、pH值、电导率等肉质指标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肌内脂肪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ADSL基因呈组成性表达模式,其在肝脏、胸肌、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最高。ADSL基因序列中有11个突变位点,其中T2305C、G2476A、C2664T位点SNPs与多不饱和脂肪酸、肌内脂肪以及肌苷酸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说明ADSL基因这些SNPs可以作为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为肉鸽的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基因 组织表达谱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星状病毒通用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6
作者 陈立功 穆英丽 +5 位作者 张诚 潘保革 范乐乐 魏忠华 王学静 刘聚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9,共7页
为建立用于鹅星状病毒1(GAstV 1)和鹅星状病毒2(GAstV 2)感染快速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试验根据部分GAstV ORF2基因和部分3′非编码区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矩阵法获得引物和探针的最优浓度,在优化退火温度的基础... 为建立用于鹅星状病毒1(GAstV 1)和鹅星状病毒2(GAstV 2)感染快速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试验根据部分GAstV ORF2基因和部分3′非编码区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矩阵法获得引物和探针的最优浓度,在优化退火温度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扩增GAstV 1和GAstV 2的标准曲线,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建立的方法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并与文献报道的常规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中最优上、下游引物浓度均为0.40(或0.50)μmol/L,探针浓度均为0.50μmol/L,扩增线性范围分别为3.26×10^(3)~3.26×10^(8)拷贝/μL和7.09×10^(3)~7.09×10^(8)拷贝/μL,相关系数均为0.998;该方法可特异性检出两种GAstV,但对新城疫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新型鸭呼肠孤病毒、鹅细小病毒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6种鹅病相关病毒的核酸均无扩增信号;其检测限分别为3.26×10^(2)拷贝/μL和7.09×10^(1)拷贝/μL;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3%。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GAstV阳性率为90.57%(96/106);而文献报道的常规RT-PCR方法对GAstV 1和GAstV 2的混合阳性率为62.26%。研究表明,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同时检测GAstV 1和GAstV 2提供了快速、敏感、特异且能满足临床样本需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胎免疫试验
17
作者 刘青涛 卢凤英 +8 位作者 朱晓玮 周永银 闵兰 郝东敏 钟洪义 汪建华 杨婧 吴凤瑶 张小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58,共6页
为评估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胎免疫保护效果,试验对不同品种的25胚龄鸭胚进行胚内注射免疫鸭甲型肝炎活疫苗,分别在出壳后1日龄、3日龄、5日龄采用鸭甲型肝炎病毒进行攻毒。结果显示:1型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内免疫的雏鸭对1型强毒的攻毒保... 为评估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胎免疫保护效果,试验对不同品种的25胚龄鸭胚进行胚内注射免疫鸭甲型肝炎活疫苗,分别在出壳后1日龄、3日龄、5日龄采用鸭甲型肝炎病毒进行攻毒。结果显示:1型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内免疫的雏鸭对1型强毒的攻毒保护率均在90%以上,3型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内免疫的雏鸭对3型强毒的攻毒保护率均在80%以上,1型和3型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内联合免疫的雏鸭对1型和3型强毒的攻毒保护率均在80%以上。此外,胚内免疫对出雏率无不良影响,雏鸭的采食、饮水、精神状态正常,14日龄剖检肝脏无异常。研究表明,1型和3型鸭甲型肝炎活疫苗胚胎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为鸭甲型肝炎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活疫苗 鸭胚 胚胎免疫 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苓绞股蓝散对低温暴露肉鸡右心肥大和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余娟 徐敏 +1 位作者 王青 徐彦召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1,共10页
为探究芪苓绞股蓝散对低温暴露肉鸡右心肥大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只7日龄罗斯308肉鸡适应性饲养1周,于14日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芪苓绞股蓝散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按照肉鸡常规饲养逐渐将室内温度降低至大... 为探究芪苓绞股蓝散对低温暴露肉鸡右心肥大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只7日龄罗斯308肉鸡适应性饲养1周,于14日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芪苓绞股蓝散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按照肉鸡常规饲养逐渐将室内温度降低至大约25℃直至42日龄;模型组和芪苓绞股蓝散组肉鸡自14日龄逐步降低室内温度,21~42日龄维持低温,分别于21、28、35和42日龄采集右心组织,记录并统计各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心脏指数、右心室和全心室重量,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TV),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右心组织学损伤和纤维化病变,ELISA试剂盒检测右心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纤维化相关因子和细胞凋亡因子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温模型组肉鸡心脏指数在21和28日龄显著增加(P<0.05),4个检测时间点料重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增加(P<0.05),21、28和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而RV/TV比值显著增加(P<0.05)且平均值均高于0.25,表明低温暴露诱使肉鸡发生了右心肥大;右心纤维化和凋亡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纤维肿胀,排列紊乱,心肌细胞颗粒变性、坏死,心肌间质内有明显的蓝色条索状胶原纤维增多,心肌结构破坏和严重的心肌纤维化;21、35和42日龄TGF-β1水平,4个检测时间点的Smad2、COL1A1、MMP2和促凋亡因子(p53、c-Jun和c-fos)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21和28日龄Bcl-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芪苓绞股蓝散组35、42日龄肉鸡心脏指数和21、42日龄RV/TV比值显著降低(P<0.05),21、28和35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4个检测时间点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1、35和42日龄SOD活性以及4个检测时间点CAT和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且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21、35和42日龄TGF-β1以及28、35和42日龄COL1A1和4个检测时间点Smad2、MMP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28、35和42日龄p53和c-Jun以及4个检测时间点c-fos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21、28和35日龄Bcl-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芪苓绞股蓝散通过提高右心抗氧化能力,抑制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改善低温暴露诱使肉鸡右心肥大的发生,提示在饲粮中添加芪苓绞股蓝散有助于提高肉鸡抗应激能力,改善心脏功能和增强其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苓绞股蓝散 低温暴露 肉鸡 心肌纤维化 心肌细胞凋亡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鹅品种的形成与养殖发展史概述
19
作者 施振旦 郭日红 +2 位作者 陈哲 奚雨萌 刘铁铮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家鹅在我国先民向各地的历次迁移中,被广泛推广分布于全国各地,在适应各地气候与养殖条件基础上,通过自然、人为选择及杂交等形成了目前30多个地方与培育品种。文章基于我国鹅的驯养、养鹅用鹅和品种培育等考古和文献记载,梳理我国鹅种... 家鹅在我国先民向各地的历次迁移中,被广泛推广分布于全国各地,在适应各地气候与养殖条件基础上,通过自然、人为选择及杂交等形成了目前30多个地方与培育品种。文章基于我国鹅的驯养、养鹅用鹅和品种培育等考古和文献记载,梳理我国鹅种起源、推广传播和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与品种形成的相互关系,以期构建鹅产业发展历史与品种形成的完整图景,为持续推动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鹅 起源 品种 生产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兽药地锦颗粒对鸡的安全性评价
20
作者 胡宏伟 张国林 +7 位作者 陈富斌 张洺溪 徐国伟 张景艳 李建喜 张宏 赵中学 刘彩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90,共7页
为确定用于防治鸡细菌性腹泻中兽药地锦颗粒的安全性,试验将64只14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地锦颗粒低剂量组、地锦颗粒中剂量组和地锦颗粒高剂量组,适应性饲喂7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连续10 d混饮1倍(1 g/kg)... 为确定用于防治鸡细菌性腹泻中兽药地锦颗粒的安全性,试验将64只14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地锦颗粒低剂量组、地锦颗粒中剂量组和地锦颗粒高剂量组,适应性饲喂7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连续10 d混饮1倍(1 g/kg)、3倍(3 g/kg)及5倍推荐剂量(5 g/kg)的地锦颗粒,停药观察7 d。每日观察记录试验鸡的精神状况、采食、饮水及粪便等临床表现,并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和停药后测定血常规、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在给药后和停药后,测定空白对照组和地锦颗粒高剂量组脏器指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地锦颗粒高剂量组雏鸡饮水量显著上升外(P<0.05),其余各给药组雏鸡精神状态、采食及粪便形态均未见异常;各剂量组平均日增重、相对增重率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常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数及其分类计数)、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葡萄糖、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球蛋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在给药前、给药后和停药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地锦颗粒高剂量组除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其他脏器指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且其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及脾脏未见病理损伤。研究表明,中兽药地锦颗粒在5倍临床推荐剂量内对鸡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药 地锦颗粒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