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宋燕乐调命名系统的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
张红梅
|
《北方音乐》
|
2024 |
0 |
|
2
|
明清时期燕乐调名实质的改变 |
杨善武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同均三宫不是一个“简单”的宫调学原理吗?——兼复蒲亨建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心态”问题 |
刘永福
|
《艺术探索》
CSSCI
|
2024 |
0 |
|
4
|
“犯调”与“集曲”辩正 |
仝鑫
施德玉
|
《北方音乐》
|
2024 |
0 |
|
5
|
京房援《易》立律学说探微 |
黄黎星
孙晓辉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6
|
宋代乐钟乐制之衍变 |
徐蕊
|
《北方音乐》
|
2024 |
0 |
|
7
|
阿图西与蒙特威尔第间的论争背后 |
翟源
杨九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8
|
从古代阴阳五行宇宙观看先秦至汉初五音与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根源 |
谷杰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9
|
论宫商——《泰律》研读有感 |
唐继凯
何云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0
|
“京房六十律”再辩 |
陈应时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11
|
三分损益十二律“大、小阴阳之说与“上、下相生之序”——朱载堉《律学新说·论大阴阳、小阴阳》解析 |
谷杰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2
|
也论“康熙十四律” |
赵玉卿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3
|
再论京房“六十律”与卦气说 |
黄黎星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4
|
“京房六十律”三辩 |
陈应时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5
|
从编钟编磬铭文看曾侯乙墓出土编磬的国别 |
王安潮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6
|
朱载堉乐律学研究指导思想辨析 |
王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7
|
康熙十四律乃徐寿“律管试验”之滥觞与戴念祖先生商榷 |
陈正生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5
|
|
18
|
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 |
方建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9
|
当代中国乐律学研究述要 |
庄元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20
|
曹操对儒家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陈四海
赵佳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