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秦岭南召盆地太山庙组下部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刘超 梁天 +5 位作者 杨文涛 陈浩 刘萧萧 安海花 李昕 马强分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晚三叠世卡尼期全球古气候发生明显转变,全球降水量增加,海水温度上升了6~8℃,大量陆源碎屑物质输入海洋,导致海洋中出现碳酸盐生产危机。北秦岭南召盆地太山庙组可能记录了卡尼期洪水事件。目的为精确限定太山庙组沉积时代,凸显其地质... 晚三叠世卡尼期全球古气候发生明显转变,全球降水量增加,海水温度上升了6~8℃,大量陆源碎屑物质输入海洋,导致海洋中出现碳酸盐生产危机。北秦岭南召盆地太山庙组可能记录了卡尼期洪水事件。目的为精确限定太山庙组沉积时代,凸显其地质意义,方法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太山庙组下部凝灰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凝灰岩锆石颗粒呈粒状、短柱状,无磨圆;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振荡环带结构明显;根据阴极发光图像和Th/U,认为太山庙组下部凝灰岩中18颗锆石均为火山来源,剔除轻稀土富集的锆石后,选择其中15颗锆石进行计算,得到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41.4±1.3)Ma(1σ;MSWD=0.27),代表凝灰岩中锆石的结晶年龄;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计算出太山庙组下部平均沉积速率为20.6 m/Ma,太山庙组底界年龄约246 Ma,因此,太山庙组至少自中三叠世安尼期就开始沉积,至晚三叠世卡尼期末结束;根据南召盆地遗迹化石组合演化规律和植物孢粉变化,认为太山庙组沉积时期古气候发生了明显转变,由干旱炎热气候转变为温暖、湿润气候。结论研究结果对北秦岭南召盆地三叠纪地层划分产生了新认识,有助于研究探讨南召盆地对卡尼期洪水事件的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尼期洪水幕 U-PB同位素定年 三叠纪 南召盆地 太山庙组 陆相沉积 火山凝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兴宾蔗区不同下种量和施氮量对甘蔗新品种桂糖46号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
作者 罗亚伟 黄家训 +5 位作者 覃振强 黄曦曦 韦菊丽 梁阗 陆衫羽 高轶静 《甘蔗糖业》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为了解桂糖46号不同下种量和施氮量在兴宾蔗区种植表现,为桂糖46号高产高糖栽培提供参考,设置了5个下种量(75000、90000、105000、120000和135000芽/hm^(2))和4种施氮水平(75、150、300和600 kg/hm^(2)),分别进行桂糖46号新植蔗种植试验... 为了解桂糖46号不同下种量和施氮量在兴宾蔗区种植表现,为桂糖46号高产高糖栽培提供参考,设置了5个下种量(75000、90000、105000、120000和135000芽/hm^(2))和4种施氮水平(75、150、300和600 kg/hm^(2)),分别进行桂糖46号新植蔗种植试验,以分析各处理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表现。结果表明:在广西兴宾蔗区,按当地常规施肥水平,以120000芽/hm^(2)下种量处理蔗茎产量最高,75000芽/hm^(2)下种量处理产量最低,分别为109485 kg/hm^(2)和76020 kg/hm^(2);按当地常规下种量,以300 kg/hm^(2)施氮量处理蔗茎产量最高,以75 kg/hm^(2)施氮量处理的产量最低,分别为117255 kg/hm^(2)和93675 kg/hm^(2);下种量与施氮量分别与甘蔗产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105000芽/hm^(2)下种量处理和150 kg/hm^(2)施氮量处理经济效益较好,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50和1:4.84。建议广西兴宾蔗区桂糖46号下种量为105000~120000芽/hm^(2),施氮量150~300 kg/hm^(2)(折尿素326.1~652.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桂糖46号 下种量 施氮量 农艺性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与轴率比预测3-14岁儿童屈光状态效率的比较
3
作者 王丽娜 闫春妮 +2 位作者 梁甜 吕文超 宋金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975-1981,共7页
目的:研究Dem、轴率比与3-14岁儿童屈光状态的关系,比较Dem、轴率比预测近视的效率,探寻定量预测儿童屈光状态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03/2022-12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的3-14岁儿童共519例519眼(均取右眼数... 目的:研究Dem、轴率比与3-14岁儿童屈光状态的关系,比较Dem、轴率比预测近视的效率,探寻定量预测儿童屈光状态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03/2022-12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的3-14岁儿童共519例519眼(均取右眼数据)。于睫状肌麻痹验光前采集眼球生物测量数据,记录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值)、Dem、睫状肌麻痹后等效球镜度数(SER)等,SER≤-0.50 D判断为近视。结果:3-14岁儿童SER与Dem呈正相关(r=0.88,P<0.01),与AL/CR比值呈负相关(r=-0.87,P<0.01)。Dem、AL/CR截点分别为20.40 D、3.02,当Dem≤20.40 D或AL/CR≥3.02时可判断为近视。Dem每减小1 D,SER减小0.57 D,AL/CR每增加0.06,SER减小1.00 D。ROC曲线下面积(AUC)Dem(0.958)>AL/CR(0.940)。结论:3-14岁儿童SER与Dem呈正相关,与AL/CR呈负相关,预判近视的效率Dem优于AL/CR。眼球生物测量仪可直接提供Dem,且Dem与SER量效关系更便于计算,用于预测儿童SER更为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球镜度数 眼轴长度 轴率比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沉积岩中钙质结核成因综述
4
作者 刘超 梁天 +3 位作者 刘萧萧 安海花 陈浩 李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0,共10页
目的由自生碳酸盐矿物集合体构成的钙质结核是深时海相地层中较为常见的沉积构造,因其特殊的生长条件,已成为研究沉积环境、古气候和沉积物孔隙流体演化的重要载体。为深入了解不同钙质结核的成因,突出其地质意义,方法本文介绍了不同成... 目的由自生碳酸盐矿物集合体构成的钙质结核是深时海相地层中较为常见的沉积构造,因其特殊的生长条件,已成为研究沉积环境、古气候和沉积物孔隙流体演化的重要载体。为深入了解不同钙质结核的成因,突出其地质意义,方法本文介绍了不同成因类型钙质结核的宏观形态、微观组构和同位素等特征,并对其成岩时限、生长模式和涉及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进行了综述。结果钙质结核可形成于准同生沉积阶段、早期成岩阶段和晚期成岩阶段,包括同心圈层状生长和弥漫性生长两种生长模式。钙质结核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3种:(1)在厌氧环境中,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为硫酸盐还原菌提供电子供体,发生氧化,生成碳酸氢根,导致孔隙水中碱度升高和钙质结核的形成;(2)在硫酸盐还原菌和甲烷氧化古菌共同作用下,冷泉流体中的甲烷发生厌氧氧化作用,孔隙水中过饱和的碳酸盐发生沉淀,形成钙质结核;(3)深埋藏环境下,孔隙水中的流体超压形成的晚期成岩构造,以发育“牛肉”和“锥中锥”为特征。结论目前对参与钙质结核形成的微生物过程已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但仍需更多高分辨率原位分析,以揭示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如有机质矿化作用、硫酸盐还原与甲烷厌氧氧化耦合作用等)如何控制结核生长,并对其成因机制作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结核 同位素特征 甲烷厌氧氧化 地球生物化学过程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根与芳烃化合物固—液有机质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5
作者 林晓慧 梁天 +2 位作者 邹艳荣 陶成 王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4-620,共7页
地质条件下,烃源岩中最初生成的油气,达到饱和后,才能排出运移,而干酪根对烃类的吸附作用,是影响含油饱和度的重要因素。热解作用产生的烃类物质会与干酪根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研究固体干酪根有机质对液态烃的溶解和吸附能力,可以明确... 地质条件下,烃源岩中最初生成的油气,达到饱和后,才能排出运移,而干酪根对烃类的吸附作用,是影响含油饱和度的重要因素。热解作用产生的烃类物质会与干酪根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研究固体干酪根有机质对液态烃的溶解和吸附能力,可以明确烃源岩对烃类化合物的选择性滞留及生排烃特征。芳烃是石油烃类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酪根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utodock软件将不同类型的芳烃化合物分子(包括苯、稠环芳烃和稠环芳烃衍生物)与不同成熟度的干酪根分子进行半柔性对接结算,计算两者结合所需的吉布斯自由能,研究芳烃化合物与干酪根结合的特征,从分子层面上研究干酪根吸附芳烃化合物的机理,揭示固—液有机质相互作用的本质。当与相同成熟度的干酪根结合时,稠环芳烃的分子质量越大、化合物中的甲基数量越多、分子缩合度越高,与干酪根分子结合所需的吉布斯自由能越低;芳烃化合物与干酪根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受到芳烃的分子质量、分子缩合程度以及体系内甲基数量3个因素的影响。处于生烃高峰后,芳碳甲基含量较高的干酪根对芳烃的吸附能力较强;分子质量大、缩合度高的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与干酪根的结合能力较强;常规连接的小分子芳烃化合物在干酪根中的滞留能力较弱,更易发生排烃作用,运移富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 芳烃化合物 分子对接 吸附作用 吉布斯自由能 生排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甘蔗对重金属吸收的施肥模式探究
6
作者 朱瑜 谭俊杰 +2 位作者 梁阗 杨尚东 谭宏伟 《中国糖料》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蔗重金属含量、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甘蔗‘柳城05-136’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化肥(A)、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B)、生物有机肥(C)、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生物有机肥(D)、不施肥(CK)5个施肥处理。... 【目的】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蔗重金属含量、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甘蔗‘柳城05-136’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化肥(A)、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B)、生物有机肥(C)、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生物有机肥(D)、不施肥(CK)5个施肥处理。【结果】与化肥(A)处理相比,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B)、生物有机肥(C)以及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生物有机肥(D)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甘蔗植株镉、汞、砷、铬等重金属的含量,分别减少了0.05~0.08 mg/kg、0.01~0.02 mg/kg、0.09~0.13 mg/kg、0.19~0.43 mg/kg;另一方面,与化肥(A)处理相比,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B)或生物有机肥(C)处理甘蔗产量和有效茎数虽然显著低于化肥处理,分别减少了1500~4455 kg/hm^(2)和1860—2090株/hm^(2),但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生物有机肥(D)处理与化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与不施肥(CK)和化肥(A)处理相比,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B)、生物有机肥(C)以及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生物有机肥(D)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甘蔗蔗糖含量与锤度,分别增加了0.1%~1.27%和0.2%~2.84%。【结论】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B)、生物有机肥(C)以及两者混合施用处理(D)均可显著降低甘蔗植株镉、汞、砷、铬等重金属的含量,同时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生物有机肥混合施用处理(D)还可以显著提高了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物有机肥 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听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市场反应:基于上市公司入驻抖音的自然实验
7
作者 梁田 俞明轩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412-427,共16页
我国社交媒体发展在变迁历史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已步入内容共生与多元形式融合的阶段。此发展可能源于资本市场的信息需求。在总结视听信息披露的基础上,选择抖音这一场景,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试图为我国短视频类社交媒体... 我国社交媒体发展在变迁历史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已步入内容共生与多元形式融合的阶段。此发展可能源于资本市场的信息需求。在总结视听信息披露的基础上,选择抖音这一场景,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试图为我国短视频类社交媒体对资本市场反应的影响提供证据。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通过入驻抖音,当日发布的首个视听信息会带来正向显著的短期市场反应。具体而言:一是上市公司入驻抖音当日发布首个视听信息,其内容包含经营性增量信息会产生正向的短期市场反应。二是上市公司入驻抖音当日发布经营性增量信息分别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性组合也能显著提高短期市场反应。不仅拓展了关于社交媒体信息效应的经济后果研究,还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信息披露 短视频类社交媒体 上市公司入驻抖音 短期市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机房数智化节能提升方案
8
作者 顾江泓 古大鹏 +1 位作者 梁田 张德树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S01期293-297,共5页
随着通信业务量的飞跃式地增长,通信机房内的主要通信设备量也在不断增加,对机房空调制冷的要求也在相应的提高。而机房空调的能耗在机房总体能耗中占据相对较高比例,因此,在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潮流的大背景下,空调系统节能与否是机房... 随着通信业务量的飞跃式地增长,通信机房内的主要通信设备量也在不断增加,对机房空调制冷的要求也在相应的提高。而机房空调的能耗在机房总体能耗中占据相对较高比例,因此,在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潮流的大背景下,空调系统节能与否是机房是否节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提出了一项数智化提升机房节能的方案,并通过方案实施降低了机房PUE,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对下一步进一步推进和丰富机房智能化提出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机房 能源管理 空调群控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介入术后残余病变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欣 王忠良 +3 位作者 刘敏 梁田 张寒梅 王如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观察本院自制汤剂冠心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介入术(PCI)后残余病变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介入术后残余病变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冠心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西药方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目的观察本院自制汤剂冠心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介入术(PCI)后残余病变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介入术后残余病变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冠心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西药方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冠心汤组(5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冠心汤,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代谢(TC、HDL-C、LDL-C)和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的水平,观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心绞痛复发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心绞痛复发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等方面较前改善(P<0.05~0.01),冠心汤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冠心汤组的中医证候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1)。2组hs-CRP、TC、LDL-C均显著下降(P<0.05~0.01),冠心汤组降低更明显(P<0.05~0.01);2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TIB均较前降低(P<0.05~0.01),冠心汤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冠心汤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后残余病变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心肌缺血,调节血脂代谢,减少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汤 气虚血瘀型 介入术后 残余病变心绞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隙健康宣教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李永聪 黄晶晶 +5 位作者 卢磊 梁田 黄秀 荆梦晴 李春梅 杨梅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4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究无缝隙健康宣教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缝隙健康宣教。... 目的:探究无缝隙健康宣教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缝隙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度、自护能力及疾病感知控制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复杂性、不可预测、不连贯、不明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复杂性、不可预测、不连贯、不明确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控制、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控制、自我效能感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健康宣教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自护能力以及疾病感知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健康宣教 慢性心力衰竭 疾病认知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辐98-296’种茎补种‘桂糖42号’宿根蔗农艺性状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游建华 梁阗 +4 位作者 樊保宁 吴凯朝 黄日宏 谭宏伟 廖庆才 《农学学报》 2019年第9期17-22,共6页
研究‘桂辐98-296’(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桂糖42号’(GT42)宿根蔗对农艺性状的影响,探讨GF98-296解决甘蔗宿根缺株断垄问题,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计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GT42宿根(A)、GT42种茎直接补种于GT42宿根(B)和自... 研究‘桂辐98-296’(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桂糖42号’(GT42)宿根蔗对农艺性状的影响,探讨GF98-296解决甘蔗宿根缺株断垄问题,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计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GT42宿根(A)、GT42种茎直接补种于GT42宿根(B)和自然状态GT42宿根(CK)3个处理,在GT42宿根苗期1~4张叶片时期实施补种,并调查各个处理的农艺性状及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A处理产量达到77.93 t/hm2,分别比B处理和CK增产14.15、19.79 t/hm2,增幅分别达22.18%和34.03%,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B处理的产量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直接补种处理均不影响GT42宿根的发株、成茎、产量和蔗糖分;A处理的GF98-296蔗茎蔗糖分略高于GT42宿根;通过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GT42宿根,蔗农增收5506.6元/hm2,制糖企业可增加工业产值14813.2元/hm2。GF98-296适宜作为GT42宿根的种茎直接补种品种,应对这项新技术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茎直接补种 '桂辐98-296’ '桂糖42号’ 宿根 延长甘蔗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节庆活动期间博物馆配套视觉传播方案研究--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例
12
作者 梁田 王正泽 《丝网印刷》 2024年第8期80-82,共3页
以节庆活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探讨博物馆视觉传播形式、策略和发展路径,并对洛阳市文化地标博物馆融入“洛阳牡丹文化节”的视觉传播方案进行研究,分析以文创、设计等赋能“文化宝库”策略,为当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节庆活动 博物馆 视觉传播 洛阳牡丹文化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转的稀疏阵多目标聚焦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殷磊 梁天 +3 位作者 林中朝 张玉 赵勋旺 王楠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9-52,共4页
针对时间反转方法中对远场多个目标的聚焦问题时,需要对得到的传输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则要求该矩阵为方阵,这就要求天线的探测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数量相同。考虑雷达的工作特性,本文使用部分天线单元做探测天线单元,并将得到端口的散... 针对时间反转方法中对远场多个目标的聚焦问题时,需要对得到的传输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则要求该矩阵为方阵,这就要求天线的探测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数量相同。考虑雷达的工作特性,本文使用部分天线单元做探测天线单元,并将得到端口的散射参数矩阵重新构造后进行特征值分解。主特征值个数对应目标个数,对主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时间反转并计算其远场方向图,便可以得到远场方向图上对目标的聚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有效的在多个目标处分别聚焦,并具有良好的聚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反转理论 稀疏天线阵 多目标聚焦 特征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固氮菌肥对甘蔗的应用效果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阗 何为中 +4 位作者 谭宏伟 高轶静 庞天 李德伟 覃振强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1-16,共6页
探讨固氮菌肥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品质的影响,明确固氮菌肥的最佳施氮范围,试验设5个处理,CK为常规尿素追量900kg/hm^2,固氮菌浸种的A、B、C、D处理中,尿素追量分别为630、540、450、360kg/hm^2;调查各处理的甘蔗农艺性状... 探讨固氮菌肥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品质的影响,明确固氮菌肥的最佳施氮范围,试验设5个处理,CK为常规尿素追量900kg/hm^2,固氮菌浸种的A、B、C、D处理中,尿素追量分别为630、540、450、360kg/hm^2;调查各处理的甘蔗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蔗茎产量及蔗糖品质表现。与CK相比,A、B、C、D处理下,甘蔗分蘖率减少9.72%~16.61%、并随施氮量的减少而减少、差异显著。同时甘蔗产量增加0.58%~5.34%、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尿素追量540~630kg/hm^2内,固氮菌肥对甘蔗施用的综合效果最佳。固氮菌肥与适量氮肥配施,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延长肥料作用时间,促进甘蔗生长,增加和稳定产量,减少化肥施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收入,达到减肥增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肥 施氮水平 甘蔗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种植模式对甘蔗产量及效益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阗 罗亚伟 +7 位作者 游建华 高轶静 何为中 谭宏伟 周柳强 刘丽敏 刘红坚 李涛 《中国糖料》 2023年第2期41-46,共6页
以人工种植为对照,采用整杆即切种式种植机和预切种式种植机进行甘蔗不同机械种植模式比较试验,分析各种植模式作业质量、效率、甘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差异。结果表明:即切种式种植和预切种式种植伤芽率分别为12.4%、9.7%,种茎破头率分别... 以人工种植为对照,采用整杆即切种式种植机和预切种式种植机进行甘蔗不同机械种植模式比较试验,分析各种植模式作业质量、效率、甘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差异。结果表明:即切种式种植和预切种式种植伤芽率分别为12.4%、9.7%,种茎破头率分别为9.1%、5.8%,均高于人工种植伤芽率的2.4%和种茎破头率的4.7%;预切种式种植萌芽率最高为50.1%,显著高于即切种式种植的42.9%;人工种植有效茎数和成茎率分别为79290条/hm^(2)和60.4%,显著高于预切种式种植的72330条/hm^(2)和49.9%;三种种植模式甘蔗分蘖率、株高、茎径及产量差异不显著;与人工种植相比即切种式种植工效提高3.18倍、作业成本降低1209元/hm^(2)、减收463元/hm^(2),预切种式种植工效提高3.78倍、作业成本减少947元/hm^(2)、减收2902元/hm^(2)。机械种植可以提高工效、减少用工成本,以整杆即切种式种植作业成本、产量及收益优于预切式机械种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机 种植模式 甘蔗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阗 杨尚东 +4 位作者 谭宏伟 何为中 卢文 谢金兰 王南通 《中国糖料》 2019年第4期11-17,2,共7页
研究一次性施用甘蔗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旨在解决甘蔗生产中施肥次数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缓释甘蔗专用肥6个配方肥一次性施用,进行一新一宿2年的栽培试验,调查分析各处理甘蔗的农艺、经济性状及效... 研究一次性施用甘蔗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旨在解决甘蔗生产中施肥次数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缓释甘蔗专用肥6个配方肥一次性施用,进行一新一宿2年的栽培试验,调查分析各处理甘蔗的农艺、经济性状及效益。结果表明,与CK相比,缓释肥具有增加甘蔗分蘖的功效,前期甘蔗株高显著增高、茎径增粗;其中,新植蔗施用缓释肥A、B、C、D、E处理产量比CK增产10.27%~15.36%,差异显著;宿根蔗施用缓控释肥A、B、C、D、E、F处理产量比CK增产2.05%~9.28%,但差异不显著。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具有提高甘蔗产量的功效;尤其新植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A、B、C、D、E处理,可提高甘蔗分蘖,增加有效茎数,增产效果显著;宿根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虽然甘蔗增产效果不显著,但劳力成本显著下降;新植蔗或宿根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中,E处理施肥量2 250 kg/hm2(含增效剂8 kg/t)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一次性施用 缓释肥 产量 蔗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对甘蔗白蚁田间药效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德伟 江凤兰 +5 位作者 农振益 梁阗 罗亚伟 苏云武 谭宏伟 覃振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93-99,共7页
【目的】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甘蔗白蚁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采用拌肥料撒施法进行两种不同含量氯虫苯甲酰胺对甘蔗白蚁的田间防治试验。在收获前(11月)调查甘蔗白蚁为害株,收获时调查白蚁为害株、甘蔗有效茎数和测... 【目的】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甘蔗白蚁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采用拌肥料撒施法进行两种不同含量氯虫苯甲酰胺对甘蔗白蚁的田间防治试验。在收获前(11月)调查甘蔗白蚁为害株,收获时调查白蚁为害株、甘蔗有效茎数和测定产量,计算甘蔗白蚁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结果】在板麦村试验点5%氯虫苯甲酰胺7.5 kg/hm^(2)和4%氯虫苯甲酰胺7.5 kg/hm^(2)对甘蔗白蚁为害株率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对照药剂15%吡虫啉7.5 kg/hm^(2)的白蚁为害株率;而在渠凹村3种药剂处理白蚁为害株率差异不显著。总体而言,以5%氯虫苯甲酰胺7.5 kg/hm^(2)防治甘蔗白蚁效果较好,可将白蚁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内,防治效果达80%以上;甘蔗产量比空白对照增加19.2~31.5 t/hm^(2),纯收入增加8784~15180元/hm^(2),增产增收明显。【结论】5%氯虫苯甲酰胺(桂中2号)7.5 kg/hm^(2)对甘蔗白蚁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效益显著,可在甘蔗白蚁为害较严重的蔗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白蚁 杀虫剂 氯虫苯甲酰胺 防治效果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承诺视角的长沙市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小毛 梁天 谢芳 《山东体育科技》 2020年第5期12-16,共5页
以运动承诺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个人因素、校园环境、社会支持如何通过锻炼承诺来影响长沙市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结果显示:1)个人因素、校园环境、社会支持对长沙市大学生锻炼承诺水平、体育锻炼行为均存在... 以运动承诺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个人因素、校园环境、社会支持如何通过锻炼承诺来影响长沙市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结果显示:1)个人因素、校园环境、社会支持对长沙市大学生锻炼承诺水平、体育锻炼行为均存在显著性影响;锻炼承诺各维度对长沙市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均存在显著性影响。2)个人因素、校园环境和社会支持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锻炼承诺及各维度之间存在可接受的共线性问题。个人因素、校园环境、社会支持与体育锻炼行为各指标间线性关系显著,对锻炼时间和锻炼坚持性的解释程度最高;锻炼承诺各维度与体育锻炼行为各指标之间线性关系显著,对锻炼坚持性的解释程度最高;添加了锻炼承诺变量后,4个变量对体育锻炼行为各指标的总变异可有效解释的比例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由此可知,个人因素、校园环境、社会支持既直接影响、又通过锻炼承诺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这4个变量的整体影响效应大幅度提升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解释或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承诺 体育锻炼行为 大学生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叶残株不同处理方式对宿根蔗出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亚伟 梁阗 +7 位作者 黄金生 高轶静 何为中 谭宏伟 周柳强 刘丽敏 刘红坚 李涛 《甘蔗糖业》 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
生产上,甘蔗收获后蔗叶残株处理通常有原地覆盖(或人工收集隔行覆盖)、蔗叶残株原地焚烧、机械粉碎还田、人工捡拾和机械打捆捡拾等几种方式,为了解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宿根蔗的影响,进行了留宿蔗地蔗叶残株不同处理方式对宿根蔗出苗生长... 生产上,甘蔗收获后蔗叶残株处理通常有原地覆盖(或人工收集隔行覆盖)、蔗叶残株原地焚烧、机械粉碎还田、人工捡拾和机械打捆捡拾等几种方式,为了解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宿根蔗的影响,进行了留宿蔗地蔗叶残株不同处理方式对宿根蔗出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蔗地残株粉碎+平茬、残株焚烧、残株粉碎和捡拾清理均能有效提高宿根蔗的萌芽出苗率,促进蔗苗的生长和分蘖。其中,以残株粉碎+平茬处理最优,其宿根蔗的出苗率、分蘖率、苗高和叶长分别比原地覆盖(对照)提高14.6%(绝对值)、16.2%(绝对值)、35.3%、16%,可以替代蔗叶残株焚烧,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栽培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蔗 蔗叶残株 农艺性状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粉蚧防治药剂筛选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亚伟 覃振强 +2 位作者 李德伟 梁阗 丁华珍 《中国糖料》 2021年第2期61-64,共4页
为筛选防治甘蔗粉蚧的杀虫剂,在广西两个蔗区进行了不同杀虫剂对新植(4个处理)和宿根(3个处理)甘蔗粉蚧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应用300 g/L氯虫·噻虫嗪SC 1050 mL/hm^(2)、40%溴酰·噻虫嗪FS 750 mL/hm^(2)、10%吡虫... 为筛选防治甘蔗粉蚧的杀虫剂,在广西两个蔗区进行了不同杀虫剂对新植(4个处理)和宿根(3个处理)甘蔗粉蚧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应用300 g/L氯虫·噻虫嗪SC 1050 mL/hm^(2)、40%溴酰·噻虫嗪FS 750 mL/hm^(2)、10%吡虫啉WP 22.5 kg/hm^(2)+90%杀虫单SP 6 kg/hm^(2)三种杀虫剂处理对甘蔗粉蚧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71%、62.47%、59.5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前两种杀虫剂的虫株率明显低于另一种杀虫剂和对照空白;宿根蔗应用300 g/L氯虫·噻虫嗪SC 1050 mL/hm^(2)对甘蔗粉蚧的防治效果(59.51%)明显优于0.5%噻虫嗪GR 75kg/hm^(2)的防治效果(16.34%),但处理间的虫株率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说明300 g/L氯虫·噻虫嗪SC 1050 mL/hm^(2)、40%溴酰·噻虫嗪FS 750 mL/hm^(2)和10%吡虫啉WP 22.5 kg/hm^(2)+90%杀虫单SP 6 kg/hm^(2)防治新植蔗粉蚧效果显著;300 g/L氯虫·噻虫嗪SC 1050 mL/hm^(2)防治宿根蔗粉蚧也有较好的效果。因此300 g/L氯虫·噻虫嗪SC可作为新植蔗和宿根蔗粉蚧的防治用药,在新植蔗下种和宿根蔗大培土时按本试验用量一次性施用;40%溴酰·噻虫嗪FS和10%吡虫啉WP+90%杀虫单SP可作为新植蔗粉蚧的防治用药,在新植蔗下种时按本试验用量一次性施用。并探讨了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粉蚧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