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转录因子LcZAT 1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
作者 卿昊炜 张树伟 +9 位作者 莫啸 易晨歆 郭慧勤 韦金菊 吴子昂 徐炯志 贾海锋 邱海吉 张艳青 丁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探究LcZAT12在荔枝果实发育成熟中的作用,以禾荔及禾荔晚熟芽变突变株MS1、MS2作为试材,克隆出LcZAT12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LcZAT12在荔枝不同组织及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中果皮和种子中的表... 为探究LcZAT12在荔枝果实发育成熟中的作用,以禾荔及禾荔晚熟芽变突变株MS1、MS2作为试材,克隆出LcZAT12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LcZAT12在荔枝不同组织及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中果皮和种子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LcZAT12全长429 bp,编码氨基酸142个;利用在线网站对LcZAT12的蛋白性质进行预测显示,该蛋白位于细胞核,磷酸化以丝氨酸为主,无信号肽与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LcZAT蛋白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LcZAT12蛋白与糖槭和漾濞槭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最近;时空表达模式表明,LcZAT12蛋白可能在荔枝果实发育期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LcZAT12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表达量 果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甘蔗锈病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2
2
作者 韦金菊 邓展云 +3 位作者 黄伟华 潘雪红 王伯辉 刘晓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4997-14999,共3页
甘蔗锈病是危害甘蔗叶片的主要病害。对在广西北海蔗区发现的甘蔗锈病病原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黑暗条件和浓度为1.5%的葡萄糖可促进该病菌夏孢子萌发;较适宜萌发温度范围为20~25℃,最适宜温度是25℃;在相对湿度为80%以上... 甘蔗锈病是危害甘蔗叶片的主要病害。对在广西北海蔗区发现的甘蔗锈病病原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黑暗条件和浓度为1.5%的葡萄糖可促进该病菌夏孢子萌发;较适宜萌发温度范围为20~25℃,最适宜温度是25℃;在相对湿度为80%以上的条件下,夏孢子均能萌发,最适宜的萌发湿度是100%+水滴,萌发率达28.3%;在pH值4.0~11.1范围内,夏孢子均能萌发,最适合萌发的pH值是7.0;常规条件下,夏孢子的存活期最长达120d。防治对策着重在于选种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锈病 生物学特性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及其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韦金菊 毛莲英 +4 位作者 桂意云 张荣华 周会 杨荣仲 刘昔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76-82,共7页
N6-甲基腺嘌呤(m^6A)是指腺苷核苷酸在N-6位置的甲基化,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的一种mRNA转录后修饰,可以调控许多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对动物m^6A的位置、功能和机制的发现,揭示了RNA水平上新的基因调控层,引起了m^6A转录组学领域的研究... N6-甲基腺嘌呤(m^6A)是指腺苷核苷酸在N-6位置的甲基化,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的一种mRNA转录后修饰,可以调控许多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对动物m^6A的位置、功能和机制的发现,揭示了RNA水平上新的基因调控层,引起了m^6A转录组学领域的研究。与哺乳动物一样,植物上也存在甲基化,植物m^6A甲基化研究正成为关注的新热点。本文对m^6A甲基化的发现、功能、甲基化复合酶以及植物体m^6A甲基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m^6A甲基化对植物性状改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嘌呤 RNA甲基化修饰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9
4
作者 覃振强 邓展云 +4 位作者 黄冬发 黄伟华 韦金菊 颜梅新 林善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72-74,共3页
采用拌细沙撒施法,于2011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两个蔗区进行了几种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康宽悬浮剂225 mL/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61%和79.11%,30%度锐悬浮剂600 mL/hm2的防效分别为97.34%和73.09%,5%... 采用拌细沙撒施法,于2011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两个蔗区进行了几种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康宽悬浮剂225 mL/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61%和79.11%,30%度锐悬浮剂600 mL/hm2的防效分别为97.34%和73.09%,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的防效分别为61.68%和74.95%,明显优于其他药剂的防效。说明20%康宽悬浮剂和30%度锐悬浮剂对甘蔗螟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螟虫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巴蝇和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大田示范 被引量:18
5
作者 邓展云 方锋学 +4 位作者 刘海斌 潘雪红 韦金菊 黄冬发 刘晓静 《中国糖料》 2010年第3期9-11,共3页
为评价古巴蝇(Lixophaga diatraeae Townsend)和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在广西农科院武鸣里建基地进行了古巴蝇和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大田示范。对冬植蔗、春植蔗、秋植蔗、宿根蔗和实生苗释放古巴蝇和赤眼蜂... 为评价古巴蝇(Lixophaga diatraeae Townsend)和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在广西农科院武鸣里建基地进行了古巴蝇和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大田示范。对冬植蔗、春植蔗、秋植蔗、宿根蔗和实生苗释放古巴蝇和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结果显示:在不施用农药防治甘蔗螟虫的情况下,仅适时释放古巴蝇和赤眼蜂到蔗地,各蔗地的枯心率和螟害节率平均在5%和10%以下。表明古巴蝇和赤眼蜂能有效控制螟虫为害,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一生物防治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螟虫 古巴蝇 赤眼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病虫害防控对策 被引量:12
6
作者 覃振强 李德伟 +3 位作者 罗亚伟 宋修鹏 韦金菊 魏春燕 《中国糖料》 2017年第5期68-71,共4页
推进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需要以优良甘蔗品种为基础,结合高效栽培技术和病虫等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为保障。通过对当前甘蔗病虫害发生概况、存在问题、"双高"基地甘蔗生产对病虫害的影响进行分析,从5个方面提出... 推进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需要以优良甘蔗品种为基础,结合高效栽培技术和病虫等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为保障。通过对当前甘蔗病虫害发生概况、存在问题、"双高"基地甘蔗生产对病虫害的影响进行分析,从5个方面提出了"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病虫害防控对策:(1)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病虫害监测预警平台;(2)开展甘蔗植保高效机械化技术研究;(3)开展甘蔗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的统防统治工作;(4)因地制宜制定"双高"糖料蔗基地甘蔗病虫害防控方案;(5)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双高”糖料蔗基地 病虫害 防控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花叶病SCMV调查初报 被引量:15
7
作者 颜梅新 黄伟华 +2 位作者 邓展云 黄诚华 韦金菊 《中国糖料》 2012年第1期50-51,57,共3页
为探明甘蔗花叶病SCMV在广西蔗区的发生情况,给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从广西各主要蔗区对不同品种采集表现花叶症状的甘蔗样品,采用1对病毒CP基因引物(SCMVF4:5′-GTTTTYCACCAAGCTGGAACAGTC-3′;Y=CorT,SCMVR3:5′-AGCTGTGTGTCT... 为探明甘蔗花叶病SCMV在广西蔗区的发生情况,给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从广西各主要蔗区对不同品种采集表现花叶症状的甘蔗样品,采用1对病毒CP基因引物(SCMVF4:5′-GTTTTYCACCAAGCTGGAACAGTC-3′;Y=CorT,SCMVR3:5′-AGCTGTGTGTCTCTCTGTATTCTC-3′),进行一步法RT-PCR检测。结果表明:69.4%的样品为阳性。选取8份代表性样品,对经SCMVF4/SCMVR3扩增获得的病毒CP基因片段进行直接测序,所得序列经Blast比对确认均为SCMV CP序列。在所调查的品种中,主栽品种ROC22最易受SCMV侵染,其它台糖系列如台糖16、台糖28、台糖95-889、台优,柳城03-182、柳城03-1137及广西甘蔗研究所许多品系均检测到SCMV。目前甘蔗花叶病SCMV已在广西主要蔗区普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花叶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产高糖抗倒甘蔗新品种桂糖37选育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展云 刘海斌 +10 位作者 方锋学 张革民 李杨瑞 何红 刘晓静 徐林 闭少玲 李鸣 王泽平 韦金菊 唐红琴 《中国糖料》 2012年第2期1-3,共3页
桂糖37(原名:桂糖03-2357,亲系:湛蔗92-126×CP72-2086)发芽出苗率好,分蘖多,发株率高,早生快发,前、中期生长快,后期生长势优。中至中大茎、早熟、高糖、高产、宿根性强、实心、抗风抗倒,耐粗放种植。产蔗量为94.88t/hm2,较新台糖2... 桂糖37(原名:桂糖03-2357,亲系:湛蔗92-126×CP72-2086)发芽出苗率好,分蘖多,发株率高,早生快发,前、中期生长快,后期生长势优。中至中大茎、早熟、高糖、高产、宿根性强、实心、抗风抗倒,耐粗放种植。产蔗量为94.88t/hm2,较新台糖22(88.29 t/hm2)增产7.47%;蔗糖分14.32%,与新台糖22(14.44%)蔗糖分相近;含糖量为13.62t/hm2,较新台糖22(12.71 t/hm2)增产7.16%;纤维素含量较新台糖22高约1.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丰产高糖 桂糖37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优良新品种桂糖41号选育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泽平 徐林 +6 位作者 段维兴 邓展云 张革民 王伦旺 刘晓静 韦金菊 刘海斌 《中国糖料》 2015年第2期4-6,共3页
桂糖41号(原名:桂糖03-2309)是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经过11年的试验研究选育出来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桂糖41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为102.62t/hm2和14.42t/hm2,比ROC22增产10.26%、增糖10.17%;11月至次年2月新植蔗蔗糖分分... 桂糖41号(原名:桂糖03-2309)是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经过11年的试验研究选育出来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桂糖41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为102.62t/hm2和14.42t/hm2,比ROC22增产10.26%、增糖10.17%;11月至次年2月新植蔗蔗糖分分别为13.19%、14.55%、14.58%、14.86%,高于对照种ROC22;该品种适应性广,蔗茎粗大,增产增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桂糖41号 选育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高糖易收获甘蔗新品种桂糖36的选育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海斌 方锋学 +11 位作者 邓展云 张革民 刘晓静 何红 李杨瑞 李鸣 徐林 闭少玲 贤武 王泽平 唐红琴 韦金菊 《中国糖料》 2012年第3期1-3,共3页
桂糖36(原名:桂糖03-1403,亲系:ROC23×CP84-1198)中至中大茎,发芽出苗好,分蘖能力特强,发株率高,早生快发,前、中期生长快,后期生长势优,特早熟、特高糖、高产、宿根性好、极易脱叶或自动脱叶,适应于中等水肥条件栽培。甘蔗蔗糖分1... 桂糖36(原名:桂糖03-1403,亲系:ROC23×CP84-1198)中至中大茎,发芽出苗好,分蘖能力特强,发株率高,早生快发,前、中期生长快,后期生长势优,特早熟、特高糖、高产、宿根性好、极易脱叶或自动脱叶,适应于中等水肥条件栽培。甘蔗蔗糖分15.58%,较对照种新台糖22(14.44%)增1.14%;产蔗量86.64 t/hm2,与新台糖22(88.29 t/hm2)相近;含糖量13.52t/hm2,较新台糖22(12.71t/hm2)增加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桂糖36 选育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基质网袋在甘蔗组培苗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桂意云 吴杨 +6 位作者 李海碧 韦金菊 刘昔辉 祝开 周会 赵培方 张荣华 《中国糖料》 2022年第4期25-29,共5页
选用3个甘蔗品种‘桂糖42号’、‘桂糖58号’和‘桂果蔗1号’组培苗,通过轻型基质网袋(T)和传统塑料穴盘加黄泥土(CK)2种种植方式,假植后对苗的生长、大田种植初期抗干旱时间、大田移栽成活率以及2种种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选用3个甘蔗品种‘桂糖42号’、‘桂糖58号’和‘桂果蔗1号’组培苗,通过轻型基质网袋(T)和传统塑料穴盘加黄泥土(CK)2种种植方式,假植后对苗的生长、大田种植初期抗干旱时间、大田移栽成活率以及2种种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轻型基质网袋育苗能提高‘桂果蔗1号’组培假植苗成活率,比CK提高1.94个百分点;利用轻型基质网袋育苗,3个甘蔗品种的绿叶数比CK多1~2片,株高增加了22.00%~27.10%;‘桂糖42号’、‘桂糖58号’和‘桂果蔗1号’的根重分别增加了46.5%、36.90%和22.54%。将‘桂糖42号’假植苗种植到大田,在未浇定根水的条件下,对比CK,轻型基质网袋育苗3、4月份抗干旱时间能力提高了3~4倍,在温度较高、阳光较强的6、7月,抗干旱时间能力提高了8倍。大田种植下,轻型基质网袋育苗成活率约为100%,成活率提高了3.26~3.68个百分点。轻型基质网袋育苗具有重量轻、根系发育好、根量多、缩短假植时间、大田种植无缓苗期、运输方便和适合机械化种植等优点,值得在甘蔗组培育苗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轻型基质网袋 组培苗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分蘖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荣华 桂意云 +2 位作者 韦金菊 区惠平 刘昔辉 《园艺与种苗》 CAS 2017年第7期71-75,共5页
对作物分蘖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指出分蘖是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在水稻分蘖性状研究上已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可以归结为水稻分蘖基因挖掘与利用和分蘖与激素间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 作物 水稻 分蘖基因 克隆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DNA提取与SRAP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韦金菊 何凡 +1 位作者 范鸿雁 刘晓静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对番木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SRAP反应体系的模板、引物、dNTP、Taq聚合酶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最优反应体系为模板DNA 40 ng,引物浓度0.4μmol/L,Taq聚合酶0.4 U/20μL,dNTPs 0.2 mmol/L。番木瓜的SRAP-PCR程序... 对番木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SRAP反应体系的模板、引物、dNTP、Taq聚合酶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最优反应体系为模板DNA 40 ng,引物浓度0.4μmol/L,Taq聚合酶0.4 U/20μL,dNTPs 0.2 mmol/L。番木瓜的SRAP-PCR程序为94℃预变性4分钟;94℃变性1分钟,35℃复性1分钟,72℃延伸1.5分钟,5个循环;94℃变性1分钟,52℃复性1分钟,72℃延伸1.5分钟,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分钟,4℃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DNA提取 SRAP反应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黑穗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韦金菊 宋修鹏 +3 位作者 魏春燕 张小秋 黄伟华 颜梅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81-88,共8页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和生物质能源作物,由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是甘蔗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质量,对我国乃至世界甘蔗生产和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分子水平上甘...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和生物质能源作物,由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是甘蔗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质量,对我国乃至世界甘蔗生产和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分子水平上甘蔗鞭黑粉菌致病机理和甘蔗抗病机理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深入的机理研究为甘蔗黑穗病的有效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选育和推广抗黑穗病新品种是防治甘蔗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而我国在抗病育种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综述了甘蔗黑穗病发生与危害、病原特征、遗传多样性、致病机理、抗病育种及防治对策,并对甘蔗黑穗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 甘蔗鞭黑粉菌 遗传多样性 致病机理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