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错配:基本认知与治理策略
1
作者 陈美球 王检萍 +1 位作者 邱薇 涂梨平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9,共8页
研究目的:探究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错配的基本认识及治理策略,为优化农用地空间布局、实现“地尽其用”“良田粮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和系统推论。研究结果:(1)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错配是与“地尽其用”的偏离,与传统的资源错... 研究目的:探究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错配的基本认识及治理策略,为优化农用地空间布局、实现“地尽其用”“良田粮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和系统推论。研究结果:(1)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错配是与“地尽其用”的偏离,与传统的资源错配有着本质的区别,也与城镇土地资源错配明显不同;(2)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错配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土地多宜性是造成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错配的基础,经济利益驱动是最关键的因素,而相关政策的不匹配也不容忽视。研究结论:以系统思维构建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错配的治理体系,既要夯实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错配治理的理论与制度基础,包括加强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错配的相关理论研究,优化顶层设计形成部门合力,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管制作用,还要用好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错配治理的“组合拳”,包括妥善处理好相关利益关联主体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山上”换“山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鼓励农用地产权调整的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土地资源错配 农用地空间布局 错配原因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下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的策略
2
作者 陈美球 王检萍 《中国土地》 2025年第4期20-23,共4页
笔者认为,构建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对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提出了新目标任务。因此,要相应在专项规划编制策略上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强化部门间协同,并做好不同层级专项规划的传导。
关键词 耕地保护 专项规划 耕地占补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生计资本视角下农户居住保障方式选择偏好的研究——基于江西省4个“宅改”试点县的调查
3
作者 李鸣 詹妮 +2 位作者 陈美球 张婷 王立国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研究目的:探究可持续生计资本对农户居住保障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规律,为保障不同生计资本下农户“户有所居”的差别化用地供给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二元Logit模型。研究结果:(1)可持续生计总资本及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 研究目的:探究可持续生计资本对农户居住保障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规律,为保障不同生计资本下农户“户有所居”的差别化用地供给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二元Logit模型。研究结果:(1)可持续生计总资本及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等均可促进农户多元化居住保障方式选择偏好形成,改变传统单一的“一户一宅”选择。(2)自然资本劣势型结构农户偏好选择多元化居住保障方式,人力资本劣势型结构农户偏好选择传统“一户一宅”方式。(3)宅基地居住功能需求正向调节了可持续生计总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农户居住保障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结论:当宅基地供给无法满足传统“一户一宅”的用地需求时,应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水平,优化生计资本结构,结合农户季节性返乡等需求优化多元化居住用地保障政策供给,推动住房形态由传统“一户一宅”向“多户联建”“农民公寓”等其他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保障 农户偏好 土地要素配置 生计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提升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美球 王检萍 张淑娴 《中国土地》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本文认为,土地要素配置在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新质生产力中起着关键作用;要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坚持系统思维和需求导向,持续推进土地政策创新,通过提升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来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市场调节 政府调控 要素配置 需求导向 系统思维 持续推进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视耕地保护公益属性,强化政府职责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美球 《中国土地》 2024年第3期12-15,共4页
核心提示本文认为,《粮食安全保障法》充分体现了粮食安全的公益本性,而耕地保护同样具有明显的公益属性。为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要求,各级政府需要强化一系列的职责担当。食为政首,地为根基。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 核心提示本文认为,《粮食安全保障法》充分体现了粮食安全的公益本性,而耕地保护同样具有明显的公益属性。为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要求,各级政府需要强化一系列的职责担当。食为政首,地为根基。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粮食安全保障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保障 耕地保护 公益属性 党政同责 安全底线 政府职责 职责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强稳定、优布局、明责任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美球 张淑娴 闫梓旭 《中国土地》 2024年第12期34-37,共4页
核心提示本文认为,以“大占补”和“以补定占”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表现出“强稳定、优布局、明责任”的明显特征,强调补充耕地的稳定利用、回归农业生产的客观自然空间格局以及分类明确补充耕地责任主体,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 核心提示本文认为,以“大占补”和“以补定占”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表现出“强稳定、优布局、明责任”的明显特征,强调补充耕地的稳定利用、回归农业生产的客观自然空间格局以及分类明确补充耕地责任主体,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 耕地占补平衡 优布局 责任主体 空间格局 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利用与规划:内在需求与创新路径——基于“2023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的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检萍 陈美景 +1 位作者 陈美球 朱泰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研究目的:基于“2023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会议观点,梳理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利用与规划的内在需求与创新路径,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治理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中国式... 研究目的:基于“2023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会议观点,梳理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利用与规划的内在需求与创新路径,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治理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中国式现代化对国土空间利用与规划提出了走节约集约道路与保障粮食安全、坚持公平与效率协同、实现“三效益”统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全球视野等内在需求;(2)国土空间利用与规划要从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要素—空间—功能—价值”逻辑主线、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以及发挥现代科技支撑作用等方面实现路径创新。研究结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利用与规划,应持续强化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国土空间利用与规划理论研究,加强重视国土空间利用与规划中的人地关系研究,全面推进系统思维引领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土空间利用与规划 内在需求 路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的政策效应研究——以江西省余江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小薇 钟智宇 +3 位作者 陈美球 李鸣 柴季 王占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8,共10页
研究目的:以江西省余江区为例,评估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的政策效应。研究方法: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并运用“三步法”检验人—地—业三要素互馈互补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宅基地制度改革... 研究目的:以江西省余江区为例,评估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的政策效应。研究方法: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宅基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并运用“三步法”检验人—地—业三要素互馈互补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宅基地制度改革显著提升了余江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但提升幅度呈现倒“U”型变化规律;余江区“宅改”通过促进城乡劳动力、土地、资本要素流动和重组推动城乡融合水平提升,但各要素组合的作用程度不尽相同。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手段,能够促进城乡人—地—业要素的协同联动;未来应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促使政策边际效应拐点后移;协同推进多项改革措施,发挥政策的“乘数效应”,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制度改革 城乡融合 合成控制法 余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用地政策选择——基于“乡村振兴与农村产业用地政策创新研讨会”的思考 被引量:57
9
作者 陈美球 蒋仁开 +2 位作者 朱美英 翁贞林 郎海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0-96,共7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产业发展特征及其用地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农村产业用地制度创新对策,为实现"产业兴旺"提供用地保障。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乡村振兴中农村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用地需求... 研究目的:通过对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产业发展特征及其用地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农村产业用地制度创新对策,为实现"产业兴旺"提供用地保障。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乡村振兴中农村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用地需求,主要表现为产业融合需要用地的综合供给;结构优化需要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区域统筹;"绿色发展"需要更加严格的用地约束。研究结论:为了保障乡村振兴中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一要加强产业用地的制度供给,规范用地行为;二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保障粮食安全;三要以土地整治为抓手,提升用地保障能力;四要以村土地利用规划为平台,统筹区域产业发展及其用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乡村振兴 农村产业用地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流转中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42个县市64个乡镇74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49
10
作者 陈美球 邓爱珍 +2 位作者 周丙娟 肖鹤亮 何维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3,共8页
耕地流转是解决目前耕地经营过于分散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矛盾的根本性措施,而农户作为耕地经营的直接主体,其行为在耕地流转决策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对42个县市64个乡镇74个行政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ea... 耕地流转是解决目前耕地经营过于分散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矛盾的根本性措施,而农户作为耕地经营的直接主体,其行为在耕地流转决策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对42个县市64个乡镇74个行政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研究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影响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非农就业机会、耕地经营收益、农户家庭经济状况、耕地破碎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度;而影响农户耕地流入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家庭经济状况、耕地破碎度、耕地经营效益、非农就业机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度。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通过增强耕地流出驱动力和耕地流入源动力,来提高农户耕地流转积极性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耕地流出 耕地流入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实现研究——基于“土地征收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实现研讨会”的思考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美球 廖彩荣 +4 位作者 冯广京 王庆日 蒋仁开 张冰松 翁贞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4,共7页
研究目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内涵及其在土地征收中权益的实现途径分析,以期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基础参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1)成员资格的认定及内涵的界定,是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基础... 研究目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内涵及其在土地征收中权益的实现途径分析,以期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基础参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1)成员资格的认定及内涵的界定,是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基础,而成员权的高含金量决定了成员身份认定的复杂性;(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内涵与特征表现为:土地是维系成员权的根本,成员权的财产边界意识强烈,成员权强调"家庭"单元,社会成员权应优先于经济成员权,成员权以传统伦理为基础。研究结论:(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应遵循自治性、保障性、唯一性和尊重性4个基本原则;(2)成员认定及成员权内涵界定,应综合考虑户籍、承包权、权利义务、土地保障等多种因素;(3)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要平衡;(4)土地征收中成员权的实现要坚持村级留存和直接分配两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权 实现 补偿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群体农民耕地保护心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陈美球 邓爱珍 +3 位作者 周丙娟 刘中婷 吴萍 何维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22,共7页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否被有效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的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农民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在耕地保护方面,尤其是质量保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在江西省952户农户调研的基础上,按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否被有效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的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农民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在耕地保护方面,尤其是质量保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在江西省952户农户调研的基础上,按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分类,对不同群体农民对耕地保护的责任、数量和质量保护及耕地保护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群体农民的耕地保护心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提高广大农民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心态 群体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49
13
作者 陈美球 黄唱 +2 位作者 张婷 郭细根 刘桃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33,共8页
研究目的:系统剖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逻辑,并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系统推论。研究结果: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已难以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逻辑起点,构建有效... 研究目的:系统剖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逻辑,并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系统推论。研究结果: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已难以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逻辑起点,构建有效的“三权分置”制度体系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逻辑目标,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顺应人们对乡村高品质居住生活空间的需求、统筹好宅基地保障功能与资产功能的关系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逻辑主线。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改革必须兼顾宅基地制度自身的特殊性及其改革的敏感性,改革路径主要包括:一是聚焦于制度建设,并确保制度能得以落实;二是以系统思维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并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三是立足于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破解宅基地利用与管理中的难题;四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提升其行使所有权人的能力,并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其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制度改革 改革逻辑 改革路径 三权分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自然脆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美球 蔡海生 黄靓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81-183,共3页
针对江西省鄱阳湖区脆弱生态环境特征,从地质基础、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植被因素和水文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价了鄱阳湖区自然脆弱性,各县自然脆弱度依次为南昌县<波阳县<德安县<永修县<新建县<星子县<余干县&... 针对江西省鄱阳湖区脆弱生态环境特征,从地质基础、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植被因素和水文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价了鄱阳湖区自然脆弱性,各县自然脆弱度依次为南昌县<波阳县<德安县<永修县<新建县<星子县<余干县<九江县<湖口县<进贤县<都昌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自然脆弱性 鄱阳湖区 综合评价 生态环境特征 弱性 地质基础 地形地貌 土壤类型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剖析与对策探索——基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的调研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美球 李志朋 +3 位作者 刘桃菊 刘馨 曹磊 周小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38,共8页
研究目的: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为例,深入了解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为加速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观;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且来源多样化;失... 研究目的: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为例,深入了解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为加速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观;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且来源多样化;失地农民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失地农民征地补偿费用的使用主要用于基本保障,较少用于非农创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失地农民市民化面临着"还建房"社区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软件环境建设严重滞后,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困难大等主要困境。研究结论:要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必须改革土地征用安置补偿方式,保障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引导与扶持,着重培育失地农民的生存能力;创新"还建房"小区管理,构建成"和谐社区";加强"还建房"小区文化建设,优化失地农民市民化软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失地农民市民化 现状 对策 沙井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构筑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命运共同体?--基于江西乐安“绿能”模式的实践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美球 廖彩荣 +1 位作者 朱美英 张淑娴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40,共9页
发挥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路径,而构筑具有主体多元性、开放包容性和共治共享性等特征的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命运共同体,则是发挥龙头企业对小农户带动作用的关键所在。江西省乐安... 发挥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路径,而构筑具有主体多元性、开放包容性和共治共享性等特征的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命运共同体,则是发挥龙头企业对小农户带动作用的关键所在。江西省乐安县引进乐安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形成了"政府引导、村组主导、村民自愿、企业对接;协同多样、保障多元、风险可控、利益共享"的乐安"绿能"模式,促进了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在解决小农户分散经营外部性社会高成本、推动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方面已成效初显。乐安"绿能"模式的实践表明,各主体明确的角色定位是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相互信任且充分嵌融是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头企业 小农户 命运共同体 乐安“绿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体”还是“共有体”? 被引量:39
17
作者 陈美球 廖彩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3,共7页
研究目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本质进行辨析,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制度改革奠定基础。研究方法:系统推论。研究结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本质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体",与股份制组织存在本质区别。研究结论:应正视农... 研究目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本质进行辨析,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制度改革奠定基础。研究方法:系统推论。研究结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本质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体",与股份制组织存在本质区别。研究结论:应正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维系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共同体"。在土地制度改革中,要坚持集体所有制底线,谨防形式上的"保留";要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法律地位无法人地位的现状;要以完善成员权为重点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建设;要加强当前农户个体与集体理性行为研究;经济效益不应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首要目标;要完善"生不增、死不减"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共同体” 本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农民利益保障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增减挂钩”试点农民利益保障》专题调研 被引量:48
18
作者 陈美球 马文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4,共6页
研究目的: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农民利益保障提供对策建议,以利于"增减挂钩"工作的健康推进。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目前"增减挂钩"中,拆迁补偿标准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集中安置是大多数农民的安置意... 研究目的: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农民利益保障提供对策建议,以利于"增减挂钩"工作的健康推进。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目前"增减挂钩"中,拆迁补偿标准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集中安置是大多数农民的安置意愿、方便耕作是安置选址的关注点、生活成本的提高是农民集中安置到城镇最担心的问题;"增减挂钩"中影响农民利益的主要障碍因素包括:工作理念的偏差、农民利益保障的理论基础薄弱、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缺失、忽视区域差异而盲目推进。研究结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增减挂钩"中的农民利益:(1)正确树立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城乡统筹的工作理念;(2)建立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3)实施区域差异化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因地制宜,稳步推进;(4)建立严格的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5)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民利益保障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构建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2 位作者 吕添贵 赵宝苹 许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67,共4页
为了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在阐述构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内公众环... 为了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在阐述构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内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认识流域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建立流域协调统筹规划,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屏障 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 对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土地管理适应WTO的对策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美球 汪峰 吴次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26-31,共6页
分析了 WTO对我国土地管理的积极影响 ,并分别从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二方面对我国土地管理现状与WTO的不适应之处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我国土地管理适应 WTO的原则 ,即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加强耕地保护 ,强调粮食安全 ;原则性与... 分析了 WTO对我国土地管理的积极影响 ,并分别从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二方面对我国土地管理现状与WTO的不适应之处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我国土地管理适应 WTO的原则 ,即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加强耕地保护 ,强调粮食安全 ;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统一 ;实现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土地管理 原则 对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