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耦增强型CMOS相机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亚情 李晗艳 +7 位作者 张立昀 陈旭华 李晓露 邱永生 何俊 高天礼 杜培德 周盛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9-706,721,共9页
直耦增强型CMOS(intensified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ICMOS)相机通过将像增强器输出窗与CMOS直接耦合而成,具备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光谱范围可调等特点。本文根据ICMOS的组成结构,分析了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C... 直耦增强型CMOS(intensified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ICMOS)相机通过将像增强器输出窗与CMOS直接耦合而成,具备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光谱范围可调等特点。本文根据ICMOS的组成结构,分析了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CMOS等各组成部件对直耦ICMOS成像性能的影响,提出ICMOS用像增强器、CMOS成像器件的选型依据,并结合公司对像增强器的加工优势,基于18 mm NVT-7像增强器和1英寸CMOS开展了实际微光成像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直耦方式的ICMOS相机能够在5×10^(-4)lx条件下清晰成像,分辨力达到16 lp/mm。此外,用于ICMOS耦合的像增强器增益不宜过高,4000 cd/(m^(2)·lx)比较适宜,另外,在增益适宜的条件下,荧光屏输出亮度对其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增强器 光锥 直耦 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草隆和莠去津除草效果及其对海蔗22号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邱永生 胡后祥 +2 位作者 周峰 王勤南 刘少谋 《甘蔗糖业》 2016年第4期46-48,共3页
以优良品种海蔗22号作为供试材料,在苗期喷施除草剂敌草隆和莠去津,结果表明:敌草隆对于甘蔗栽培过程中常见的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除杀效果,而莠去津对于甘蔗栽培过程中常见的单子叶杂草除杀效果较差,对双子叶杂草除杀效果尚... 以优良品种海蔗22号作为供试材料,在苗期喷施除草剂敌草隆和莠去津,结果表明:敌草隆对于甘蔗栽培过程中常见的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除杀效果,而莠去津对于甘蔗栽培过程中常见的单子叶杂草除杀效果较差,对双子叶杂草除杀效果尚可。其中,以1.0 g/L敌草隆药液喷施,除草效果较佳。敌草隆和莠去津的喷施对于海蔗22号苗期的株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杂草的减少,有利于海蔗22号苗期干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蔗22号 敌草隆 莠去津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日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常海龙 张垂明 +5 位作者 张伟 陈俊吕 邱永生 周峰 吴其卫 王勤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4-18,共5页
为探明造成甘蔗花穗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以多花粉ROC22、科五和自交不育系粤糖92-1287、桂糖96-211为试材,对其散粉量、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开花散粉集中在7:30~8:30,随时间推移花粉活力逐渐降低,13:00... 为探明造成甘蔗花穗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以多花粉ROC22、科五和自交不育系粤糖92-1287、桂糖96-211为试材,对其散粉量、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开花散粉集中在7:30~8:30,随时间推移花粉活力逐渐降低,13:00后完全丧失活性;在0℃干燥条件下,适于花粉短期贮存;柱头全天都具有可授性,高温会影响柱头可授性。甘蔗最佳授粉时间为8:00~8:30,此时花粉活性较好,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量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散粉量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细茎野生种质资源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勤南 陈俊吕 +4 位作者 张伟 常海龙 吉家乐 邱永生 刘少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9-25,共7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59个甘蔗细茎野生种质资源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为高光效甘蔗细茎野生资源的筛选利用及高光效甘蔗品种改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光合特性4个参数Fv/Fm×ETRfactor/2最大电子传递产量、α光合利用效率、ETR...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59个甘蔗细茎野生种质资源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为高光效甘蔗细茎野生资源的筛选利用及高光效甘蔗品种改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光合特性4个参数Fv/Fm×ETRfactor/2最大电子传递产量、α光合利用效率、ETRm最大电子传递速率、Ik最小饱和光强差异均达到达到极显著。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以α光合利用效率为指标,将59个材料分为4大类,即Ⅰ类高光合利用效率、Ⅱ类中高光合利用效率、Ⅲ类中光合利用效率和Ⅳ类低光合利用效率。筛选出云南75-Ⅰ-10、云南82-61、福建登科8号和四川88-34等4个高光效种质材料,在甘蔗原始创新上可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割手密 叶绿素荧光 高光效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碱光电阴极膜厚对阴极灵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晓峰 李莉 +1 位作者 杨文波 邱永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22-426,共5页
叙述了多碱光电阴极光谱反射的特点,测量了超二代微光像增强器多碱光电阴极的光谱反射曲线,分析了光谱响应曲线产生干涉加强峰和干涉减弱峰的原因,比较了不同膜层厚度多碱阴极光谱反射曲线的区别。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利用实测的多碱光电... 叙述了多碱光电阴极光谱反射的特点,测量了超二代微光像增强器多碱光电阴极的光谱反射曲线,分析了光谱响应曲线产生干涉加强峰和干涉减弱峰的原因,比较了不同膜层厚度多碱阴极光谱反射曲线的区别。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利用实测的多碱光电阴极光谱反射率和光谱透过率,计算出多碱光电阴极的光谱吸收曲线,通过研究不同厚度多碱阴极的光谱吸收,发现多碱光电阴极膜层厚度加厚并不会提高其对所有波段光吸收率的特点。厚度增加只会增加短波和长波的光吸收率,但中波的光吸收率不会增加反而下降,这是由于受到光谱反射的影响。阴极膜层的厚度既影响光谱反射和光谱透过,又会影响光谱吸收,因此也影响多碱阴极的光谱响应,所以多碱光电阴极的膜层厚度是影响多碱光电阴极灵敏度的一个关键参数。实践证明,转移式技术制作的多碱光电阴极膜层厚度也存在一个最佳值,超过这一最佳厚度,阴极的灵敏度不增反降,这是因为红外光谱响应增加不多,但中波光谱响应下降很多。所以对转移式多碱光电阴极而言,实践证明当膜层厚度达到最佳厚度时,膜层呈现淡红色,在制作过程中要控制好阴极膜层的厚度,这样才可能获得较高的阴极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碱阴极 光电发射 Na2KSb膜层 光谱特性 膜层厚度 阴极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活力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常海龙 胡后祥 +9 位作者 张伟 陈俊吕 邱永生 周峰 张垂明 吴其卫 吴建涛 刘壮 许环映 王勤南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7-12,共6页
在温室内观察甘蔗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甘蔗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花穗上小蠡花开放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由外至内;ROC22和科五花粉活力于开花第1天达到80%以上,第2天有小幅度上升,之后迅速降低,第7天仅... 在温室内观察甘蔗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甘蔗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花穗上小蠡花开放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由外至内;ROC22和科五花粉活力于开花第1天达到80%以上,第2天有小幅度上升,之后迅速降低,第7天仅采到少许花粉,但活力仍在32%左右。甘蔗雌蕊柱头开花前1天具有可授性,自交授粉后的1~2 d内保持强可授性,之后柱头迅速变黑枯萎;未授粉柱头花开后的9 d内一直保持靓丽的艳红色,具强可授性。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期为开花后第1~9天,甘蔗的最佳授粉期为母本开花2 d后再授以父本花粉,4 d内即可完成杂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动态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杂交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糖91-976’的选育及在甘蔗育种中的利用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少谋 王勤南 +4 位作者 邱永生 沈万宽 张垂明 周峰 胡后祥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43-47,共5页
‘粤糖91-97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从‘粤农73-204’בCP67-412’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宿根性和抗逆性强,中大茎,萌芽快、齐,萌芽率高,分蘖性好。此外,该品种作为亲本花粉量多、活力强... ‘粤糖91-97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从‘粤农73-204’בCP67-412’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宿根性和抗逆性强,中大茎,萌芽快、齐,萌芽率高,分蘖性好。此外,该品种作为亲本花粉量多、活力强、配合力强、后代性状表现突出。家系评价分析显示,‘粤糖91-976’具有较高的经济育种值,其亲本和杂交组合选择指导意义较大。近10年来,全国各育种单位利用‘粤糖91-976’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共配制组合442个,花穗961穗,并选育出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的甘蔗新品种5个‘福农39号’‘福农41号’‘桂糖30号’‘桂糖32号’和‘桂糖34号’。‘粤糖91-976’是海南甘蔗育种场自主创制的优异重要亲本,在甘蔗育种中利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粤糖91-976 选育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甘蔗花芽分化及抽穗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伟 常海龙 +7 位作者 刘壮 王勤南 邱永生 陈俊吕 胡后祥 周峰 许环映 刘少谋 《甘蔗糖业》 2017年第4期7-12,共6页
对五指山市甘蔗开花辅助点6个甘蔗品种连续4年的花芽分化期物候资料及同期温度和湿度等气象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份甘蔗花芽分化时期及抽穗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差异与植株发育期间当地气候条件有关。花芽分化前4... 对五指山市甘蔗开花辅助点6个甘蔗品种连续4年的花芽分化期物候资料及同期温度和湿度等气象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份甘蔗花芽分化时期及抽穗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差异与植株发育期间当地气候条件有关。花芽分化前40天内,气温较低和湿度较高的年份有利于甘蔗花芽的分化;当甘蔗进入孕穗期,平均气温及平均湿度偏高的年份有利于花穗的抽出,可显著提高抽穗率;反之,孕穗期间温度偏低的年份易导致花芽分化迟缓滞后,导致孕穗失败。统计结果还表明,未分化前适度低温有利于甘蔗花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花芽分化 气象资料 低温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道勤 邱永生 +2 位作者 王勤南 黄锦福 吉家乐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8期64-64,66,共2页
以金煌芒为母本,台农1号芒作父本,研究了套干湿袋、湿袋间隔时间、花粉处理等因素对芒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要提高芒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花粉必须见光处理后才能用于授粉,杂交授粉后必须套袋处理,且授粉套袋后必须湿... 以金煌芒为母本,台农1号芒作父本,研究了套干湿袋、湿袋间隔时间、花粉处理等因素对芒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要提高芒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花粉必须见光处理后才能用于授粉,杂交授粉后必须套袋处理,且授粉套袋后必须湿袋,湿袋方法是每间隔2 h用喷雾器将袋子喷湿,湿度达100%,湿袋时间应保持在4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人工授粉 花粉 结实率 干湿袋 湿袋间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动物体检测方法
10
作者 李亚兰 邱永生 +1 位作者 彭红光 李志扬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72-377,共6页
在场景中添加与覆盖区域颜色相近的物体,改变光照方向和强度,构成1幅新的图像。为从新图像中检测出新添加的物体(变动物体),且不受光照改变的影响,采用多尺度结构张量的方法提取图像纹理特征,采用归一化RGB色彩模型提取图像色彩特征,2... 在场景中添加与覆盖区域颜色相近的物体,改变光照方向和强度,构成1幅新的图像。为从新图像中检测出新添加的物体(变动物体),且不受光照改变的影响,采用多尺度结构张量的方法提取图像纹理特征,采用归一化RGB色彩模型提取图像色彩特征,2种特征通过自适应权重系数结合,由此检测变动物体。采用光照变化条件下颜色纹理特征不同的图像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缓慢变化时,采用多尺度结构张量的方法和归一化RGB色彩模型可抑制光照变化的影响;两者结合能有效检测出变动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动物体检测 光照条件 多尺度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推法谐波测量及其改进
11
作者 邱永生 王灿 杨宇 《电气化铁道》 2010年第2期23-25,共3页
软件采用递推傅立叶算法,硬件采用频率同步采样回路DSA96系列电气化铁道保护及监控装置,可进行电气化铁道的谐波测量,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能提高装置的效率。
关键词 电气化铁道 谐波测量 频率同步 傅立叶变换 递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甘蔗生产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多广 吴建涛 +2 位作者 谢静 王勤南 邱永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154-160,共7页
基于2000/2001至2015/2016榨季中国甘蔗生产数据,分析了我国甘蔗生产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6年来,我国甘蔗生产处于快速发展态势,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明显提高;敏感性分析表明,甘蔗种植面积是造成中国甘蔗总产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主... 基于2000/2001至2015/2016榨季中国甘蔗生产数据,分析了我国甘蔗生产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6年来,我国甘蔗生产处于快速发展态势,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明显提高;敏感性分析表明,甘蔗种植面积是造成中国甘蔗总产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因素;比较优势分析表明,广西具有绝对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适合大力发展甘蔗产业,但单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云南、广东和海南也具有明显的甘蔗生产比较优势,应加强甘蔗产业发展;福建甘蔗面积不断缩小,比较优势处于劣势,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甘蔗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甘蔗生产 比较优势 敏感性分析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份甘蔗核心种质的初花期花粉活力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俊吕 常海龙 +8 位作者 王勤南 张伟 邱永生 符成 胡后祥 周峰 吴其卫 刘壮 李奇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45-47,共3页
[目的]采用离体萌发法,测试9份甘蔗核心种质初花期的花粉成熟度及其花粉活力的特性。[方法]采集当天开放的雄性花粉,将花粉均匀撒播在液体培养基上,24℃暗培养2 h,研究初花期的花粉活力。[结果]9份甘蔗核心种质初花期的花粉成熟度变化... [目的]采用离体萌发法,测试9份甘蔗核心种质初花期的花粉成熟度及其花粉活力的特性。[方法]采集当天开放的雄性花粉,将花粉均匀撒播在液体培养基上,24℃暗培养2 h,研究初花期的花粉活力。[结果]9份甘蔗核心种质初花期的花粉成熟度变化范围为58.5%94.5%,花粉萌发率为13.9%44.3%,花粉管生长速度为31.489.3μm,花粉粒大小为860.61 879.1μm^2,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花粉成熟度、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花粉粒大小4指标间极显著正相关。各项因子分别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测试品种中花粉成熟度小、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生长速度慢且花粉粒小的品种相对较多,占44.4%,这类品种在杂交育种应用上可选择作母本。[结论]花粉离体萌发技术可以被作为甘蔗育种人员在甘蔗品种改良方案进行双亲杂交测定所需花粉育性的1种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初花期 花粉成熟度 花粉活力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俊吕 张垂明 +4 位作者 周峰 胡后祥 邱永生 谢源 王勤南 《中国糖料》 2021年第3期8-12,共5页
以我国2010—2020年通过的省级以上审(鉴、认)定或农业农村部登记的97个甘蔗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为调查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甘蔗作杂交亲本选育效果。结果表明:在调查育成的97个甘蔗新品种中,‘粤糖’系列、‘新台糖’系列和国外引进材... 以我国2010—2020年通过的省级以上审(鉴、认)定或农业农村部登记的97个甘蔗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为调查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甘蔗作杂交亲本选育效果。结果表明:在调查育成的97个甘蔗新品种中,‘粤糖’系列、‘新台糖’系列和国外引进材料作亲本选育品种分别为62个、58个和40个,分别占比31.63%、29.59%和20.41%,说明‘粤糖’系列、‘新台糖’系列和国外引进材料作亲本对我国甘蔗品种选育效果显著。育成的97个品种共使用79个亲本,‘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25号’作亲本育成品种分别达18个和13个,分别占比9.18%和6.63%。使用了9个含本土‘割手密’血缘的‘崖城’系列作亲本育成品种达19个,占比9.69%,说明在甘蔗野生种本土‘割手密’的开发利用和扩大遗传基础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种质资源 亲本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地膜全覆盖技术对海蔗22号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环映 吴建涛 +2 位作者 邱永生 王勤南 刘少谋 《甘蔗糖业》 2017年第4期16-18,共3页
研究甘蔗除草地膜全覆盖、普通地膜和不盖膜种植条件下防除杂草和海蔗22号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除草地膜全覆盖技术对杂草防除效果显著,特别是对牛筋草防效达到85%以上。普通地膜不利于防除杂草。地膜全覆盖技术能够增加海... 研究甘蔗除草地膜全覆盖、普通地膜和不盖膜种植条件下防除杂草和海蔗22号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除草地膜全覆盖技术对杂草防除效果显著,特别是对牛筋草防效达到85%以上。普通地膜不利于防除杂草。地膜全覆盖技术能够增加海蔗22号分蘖,促进甘蔗苗期生长,除草地膜全覆盖技术促进效果更显著。在海蔗22号推广种植中,可结合使用除草地膜全覆盖技术,发挥海蔗22号苗期高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地膜 覆盖 海蔗22号 杂草 苗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行业数字化的5G ToB宏观发展之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邱永生 《移动通信》 2022年第8期25-29,共5页
5G专网和千行百业的融合历经探索,5G专网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千行百业?端、网、云、边、业如何协同?5G专网如何快速参与企业实现商业正循环?基于此,通过总结华为公司数千个5G ToB专网项目的商业实践,并详细展示了华为5G专网发展中的两个... 5G专网和千行百业的融合历经探索,5G专网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千行百业?端、网、云、边、业如何协同?5G专网如何快速参与企业实现商业正循环?基于此,通过总结华为公司数千个5G ToB专网项目的商业实践,并详细展示了华为5G专网发展中的两个标杆案例,得出了四大纵深和四个转变的5G专网行业融合经验以及高效参与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和建议。5G专网的发展除了要提高网络本身的能力,还需要更高效的“规建维优”,从而帮助5G专网在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专网 5GToB 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假植方法和剪叶处理对甘蔗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永生 王勤南 +4 位作者 许环映 周峰 谢静 张垂明 吴建涛 《甘蔗糖业》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甘蔗实生苗的培育是甘蔗有性杂交育种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在甘蔗实生苗假植时,利用盘植、筐植和定期剪叶等对甘蔗实生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盘植处理株高、茎径、鲜重和成活率都极显著高于筐植处理;未剪叶处理平均株高和鲜重都极显著... 甘蔗实生苗的培育是甘蔗有性杂交育种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在甘蔗实生苗假植时,利用盘植、筐植和定期剪叶等对甘蔗实生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盘植处理株高、茎径、鲜重和成活率都极显著高于筐植处理;未剪叶处理平均株高和鲜重都极显著高于剪叶处理,但平均茎径极显著低于剪叶处理条件下,平均成活率差异不大。盘植比筐植更有利于甘蔗实生苗的生长和成活,盘植结合剪叶处理,甘蔗茎径增粗,而抑制株高和鲜重增加,从而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研究结果为甘蔗实生苗假植壮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实生苗 假植 栽培 剪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接触低剂量微波辐射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永生 周瑢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7期151-151,共1页
目的分析男性生殖力受长期接触低剂量微波辐射的影响。方法选取雷达作业已婚人员2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无电磁辐射的已婚官兵人员150例作为对照组,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根据不同工作区域,测量微波场强。结果研究组的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几率... 目的分析男性生殖力受长期接触低剂量微波辐射的影响。方法选取雷达作业已婚人员2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无电磁辐射的已婚官兵人员150例作为对照组,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根据不同工作区域,测量微波场强。结果研究组的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几率为43.3%,对照组为22.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年内,研究组婚后自然受孕率是52.3%,对照组达83.4%。1年后,研究组的自然受孕率为47.7%,对照组仅为19.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男性在低剂量微波辐射处于长期接触状态下,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几率显著提高,在1年内的自然受孕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接触 低剂量 微波辐射 男性生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汤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Th_1/Th_2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永生 周瑢 +6 位作者 余锦屏 常爱玲 姚丽琴 胡明芳 李猛 林桂香 吴林红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7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汤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大鼠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探讨前列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列腺腹叶注射角叉菜角的方法,建立CAP大鼠模型。用前列汤按10mL/(kg.d)灌胃(C组),并与模型对照... 目的:观察前列汤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大鼠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探讨前列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列腺腹叶注射角叉菜角的方法,建立CAP大鼠模型。用前列汤按10mL/(kg.d)灌胃(C组),并与模型对照组(B组)及正常组(A组)作对照。分别在给药后第30天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CD3+、CD8-、T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分别代表Th1和Th2细胞,测定各自在淋巴细胞所占比例,计算Th1/Th2比值。结果:与A组相比,B、C组Th1细胞数均升高,Th1/Th2比值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Th2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Th1细胞数下降,;Th1/Th2比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模型组Th1/Th2比值明显升高,支持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中存在Th1/Th2比值失衡学说。(2)前列汤选择性降Th1数量,逆转失衡的Th1/Th2比值是其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汤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动物模型 Th1/Th2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概况 被引量:3
20
作者 邱永生 周瑢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11期63-65,共3页
慢性输卵管炎为妇科常见病,也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因输卵管因素引起育龄妇女不孕占不孕症的30%-50%,在继发性不孕症中占80%,其中非特异性输卵管炎引起的占70.5%[1]。输卵管炎引起的不孕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还是社会问... 慢性输卵管炎为妇科常见病,也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因输卵管因素引起育龄妇女不孕占不孕症的30%-50%,在继发性不孕症中占80%,其中非特异性输卵管炎引起的占70.5%[1]。输卵管炎引起的不孕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还是社会问题,生存发展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输卵管炎性 不孕症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