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短芽胞杆菌分支酸合成酶基因BbaroC的鉴定及转录因子调控分析
1
作者 车建美 赖恭梯 +6 位作者 许恒 贺丽媛 李思雨 陈冰星 王阶平 刘波 赖呈纯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8-17,共10页
分支酸合成酶AroC是莽草酸途径中芳香族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探明短短芽胞杆菌aroC基因的特征及转录调控因子可为短短芽胞杆菌作用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从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中克隆了aroC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转录因子预测。... 分支酸合成酶AroC是莽草酸途径中芳香族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探明短短芽胞杆菌aroC基因的特征及转录调控因子可为短短芽胞杆菌作用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从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中克隆了aroC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转录因子预测。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中aroC基因序列长度为1 164 bp, GenBank登录号为OR475562。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与Brevibacillus brevis NBRC 100599的aroC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88%,与Brevibacillus brevis HNCS-1的AroC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其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靶向BbaroC的转录因子共有23个,分别来自10个物种,Escherichia coli(Strain K12 MG1655)和Bacillus subtilis(Strain 168)分别预测到12个和3个转录因子。BbaroC在短短芽胞杆菌抑菌活性物质产生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其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短芽胞杆菌 分支酸合成酶 氨基酸 莽草酸途径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茄科作物青枯病发生与病原菌分布特性分析
2
作者 郑雪芳 林莹 +4 位作者 朱育菁 刘欣 车建美 陈梅春 刘波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调查我国华南地区番茄、茄子和辣椒等茄科作物青枯病害发病情况,采集健康植株和青枯病发病株及其根际土壤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力测定和分布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番茄、茄子和辣椒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分别是海南陵水、福建晋安... 调查我国华南地区番茄、茄子和辣椒等茄科作物青枯病害发病情况,采集健康植株和青枯病发病株及其根际土壤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力测定和分布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番茄、茄子和辣椒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分别是海南陵水、福建晋安和福建邵武,其生育期内平均发病率分别达20.01%、5.24%和23.33%。从不同地理来源的茄科作物中,共分离鉴定出86株青枯菌。进一步利用弱化指数(Attenuation index,AI)对分离的青枯菌进行致病力划分,其中7株为无致病力菌株(AI>0.75),13株为过渡型菌株(0.65≤AI≤0.75),66株为强致病力菌株(AI<0.65)。研究青枯菌的分布特性发现,对于不同寄主,青枯菌分布特性均是病株及其根际土壤分布数量显著多于健康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且分布数量均是土>根>茎,此外,调查的茄科作物中,青枯病发病株土壤青枯菌分布数量均大于106 cfu·g^(-1),青枯病发病株根和茎青枯菌分布数量均大于105 cf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作物 青枯病 青枯雷尔氏菌 致病力鉴定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青枯病发生率与田间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郑雪芳 林营志 +4 位作者 林莹 朱育菁 车建美 陈梅春 刘波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7-12,共6页
为了解析茄子青枯病发生率与田间生态因子的关系,在厦门同安茄子青枯病发病典型区,安装了农业生境野外数据观测装备,采集气温、地温、相对湿度、雨量、太阳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光照度、CO_(2)浓度和土壤容积含水率等生态因子数据,并在... 为了解析茄子青枯病发生率与田间生态因子的关系,在厦门同安茄子青枯病发病典型区,安装了农业生境野外数据观测装备,采集气温、地温、相对湿度、雨量、太阳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光照度、CO_(2)浓度和土壤容积含水率等生态因子数据,并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调查茄子青枯病发病情况和青枯病原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茄子营养生长期的气温(28.6℃)、地温(30.1℃)和相对湿度(66.17%),均适宜青枯病发生;茄子在营养生长期的发病率(7.90%)和病情指数(5.40)大于生殖生长期的发病率(3.43%)和病情指数(2.47);青枯菌在发病2级的植株及根际土壤中分布最多,分别为营养生长期的81.80×10^(5) cfu·g^(−1)和生殖生长期的99.31×10^(5) cfu·g^(−1);强致病力青枯菌在发病植株和根际土壤中的分布量分别大于104 cfu·g^(−1)和105 cfu·g^(−1)。茄子青枯发病率与气温、地温、相对湿度、雨量、光照辐射和二氧化碳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光照度和土壤容积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为青枯病预测预报技术的建立及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青枯病 青枯雷尔氏菌 野外观测站 田间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益生菌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制剂的制备及其益生特性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车建美 刘波 +4 位作者 刘国红 陈倩倩 葛慈斌 蓝江林 叶少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97-2907,共11页
为优化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胶悬剂配方,获得性状稳定可长期贮存的菌剂,同时对其作为益生菌进行益生特性评价,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稳定剂、p H、Na Cl及防腐剂浓度对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发酵液保存特性的影响,并对其产芽孢率、... 为优化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胶悬剂配方,获得性状稳定可长期贮存的菌剂,同时对其作为益生菌进行益生特性评价,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稳定剂、p H、Na Cl及防腐剂浓度对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发酵液保存特性的影响,并对其产芽孢率、耐热性、抗生素敏感性、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胆盐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添加4%Na Cl、0.1‰柠檬酸钙、0.1‰双乙酸钠、0.1‰山梨酸钾、2.0‰黄原胶,调节p H为7,可作为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胶悬剂保存的参考条件。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能够抑制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动物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具有产孢率高、耐热、耐酸、耐胆盐的特点,可与链霉素、氨苄西林同时使用,益生效果良好。因此,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可作为益生菌菌株应用于畜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短芽胞杆菌 人工胃液 人工肠液 菌剂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禾本科牧草内生细菌的分布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车建美 刘波 +4 位作者 张彦 胡桂萍 黄勤楼 陈忠钿 翁伯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4-131,共8页
不同禾本科牧草植株内生细菌含量差异显著,杂交狼尾草闽牧六号内生细菌含量最高,达26.800×104CFU/g。具体到各个部位,禾本科牧草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含量差异也显著。通过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内生菌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64株内生细菌中与M... 不同禾本科牧草植株内生细菌含量差异显著,杂交狼尾草闽牧六号内生细菌含量最高,达26.800×104CFU/g。具体到各个部位,禾本科牧草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含量差异也显著。通过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内生菌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64株内生细菌中与MIDI数据库比较相似性指数大于0.500,可确定其菌种名称的有50株,属于19个种,隶属于12个属。以分离到的19种内生菌为样本,以各菌株在各部位出现与否为指标,用类平均法对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当λ=8.35时,可将19种内生细菌分为4个大类群。从聚类结果显示,内生菌与宿主植株和不同分离部位都存在相关性,与宿主植株的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 内生细菌 脂肪酸检测 分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短短芽孢杆菌施用技术对番茄和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车建美 刘波 +2 位作者 刘国红 陈倩倩 张海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7,共5页
从不同施用方式、不同浓度及不同施用次数等方面优化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的施用技术,并研究其对番茄和辣椒幼苗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短短芽孢杆菌叶面喷施和灌根结合施用显著增加了辣椒幼苗的株高和茎粗,处理14d后株高净增长为20... 从不同施用方式、不同浓度及不同施用次数等方面优化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的施用技术,并研究其对番茄和辣椒幼苗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短短芽孢杆菌叶面喷施和灌根结合施用显著增加了辣椒幼苗的株高和茎粗,处理14d后株高净增长为20.00 cm,茎粗净增长为0.16 mm。不同浓度短短芽孢杆菌均能促进番茄和辣椒幼苗的生长,其中稀释500倍对番茄幼苗的促生效果最好,稀释10倍对辣椒幼苗的促生效果最好。短短芽孢杆菌不同灌根次数对番茄和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灌根2~3次对番茄幼苗生长效果较好,灌根2次对辣椒幼苗生长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 番茄 辣椒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花SEPALLATA(SEP)家族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7
作者 赖恭梯 潘若 +4 位作者 贺丽媛 林俊璇 郭奥琳 车建美 赖呈纯 《福建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28-36,共9页
花型特征是山茶花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为了揭示山茶花SEP基因结构特征及其与山茶花重瓣花型的关系,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方法进行山茶花SEP基因克隆,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EP基因在不同花型山茶花品种中的... 花型特征是山茶花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为了揭示山茶花SEP基因结构特征及其与山茶花重瓣花型的关系,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方法进行山茶花SEP基因克隆,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EP基因在不同花型山茶花品种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从山茶花胭脂牡丹中克隆得到3个SEP基因CjSEP1a(1235 bp)、CjSEP3(967 bp)、CjSEP4a(1725 bp),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OP172861、OP172863、OP172864,分别编码249、185和243个氨基酸。山茶花3个SEP基因的编码蛋白均呈不稳定、亲水、细胞核定位特征,具有MADS-box和K-box保守结构域,与同属物种茶树的SEP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qPCR分析表明,完全重瓣型品种胭脂牡丹3个SEP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半重瓣品种和单瓣型品种,3个特异重瓣花型品种的SEP表达量总体较低,因此,随着花型规则重瓣程度的加深,SEP基因的表达量呈上调表达。CjSEP基因与山茶花规则重瓣性状存在紧密关联性,不同CjSEP成员具有协同表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花 重瓣 E类基因 SEPALLATA(SEP) RACE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短芽胞杆菌多态性分析及产挥发性物质生防菌株筛选 被引量:1
8
作者 车建美 刘国红 +2 位作者 陈倩倩 刘丹莹 刘波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为研究不同地区分离的短短芽胞杆菌菌株的多样性特征,并筛选产挥发性物质生防菌株,采用REP PCR、BOX PCR和ERIC PCR对短短芽胞杆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采用二分隔平板进行产挥发性物质生防菌株的筛选。结果表明:采用BOX、ERIC和RE... 为研究不同地区分离的短短芽胞杆菌菌株的多样性特征,并筛选产挥发性物质生防菌株,采用REP PCR、BOX PCR和ERIC PCR对短短芽胞杆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采用二分隔平板进行产挥发性物质生防菌株的筛选。结果表明:采用BOX、ERIC和REP引物可以扩增出11~15条较亮、较稳定的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达到85.71%、93.33%和90.91%,表明不同地区分离的菌株基因组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λ=4.02时,可将20株短短芽胞杆菌菌株分为3个类群,其中来源青海的75%菌株都聚集在类群Ⅱ;来源西藏的75%菌株都聚集在类群Ⅲ中的第1个亚群;来源福建漳州的菌株都聚集在类群Ⅲ中的第2个亚群。采用二分隔平板筛选到5株短短芽胞杆菌,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龙眼焦腐病菌FJAT 3586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FJAT 18569和FJAT 18570的抑菌率分别为62.80%和59.85%。本试验为研究短短芽胞杆菌多态性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为扩充采后水果病害生物防治微生物资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短芽胞杆菌 REP PCR 挥发性物质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胁迫下尖孢镰刀菌生长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蓝江林 肖荣凤 +3 位作者 刘波 朱育菁 车建美 林抗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32-1538,共7页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兼性寄生真菌,引起农作物枯萎病,防治困难。研究来自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在不同pH马铃薯蔗糖(PS)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构建动力学模型,以了解培养基的初始pH差异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特性的影响。...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兼性寄生真菌,引起农作物枯萎病,防治困难。研究来自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在不同pH马铃薯蔗糖(PS)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构建动力学模型,以了解培养基的初始pH差异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特性的影响。测定了尖孢镰刀菌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25℃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构建生长动力学模型。供试6个尖孢镰刀菌菌株在pH为3~10的液体培养基中均有不同程度生长,不同菌株对培养基pH的影响规律相似,在不同pH的P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4 d后,液体培养基的pH均有靠近6~7的趋势。在pH为3~9的培养条件下,尖孢镰刀菌菌落可以分成4类:菌丝型、粘滑层型、菌丝粘滑层型和菌丝带粉状物,各菌株的菌丝和培养基色泽也有所差异。同一菌株在培养基不同pH下生长速度不同,其生长的最适pH为6~8,菌落平均直径最大(45~49 mm),亚适pH为4、5和9;而在pH为3、10和11时菌落直径明显变小(17~21 mm)。培养14 d后培养基pH对菌落形态、色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培养下产孢量也存在差异。pH在4~8时其平均产孢量最大,达(223.8~273.3)×104cfu.mL 1,其中pH为6.38(自然pH)时产孢量最高,pH为11时产孢量最低。供试菌株在不同pH条件下的菌落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变化动力学模型均符合二次曲线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胁迫 尖孢镰刀菌 生长动力学 菌落直径 产孢量 二次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的细菌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倩倩 刘波 +5 位作者 朱育菁 刘国红 车建美 王阶平 郑雪芳 张海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12-2419,共8页
为了解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细菌的多样性,明确不同深度的细菌群落组成,采用五点采样法,收集了发酵床表层10cm、中层30cm、深层50cm的垫料,分别进行垫料宏基因组DNA的提取,原核生物16SrDNA基因V3~V4区的扩增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 为了解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细菌的多样性,明确不同深度的细菌群落组成,采用五点采样法,收集了发酵床表层10cm、中层30cm、深层50cm的垫料,分别进行垫料宏基因组DNA的提取,原核生物16SrDNA基因V3~V4区的扩增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试验共获得1045225条序列,共包含32门、303科、609属和1834类OTUs。表层垫料细菌数量最多,中层垫料细菌种类最多。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的细菌群落有所差异,在表层垫料中,变形菌门(25.9%)和放线菌门(10.2%)相对含量高;中层垫料中拟杆菌门(27.8%)、变形菌门(25.1%)和厚壁菌门(17.0%)相对含量高。发酵床垫料表层和中层细菌多为有机物降解菌,主要为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的特吕珀菌科、变形菌门的黄单胞菌科和拟杆菌门的黄杆菌科细菌。随着垫料深度增加,拟杆菌门(33.3%)和螺旋体门(9.2%)含量升高,厌氧菌如螺旋体门的螺旋体科、拟杆菌门的腐螺旋菌科在深层垫料中达到峰值。研究表明,表层垫料中微生物含量最高,代谢最为活跃,是主要的有机质降解层;深层垫料厌氧菌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不同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复合菌对堆肥品质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倩倩 车建美 +4 位作者 刘国红 刘波 王阶平 阮传清 连亨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5-755,共11页
【目的】研究嗜热复合菌对畜禽粪污堆肥理化特性和腐熟度的影响,探讨嗜热菌影响堆肥过程的微生物机制。【方法】堆料由75%羊粪和25%养鸡发酵床垫料构成,初始原料C/N为28,堆料量1.2 t,高度70~90 cm,开放条垛式堆沤。处理组为堆肥添加0.1... 【目的】研究嗜热复合菌对畜禽粪污堆肥理化特性和腐熟度的影响,探讨嗜热菌影响堆肥过程的微生物机制。【方法】堆料由75%羊粪和25%养鸡发酵床垫料构成,初始原料C/N为28,堆料量1.2 t,高度70~90 cm,开放条垛式堆沤。处理组为堆肥添加0.1%嗜热菌B.fordii FJAT-51578和U.thermosphaericus FJAT-51579等比混合的发酵液,对照组为添加1%市售枯草芽孢杆菌堆肥菌剂(Bacillus subtilis)。堆肥时间为2021年9月18日—10月14日,每两天检测1次温度。堆肥前15天,每两天进行一次翻抛,后期每5天进行一次翻抛,保持堆肥含水量50%~60%,直至高温期结束。在堆肥开始后第1、9和26天取堆肥样品,分析氮磷含量、硝化指数和种子发芽指数。结合扩增子测序,分析堆肥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并揭示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采用PICRUSt分析堆肥有效氮和有效磷代谢的微生物机制。【结果】嗜热复合菌添加促进堆肥硝化指数的降低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升高,促进堆肥腐熟;堆肥产物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分别比市售菌剂组高11.8%和7.7%。同时,嗜热复合菌的添加改变了细菌群落的分布,降低了堆肥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了糖单胞菌、链霉菌和嗜热葡萄孢菌等降解菌的丰度。RDA分析表明,pH和C/N是影响堆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碱解氮与芽孢杆菌和糖单胞菌属丰度正相关,有效磷与嗜热裂孢菌、直丝菌属和马杜拉放线菌属丰度正相关。氮、磷代谢相关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同源基因(KO)的PICRUSt分析显示,微生物氮磷循环相关KO的丰度随着堆肥进程均有所增加。添加嗜热菌剂提高了氨化、铵同化、硝酸盐同化、同化/异化硝酸盐还原等氮循环相关KO,及无机磷溶解、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等磷循环相关KO。【结论】在畜禽粪污堆肥中添加嗜热复合菌剂加快并延长了高温期,降低了C/N,提高了堆肥中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其中C/N、硝化指数和GI指数等指标在堆肥中期达腐熟程度标准,促进堆肥腐熟。堆肥中添加嗜热复合菌剂增加了细菌氮磷代谢相关KO的表达,提高了腐熟中期堆肥中嗜热菌的丰度和种类,碱解氮与芽孢杆菌和糖单胞菌属丰度呈正相关,有效磷与嗜热裂孢菌、直丝菌属和马杜拉放线菌属丰度正相关。因此,添加嗜热复合菌促进了堆肥有效氮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复合菌 微生物菌剂 细菌多样性 好氧堆肥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不同发酵等级垫料中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倩倩 刘波 +4 位作者 王阶平 刘国红 车建美 陈峥 唐建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8-274,共7页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不同发酵等级垫料中大肠杆菌的分布及其特性,试验采集了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不同发酵程度的垫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了发酵床中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和抗生素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0-5稀释倍数下,仅...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不同发酵等级垫料中大肠杆菌的分布及其特性,试验采集了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不同发酵程度的垫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了发酵床中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和抗生素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0-5稀释倍数下,仅在垫料发酵级别为一级的垫料中,即垫料使用时间较短、发酵程度较低(0<△E≤7.63)的条件下,分离到41株大肠杆菌;而在发酵程度较高的垫料中,即垫料发酵程度二级以上(△E>7.63)的环境中未分离到大肠杆菌。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床中大肠杆菌数量逐渐减少。41株大肠杆菌中含有致泻性大肠杆菌15株,其中具有热稳定肠毒素(astA)基因的大肠杆菌9株,占总数的22%,含耐药性因子(sepA)基因的大肠杆菌2株,占总数的4.8%;耐强力霉素的大肠杆菌11株,占总数的27%。含有sepA基因的大肠杆菌具有强耐药性。从以上结果来看,微生物发酵床对猪舍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为发酵床的推广应用及垫料再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血清型鉴定 药敏试验 astA基因 sep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固态发酵豆粕的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与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倩倩 葛慈斌 +5 位作者 刘波 王阶平 刘国红 车建美 李慧敏 刘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本研究筛选获得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FJAT-5561,分析其产酶和抑菌特性,应用于豆粕固体发酵。枯草芽孢杆菌FJAT-5561在45℃、pH为8时的酶活性达0.90 U/mL。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具有抑制效果,电镜观察显示FJAT-556... 本研究筛选获得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FJAT-5561,分析其产酶和抑菌特性,应用于豆粕固体发酵。枯草芽孢杆菌FJAT-5561在45℃、pH为8时的酶活性达0.90 U/mL。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具有抑制效果,电镜观察显示FJAT-5561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使青霉菌丝变形和萎缩,抑制菌丝生长。豆粕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FJAT-5561可降低豆粕中难降解的粗纤维含量,提升豆粕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发酵后的豆粕中未检出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镶刀菌烯醇等真菌毒素,也未检出黄曲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真菌毒素 纤维素酶 豆粕 固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倩倩 刘波 +3 位作者 王阶平 车建美 张海峰 朱育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6-543,共8页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的组成,采用自然沉降法对猪舍空气微生物进行收集,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及形态观察确定微生物的分类,揭示猪舍空气微生物的多样性。从猪舍空气中共分离到细菌60余株,经过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的组成,采用自然沉降法对猪舍空气微生物进行收集,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及形态观察确定微生物的分类,揭示猪舍空气微生物的多样性。从猪舍空气中共分离到细菌60余株,经过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最终确定27个代表菌株进行后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7株细菌中包含芽孢杆菌属14个种(51.9%),假单胞菌5个种(18.5%),葡萄球菌4个种(14.8%),苍白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及单胞菌属各1个种;27株细菌中包含5种条件致病菌,6种有机物降解菌。采用SPSS分析将猪舍空气微生物按采集地点明显聚成6类:仅分布于猪舍下风处的菌、仅分布于猪舍上风处的菌、仅分布于猪舍外的菌、猪舍上风和下风处共有菌、猪舍下风处和猪舍外共有菌及3处共有菌。对猪舍空气微生物空间分布的研究显示,猪舍下风处微生物种类较多,有20种,多于猪舍上风处和猪舍外部,其中15种为下风处特有种。由于微生物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猪舍内相邻位置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组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空气微生物种类丰富,且微生物分布与风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空气微生物 自然沉降法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的短短芽胞杆菌挥发性抑菌代谢物的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峥 刘波 +5 位作者 陈梅春 潘志针 朱育菁 车建美 史怀 唐建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2844-2852,共9页
目的分析鉴定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的挥发性抑菌代谢物。方法采用二分隔平板测试短短芽胞杆菌FJAT-8672挥发性抑菌代谢物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短短芽胞杆菌FJAT-8672的挥发性成分进行... 目的分析鉴定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的挥发性抑菌代谢物。方法采用二分隔平板测试短短芽胞杆菌FJAT-8672挥发性抑菌代谢物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短短芽胞杆菌FJAT-8672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短短芽胞杆菌FJAT-8672挥发性抑菌代谢物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为36.10%。FJAT-8672菌落表面的中挥发性抑菌代谢物,共检测出高匹配度的挥发性抑菌代谢物21种。按照其化学结构不同分为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其中醛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结论发现短短芽胞杆菌挥发性抑菌代谢物的抑菌能力,其中主要生物活性代谢物包括两类,第一类可能具有抑菌抗癌等活性的代谢物,包括雪松醇、壬醛、癸醛;第二类可能与微生物代谢有关的代谢物,包括苯甲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 短短芽胞杆菌 菌落 挥发性抑菌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重楼根际土芽胞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倩倩 刘波 +2 位作者 刘国红 车建美 龚海艳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103-107,112,共6页
为了解华重楼根际芽胞杆菌种群多样性信息,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福建省光泽县华重楼品种根际的芽胞杆菌,并对其进行16S r 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华重楼根际共分离到17个形态差异的芽胞杆菌菌株;16S r RNA序列分析表明,17个菌株... 为了解华重楼根际芽胞杆菌种群多样性信息,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福建省光泽县华重楼品种根际的芽胞杆菌,并对其进行16S r 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华重楼根际共分离到17个形态差异的芽胞杆菌菌株;16S r RNA序列分析表明,17个菌株鉴定为8个种,归属于4个属,芽胞杆菌属(Bacillus)、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和绿芽胞杆菌属(Viridibacillus),其中芽胞杆菌属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经抑菌试验分析,芽孢杆菌属的特基拉芽孢杆菌FJAT-43012对尖孢镰刀菌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华重楼根际芽胞杆菌种群多样性较为丰富。本研究对芽胞杆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良好的实验材料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华重楼 根际土壤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梅霞 潘志针 +5 位作者 刘波 陈峥 车建美 唐建阳 朱育菁 陈梅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809-1817,共9页
目的分析、鉴定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对Bt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捕集,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以本实验室分离的高效苏云金芽胞杆... 目的分析、鉴定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对Bt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捕集,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以本实验室分离的高效苏云金芽胞杆菌FJAT-12菌株为实验菌株,探索Bt菌株的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固相微萃取吸附方式及不同萃取头的选择对挥发性成分鉴定结果的影响,确定Bt菌株挥发性物质测定的最优方法。结果采用NA液体培养基培养,选择水浴至气-液平衡再吸附的吸附方式,采用65μm PDMS/DVB萃取头的萃取效果最佳。Bt菌株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6-甲基-2-庚酮、2,4-二氨基甲苯、苯甲醇、2,3-二乙基-5-甲基吡嗪、2-甲基萘、2,3-Dimethy1-5-isopentylpyrazine、十四烷、正十二烷、2-甲硫基苯并噻唑。结论HS-SPME/GC-MS效果好,方法实用,便于操作,适用于对Bt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而为食品安全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21年我国菌草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18
作者 蓝江林 车建美 +3 位作者 刘波 王阶平 陈燕萍 郑雪芳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73-78,共6页
为全面了解我国菌草研究情况,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数据库(VIP)2007-2021年收录的菌草研究文献,统计分析文献出版年份、文献被引量、文献学科分布、研究主题、研究机构、文献作者、研究热点等信息... 为全面了解我国菌草研究情况,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数据库(VIP)2007-2021年收录的菌草研究文献,统计分析文献出版年份、文献被引量、文献学科分布、研究主题、研究机构、文献作者、研究热点等信息。结果表明:共检索到2007-2021年有效文献441篇,其中期刊论文402篇、硕士论文37篇、博士论文2篇。期刊论文数量逐年增加,2015-2021年共计322篇,占比80.1%;被引量1849次,其中高频次被引在2012-2020年期间,达1668次,占比90.2%。硕士论文发表集中在2015-2019年,累计28篇,占比75.68%。期刊论文共涉及学科17个,分布较多的为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等10个学科,累计425篇,其中农业科学320篇,占比75.29%;涉及研究主题共计19个,累计频次为722次,其中以菌草栽培和食用菌栽培为核心,累计达569次,占比78.81%;主要研究机构为福建农林大学,累计发表期刊论文164篇,占比40.8%,其中依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或共同)发表145篇,占比30.07%,发表硕士论文26篇,占比70.27%;其次为延安大学发文20篇,占比4.9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发文17篇,占比4.23%。发文数量10篇以上的作者共12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责任)作者累计发文120篇,占比29.85%。总体来看,目前菌草相关研究的热点在菌草种植技术和资源化利用,中坚力量仍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 中国知网数据库 维普中文数据库 研究文献 计量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ICROBEAM SYSTEM OF HIGH ENERGY IONS AT FUDAN UNIVERSITY
19
作者 任炽刚 周世俊 +4 位作者 车建美 胡毓德 陈建新 方渡飞 杨福家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3-18,共6页
Particle induced X- ray emission (PIXE) and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spectrometry (RBS) have been used extensively for analytical purpose because of their quantitative accuracy, reliability, simplicity and capability... Particle induced X- ray emission (PIXE) and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spectrometry (RBS) have been used extensively for analytical purpose because of their quantitative accuracy, reliability, simplicity and capability of non- destructive and multielement analysis. When these techniques are combined with a scanning microbeam system and a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three 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elemental composition can be displayed. Samples analyzed so far at Fudan University include a microelectronic circuit and some biological and archaeological samples. The PIXE and RBS spectra and the secondary electron images have been mea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EAM SYSTEM SPM Human HAIR specimen Examine a crack in steel ELEMENTAL maps of copper mirror of Han DYNAS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