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薯IbGAPCp1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及上游调控因子筛选
1
作者 曹艳东 白楠楠 +9 位作者 罗状 郑亚婷 赵彩良 唐锐敏 武小平 贾峥嵘 吴宇浩 陈伟 贺立恒 贾小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9-1131,共13页
质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Cp,plastid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在植物生长发育、能量代谢和逆境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栗子香为材料,成功克隆了IbGAPCp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IbGAP... 质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Cp,plastid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在植物生长发育、能量代谢和逆境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栗子香为材料,成功克隆了IbGAPCp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IbGAPCp1编码的蛋白质定位于叶绿体中。定量PCR分析显示,IbGAPCp1在甘薯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随着块根的发育,IbGAPCp1基因的表达逐渐升高,在105 d时达到最高水平。为进一步探索IbGAPCp1基因的调控机制,克隆了长为1940 bp的IbGAPCp1基因启动子序列Pro-IbGAPCp1。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表明,Pro-IbGAPCp1中含有多个与光响应、激素响应及分生组织表达等相关的元件。干旱和盐胁迫处理下IbGAPCp1基因的表达动态结果显示,IbGAPCp1基因对干旱和盐胁迫均有一定的响应。进一步通过构建诱饵载体并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出了35个与IbGAPCp1启动子区相互作用的上游调控因子,其中包括乙烯不敏感蛋白2、CCCH型锌指蛋白47及MYB44等。这些因子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代谢、能量产生及多种逆境响应相关。本研究为深入探讨IbGAPCp1在甘薯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质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酵母单杂交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IbSAUR76基因表达特征及互作蛋白筛选
2
作者 白楠楠 曹艳东 +9 位作者 郑亚婷 罗状 赵彩良 唐锐敏 吴宇浩 武小平 贾峥嵘 陈伟 贺立恒 贾小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6-1118,共13页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易受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影响,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挖掘抗逆基因并解析其功能机制,对培育甘薯抗逆新品种、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SAUR(small auxin up RNA)基因作为生长素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易受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影响,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挖掘抗逆基因并解析其功能机制,对培育甘薯抗逆新品种、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SAUR(small auxin up RNA)基因作为生长素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克隆了IbSAUR76基因,通过烟草瞬时表达发现IbSAUR76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显示,IbSAUR76基因在甘薯根、茎、叶、叶柄和茎尖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茎尖中的表达量最高;在60 d、75 d、90 d和105 d块根中均有表达,其中在90 d块根中的达量最高。IbSAUR76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上游区域包含多个逆境和激素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进一步的qRT-PCR分析显示,IbSAUR76响应干旱和盐胁迫,为了深入探究其在甘薯中的分子机制,构建了IbSAUR76的诱饵载体,通过mating法从甘薯cDNA酵母文库中筛选获得27个与IbSAUR76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并对其中两个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的互作蛋白IbERF2及IbHOS15进行了酵母双杂交回转验证。本研究丰富了对IbSAUR76基因功能的认识,为深入解析IbSAUR76在甘薯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IbSAUR76 生长素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块根cDNA酵母文库的构建及IbNCED3启动子互作蛋白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彩良 张洁 +1 位作者 唐锐敏 贾小云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27,共9页
[目的]橘心甘薯和黄心甘薯富含大量合成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β⁃胡萝卜素。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9⁃Cis 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NCED)可降解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与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的合成和抗逆性相关。本研究通... [目的]橘心甘薯和黄心甘薯富含大量合成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β⁃胡萝卜素。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9⁃Cis 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NCED)可降解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与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的合成和抗逆性相关。本研究通过构建甘薯块根cDNA酵母文库并利用酵母单杂交(Yeast One⁃Hybrid,Y1H)技术筛选与IbNCED3基因启动子互作的调控因子,为深入研究IbNCED3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甘薯块根cDNA酵母文库,根据‘徐薯18’基因组数据克隆IbNCED3的启动子序列,并利用双酶切方法构建诱饵载体pAbAi⁃NCED3。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诱饵载体整合到Y1HGold菌株中。利用所构建的甘薯块根cD⁃NA酵母文库和诱饵载体pAbAi⁃NCED3筛选与IbNCED3启动子互作的蛋白,并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进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了甘薯块根cDNA酵母文库,文库的容量达到1.1×10^(7)以上,重组率为100%,插入片段的大小为600~2500 bp。克隆得到的IbNCED3启动子区存在4个核心启动区域,选取其中的3和4(-311~-86)区域序列作为诱饵序列成功构建诱饵载体pAbAi⁃NCED3,利用该载体筛选并验证获得与IbNCED3启动子互作的3个蛋白,分别为胁迫相关的DnaJ蛋白、开花相关的FRIGIDA⁃Like蛋白和功能未知蛋白。[结论]构建的甘薯块根cDNA酵母文库质量较高,可用于通过酵母单杂交和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Y2H)筛选互作蛋白。以IbNCED3启动子为诱饵,在所构建的甘薯块根cDNA酵母文库中筛选到3个与其互作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酵母cDNA文库 酵母单杂交 互作蛋白 IbNCE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IbWRKY44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彩良 常璐 +4 位作者 吕运韬 张洁 董静静 刘世芳 贾小云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1507-1514,共8页
WRKY家族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物质代谢以及逆境响应等生物学过程。甘薯中存在许多WRKY基因家族成员,但这些基因是否参与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尚未报道。研究克隆了在紫心甘薯和白心甘薯块根中差异表达... WRKY家族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物质代谢以及逆境响应等生物学过程。甘薯中存在许多WRKY基因家族成员,但这些基因是否参与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尚未报道。研究克隆了在紫心甘薯和白心甘薯块根中差异表达的IbWRKY44基因,其ORF全长为1401 bp,编码446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IbWRKY44蛋白与同属旋花科三叶裂薯ItWRKY44和牵牛InWRKY44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葡萄VvWRKY44的亲缘关系最远。IbWRKY44的启动子中包括激素响应、光响应和厌氧诱导响应等多种元件以及AP1、MYB和MYC等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利用qRT-PCR分析了IbWRKY44在不同甘薯品种中的表达特性,发现IbWRKY44在紫心甘薯块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紫心甘薯,推测IbWRKY44参与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构建了过表达带有绿色荧光的融合表达载体pCAMBIA1300-IbWRKY44-GFP并进行烟草叶片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IbWRKY44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IbWRKY44 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Iborf56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5
作者 常璐 董海涛 +3 位作者 吕运韬 赵彩良 唐锐敏 贾小云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610-619,共10页
为了研究甘薯叶绿体基因Iborf56的表达是否受到盐胁迫的诱导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甘薯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栗子香为研究材料,从中克隆Iborf56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蛋白序列特征,亚细胞定位预测、系统发育分析、调控元件... 为了研究甘薯叶绿体基因Iborf56的表达是否受到盐胁迫的诱导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甘薯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栗子香为研究材料,从中克隆Iborf56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蛋白序列特征,亚细胞定位预测、系统发育分析、调控元件分析、不同组织及盐胁迫表达模式,以及qPCR验证该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Iborf56与已知序列相似度为99.28%,开放阅读框长度为929 bp,编码60个氨基酸,含有8个磷酸化位点,没有信号肽和跨膜区,不具有分泌蛋白的特性,主要由α-螺旋组成;亚细胞定位在叶绿体基质中;进化树分析表明,Iborf56与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和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的遗传距离最近;启动子元件分析发现,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光响应元件、抗逆和激素应答等功能元件。转录组以及实时荧光qRT-PCR定量分析表明,Iborf56在甘薯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且随生长时间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推测该基因参与甘薯的生长发育;此外,Iborf56基因的表达量随盐胁迫时间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该基因在盐胁迫下12 h时达到了临界值,暗示其可能参与甘薯盐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Iborf56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