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荒漠植物引种驯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鹏 纪永福 +2 位作者 唐进年 李昌龙 李得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2,共6页
据统计我国荒漠维管束植物有82科484属1704种,不仅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为人类提供重要生活资料,是维系生态平衡、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种质资源。以我国第一座荒漠植物园—民勤沙生植物园为案例,对... 据统计我国荒漠维管束植物有82科484属1704种,不仅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为人类提供重要生活资料,是维系生态平衡、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种质资源。以我国第一座荒漠植物园—民勤沙生植物园为案例,对荒漠植物引种驯化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同时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民勤沙生植物园先后引进各类植物680余种,成功筛选出梭梭、拧条锦鸡儿、细枝羊柴等10余种优良防风固沙造林树种。通过开展蒙古韭、沙蓬、斧翅沙芥、锁阳、肉苁蓉等沙漠经济植物种的驯化栽培与示范推广,丰富了农村产业结构,辐射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未来荒漠区植物引种驯化应面向和美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甘肃省民勤治沙站荒漠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平台,强抓国家植物园建设机遇,重视对野生荒漠草本植物种质资源的引种驯化,加强荒漠区林草新品种培育,以期为我国西北风沙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引种驯化 乡村振兴 民勤沙生植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梭梭林生长状况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纪永福 李强民 +7 位作者 张锦春 陈芳 丁峰 王吉金 刘虎俊 王芳琳 刘有军 王功时 《甘肃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1-6,34,共7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民勤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分布情况和生长状况。民勤人工梭梭林主要分布在绿洲边缘的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上,这3种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占民勤人工梭梭林的97.56%;在丘间平滩地、风蚀残积...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民勤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分布情况和生长状况。民勤人工梭梭林主要分布在绿洲边缘的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上,这3种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占民勤人工梭梭林的97.56%;在丘间平滩地、风蚀残积山坡、山前洪积扇和平缓假戈壁也有人工梭梭林分布,但是面积很少。3种主要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保存密度接近,在330株/hm2左右,保存率为26%左右,这主要是梭梭林初植时和生长的前期,立地条件接近的缘故。随着生境条件的变化,梭梭的生长状况明显不同,其中流动沙丘上的梭梭生长最好,主要体现在树体较高大、冠幅大、枝条数量多、新枝生长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 立地条件 人工梭梭林 生长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南缘人工固沙植被抚育管理与合理利用模式研究——以景泰治沙站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纪永福 李亚 +3 位作者 魏怀东 周兰萍 胡小柯 肖斌 《甘肃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4,共4页
腾格里沙漠南缘大量的人工防风固沙灌木在栽植5—8年后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生长衰败,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枯枝增加、防风固沙功能降低。采取封育管护措施促进了人工固沙植被的自然更新、增加了植物生长量和植物种数、密度和覆盖度,增... 腾格里沙漠南缘大量的人工防风固沙灌木在栽植5—8年后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生长衰败,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枯枝增加、防风固沙功能降低。采取封育管护措施促进了人工固沙植被的自然更新、增加了植物生长量和植物种数、密度和覆盖度,增强防风固沙功能;采用平茬促壮措施后,固沙灌木从基部萌发枝条的能力大大增强,生长旺盛,有利于持续发挥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固沙植被 抚育管理 平茬促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继和 杨自辉 +2 位作者 胡明贵 刘虎俊 纪永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4-66,共3页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研究了在开挖排水沟使地下水位降至临界水位以下的同时,对盐渍化土地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改良措施,提出了盐渍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一是挖排水沟及造林,控制地下水位低于临界水位;二是选育...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研究了在开挖排水沟使地下水位降至临界水位以下的同时,对盐渍化土地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改良措施,提出了盐渍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一是挖排水沟及造林,控制地下水位低于临界水位;二是选育耐盐良种作物,改良盐碱地;三是发展畜牧业,培肥地力。并应用于甘肃省临泽县小泉子盐渍化土地改良,使土壤含盐量下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盐渍化土地 综合治理 抗逆育种 畜牧业 水利措施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3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有军 纪永福 +4 位作者 马全林 张德魁 张锦春 刘虎俊 彭金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0-814,共5页
以民勤荒漠区典型一年生植物盐生草、碟果虫实和五星蒿为材料,通过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探索其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3种一年生植物在播种后1~4d开始萌发,萌发持续时间为2~12d。根据3种植物种子在不... 以民勤荒漠区典型一年生植物盐生草、碟果虫实和五星蒿为材料,通过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探索其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3种一年生植物在播种后1~4d开始萌发,萌发持续时间为2~12d。根据3种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和光照下的开始萌发时间、萌发持续时间和萌发率,最佳萌发温度盐生草为连续光照条件下15℃,萌发率为96.00%±0.00%;碟果虫实为连续黑暗条件下20℃和14h光照/10h黑暗条件下15℃/25℃,萌发率分别为18.00%±2.00%和28.00%±2.31%;五星蒿为连续黑暗条件下20℃和14h光照/10h黑暗条件下15℃/25℃,萌发率分别为96.00%±0.00%和96.00%±2.31%。盐生草和五星蒿种子在连续黑暗、连续光照和14h黑暗/10h光照条件下都能萌发,萌发的最佳光照条件分别为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而碟果虫实只有在连续黑暗下才能萌发,光照下几乎不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光照 一年生植物 开始萌发时间 萌发持续时间 萌发率 民勤荒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三系统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自辉 王继和 +2 位作者 纪永福 胡明贵 刘虎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2-96,共5页
运用工程改良、生物种植改良、养殖业发展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三系统”治理盐渍化土地技术把“食物链 -生产链 -产业链”有机地连成一条主线 ,实现了农林牧互促相长的盐碱地治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干旱区临泽县小泉子盐渍化土地中... 运用工程改良、生物种植改良、养殖业发展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三系统”治理盐渍化土地技术把“食物链 -生产链 -产业链”有机地连成一条主线 ,实现了农林牧互促相长的盐碱地治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干旱区临泽县小泉子盐渍化土地中实施 4a来 ,使土壤含盐量降低 40 .6%~ 76.3% ,土壤有机质增加 2 9.2 %左右 ,土壤孔隙度提高 4.2 8% ,全氮增加 1 1 .7% ;示范区粮食产量增加了 69.1 3% ,示范农户经济收入增加 2 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地 干旱区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养殖业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与沙产业发展技术体系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贺访印 纪永福 +4 位作者 杨自辉 方峨天 刘世增 唐进年 李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528-1534,共7页
通过水土资源现状的分析评价,发现2005年民勤绿洲粮经草比例为36.94∶45.16∶17.90,与1991年相比,土地利用格局正向粮经草比例优化和农林牧协调方向发展;民勤绿洲土地资源的限制性因素主要为水分、土质、盐碱和肥力;对水资源现状分析发... 通过水土资源现状的分析评价,发现2005年民勤绿洲粮经草比例为36.94∶45.16∶17.90,与1991年相比,土地利用格局正向粮经草比例优化和农林牧协调方向发展;民勤绿洲土地资源的限制性因素主要为水分、土质、盐碱和肥力;对水资源现状分析发现民勤绿洲年缺水量达3.921 8亿m3。根据民勤绿洲自然条件和沙产业发展的理论要求,引进并筛选出适宜民勤绿洲边缘栽培的"中苜1号"、"兰热莱恩德"、"苜蓿54"、"德宝"4个紫花苜蓿品种和乌拉尔甘草、中麻黄、沙葱等优良、节水、抗旱的植物种和品种;提出了民勤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和沙产业的发展方向——节水农业和生态产业,主要包括通过合理的林草、林药间作和草田轮作制度,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培育并发展苜蓿、麻黄、甘草、葡萄、马铃薯、棉花、舍饲肉羊等多种形式的荒漠生态产业。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在民勤绿洲及其边缘地区建立"土壤-环境系统,植物-品种系统,节水栽培及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措施系统"相互耦合的沙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形成粮经草1∶1∶1的土地利用格局,促进民勤绿洲生态经济型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沙产业 技术体系 节水农业 生态产业 水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沙包发育过程的土壤水分与根系生物量的关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鸿儒 王继和 +1 位作者 蒋志荣 纪永福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138,共6页
在甘肃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不同沙包发育阶段,研究了白刺沙包发育过程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白刺沙包发育过程中,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白刺根系的生物量增加;白刺粗根系生物量集中分... 在甘肃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不同沙包发育阶段,研究了白刺沙包发育过程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白刺沙包发育过程中,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白刺根系的生物量增加;白刺粗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50cm土层,占92%以上;中根系生物量在0~40cm土层最多,其中根系生物量占全部中根系生物量的比例在初期沙包为83.32%,中期沙包为86.75%,成熟期沙包为85.32%;细根系生物量在初期沙包和成熟期沙包0~20cm土层中分别占49.73%和52.89%,而中期沙包集中分布于20~40cm土层,占47.66%;中根系生物量和细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呈显著相关,粗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水分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 沙包 土壤水分 根系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北部天然柠条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优势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晓春 洪绂增 +4 位作者 纪永福 贺访印 魏怀东 李亚 周兰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3-118,126,共7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民勤北部天然柠条群落结构特征和柠条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勤北部天然柠条群落只有9种植物种,植物种类少,结构单一;各物种个体数量少,植株矮小,主要呈现集群分布格局;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低.通...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民勤北部天然柠条群落结构特征和柠条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勤北部天然柠条群落只有9种植物种,植物种类少,结构单一;各物种个体数量少,植株矮小,主要呈现集群分布格局;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低.通过对柠条年龄结构图和种群静态生命曲线分析发现,柠条种群幼龄植株较多,群落处于进一步扩大或者稳定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种群动态 民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涛 王继和 +3 位作者 刘虎俊 纪永福 丁峰 袁洪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4-178,共5页
以民勤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上的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了活化沙丘不同部位的沙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活化沙丘的下部、中部、丘顶,到背风坡的中部、下部,再到丘间低地,每一个生境对应着不同的群落... 以民勤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上的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了活化沙丘不同部位的沙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活化沙丘的下部、中部、丘顶,到背风坡的中部、下部,再到丘间低地,每一个生境对应着不同的群落类型。各部位不仅植物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而且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其中丘顶为一年生草本植被构成,而丘间低地处只有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相似性指数表明,从沙丘下部到丘顶再到丘间地,生态因子的差异对物种的分布格局产生了影响,从而导致了群落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活化沙丘植被简单,退化严重,需加强保护,防止继续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荒漠交错带 活化沙丘 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天然柠条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亚 贺访印 +4 位作者 纪永福 魏怀东 周兰萍 刘晓春 朱世明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3-16,共4页
对民勤天然柠条群落进行野外调查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民勤天然柠条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结构简单,物种组成单一,主要物种为小灌木,伴有少量的1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优势种柠条的重要值远高于其他伴生种,唐古特白刺... 对民勤天然柠条群落进行野外调查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民勤天然柠条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结构简单,物种组成单一,主要物种为小灌木,伴有少量的1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优势种柠条的重要值远高于其他伴生种,唐古特白刺、泡泡刺为天然柠条群落的主要伴生种;柠条种群及主要伴生种群大多呈集群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 集群分布 甘肃民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梭梭林自然更新苗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丁峰 纪永福 +3 位作者 陈芳 张锦春 刘有军 王芳琳 《甘肃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7-11,共5页
民勤是我国重点防沙治沙的地区,为了治理沙害从新疆引入梭梭种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梭梭林,由于环境的变迁,人工梭梭林退化严重。通过野外调查人工和天然梭梭林更新苗的分布现状,结果表明:人工梭梭林开始出现自然更新,其更新苗的聚集性特... 民勤是我国重点防沙治沙的地区,为了治理沙害从新疆引入梭梭种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梭梭林,由于环境的变迁,人工梭梭林退化严重。通过野外调查人工和天然梭梭林更新苗的分布现状,结果表明:人工梭梭林开始出现自然更新,其更新苗的聚集性特征明显,幼苗的生长与存活受到了抑制,保苗率极低;比较天然梭梭林更新幼苗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工梭梭林幼苗分布均匀性差,人工梭梭林的自然更新过程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性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 梭梭 更新苗 空间分布 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南缘4种沙生灌木平茬试验 被引量:20
13
作者 魏怀东 纪永福 +3 位作者 周兰萍 陈芳 李亚 张凯旋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6期1-3,11,共4页
平茬对恢复更新腾格里沙漠南缘沙生灌木沙拐枣、沙木蓼和花棒,提高其生长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对毛条的恢复有效果,但不十分明显。4种沙生植物的平茬时间应安排在4月中上旬植株尚未萌动以前或正在萌动时隔行或隔株进行,沙拐枣和花棒的留茬... 平茬对恢复更新腾格里沙漠南缘沙生灌木沙拐枣、沙木蓼和花棒,提高其生长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对毛条的恢复有效果,但不十分明显。4种沙生植物的平茬时间应安排在4月中上旬植株尚未萌动以前或正在萌动时隔行或隔株进行,沙拐枣和花棒的留茬高度应选择30或40 cm,沙木蓼的留茬高度应选择20或30 cm,毛条的留茬高度为40或40 c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植物 平茬 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及其综合治理模式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斌 纪永福 +2 位作者 安富博 李银科 魏怀东 《甘肃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4-18,共5页
对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和治理技术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主要有: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草原生产能力下降、草原生物多样性降低、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家畜危害、增加黄河泥沙量等五个方面。针对不同... 对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和治理技术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主要有: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草原生产能力下降、草原生物多样性降低、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家畜危害、增加黄河泥沙量等五个方面。针对不同类型沙化草原和危害方式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技术模式,包括流沙治理的"封育+固沙+人工补播"模式,孤立沙丘全覆盖治理模式,中度沙化草原治理的"封育+人工补播(补植)+清除毒杂草",潜在沙化草原防治模式等和毒杂草治理技术,护岸林营造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 高寒草原 风沙危害 综合治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引黄灌区典型天然群落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亚 王辉 +4 位作者 魏怀东 纪永福 周兰萍 胡小柯 肖斌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10期1-2,12,共3页
通过对甘肃引黄灌区典型天然植被群落调查,研究了主要种群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甘肃引黄灌区主要天然群落内典型的种群有猫头刺、白刺和油蒿;(2)3个不同种群立地条件和土壤特征差异显著,油蒿种群为固定沙丘,猫头刺种群为固定、半固... 通过对甘肃引黄灌区典型天然植被群落调查,研究了主要种群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甘肃引黄灌区主要天然群落内典型的种群有猫头刺、白刺和油蒿;(2)3个不同种群立地条件和土壤特征差异显著,油蒿种群为固定沙丘,猫头刺种群为固定、半固定沙丘,白刺种群为半固定沙丘,其pH值和全盐量从高至低依次为:白刺、猫头刺、油蒿;(3)研究区共有植物种29种,隶属10个科26个属,其中灌木或小灌木5种,占植物种数的17.24%;(4)研究区植被整体表现出了结构简单,灌木层物种相对单一且数量较少,草本层物种相对丰富且数量较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引黄灌区 天然群落 优势种群 重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整治意见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多尧 蒋志荣 纪永福 《甘肃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过大、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因素引起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持续发展和综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将石羊河流域作为以水维系的生态系统整体。阐述了石羊河流域祁连山...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过大、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因素引起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持续发展和综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将石羊河流域作为以水维系的生态系统整体。阐述了石羊河流域祁连山区实行造林和封育措施,绿洲平原区实行节水型持续农业的系统环境整治的技术措施与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综合生态系统 问题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荒漠草地红砂群落的季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兰萍 贺访印 +4 位作者 纪永福 魏怀东 李亚 刘晓春 朱世明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2期11-13,23,共4页
采用样线法对民勤荒漠草地红砂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对5月、7月和10月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红砂群落的组成及季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砂群落灌木层伴生物种组成相对稳定,红砂群落灌木层盖度和总盖度5月份最大,而草本层伴生种组成随季节变... 采用样线法对民勤荒漠草地红砂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对5月、7月和10月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红砂群落的组成及季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砂群落灌木层伴生物种组成相对稳定,红砂群落灌木层盖度和总盖度5月份最大,而草本层伴生种组成随季节变化较大,从5月到10月份草本层植物的种数、密度、盖度、冠幅逐渐增大,10月份植物种最多,密度、盖度、冠幅最大,结构最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群落 季相特征 民勤 荒漠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在河西走廊东部的适应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虎俊 王继和 +2 位作者 杨自辉 纪永福 贺访印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29-31,共3页
在河西走廊东部,冬枣可以正常生长,但受霜冻影响,不能正常落叶;其开花时间、座果时间和果实变色时间均较民勤小枣和鸣山大枣迟,果实的生育期相对较长,耐霜冻,果实的含糖量较其原产地高;果实较民勤小枣和鸣山大枣脆,但风味较后者淡。冬... 在河西走廊东部,冬枣可以正常生长,但受霜冻影响,不能正常落叶;其开花时间、座果时间和果实变色时间均较民勤小枣和鸣山大枣迟,果实的生育期相对较长,耐霜冻,果实的含糖量较其原产地高;果实较民勤小枣和鸣山大枣脆,但风味较后者淡。冬枣果实在10月上中旬才完熟,早霜期在9月中旬的河西走廊应谨慎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河西走廊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干旱区盐渍土扰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9
作者 刘虎俊 王继和 +2 位作者 胡明贵 杨自辉 纪永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0-72,共3页
采用随机调查法比较研究不同扰动方式对河西走廊干旱区盐渍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梨树、繁育杜梨苗、种植小麦、弃耕和休闲均使土壤HCO_3^-表聚和表层土壤Ca^(2+)含量减少,其中繁育杜梨苗地土壤Ca^(2+)减幅最大。盐渍土壤容重除... 采用随机调查法比较研究不同扰动方式对河西走廊干旱区盐渍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梨树、繁育杜梨苗、种植小麦、弃耕和休闲均使土壤HCO_3^-表聚和表层土壤Ca^(2+)含量减少,其中繁育杜梨苗地土壤Ca^(2+)减幅最大。盐渍土壤容重除与植物根系分布相关外,也受其性质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弃耕和土地休闲使土壤盐分表聚,降低了土壤可耕性,干旱区改良盐渍土地可首选种植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干旱区 盐渍土 扰动 土壤性质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流对梭梭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管阳 纪永福 +5 位作者 张莹花 李道明 魏林源 王旺田 王立 马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梭梭幼苗光合作用对风沙流胁迫的响应规律,从光合生理角度揭示风沙流对梭梭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盆栽梭梭幼苗为研究对象,在风洞模拟不同强度的风沙流胁迫条件(5,11和17m/s,持续吹袭20min),于胁迫后1h采用LI-6400X... 【目的】通过分析梭梭幼苗光合作用对风沙流胁迫的响应规律,从光合生理角度揭示风沙流对梭梭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盆栽梭梭幼苗为研究对象,在风洞模拟不同强度的风沙流胁迫条件(5,11和17m/s,持续吹袭20min),于胁迫后1h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测梭梭同化枝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计算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并分析上述参数对风沙流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随着风沙流胁迫强度的逐渐增大,梭梭幼苗同化枝的净光合速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较轻程度的风沙流胁迫可引起梭梭幼苗净光合速率升高,水分利用效率略微下降,由气孔因素占主导地位.随着风沙流胁迫程度的增大,梭梭幼苗的光合器官受到损伤,非气孔因素的作用逐渐增强,引起梭梭幼苗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风沙流胁迫 光合作用 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