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DNA导入大豆后代蛋白组分及氨基酸的变异性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守民 苗以农 +5 位作者 常今花 索塔林 王丕武 张晓玲 刘宗昭 张军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6-320,共5页
花生DNA导入大豆后,子代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出双亲,表现出杂种优势。对萌发各期子叶蛋白的电泳分析表明,导入后代的绝大部分蛋白亚基组分与大豆相似,但分子量近30KD的一条蛋白带与花生的相似,β亚基的变化也与大豆的有... 花生DNA导入大豆后,子代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出双亲,表现出杂种优势。对萌发各期子叶蛋白的电泳分析表明,导入后代的绝大部分蛋白亚基组分与大豆相似,但分子量近30KD的一条蛋白带与花生的相似,β亚基的变化也与大豆的有差异。导入后代的甘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和苏氨酸含量明显高于两亲本,而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低于亲本;其它氨基酸含量接近两亲本之一或居中,其中丝氨酸、异亮氨酸含量与花生的相似。结果表明:花生DNA导入大豆后,引起了后代在蛋白质和氨基酸方面的明显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DNA 大豆 蛋白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系NK细胞配体表达及其对NK-92细胞杀伤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渊 索塔林 +4 位作者 李燕 葛淑静 周洪哲 唐捷 段连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检测白血病细胞系NK配体表达情况以及对NK-92细胞的敏感性,探讨NK配体表达与NK杀伤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的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分别检测U937、CEM、KG-1a、HL-60、NB4、Reh和LCL等7种细胞表面MICA、MICB、UL... 目的:检测白血病细胞系NK配体表达情况以及对NK-92细胞的敏感性,探讨NK配体表达与NK杀伤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的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分别检测U937、CEM、KG-1a、HL-60、NB4、Reh和LCL等7种细胞表面MICA、MICB、ULBP1、PVR、Nectin-2、LFA-3、LLT-1、HLA-E、HLA-F和HLA-G等10种NK配体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用CFSE和PI双染法,检测NK-92细胞对以上7种白血病细胞系的杀伤效应。结果:根据NK-92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强弱,将以上7种白血病细胞系分成NK敏感组(U937,CEM,KG-1a)、中度敏感组(HL-60、NB4)和不敏感组(Reh,LcL)三组。NK配体PVR和HLA-F在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和0.016),不敏感组的PVR转录水平最低而HLA-F水平最高,其他配体间则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PVR和HLA-F是人为干预肿瘤细胞耐受NK细胞的两个靶点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自然杀伤细胞 配体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G2D和NKG2A及相应配体MHC-IA/B和HLA-E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葛淑静 段连宁 +3 位作者 罗渊 索塔林 陆承荣 唐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12-316,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NK细胞受体NKG2D和NKG2A在初发ALL和AML患者NK细胞、CD3+T细胞的表达其及相应配体MHC-I A/B和HLA-E在白血病细胞表达差异性和免疫学意义。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92细胞对8种白血病细胞系的杀伤效率,并检测60例初发急性...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NK细胞受体NKG2D和NKG2A在初发ALL和AML患者NK细胞、CD3+T细胞的表达其及相应配体MHC-I A/B和HLA-E在白血病细胞表达差异性和免疫学意义。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92细胞对8种白血病细胞系的杀伤效率,并检测6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ALL和AML各30例)骨髓中NKG2D和NKG2A在NK和CD3+T细胞的表达及其相应配体MHC-I A/B和HLA-E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结果表明,NK92对不同白血病细胞系的杀伤效率存在差异。ALL患者NK细胞和CD3+T细胞的NKG2D及NKG2A阳性表达率与AML患者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ALL患者白血病细胞MHC-I A/B和HLA-E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AML患者(p<0.05)。结论:ALL与AML患者免疫细胞功能的差异性可能与白血病细胞配体表达的不同有关,而与本身NK及T细胞表达的杀伤和抑制性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NKG2D NKG2A MHC-IA/B HL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F149通过泛素化介导的CD9降解调控细胞增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燕 阮林浩 +2 位作者 索塔林 王鹏 唐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30-1238,共9页
选取功能未知的泛素连接酶RNF149作为研究对象.该分子同GRAIL(gene related to anergy in lymphocyte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属于Ⅰ型跨膜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RNF149是一个定位在溶酶体上的蛋白质,它与CD9在细胞内有共定... 选取功能未知的泛素连接酶RNF149作为研究对象.该分子同GRAIL(gene related to anergy in lymphocyte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属于Ⅰ型跨膜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RNF149是一个定位在溶酶体上的蛋白质,它与CD9在细胞内有共定位.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RNF149与CD9有相互作用.RNF149通过泛素分子的第48位赖氨酸多泛素化CD9.在HeLa细胞中转染数量一定的CD9质粒和数量梯度增加的RNF149质粒24 h后,蛋白质印迹检测外源RNF149和CD9的表达,结果表明,随外源RNF149表达量梯度增高,外源CD9的表达量梯度降低.在HEK293T细胞内以shRNA敲低内源的RNF149,并检测内源CD9的变化,发现RNF149被敲低后内源CD9的量增多.上述结果提示,CD9很有可能是RNF149的底物,被RNF149通过泛素化降解.此外,RNF149被敲低的HEK293T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这可能与其内源CD9的量增多有关,提示RNF149可能是一种细胞增殖的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F149 CD9 细胞增殖 泛素化 泛素连接酶 溶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西普治疗升高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DC细胞数量 被引量:3
5
作者 庞莉萍 王莉莎 +5 位作者 索塔林 郝慧琴 方显峰 贾俊英 黄烽 唐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依那西普(Etanercept)对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外周血DC细胞的影响。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4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给予依那西普(50mg,皮下注射,1次/周)或安慰剂治疗。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依那西普(Etanercept)对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外周血DC细胞的影响。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4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给予依那西普(50mg,皮下注射,1次/周)或安慰剂治疗。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志愿者及AS患者治疗前后患者髓系树突状细胞(mDC)和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的水平。结果:依那西普治疗后,MHC Class Ⅱ阳性树突状细胞(MHC Class Ⅱpositive mDC)明显升高。Treg细胞数量升高。血浆可溶性IL-2受体水平降低。结论:抗TNF-α的治疗阻断了MHC Class Ⅱpositive mDC的成熟,从而增强了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并抑制了效应T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依那西普 调节性T细胞 树突状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