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优良品系对黑穗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1
作者 郭强 张木清 +4 位作者 黎正英 唐利球 秦昌鲜 蒋洪涛 马文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7,共11页
为明确自主选育的甘蔗优良品系对黑穗病的抗性水平,采用浸渍接种法对135份甘蔗优良品系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35份甘蔗优良品系中综合抗性水平表现为高抗至中抗的品系有47份,占34.81%;中感至高感2的品系有88份,占65.19%。其中... 为明确自主选育的甘蔗优良品系对黑穗病的抗性水平,采用浸渍接种法对135份甘蔗优良品系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35份甘蔗优良品系中综合抗性水平表现为高抗至中抗的品系有47份,占34.81%;中感至高感2的品系有88份,占65.19%。其中综合抗性水平为高抗的甘蔗品系有8份,占5.93%;综合抗性水平为抗病的甘蔗品系有26份,占19.26%;综合抗性水平为中抗的甘蔗品系有13份,占9.63%;综合抗性水平为中感的甘蔗品系有32份,占23.70%;综合抗性水平为感病的甘蔗品系有50份,占37.04%;综合抗性水平为高感的甘蔗品系有6份,占4.44%。综合抗性水平表现为高抗黑穗病的‘中蔗1613503’‘桂南蔗143001’‘桂南蔗142401’‘中蔗140802’‘中蔗151005’‘中蔗16183’‘中蔗144101’和‘中蔗15421’等8个品系,可作为高抗黑穗病品种加以示范推广,也可以作为抗黑穗病亲本进一步杂交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优良品系 黑穗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系桂南亚08-212的组培快繁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秦昌鲜 唐利球 +2 位作者 马文清 韦海球 郭强 《中国糖料》 2017年第3期9-10,共2页
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甘蔗新品系桂南亚08-212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不同2,4-D浓度对幼嫩叶片的切片进行愈伤诱导,以不同6-BA浓度对甘蔗愈伤进行分化诱导和增殖培养,以不同NAA浓度诱导甘蔗组培苗生根。结果表明:适宜甘... 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甘蔗新品系桂南亚08-212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不同2,4-D浓度对幼嫩叶片的切片进行愈伤诱导,以不同6-BA浓度对甘蔗愈伤进行分化诱导和增殖培养,以不同NAA浓度诱导甘蔗组培苗生根。结果表明:适宜甘蔗幼嫩叶片愈伤诱导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D 2.0 mg/L,诱导分化培养以改良MS+6-BA 2.0 mg/L为宜,增殖培养以改良MS+6-BA 2.0 mg/L为宜,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改良MS+NAA 5.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桂南亚08-212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龙州县甘蔗新品种(系)引种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秦昌鲜 彭崇 +3 位作者 郭强 闭德金 马文清 唐利球 《农技服务》 2019年第7期25-26,共2页
为筛选适应广西龙州县种植的甘蔗品种,2016年引进7个新品种(系)在龙州县进行品比试验,并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含糖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表现优良的新品种(系)是桂糖46号、桂糖49号、桂南亚08-336和柳城05136,其产量分别为7 983.99... 为筛选适应广西龙州县种植的甘蔗品种,2016年引进7个新品种(系)在龙州县进行品比试验,并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含糖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表现优良的新品种(系)是桂糖46号、桂糖49号、桂南亚08-336和柳城05136,其产量分别为7 983.99公斤/亩、6 953.63公斤/亩、6 151.9公斤/亩和5 698.52公斤/亩,分别比对照ROC22增产47.9%、28.9%、14%和5.6%,含糖量分别为1 051.4公斤/亩、1 000.7公斤/亩、949.2公斤/亩和810.9公斤/亩,分别比对照高41.56%、34.73%、27.08%和9.18%;且抗性强,适应性表现突出,建议在广西龙州县一带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农艺性状 龙州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梢腐病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4
作者 郭强 马文清 +2 位作者 唐利球 秦昌鲜 陈海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78-83,共6页
甘蔗梢腐病是近年来暴发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几乎遍布全世界所有甘蔗种植国家及地区,对蔗糖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各甘蔗种植区也爆发了大规模梢腐病危害,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造成严重损失,对我国甘蔗生产和糖业可持续性发展构成严重威... 甘蔗梢腐病是近年来暴发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几乎遍布全世界所有甘蔗种植国家及地区,对蔗糖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各甘蔗种植区也爆发了大规模梢腐病危害,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造成严重损失,对我国甘蔗生产和糖业可持续性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目前,防治甘蔗梢腐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选育抗梢腐病的甘蔗新品种,而我国对于甘蔗梢腐病及其抗病育种的研究基础非常薄弱。综述了甘蔗梢腐病的发生与危害、病原菌、抗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甘蔗梢腐病的抗性鉴定技术、综合防治和抗病育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对我国甘蔗梢腐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梢腐病 镰刀菌 抗病机制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品种对手工红糖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崇 王凤林 +5 位作者 秦昌鲜 江清梅 何红良 郭强 马文清 唐利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目的]研究甘蔗品种对所制手工红糖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品种的甘蔗为原料制作手工红糖,通过对红糖的颜色、甜度、口感和起砂程度等进行感官评价和检测出糖率,选取最适合制作手工红糖的甘蔗品种。[结果]以外引833为原料制作的手工... [目的]研究甘蔗品种对所制手工红糖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品种的甘蔗为原料制作手工红糖,通过对红糖的颜色、甜度、口感和起砂程度等进行感官评价和检测出糖率,选取最适合制作手工红糖的甘蔗品种。[结果]以外引833为原料制作的手工红糖颜色金黄、口感清甜、气味清香、起砂多,出糖率高,品质最佳;以桂糖42号为原料制作的颜色金黄、口感甜、气味香、起砂多,出糖率高,品质良好;以桂南亚08/336和桂南亚08/212为原料制作的颜色黄、口感清甜、气味味清香、起砂一般,出糖率较高,品质较好;新台糖22号和桂糖32号制作的手工红糖品质差。[结论]外引833是最佳的手工红糖制作原料,红糖适合用于开发保健型产品;桂糖42号所制手工红糖品质良好,适合深加工开发中低端产品;桂南亚08/336和桂南亚08/212所制手工红糖品质较好,只能用于生产普通手工红糖;新台糖22号和桂糖32号不适合作为手工红糖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手工红糖 感官评价 品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根粉对甘蔗组培瓶苗生根及假植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莫周美 唐君海 +5 位作者 赵静 陆祖正 符策 秦昌鲜 俸青 廖韦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23,共3页
提高甘蔗组培瓶苗根系的素质,以增加假植成活率和提高假植苗的质量。通过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探讨不同生根粉浓度对甘蔗组培苗瓶苗生根及假植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200m班浓度范围内的生根粉对甘蔗组培瓶苗... 提高甘蔗组培瓶苗根系的素质,以增加假植成活率和提高假植苗的质量。通过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探讨不同生根粉浓度对甘蔗组培苗瓶苗生根及假植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200m班浓度范围内的生根粉对甘蔗组培瓶苗生根和假植成活率及假植苗质量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生根粉浓度为100m∥L时瓶苗根素质和假植成活率及假植苗生长表现最好,瓶苗表现根系多、根粗长,假植苗表现苗高大粗壮、叶色浓绿、新长白色粗根多,适合大田移栽,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组培苗 生根粉 假植苗素质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组培苗继代增殖的浅层培养 被引量:7
7
作者 谢君锋 廖韦卫 +8 位作者 陆祖正 蒋亚琴 闭德金 唐君海 符策 赵静 韦海球 唐利球 秦昌鲜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65-68,共4页
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为甘蔗品种的快速繁殖和良种推广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浅层培养作为植物组培技术的一种,可为完善甘蔗组培苗增殖培养提供不同的解决途径,在不降低增殖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培养基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 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为甘蔗品种的快速繁殖和良种推广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浅层培养作为植物组培技术的一种,可为完善甘蔗组培苗增殖培养提供不同的解决途径,在不降低增殖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培养基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在使用相同配方[MS液体培养基(30 g/L的蔗糖+1 mg/L 6-BA+0.1 mg/L NAA)pH 6.0]、不同容量的培养基对甘蔗组培苗进行增殖培养,并观察对比其增殖效果,以确认浅层培养是否具有较好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在增殖F2~F5代的培养中,果酱瓶中加入10 mL容量的液体培养基较常用的20 mL容量的液体培养基增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组培 继代增殖 浅层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实生苗早期阶段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莫周美 秦昌鲜 +2 位作者 郭强 唐利球 马文清 《中国糖料》 2018年第4期14-15,19,共3页
为了解甘蔗亲本杂交组合实生苗的抗黑穗病特点,对2014年定制的11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及其F1代材料进行人工接种黑穗病菌和自然感病处理,对其杂交组合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1个组合的实生苗接种黑穗病菌后有6个发病,发病率最高的... 为了解甘蔗亲本杂交组合实生苗的抗黑穗病特点,对2014年定制的11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及其F1代材料进行人工接种黑穗病菌和自然感病处理,对其杂交组合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1个组合的实生苗接种黑穗病菌后有6个发病,发病率最高的达10%,而未接种的只有3个组合发病,发病率均为2%;经人工接种处理的F1代全部感病,且最高发病率达39.77%;而自然感病处理的F1代只有4个组合感病,发病率最高只有4.39%。说明人工接种处理和自然感病处理相比,人工接种处理比自然感病处理对组合的黑穗病抗性选择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杂交组合 黑穗病 人工接种 自然感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龙州甘蔗品比新植试验初报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珍玲 闭德金 +6 位作者 施泽升 秦昌鲜 彭崇 何洪良 郭强 马文清 唐利球 《中国糖料》 2018年第2期28-30,共3页
2016年8个自育甘蔗品系及4个推广品种的品比新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农艺性状新植表现较好的仍然是当地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其次表现较好的为桂糖46号,适合在龙州蔗区推广种植。并探讨了今后选育种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甘蔗 品比试验 农艺性状 选育种 龙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州县河谷地区甘蔗适宜施氮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泽升 唐利球 +10 位作者 彭崇 陈海生 覃潇敏 马文清 罗晟昇 郭强 莫周美 秦昌鲜 何洪良 闭德金 莫勇武 《甘蔗糖业》 2019年第5期13-18,共6页
合理的甘蔗氮肥施用量能减少蔗田由于过量的化学肥料投入而造成的生态破坏。本文于2017~2019年通过1新1宿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糖分等的影响。试验在崇左龙州县设置了6个不同施氮量处理,分别为施纯氮0、... 合理的甘蔗氮肥施用量能减少蔗田由于过量的化学肥料投入而造成的生态破坏。本文于2017~2019年通过1新1宿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糖分等的影响。试验在崇左龙州县设置了6个不同施氮量处理,分别为施纯氮0、225、300、375、450、600(常规施氮量)kg/hm^2。甘蔗伸长期采用叶绿素仪测定叶片SPAD值和氮素含量,收获期测定甘蔗产量、锤度、株高、茎径等性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使甘蔗产量和产糖量显著增产,施氮量为300kg/hm^2(N2)时甘蔗产量和产糖量最大,1新1宿平均产量和产糖量分别为80296、10889kg/hm^2。不同施氮处理对甘蔗糖分则无显著影响,但当施氮量低于225kg/hm^2后,宿根年的产糖量将显著下降。在甘蔗氮素利用方面,施氮能提高伸长期叶片SPAD值和氮含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产糖力随着氮肥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线性+平台”模型能完整地模拟产量与氮肥的肥效关系。龙州县河谷地区甘蔗生产上推荐的氮肥施用量为300~375kg/hm^2,这比常规施肥减少了37.5%~50%的氮肥用量,同时能稳定甘蔗的后续生产,这对节省甘蔗生产成本和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产量 产糖量 “线性+平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实生苗新型培育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周美 秦昌鲜 +1 位作者 施泽升 唐利球 《中国糖料》 2019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提高甘蔗种子萌发率,培育茁壮实生苗,新的甘蔗实生苗培育方法采用育苗床+塘泥(含水率约90%的淤泥状基质)+沙土代替传统的育苗框+干塘泥+沙土,前期小拱棚、出苗整齐后去掉小拱棚使用塑料大棚。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发芽率比对照组提高18... 为提高甘蔗种子萌发率,培育茁壮实生苗,新的甘蔗实生苗培育方法采用育苗床+塘泥(含水率约90%的淤泥状基质)+沙土代替传统的育苗框+干塘泥+沙土,前期小拱棚、出苗整齐后去掉小拱棚使用塑料大棚。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发芽率比对照组提高18.57~22.53个百分点,差异显著;播种后1个月测定,试验组平均株高比对照组高4.72 cm,差异显著,试验组平均茎粗比对照组粗0.99 cm,试验组平均单株鲜根重比对照组增加0.083 g,差异显著。新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物资和劳动力成本,培育出的甘蔗实生苗农艺性状比常规方法培育出的实生苗表现更优良,植株更高、茎径更粗、根系更发达,是一种简便易行、投入较少、效果更好、能缩短育苗时间、加快育苗进程的甘蔗实生苗培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实生苗 育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海球 唐利球 +3 位作者 何洪良 秦昌鲜 黄珍玲 罗晟升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0期19-19,13,共2页
甘蔗是C4类植物,是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热带地区的代表性作物,甘蔗是我国制糖工业最重要发的原料,而蔗糖是多种制品的原料,能用来进行乙醇的提炼。甘蔗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困扰,影响甘蔗的质量和产量。为了提高甘蔗的品... 甘蔗是C4类植物,是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热带地区的代表性作物,甘蔗是我国制糖工业最重要发的原料,而蔗糖是多种制品的原料,能用来进行乙醇的提炼。甘蔗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困扰,影响甘蔗的质量和产量。为了提高甘蔗的品质,本文就甘蔗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病虫害问题 防治技术 甘蔗盛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南亚08336的选育研究
13
作者 马文清 郭强 +5 位作者 闭德金 唐利球 秦昌鲜 彭崇 施泽升 何洪良 《中国糖料》 2021年第2期20-24,共5页
‘桂南亚08336’是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从‘粤农73-204’ב新台糖22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研究表明:‘桂南亚08336’中大茎,前期生长快,生势好,分蘖力强,蔗茎均匀,易脱叶;宿根发株率高,宿根... ‘桂南亚08336’是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从‘粤农73-204’ב新台糖22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研究表明:‘桂南亚08336’中大茎,前期生长快,生势好,分蘖力强,蔗茎均匀,易脱叶;宿根发株率高,宿根性较强;中早熟、高产、高糖、综合性状好。6年新植4年宿根试验结果:平均蔗茎产量98.605 t/hm^(2)、蔗糖产量14.332 t/hm^(2)、平均甘蔗蔗糖分15.10%,分别较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10.68%和18.68%,蔗糖分高0.96个百分点。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桂南亚08336’共含有17个不同基础种质,遗传组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选育 桂南亚08336 高产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广西甘蔗品种区试崇左点综合评价
14
作者 施泽升 彭崇 +7 位作者 闭德金 郭强 秦昌鲜 唐利球 梁永检 马文清 罗晟昇 韦海球 《甘蔗糖业》 2021年第2期33-37,共5页
2016~2018年在崇左市龙州县开展12个甘蔗品系1年新植2年宿根的广西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崇左区试点所有的12个参试品系的产量和产糖量均比对照增产。桂糖08-1589表现植株高度中等,分蘖力强,中茎,有效茎多,易脱叶,宿根性好,抗病性好,抗倒... 2016~2018年在崇左市龙州县开展12个甘蔗品系1年新植2年宿根的广西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崇左区试点所有的12个参试品系的产量和产糖量均比对照增产。桂糖08-1589表现植株高度中等,分蘖力强,中茎,有效茎多,易脱叶,宿根性好,抗病性好,抗倒伏,年平均蔗茎产量和产糖量分别为79978.52和12421.55 kg/hm^(2),平均蔗糖分为15.45%,比对照高了1.07个百分点,为早熟高产高糖品种,是本轮区试工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系,推荐在本区域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系 产量 产糖量 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年广西甘蔗品种龙州点试验报告
15
作者 莫周美 马文清 +1 位作者 唐利球 秦昌鲜 《中国糖料》 2017年第1期16-19,共4页
对龙州2013—2014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11个品系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06-244、柳城05-136和桂糖07-994表现高产高糖,蔗茎产量、含糖量和平均蔗糖分均高于对照,综合表现最好;桂引C1-2003表现高产高糖,但平均蔗... 对龙州2013—2014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11个品系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06-244、柳城05-136和桂糖07-994表现高产高糖,蔗茎产量、含糖量和平均蔗糖分均高于对照,综合表现最好;桂引C1-2003表现高产高糖,但平均蔗糖分低于对照,枯心率和梢腐病感病率高,蔗茎较细;桂糖03-3005蔗茎产量和含糖量比CK高,平均蔗糖分比CK高0.95个百分点,不足之处是植株较矮,有效茎少,长势不均匀;桂糖07-645和桂糖06-1721表现高产高糖且宿根性好,但平均蔗糖分低于对照;其他品系表现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龙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