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合罗宾娜茎尖培养及鳞茎繁育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汪一婷 雷薛明 +3 位作者 吕永平 牟豪杰 李海营 陈志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01-1205,共5页
为探究百合茎尖培养及鳞茎繁育的影响因素,以百合罗宾娜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茎尖培养和瓶内养球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大小是影响茎尖成活率的关键因素,1.0 mm茎尖成活率比0.5 mm茎尖成活率提高5%左右;提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香蕉粉的... 为探究百合茎尖培养及鳞茎繁育的影响因素,以百合罗宾娜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茎尖培养和瓶内养球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大小是影响茎尖成活率的关键因素,1.0 mm茎尖成活率比0.5 mm茎尖成活率提高5%左右;提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香蕉粉的含量可以提高茎尖成活率;光培养(12 h·d^(-1))比暗培养更有利于鳞茎增殖和生长,20℃和25℃对鳞茎生长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在25℃时,与暗培养相比,光培养获得的鳞茎数量、直径、鲜重、干重分别提高36.36%、15.33%、59.91%和44.74%。百合罗宾娜茎尖培养可选择1/2 MS(基本培养基)+0.5 mg·L^(-1)6-BA(6-苄基腺嘌呤)+0.2 mg·L^(-1)NAA(萘乙酸)+5.0 g·L^(-1)香蕉粉培养基接种茎尖,直接光培养;鳞茎的培养条件可选择25℃,光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茎尖 种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牛瘤胃液中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被引量:21
2
作者 牟豪杰 孟庆翔 +1 位作者 任丽萍 王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提出了同时测定牛瘤胃液中乳酸和挥发脂肪酸的离子色谱分析法。试验用IonPac(AS11-HC(4 mm×250 mm)分析柱带IonPac(AG11-HC(4 mm×50 mm)保护柱,电导检测器,抑制器类型为ASRS。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该... 提出了同时测定牛瘤胃液中乳酸和挥发脂肪酸的离子色谱分析法。试验用IonPac(AS11-HC(4 mm×250 mm)分析柱带IonPac(AG11-HC(4 mm×50 mm)保护柱,电导检测器,抑制器类型为ASRS。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该方法对乳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6~36.0,0.10~50.0,0.11~23.0,0.05~8.7,0.15~36.0,0.11~19.0,0.06~23.5 mg·L-1,方法检出限(3S/N)依次为9.87,3.60,4.15,2.46,4.71,3.19,6.93μg·L-1。实样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1.73%~5.6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瘤胃液 乳酸 挥发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石花植株离体再生及组培快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牟豪杰 王燕 +2 位作者 吕永平 汪一婷 李海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3期143-144,181,共3页
[目的]建立生石花植株离体再生及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生石花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生石花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萌发后的幼苗在MS+0.50 mg/L 6-BA+0.05 mg/L NAA培养基上被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不添加6-BA的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 [目的]建立生石花植株离体再生及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生石花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生石花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萌发后的幼苗在MS+0.50 mg/L 6-BA+0.05 mg/L NAA培养基上被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不添加6-BA的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不定芽诱导率为4.65;在MS+0.05 mg/L 6-BA+0.01 mg/L NAA培养基上不定芽增殖率较高,可达5.60。[结论]建立了生石花植株离体再生及快繁体系,有利于生石花种质资源保护和工厂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石花 愈伤组织 离体再生 增殖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砂糖寿组培快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牟豪杰 王燕 +2 位作者 吕永平 汪一婷 李海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2期140-141,157,共3页
[目的]探讨冰砂糖寿组培快繁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冰砂糖寿幼嫩花序为外植体,研究冰砂糖寿组培快繁技术。[结果]于MS+5 mg/L 6-BA+0.5 mg/L IBA+30 g/L蔗糖+7g/L琼脂的诱导培养基上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0.3 mg/L6-BA+30 ... [目的]探讨冰砂糖寿组培快繁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冰砂糖寿幼嫩花序为外植体,研究冰砂糖寿组培快繁技术。[结果]于MS+5 mg/L 6-BA+0.5 mg/L IBA+30 g/L蔗糖+7g/L琼脂的诱导培养基上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0.3 mg/L6-BA+30 g/L蔗糖+7 g/L琼脂上继代培养可分化成不定芽,将不定芽转接到增殖培养基MS+0.3 mg/L 6-BA+0.1 mg/LNAA+30 g/L蔗糖+7 g/L琼脂上增殖速度较快,增殖系数达3.79。将其移栽至营养基质(混合泥炭∶粗砂=1∶1)中,移栽成活率可达95%。[结论]建立了冰砂糖寿花序再生及快繁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砂糖寿 愈伤组织 不定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浆植物组培苗移栽技术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牟豪杰 徐刚 +1 位作者 汪一婷 吕永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450-451,共2页
在多浆植物组培苗移栽的基质、适宜移栽的季节以及在移栽过程中防止多浆植物组培苗腐烂方面进行了一些试验,发现多浆植物组培苗在混合泥炭+粗沙(1∶1)中移栽成活率最高,并且适宜在5月或9月进行移栽,同时组培苗用0.5 g/L多菌灵处理可有... 在多浆植物组培苗移栽的基质、适宜移栽的季节以及在移栽过程中防止多浆植物组培苗腐烂方面进行了一些试验,发现多浆植物组培苗在混合泥炭+粗沙(1∶1)中移栽成活率最高,并且适宜在5月或9月进行移栽,同时组培苗用0.5 g/L多菌灵处理可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浆植物 组培苗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线莲的盆栽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牟豪杰 汪一婷 +1 位作者 吕永平 徐刚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524-525,共2页
铁线莲是毛茛科藤本植物,其花朵十分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是欧美十分流行的绿化植物。铁线莲只要栽培管理适当,也是十分优秀的盆栽植物,我们选用泥炭与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使用大于35 cm深,25-30 cm宽的盆器,温度控制在夜间15-17℃,白天... 铁线莲是毛茛科藤本植物,其花朵十分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是欧美十分流行的绿化植物。铁线莲只要栽培管理适当,也是十分优秀的盆栽植物,我们选用泥炭与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使用大于35 cm深,25-30 cm宽的盆器,温度控制在夜间15-17℃,白天21-25℃,每天给于6 h的光照,水分不能太湿或太干,在2-3月份抽新芽前,施15-5-5的复合肥,在4月或6月份施一次磷酸肥,可使盆栽的铁线莲生长旺盛,花色艳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莲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Pt催化剂的催化氧化发光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小琴 宗瑞隆 +1 位作者 牟豪杰 朱永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02-3008,共7页
利用溶胶固定化工艺合成了石墨烯负载Pt纳米颗粒的Pt/石墨烯催化剂.研究了分散在石墨烯上的Pt颗粒尺寸和负载量对CO催化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探查了催化剂的某些分析特性及对其它气相体系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Pt纳米颗粒可以很好地... 利用溶胶固定化工艺合成了石墨烯负载Pt纳米颗粒的Pt/石墨烯催化剂.研究了分散在石墨烯上的Pt颗粒尺寸和负载量对CO催化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探查了催化剂的某些分析特性及对其它气相体系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Pt纳米颗粒可以很好地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并有较快的催化反应速率,Pt颗粒越小催化发光强度越大.当不同Pt负载量(0.4%-1.6%(w,质量分数))的催化剂作用于40%(φ,体积分数)以下浓度的CO/空气体系时,产生的催化发光强度均与CO浓度成正比,其中以负载量0.8%最优;但随CO浓度继续增加,低Pt负载量(0.4%,0.8%)催化剂的发光强度下降,而高Pt负载量(1.2%,1.6%)催化剂的发光强度继续上升,且Pt负载量越高,催化氧化发光能力越强.该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不但对CO氧化有较好的催化发光性能,还对乙醚、无水甲醇和甲苯有不同程度的催化氧化发光活性;但二氧化碳、甲醛、戊二醛、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水蒸气均无响应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Pt纳米颗粒 催化氧化发光 一氧化碳 Pt负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无菌播种成苗体系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志 汪一婷 +2 位作者 吕永平 牟豪杰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70-1878,共9页
以铁皮石斛种子为起始材料,研究了其原球茎萌发、壮苗、生根出苗环节中一些关键影响因子,建立了铁皮石斛种子快速成苗组培技术体系。研究发现,培养基中加入6-BA会抑制原球茎的发育,若整个培养阶段用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起始播种密度以8 ... 以铁皮石斛种子为起始材料,研究了其原球茎萌发、壮苗、生根出苗环节中一些关键影响因子,建立了铁皮石斛种子快速成苗组培技术体系。研究发现,培养基中加入6-BA会抑制原球茎的发育,若整个培养阶段用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起始播种密度以8 000粒种子为宜,冻干香蕉粉对于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以5~10 g·L^(-1)为宜;壮苗阶段,接种密度以100~120株·瓶-1为宜,培养基及光质对铁皮石斛壮苗影响远小于接种密度;生根阶段,利用3 000 K LED白光代替荧光灯照明,在不降低组培苗茎粗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组培苗株高,增加优质苗比例。研究结果还表明,冻干香蕉粉可完全代替剥皮香蕉作为有机添加物用于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培养。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温度(24±2)℃,种子萌发阶段光照时间10 h,光照强度25~30μmol·m^(-2)·s^(-1);其余培养阶段均光照时间12 h,光照强度40μmol·m^(-2)·s^(-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播种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环境对大花月季组织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吕永平 陈志 +3 位作者 李坤峰 汪一婷 牟豪杰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97-1304,共8页
不同色温白光LED和不同LED红、蓝配比光质对大花月季组培苗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不同LED红、蓝配比光质下,丛生组培苗的苗高整齐度好于荧光灯和所测试白光LED下的培养材料,而不同色温白光LED和荧光灯下培养材料在所有检测项目中差异均不显... 不同色温白光LED和不同LED红、蓝配比光质对大花月季组培苗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不同LED红、蓝配比光质下,丛生组培苗的苗高整齐度好于荧光灯和所测试白光LED下的培养材料,而不同色温白光LED和荧光灯下培养材料在所有检测项目中差异均不显著。光周期对大花月季组培苗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时间不低于14 h·d^(-1)时,所有白光LED下培养材料与荧光灯14和16 h·d^(-1)下培养材料之间无显著差异。生根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大花月季组培苗生根情况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从生产成本方面考虑,5 000 K白光LED能完全代替荧光灯作为大花月季组织培养的替代光源,光照时间14 h·d^(-1)即可保证种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环境 大花月季 组织培养 发光二极管(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生产组培苗的污染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汪一婷 王连平 +4 位作者 牟豪杰 吕永平 王汉荣 茹水江 徐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57-2358,共2页
每月对组培环境空气中污染菌、组培苗污染监测表明:组培苗污染程度与组培环境空气中的真菌数量均随时间呈同步变化;组培环境空气中真菌主要有12种,其中,优势菌为芽枝霉、灰霉、木霉、曲霉、青霉等5种。甲醛熏蒸可使组培环境空气中的真... 每月对组培环境空气中污染菌、组培苗污染监测表明:组培苗污染程度与组培环境空气中的真菌数量均随时间呈同步变化;组培环境空气中真菌主要有12种,其中,优势菌为芽枝霉、灰霉、木霉、曲霉、青霉等5种。甲醛熏蒸可使组培环境空气中的真菌减少87%~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污染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牛锦的组织培养及其种质创新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燕 徐刚 +4 位作者 汪一婷 牟豪杰 吕永平 陈志 陈剑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8-491,共4页
以具有嵌合性状的卧牛锦幼嫩花葶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再生及其种质创新的初步研究。外植体在MS+4.0 mg·L-16-BA+0.3 mg·L-1IBA培养基上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在添加了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其中MS+0.01 mg&#... 以具有嵌合性状的卧牛锦幼嫩花葶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再生及其种质创新的初步研究。外植体在MS+4.0 mg·L-16-BA+0.3 mg·L-1IBA培养基上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在添加了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其中MS+0.01 mg·L-1NAA培养基最适宜卧牛锦愈伤组织的分化及不定芽的形成;再生获得的不定芽有绿色、黄色和嵌合3种类型,其中嵌合类型的诱导率为14.77%,且植株能够正常生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愈伤途径对卧牛锦的不定芽诱导能够得到新类型的卧牛锦嵌合体,这对于嵌合体植物的种质创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牛锦 嵌合体 茎尖分生组织 不定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组培工厂化生产的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汪一婷 牟豪杰 +2 位作者 吕永平 徐刚 陈剑平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58-61,共4页
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根据英国国际植物种苗贸易公司的订单,年产100万株朱蕉和新西兰麻组培琼脂苗的生产情况,对组培苗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并分析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 植物 组织培养 工厂化生产 成本核算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核酸--基于核酸与表棓儿茶素棓酸酯-铜(Ⅱ)配合物之间的荧光增强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丹丹 张涛 +2 位作者 任丽萍 牟豪杰 毛朝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06-1208,1212,共4页
试验表明:在pH4.35~4.45的缓冲介质中,由于核酸与表棓儿茶素棓酸酯-铜(Ⅱ)配合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导致配合物所发射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且在激发波长330nm和发射波长659nm处测得的荧光增强程度与核酸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荧光... 试验表明:在pH4.35~4.45的缓冲介质中,由于核酸与表棓儿茶素棓酸酯-铜(Ⅱ)配合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导致配合物所发射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且在激发波长330nm和发射波长659nm处测得的荧光增强程度与核酸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荧光光度法测定核酸的方法。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测得对小牛胸腺DNA(ctDNA)、鱼精DNA(fsDNA)及酵母RNA(yRNA)的线性范围依次为0.3~10.0mg.L-1,0.4~4.8mg.L-1及0.4~30.0mg.L-1,其检出限(3S/K)依次为0.22,0.15,0.14mg.L-1,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ctDNA、fsDNA及yRNA标准溶液作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7.0%~104.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等于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表棓儿茶素棓酸酯-铜(Ⅱ)配合物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天星试管苗快繁技术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一婷 徐刚 +1 位作者 牟豪杰 吕永平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2-133,共2页
以满天星茎尖为外植体 ,进行了满天星试管苗快繁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外植体的灭菌以 0 1%升汞溶液灭菌 8min为好 ,分化增殖培养基采用 1 2MS +BA0 3+KT0 1+NAA0 3(单位mg L ,下同 ) ,生根培养基采用 1 2MS +IAA5 0 +NAA0 1+IBA0... 以满天星茎尖为外植体 ,进行了满天星试管苗快繁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外植体的灭菌以 0 1%升汞溶液灭菌 8min为好 ,分化增殖培养基采用 1 2MS +BA0 3+KT0 1+NAA0 3(单位mg L ,下同 ) ,生根培养基采用 1 2MS +IAA5 0 +NAA0 1+IBA0 2。生根培养 2 0~ 30d后 ,可将试管苗移植于珍珠岩∶砻糠灰 =1∶1的基质中 ,培育 30d后摘心扦插 ,扦插苗培育 30d可出圃。并简述了采用该项技术建成年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天星 试管苗 快繁技术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快繁数字化模型与智能化管理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志福 李笑 +3 位作者 徐刚 牟豪杰 汪一婷 吕永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461-466,共6页
本平台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理论的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的新植物品种快繁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科学的模糊神经网络快繁决策控制模型,改进了新植物组培配方和环境调控因子的筛选,实现了组培技术共享;我们将快繁决策控制模型融入网络多媒体技术和... 本平台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理论的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的新植物品种快繁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科学的模糊神经网络快繁决策控制模型,改进了新植物组培配方和环境调控因子的筛选,实现了组培技术共享;我们将快繁决策控制模型融入网络多媒体技术和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形成了数字化智能生产决策控制的植物快繁技术平台,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快繁 数字化模型 智能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环境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一婷 吕永平 +4 位作者 牟豪杰 周迪江 陈志 陈利萍 陈剑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1021-1023,共3页
对影响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时间是影响铁皮石斛组培苗增殖及品质的最大影响因子,12 h·d-1为最佳的光照时间。而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从组培苗... 对影响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时间是影响铁皮石斛组培苗增殖及品质的最大影响因子,12 h·d-1为最佳的光照时间。而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从组培苗质量和生产成本考虑,适宜的铁皮石斛组培苗规模化生产的环境条件为光照时间12 h·d-1,光照强度30μmol·m-2·s-1,培养温度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培养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色温LED白光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志 汪一婷 +1 位作者 吕永平 牟豪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2013-2016,共4页
研究不同色温白光LED光照处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色温3 000 K光照12 h处理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显著高于色温5 000 K和5 700 K处理,在色温5 700 K光照16 h处理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显著高于色温3 000 K和5 000 K... 研究不同色温白光LED光照处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色温3 000 K光照12 h处理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显著高于色温5 000 K和5 700 K处理,在色温5 700 K光照16 h处理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显著高于色温3 000 K和5 000 K处理,但与色温3 000 K光照12 h处理无显著差异,二者均显著优于荧光灯下培养材料。色温3 000 K处理的最大茎粗出现在光照16 h培养环境下;色温5 000 K处理的最大茎粗出现在光照14 h培养环境下;色温5700 K、不同光照时间处理间茎粗的差异不显著,但色温3 000 K光照12 h、色温5 000 K光照14 h、色温5 700 K光照16 h处理的铁皮石斛组培苗茎粗与荧光灯12 h下培养材料的茎粗无显著差异。不同光照环境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最低生根数量也在5条,达到铁皮石斛优质苗对根数的要求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色温3 000 K LED白光完全可替代荧光灯应用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培养,光照时间以12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环境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白光LED 色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人蕉快繁及茎尖脱毒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志 汪一婷 +1 位作者 吕永平 牟豪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1859-1861,1864,共4页
以美人蕉带芽根茎为起始材料,建立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获得美人蕉再生植株的快繁体系,美人蕉不定芽增殖系数2.8,生根率100%,组培苗移栽成活率100%,快繁体系达到产业化生产要求。以无菌萌发苗为材料,剥离长度为0.2~0.5 mm的美人蕉茎尖... 以美人蕉带芽根茎为起始材料,建立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获得美人蕉再生植株的快繁体系,美人蕉不定芽增殖系数2.8,生根率100%,组培苗移栽成活率100%,快繁体系达到产业化生产要求。以无菌萌发苗为材料,剥离长度为0.2~0.5 mm的美人蕉茎尖进行培养,最终获得茎尖再生植株。对茎尖再生植株进行病毒检测,从71株再生植株中筛选获得40株未携带3种检测病毒的植物材料,脱毒苗得率为56.3%,美人蕉脱毒组培苗生产技术体系基本达到种苗产业化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蕉 脱毒 快繁 茎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鲁牵牛的组培快繁研究
19
作者 吕永平 王燕 +2 位作者 牟豪杰 汪一婷 李海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0期110-111,199,共3页
[目的]建立何鲁牵牛的组培快繁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何鲁牵牛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何鲁牵牛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最适培养基。[结果]何鲁牵牛在WPM+0.3 mg/L 6-BA+0.01 mg/L NAA+0.1 g/L活性炭的启动培养基上成功诱导... [目的]建立何鲁牵牛的组培快繁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何鲁牵牛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何鲁牵牛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最适培养基。[结果]何鲁牵牛在WPM+0.3 mg/L 6-BA+0.01 mg/L NAA+0.1 g/L活性炭的启动培养基上成功诱导腋芽抽出,将腋芽转接到WPM+0.3 mg/L 6-BA+0.1 g/L活性炭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率达4.30;在WPM+0.1 mg/L IBA+0.1 mg/L NAA+0.1 g/L活性炭培养基上生根率较高,可达90%。[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何鲁牵牛的组培快繁体系,有利于何鲁牵牛种质资源保护和工厂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鲁牵牛 组培快繁 增殖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组培种苗外贸的流程、问题及对策
20
作者 吕永平 汪一婷 +3 位作者 陈志 牟豪杰 李海营 王燕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1736-1738,共3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最早实现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植物生物技术手段,植物组培种苗的外贸也日益频繁,但其流程繁琐。本文结合多年植物组培种苗国际贸易的工作经验,就植物种苗外贸的流程及注意事项、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种苗 外贸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