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发展火龙果的优势及前景 被引量:6
1
作者 潘志贤 岳学文 +2 位作者 李建查 王春雪 方海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35-38,共4页
简述火龙果的生长特性及营养、医疗保健和观赏等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在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种植的优势条件,并从市场发展前景、经济效益、生态适宜性的角度,阐明在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种植火龙果的优势及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 火龙果 金沙江干热河谷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套袋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火龙果果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潘志贤 岳学文 +2 位作者 李建查 范建成 方海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6-19,24,共5页
以红肉火龙果品种‘台农二号’为供试材料,分析果树上常用的5种果实套袋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火龙果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内在品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后,能有效地防止雨水过多造成的火龙果果实裂果及防治果实蝇和昆虫及飞... 以红肉火龙果品种‘台农二号’为供试材料,分析果树上常用的5种果实套袋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火龙果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内在品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后,能有效地防止雨水过多造成的火龙果果实裂果及防治果实蝇和昆虫及飞鸟的为害。不同材料套袋处理后对果实外观和品质影响不同。结合干热河谷区特殊气候的实际,建议使用透气性较好的白色无纺布袋、白色尼龙网袋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套袋 火龙果 品质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对干热河谷区剑麻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志贤 岳学文 +3 位作者 李纪潮 纪中华 奎建蕊 易克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2-15,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不同施肥水平对剑麻根系和植株生长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B0(对照),B1(低肥)、B2(中肥)、B3(高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剑麻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有一定影响;在低肥处理下,剑麻的根条数、根鲜...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不同施肥水平对剑麻根系和植株生长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B0(对照),B1(低肥)、B2(中肥)、B3(高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剑麻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有一定影响;在低肥处理下,剑麻的根条数、根鲜重、根干重、剑麻株高、叶片数、单叶片长、单叶鲜重、株鲜重、株干重,在所有处理中最大;而随着施肥浓度的提高,剑麻的根条数,根鲜重、根干重、剑麻株高、叶片数、单叶片长、单叶鲜重、株鲜重、株干重与B1相比,都有明显下降。可见,低肥处理时最能促进剑麻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剑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的典型模式 被引量:12
4
作者 纪中华 潘志贤 +4 位作者 沙毓沧 方海东 廖承飞 拜得珍 杨艳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716-720,共5页
金沙江河谷生态系统的特点为干旱严重,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 ̄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土壤胀缩性高而不利于作物生长。但不同程度的退化系统具有典型的特点,因此... 金沙江河谷生态系统的特点为干旱严重,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 ̄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土壤胀缩性高而不利于作物生长。但不同程度的退化系统具有典型的特点,因此,该区域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应针对不同系统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及实施,从整体性、紧迫性、持久性、创新性、多样性、高效性、层次性角度提出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退化系统的生态恢复及治理模式,即重度退化生态系统—冲沟的生态恢复模式、中度退化生态系统—退化坡地生态恢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模式 建设原则 金沙江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豆在干热河谷退化山地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纪中华 杨艳鲜 +4 位作者 拜得珍 方海东 廖承飞 潘志贤 沙毓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8-162,202,共6页
2000年木豆(Cajanus cajan(L.)Millspaugh)引入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地区,观测其物候特征、生长适应性、抗旱适应性、抗光热适应性等植物学指标,以了解其对干热退化山地的整体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木豆能适应干热河谷的退化山地生长环境... 2000年木豆(Cajanus cajan(L.)Millspaugh)引入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地区,观测其物候特征、生长适应性、抗旱适应性、抗光热适应性等植物学指标,以了解其对干热退化山地的整体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木豆能适应干热河谷的退化山地生长环境,其生长势优于原产地,表现出明显的速生性;木豆的抗光热能力较强,能适应干热河谷的不同光照及高温环境,但温度高于37℃,则光合作用停止;木豆的抗旱能力较强,能够通过不同的生理适应性度过旱季,完成其生长周期。木豆适应于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利用价值较大,是干热河谷退化山地治理与开发的优选灌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适应性 退化山地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土壤水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艳鲜 方海东 +5 位作者 潘志贤 冯光恒 沙毓沧 纪中华 杜波 和寿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2,共5页
对干热河谷旱坡地Ⅰ(罗望子+木豆),Ⅱ(罗望子+木豆+柱花草),Ⅲ(罗望子+象草),Ⅳ(罗望子+自然草被)等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0-40 cm土层水分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自然降水的影响,雨季和旱季... 对干热河谷旱坡地Ⅰ(罗望子+木豆),Ⅱ(罗望子+木豆+柱花草),Ⅲ(罗望子+象草),Ⅳ(罗望子+自然草被)等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0-40 cm土层水分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自然降水的影响,雨季和旱季差异显著;不同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模式Ⅱ和模式Ⅳ有较强的保水持水能力;在雨水补给不足时,模式Ⅲ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最高,模式Ⅳ最低;土壤水分季节波动模式Ⅳ最小,模式Ⅲ波动最剧烈;雨季,4种模式具良好的层间补水能力,旱季,模式Ⅰ和Ⅱ土层间补水能力最强。总体上看,4种模式对干热河谷旱坡地的土壤水分均有一定的保持能力,但模式Ⅱ的保水持水能力最强,综合效益最好,更利于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土壤水分 旱坡地 干热河谷 元谋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特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岳学文 方海东 +6 位作者 钱坤建 纪中华 杨艳鲜 潘志贤 彭辉 方晋 奎建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4963-14965,共3页
[目的]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为干热区脆弱生态环境的生态恢复、物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元谋县的6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例,采用TRIME-PICO-IPHTDR每月定期测定土... [目的]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为干热区脆弱生态环境的生态恢复、物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元谋县的6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例,采用TRIME-PICO-IPHTDR每月定期测定土壤水分,每个样地设3个重复,定期分别测定0~20、20~40、40~60、60~80、80~100cm处的土壤含水量。[结果]罗望子纯林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且含水量较高;银合欢间伐林土壤含水量高于银合欢与其他物种组合的人工林;在草本植物较多的人工林内,土壤含水量均较低。土壤0~20cm含水量变异系数最大,40~60和60~80cm处变异系数旱季比雨季略大。不同林分组合对土壤水分影响明显,Ⅱ和Ⅵ为代表的用地类型土壤含水量较高,Ⅳ和Ⅴ中的20~60cm土壤含水量均下降,Ⅰ和Ⅲ中的80~1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均有小幅下降。[结论]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雨季含水量明显高于旱季,雨季土壤含水量变化速率高于旱季,植被郁闭度、草本层盖度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变异系数 土地利用差异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望子人工林凋落量及养分归还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杨艳鲜 潘志贤 +3 位作者 冯光恒 沙毓沧 彭辉 纪中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0-326,共7页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县境内2种不同林分的罗望子人工林的年凋落量和养分归还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罗望子人工林成林和嫁接林年凋落量分别为9.61和3.44t·hm-2,落叶比例分别是41.75%和73.79%。成林凋落量月变化表现为不规...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县境内2种不同林分的罗望子人工林的年凋落量和养分归还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罗望子人工林成林和嫁接林年凋落量分别为9.61和3.44t·hm-2,落叶比例分别是41.75%和73.79%。成林凋落量月变化表现为不规则的三峰类型,凋落最高峰出现在3月份,其余2个弱峰出现在5月份和11月份。嫁接林凋落量月变化表现为双峰类型,凋落最高峰出现在3月份,另一个弱峰出现在11月份。罗望子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是影响林地凋落量年动态的内在主导因子,3种气候因子对凋落量的年动态影响较小。凋落物养分归还与林分和凋落物的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均以N、K、Ca归还最多,Cu归还最少。成林中,落叶、落花和落果是N、P、K、Cu归还的主要来源,落叶是Ca、Mg、Fe归还的主要来源。嫁接林中,落叶是所有养分归还的主要来源。与其他亚热带人工林相比,罗望子人工林凋落量大,养分归还量高,有较好的自养能力,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和类似区域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修复的优势林地,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较佳林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养分归还 人工林 罗望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艳鲜 廖承飞 +4 位作者 沙毓沧 纪中华 方海东 潘志贤 冯光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64-468,共5页
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严重、光热资源充足是元谋干热河谷的突出特点,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是针对该区脆弱的环境条件,为保护和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区域经济提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式。本文总结了在该... 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严重、光热资源充足是元谋干热河谷的突出特点,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是针对该区脆弱的环境条件,为保护和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区域经济提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式。本文总结了在该区建立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的高效配套技术,并分析了该模式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型 生态农业模式 高效配套技术 元谋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林土壤水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学文 方海东 +6 位作者 钱坤建 方晋 奎建蕊 潘志贤 杨艳鲜 纪中华 彭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6种人工林为例,采用TRIME-PICO-IPH TDR测定雨季(6-10月)土壤水分,每个样地设3个重复,分析不同人工林内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罗望子纯林土壤含水量稳定,变异系数小,且含水量较其他人工林高。随着深度的增加,不同人工林...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6种人工林为例,采用TRIME-PICO-IPH TDR测定雨季(6-10月)土壤水分,每个样地设3个重复,分析不同人工林内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罗望子纯林土壤含水量稳定,变异系数小,且含水量较其他人工林高。随着深度的增加,不同人工林之间的土壤含水量差异逐渐变小。根据土壤对降雨的蓄积、利用情况,将0-100cm的土壤剖面分为水分剧烈变化层、弱利用层,草本植物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微调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变异系数 人工林 金沙江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辉 杨艳鲜 +4 位作者 潘志贤 纪中华 方海东 岳学文 钱坤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506-12508,共3页
[目的]研究元谋干热河谷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在0~40cm分布情况,为干热河谷土壤有机碳库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自然草坡(车桑子+扭黄茅)作为对照(CK)研究银合欢人工林、余甘子+罗望子人工林、罗望子人工林土壤有机... [目的]研究元谋干热河谷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在0~40cm分布情况,为干热河谷土壤有机碳库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自然草坡(车桑子+扭黄茅)作为对照(CK)研究银合欢人工林、余甘子+罗望子人工林、罗望子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变化。林地小区面积为20m×30m,按照蛇形取样方法每个林地随机取4个点,深度为0~40cm,每10cm一层,共4层,每层3个重复。[结果]研究表明,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均较低,各林地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分布均以0~10cm为最高。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含量最高的是罗望子林,分别达到7.7175和2.9967g/kg;最低是自然草坡,分别为3.0783和1.5950g/kg。通过对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颗粒态有机碳含量的欧式距离比较发现,有机碳自然草坡和银合欢林相似,颗粒态有机碳自然草坡和银合欢林、罗望子林相似。[结论]干热河谷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总体含量偏低,土壤退化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有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欧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石榴苗扦插繁育及移栽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奎建蕊 赵安洁 +3 位作者 陶耀明 潘志贤 钱坤建 纪中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35-38,共4页
结合昆明机场的地理环境和地石榴的生理特性,对地石榴扦插方法、繁育期间温湿度控制、肥水及光照炼苗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移栽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套大棚地石榴大批量快速繁苗管理技术,并已成功繁育出230万株无病的地石榴壮苗,供... 结合昆明机场的地理环境和地石榴的生理特性,对地石榴扦插方法、繁育期间温湿度控制、肥水及光照炼苗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移栽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套大棚地石榴大批量快速繁苗管理技术,并已成功繁育出230万株无病的地石榴壮苗,供机场停机坪裸露平地的景观绿化使用。探索研究出地石榴的扦插繁育及苗木栽培技术标准,为规范地石榴的繁育生产及移栽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石榴 扦插 移栽 繁育 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干热河谷早熟葡萄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岳学文 潘志贤 +4 位作者 李建查 史亮涛 王艳丹 张雷 方海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设置5个施肥梯度,探讨有机肥施肥量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早熟葡萄夏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胞间CO_2浓度外,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最小值均出现在采摘后。在展叶期、花期、成熟期和采摘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是M1、M2优... 设置5个施肥梯度,探讨有机肥施肥量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早熟葡萄夏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胞间CO_2浓度外,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最小值均出现在采摘后。在展叶期、花期、成熟期和采摘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是M1、M2优于M0。而在夏黑成熟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是有机肥处理高于未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干热河谷 早熟葡萄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不同水肥处理玉米(Zea mays L.)生殖生长期光合及生长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春雪 史亮涛 +5 位作者 李建查 岳学文 王杰 潘志贤 张雷 方海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5,共9页
【目的】研究干热河谷区旱季膜下滴灌灌溉下不同水肥处理对甜脆玉米生殖生长期光合、形态、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正甜68’为试验材料,设计裂区区组大田种植试验,其中水分处理共3个梯度:低(W1)55%~90%田间持水量;中(W2)70%~90%田间... 【目的】研究干热河谷区旱季膜下滴灌灌溉下不同水肥处理对甜脆玉米生殖生长期光合、形态、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正甜68’为试验材料,设计裂区区组大田种植试验,其中水分处理共3个梯度:低(W1)55%~90%田间持水量;中(W2)70%~90%田间持水量;高(W3)每5 d浇1次,每次2 h(约2.270 5 m^3)。施氮肥处理共4个梯度:F1:75 kg/hm^2;F2:75 kg/hm^2+叶面微肥;F3:150 kg/hm^2;F4:150 kg/hm^2+叶面微肥。水分和施肥交叉结合,共12个处理。分析不同水肥组合下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效率(WUE)、形态指标、产量等指标。【结果】不同水肥处理在生殖生长期以前光合及生长量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进入生殖生长后期则出现显著差异(P>0.05),光合速率最高值[35.06μmol/(m^2·s)]出现在高水分处理组。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灌溉水利用率最高值[4.203 2 kg/m^3(鲜重)]出现在低水分处理组,而最低值[2.292 8 kg/m^3(鲜重)]出现在高水分处理组;在产量方面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研究区高温、干旱、少雨,水分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子,玉米的灌溉水利用率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升高,水分处理对玉米生理效应显著,肥料的处理属于次要因素,对玉米生理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脆玉米 水肥耦合 光合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n元素添加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植物凋落物土壤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博 闫帮国 +6 位作者 方海东 史亮涛 何光熊 潘志贤 岳学文 范建成 李建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0-224,230,共6页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N,Mn元素添加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干热河谷典型植物(小花扁担木Grewia biloba、攀枝花Bombax malabaricum、橡皮树Ficus elastica、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象草Ennisetum purpureum)五种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酶活性...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N,Mn元素添加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干热河谷典型植物(小花扁担木Grewia biloba、攀枝花Bombax malabaricum、橡皮树Ficus elastica、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象草Ennisetum purpureum)五种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酶活性的试验。结果发现:象草在四种处理方式下植物凋落物土壤磷酸酶、土壤过氧化物酶、土壤脲酶活性整体均高于其他植物。小花扁担木在N处理下高于其他植物同处理下凋落物土壤葡萄糖苷酶活性,其酶活性为124.89mmol/g,是CK的5.17倍。车桑子在N,Mn同时添加下凋落物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其他处理,且攀枝花、象草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较为一致,均表现为NM>N>Mn。同时,N,Mn元素添加及其二者同时添加对植物凋落物酶活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氮添加影响较大;物种与过氧化物酶之间呈极显著性差异(p<0.001),元素添加只对土壤葡萄糖苷酶影响很大。土壤酸性磷酸酶与土壤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75,0.39;土壤葡萄萄糖苷酶与土壤多酚氧化酶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开展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干热河谷 土壤酶活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体育功能认知及行为指向迁移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明杰 潘志贤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87,共3页
通过问卷和类比分析的方法对吉林省和辽宁省15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体育意识行为迁移研究,以期探究我国大学体育改革成效,以及奥运会对我国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学体育改革成效是显著的,奥运会对大学生体... 通过问卷和类比分析的方法对吉林省和辽宁省15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体育意识行为迁移研究,以期探究我国大学体育改革成效,以及奥运会对我国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学体育改革成效是显著的,奥运会对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迁移的影响是多维的、正向的、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功能认知 体育行为指向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退化荒坡、冲沟木豆造林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艳鲜 潘志贤 +3 位作者 纪中华 廖承飞 拜得珍 方海东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4期69-71,共3页
元谋干热河谷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区气候炎热干旱,植被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强烈,给造林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木豆根部具有根瘤,是干热河谷地区荒山、退耕还林地造林的优良树种。在对印度木豆多年适应性研究和木豆造林的实践经验... 元谋干热河谷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区气候炎热干旱,植被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强烈,给造林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木豆根部具有根瘤,是干热河谷地区荒山、退耕还林地造林的优良树种。在对印度木豆多年适应性研究和木豆造林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了在该区域采用木豆进行造林的关键技术,即选择合适品种,采用鱼鳞坑或隔坡水平沟整地造林方式,施足底肥,直播造林,加强管理等。可为干热河谷区的造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干热河谷 退化荒坡 冲沟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添加对反季番茄地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岳学文 潘志贤 +4 位作者 李建查 史亮涛 樊博 张雷 方海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6-9,共4页
为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反季番茄对水肥的需求状况,本研究开展2个灌水模式下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番茄产量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1(实际土壤含水量的70%为下限,90%为上限)灌水模式下,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5 t/hm^2时,可显著提... 为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反季番茄对水肥的需求状况,本研究开展2个灌水模式下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番茄产量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1(实际土壤含水量的70%为下限,90%为上限)灌水模式下,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5 t/hm^2时,可显著提高番茄的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而有机肥施用量最高的小区(W1M3)番茄产量最低:在W2(5 d灌水1次,每次2 h)灌水模式下,番茄产量和地上生物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W2M3处理的番茄产量比对照增产4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产量 生物量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元素添加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博 闫帮国 +4 位作者 史亮涛 潘志贤 岳学文 王春雪 李建查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102-108,113,共8页
由于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为了解元素添加对干热河谷植被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元谋干热河谷地段来研究元素添加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元素后对植物群落结构参数产生了不同影响。不同... 由于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为了解元素添加对干热河谷植被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元谋干热河谷地段来研究元素添加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元素后对植物群落结构参数产生了不同影响。不同元素添加后降低了双子叶植物群落多样性,而添加不同元素增加了单子叶植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添加了K元素对单子叶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Mc Intosh指数起到了促进作用,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2.28%、2.41%、2.37%、3.73%。24个试验小区的单子叶植物地上生物量>双子叶植物生物量;同时养分添加与植物多样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可以用来调控植物多样性,更好的为生态恢复方面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生物量 植物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番茄养分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学文 潘志贤 +3 位作者 鲍忠祥 李建查 李坤 方海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35-39,共5页
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有机肥梯度(CK、M1、M2、M3),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根冠比、生物量、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根冠比低于未施肥处理;M2茎叶及全株生物量最大,其次为M1;茎叶氮磷含量及累积量明显高于根系;M1和M2的茎... 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有机肥梯度(CK、M1、M2、M3),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根冠比、生物量、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根冠比低于未施肥处理;M2茎叶及全株生物量最大,其次为M1;茎叶氮磷含量及累积量明显高于根系;M1和M2的茎叶和根系氮磷累积量差异不显著;M3的磷利用效率显著低于M1、M2,这可能是由于有机肥施用量过多;有机肥增强了钾的利用效率,钾利用效率为M3>M2>M1>CK,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分配 养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