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发展火龙果的优势及前景 |
潘志贤
岳学文
李建查
王春雪
方海东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7 |
6
|
|
2
|
不同材料套袋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火龙果果实生长的影响 |
潘志贤
岳学文
李建查
范建成
方海东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8 |
4
|
|
3
|
不同施肥水平对干热河谷区剑麻幼苗生长的影响 |
潘志贤
岳学文
李纪潮
纪中华
奎建蕊
易克贤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3 |
1
|
|
4
|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的典型模式 |
纪中华
潘志贤
沙毓沧
方海东
廖承飞
拜得珍
杨艳鲜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5
|
木豆在干热河谷退化山地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
纪中华
杨艳鲜
拜得珍
方海东
廖承飞
潘志贤
沙毓沧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6
|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土壤水分差异性分析 |
杨艳鲜
方海东
潘志贤
冯光恒
沙毓沧
纪中华
杜波
和寿甲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7
|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特征 |
岳学文
方海东
钱坤建
纪中华
杨艳鲜
潘志贤
彭辉
方晋
奎建蕊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8
|
罗望子人工林凋落量及养分归还特征 |
杨艳鲜
潘志贤
冯光恒
沙毓沧
彭辉
纪中华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9
|
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
杨艳鲜
廖承飞
沙毓沧
纪中华
方海东
潘志贤
冯光恒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8 |
6
|
|
10
|
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林土壤水分研究 |
岳学文
方海东
钱坤建
方晋
奎建蕊
潘志贤
杨艳鲜
纪中华
彭辉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1
|
干热河谷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比较 |
彭辉
杨艳鲜
潘志贤
纪中华
方海东
岳学文
钱坤建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2
|
地石榴苗扦插繁育及移栽技术 |
奎建蕊
赵安洁
陶耀明
潘志贤
钱坤建
纪中华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4 |
8
|
|
13
|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干热河谷早熟葡萄光合特征的影响 |
岳学文
潘志贤
李建查
史亮涛
王艳丹
张雷
方海东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8 |
8
|
|
14
|
干热河谷不同水肥处理玉米(Zea mays L.)生殖生长期光合及生长特性 |
王春雪
史亮涛
李建查
岳学文
王杰
潘志贤
张雷
方海东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5
|
N,Mn元素添加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植物凋落物土壤酶活性影响 |
樊博
闫帮国
方海东
史亮涛
何光熊
潘志贤
岳学文
范建成
李建查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6
|
大学生体育功能认知及行为指向迁移比较 |
陈明杰
潘志贤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7
|
元谋干热河谷退化荒坡、冲沟木豆造林技术 |
杨艳鲜
潘志贤
纪中华
廖承飞
拜得珍
方海东
|
《林业科技开发》
|
2006 |
2
|
|
18
|
有机肥添加对反季番茄地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岳学文
潘志贤
李建查
史亮涛
樊博
张雷
方海东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7 |
2
|
|
19
|
外源元素添加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樊博
闫帮国
史亮涛
潘志贤
岳学文
王春雪
李建查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6 |
1
|
|
20
|
有机肥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番茄养分分配的影响 |
岳学文
潘志贤
鲍忠祥
李建查
李坤
方海东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