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熄焦装置循环气体安全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士敏 王欣悦 +3 位作者 张安洋 毛旸 石巧囡 张晓光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干熄焦技术冷却红焦用的循环气体是由N_(2)、CO、H_(2)、CO_(2)、O_(2)等组分构成的混合型气体。在生产中,混合气体的可燃组分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高温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基于ISO10156分析了干熄焦的循环气体的可燃性判别和爆炸极... 干熄焦技术冷却红焦用的循环气体是由N_(2)、CO、H_(2)、CO_(2)、O_(2)等组分构成的混合型气体。在生产中,混合气体的可燃组分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高温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基于ISO10156分析了干熄焦的循环气体的可燃性判别和爆炸极限计算方法,并对干熄焦安全生产中循环气体的可燃组分的浓度极限值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熄焦 循环气体 可燃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焦粉余热利用的研究
2
作者 王成 毛旸 +5 位作者 李林 陈本成 蔡继莹 王秀花 王雨 夏保国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2,46,共4页
文章针对现有干熄焦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回收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焦粉余热的方法,即通过焦粉余热加热副省煤器前的除盐水,将焦粉余热引入除氧给水系统中,既改善了焦粉冷却套管冷却水质,又节约了除氧用蒸汽消耗量,创造了经济价值。同时,... 文章针对现有干熄焦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回收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焦粉余热的方法,即通过焦粉余热加热副省煤器前的除盐水,将焦粉余热引入除氧给水系统中,既改善了焦粉冷却套管冷却水质,又节约了除氧用蒸汽消耗量,创造了经济价值。同时,详细介绍了焦粉回收的工艺改进方法与回收余热的计算方法,为干熄焦一次除尘器焦粉余热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熄焦技术 焦粉余热利用 干熄焦热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超高压再热技术在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林 王雨 +4 位作者 陈本成 毛旸 田宇 刘颖超 邢巍威 《冶金能源》 2022年第1期42-44,共3页
从焦化厂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重点讨论超高温超高压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在焦化厂干熄焦项目利用的优势,分析超高温超高压技术高效发电的原因,并将超高温超高压技术与现有的高温高压技术和中温中压技术在干熄焦项目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超高温 超高压 再热 干熄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熄焦锅炉入口循环气体温度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巧囡 王欣悦 +4 位作者 孙文彬 姜士敏 张晓光 毛旸 韩冬 《冶金能源》 2023年第6期56-59,共4页
文章以干熄炉冷却段入口至干熄焦锅炉入口为对象,进行了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利用试差法计算干熄焦锅炉入口循环气体温度,并分析了干熄焦锅炉入口循环气体温度的影响因素,简化了干熄焦锅炉入口循环气体温度的计算公式,满足了干熄焦工... 文章以干熄炉冷却段入口至干熄焦锅炉入口为对象,进行了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利用试差法计算干熄焦锅炉入口循环气体温度,并分析了干熄焦锅炉入口循环气体温度的影响因素,简化了干熄焦锅炉入口循环气体温度的计算公式,满足了干熄焦工程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熄焦 锅炉入口循环气体温度 物料平衡 热平衡 试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上升管的余热利用和工程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康健 徐列 +2 位作者 金勇 李林 毛旸 《冶金能源》 2019年第6期7-9,36,共4页
调研了焦炉上升管中荒煤气余热利用的不同方法,与目前的换热式焦炉上升管作比较分析,单一的换热技术尚存在结焦堵塞和运行稳定性欠佳的问题。为评估换热效率,需对荒煤气的组分、温度和流量进行测量,但因荒煤气成分较为复杂,其通过上升... 调研了焦炉上升管中荒煤气余热利用的不同方法,与目前的换热式焦炉上升管作比较分析,单一的换热技术尚存在结焦堵塞和运行稳定性欠佳的问题。为评估换热效率,需对荒煤气的组分、温度和流量进行测量,但因荒煤气成分较为复杂,其通过上升管的温度和流量较难测量。通过分析荒煤气的组分和上升管的传热,提供了相应的气体温度和流量测量方案。对于换热型焦炉上升管的工程推广,研发的新型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在国内焦化行业进行了工程示范,从生产数据和使用情况来看,运行较为稳定,年均吨焦产汽量为95kg/t,余热回收效率可达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上升管 荒煤气 工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