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糯小麦籽粒淀粉粒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蔡瑞国 张敏 +3 位作者 朱桓 武宝悦 李彦生 王振林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4-258,共5页
为进一步加深对糯小麦淀粉特性的认识,选用2个糯小麦和2个普通非糯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糯小麦完熟籽粒中淀粉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普通非糯小麦品种的差异。结果表明,糯小麦淀粉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1.0~43.7μm,不... 为进一步加深对糯小麦淀粉特性的认识,选用2个糯小麦和2个普通非糯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糯小麦完熟籽粒中淀粉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普通非糯小麦品种的差异。结果表明,糯小麦淀粉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1.0~43.7μm,不同粒径淀粉粒的数目比例分布呈单峰曲线变化,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均呈双峰曲线变化;糯小麦籽粒中存在2种类型淀粉粒,即A型大淀粉粒(直径≥10μm)和B型小淀粉粒(直径〈10μm),B型淀粉粒的数目、体积和表面积比例均高于A型淀粉粒。与普通非糯小麦相比,糯小麦籽粒中B型小淀粉粒的数目、体积和表面积比例较高,淀粉粒的平均粒径和中位粒径较大。糯小麦与普通非糯小麦不同粒径淀粉粒的数目、体积和表面积比例分布曲线存在差异。糯小麦B型淀粉粒处的峰高显著高于普通非糯小麦,A型淀粉粒处的峰值低于后者。糯小麦体积和表面积分布中B型淀粉的峰值粒径显著小于普通非糯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淀粉粒 粒径 体积 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子叶离体培养中激素的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桂兰 乔亚科 +2 位作者 武宝悦 蒲伟凤 王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0,共4页
为寻找在番茄离体培养中替代ZT的激素,本试验比较了6-BA不同质量浓度组合对‘中蔬五号’、‘中蔬六号’和‘黄色圣依’番茄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作用。结果表明:6-BA在1.0~3.0 mg/L范围内均可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以6-BA 3.0 mg/L最佳... 为寻找在番茄离体培养中替代ZT的激素,本试验比较了6-BA不同质量浓度组合对‘中蔬五号’、‘中蔬六号’和‘黄色圣依’番茄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作用。结果表明:6-BA在1.0~3.0 mg/L范围内均可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以6-BA 3.0 mg/L最佳。番茄品种‘中蔬六号’出愈率及不定芽诱导率较高,其不定芽诱导率为76%以上。适时降低分化培养中基6-BA的浓度(0.5 mg/L),有利于愈伤组织正常不定芽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组织培养 6-BA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小麦胚乳淀粉粒度分布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敏 蔡瑞国 +2 位作者 徐彩龙 武宝悦 顾锋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4-548,共5页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小麦胚乳淀粉粒度分布特征的调控效应,选用2个冬小麦品种(京冬8号和京冬11号),设计4个密度水平(210、300、390、480株.m-2),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LS13320)测试分析了提纯淀粉粒的数目、体积和表面积分布特征。结果表...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小麦胚乳淀粉粒度分布特征的调控效应,选用2个冬小麦品种(京冬8号和京冬11号),设计4个密度水平(210、300、390、480株.m-2),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LS13320)测试分析了提纯淀粉粒的数目、体积和表面积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京冬8号在基本苗390株.m-2的条件下,胚乳淀粉粒度分布呈3峰曲线变化,其他3个密度处理呈双峰曲线变化;京冬11号在低密度(210株.m-2)情况下胚乳淀粉粒度分布呈双峰曲线变化,密度提高后则呈3峰曲线变化。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胚乳淀粉中A型淀粉粒的含量、淀粉粒的平均粒径和中位粒径均呈增大趋势,但当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上述参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植密度 淀粉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农艺措施对土壤甘薯茎线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金凤柱 海棠 +1 位作者 武宝悦 胡跃高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21-924,共4页
以连作5年、甘薯茎线虫病发病严重的甘薯地块为试验田,研究甘薯连作过程中轮作玉米/黑麦、轮作玉米/黑麦+覆膜、轮作玉米/黑麦+覆膜+抗病品种和种植冬季覆盖作物黑麦4种防治方法对土壤甘薯茎线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玉米... 以连作5年、甘薯茎线虫病发病严重的甘薯地块为试验田,研究甘薯连作过程中轮作玉米/黑麦、轮作玉米/黑麦+覆膜、轮作玉米/黑麦+覆膜+抗病品种和种植冬季覆盖作物黑麦4种防治方法对土壤甘薯茎线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玉米/黑麦、轮作玉米/黑麦+覆膜和轮作玉米/黑麦+覆膜+抗病品种3种处理可在甘薯生育前期和收获期显著抑制土壤甘薯茎线虫的种群水平,与连作甘薯相比甘薯茎线虫种群数量分别下降37.24%、49.45%和54.33%,甘薯增产幅度分别为130.34%、132.74%和161.73%。而种植黑麦处理不能显著抑制甘薯茎线虫的种群水平,与连作甘薯相比,甘薯茎线虫种群数量下降23.26%,甘薯增产83.26%,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甘薯茎线虫种群数量与甘薯经济产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789;与甘薯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1和0.9754。4种防治方法中轮作玉米/黑麦+覆膜+抗病品种处理对土壤甘薯茎线虫种群抑制效果最好,提倡在生产上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覆膜抗病品种 甘薯茎线虫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沿海地区野生大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桂兰 张悦 +4 位作者 乔亚科 武宝悦 王丹 蒲伟凤 张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6-390,共5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33份冀东地区野生大豆及半野生大豆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冀东地区野生大豆POD酶谱类型十分丰富,三个时期共出现16种。随着植株的发育进程POD酶谱类型呈增长趋势。三个时期(苗期、分枝...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33份冀东地区野生大豆及半野生大豆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冀东地区野生大豆POD酶谱类型十分丰富,三个时期共出现16种。随着植株的发育进程POD酶谱类型呈增长趋势。三个时期(苗期、分枝期、始花期)各有13、14、15条带。同一时期不同材料之间酶带也有明显差异,每个时期都有特征带,Rf 0.59和Rf 0.61是苗期的特征带,Rf 0.58为分枝期材料共有特征带,花期的特征带为Rf 0.64。对164份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POD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相近且生境相似的材料其遗传距离较为接近,地理位置相近而生境不同的材料其遗传距离不一定相近。并且,在同一地点内不同年份收集的材料之间也存在遗传差异,说明对已搜集的地区继续补充搜集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_3、H_2O_2处理对三种蔬菜劣变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于泉林 武宝悦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2-74,共3页
用 GA3、H2 O2 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浸泡处理花椰菜、大葱、水萝卜劣变种子。结果表明 :GA3对 3种种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以低于 5 0 mg/ kg的浓度效果最佳 ,高于 5 0 mg/ kg会抑制种子萌发 ;H2 O2 处理只对水萝卜有效 ,浸泡 7min,发芽... 用 GA3、H2 O2 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浸泡处理花椰菜、大葱、水萝卜劣变种子。结果表明 :GA3对 3种种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以低于 5 0 mg/ kg的浓度效果最佳 ,高于 5 0 mg/ kg会抑制种子萌发 ;H2 O2 处理只对水萝卜有效 ,浸泡 7min,发芽势、发芽率均提高 17% ,活力指数也有所提高。测定浸出液电导率、紫外吸收表明 ,各有效处理的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低 1%~19% ,紫外吸收比对照处理低 0 .0 3~ 1.8,表明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均导致无机离子和核酸、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渗出减少 ,其机理可能为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对细胞膜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3 H2O2 蔬菜 劣变种子 活力 化学药剂 细胞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行株距对甘薯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志雯 秦素平 +2 位作者 陈于和 乔亚科 武宝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53-54,57,共3页
[目的]为甘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食用型甘薯品种"冀秦薯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行距(60、70和80 cm)和3种株距(20、25和30 cm),研究不同行株距对甘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加宽行距或加大株距均可以提高... [目的]为甘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食用型甘薯品种"冀秦薯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行距(60、70和80 cm)和3种株距(20、25和30 cm),研究不同行株距对甘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加宽行距或加大株距均可以提高甘薯的鲜薯产量、单株鲜薯重等指标。60 cm×20 cm,60 cm×25 cm以及70 cm×25 cm这3种行株距配置甘薯的鲜薯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行株距配置。当行株距为70 cm×25 cm时,单株鲜薯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8种行株距配置。当行株距为70 cm×30 cm和80 cm×30cm时单株茎叶鲜重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配置。[结论]行距×株距互作除了对单株结薯数无显著影响外,对其他8个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行株距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定(Diazepamum)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8
作者 王凤宝 李耀云 +1 位作者 武宝悦 吴怀柱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8-40,共3页
试验证明,安定(Diazepamum)是甘薯生长的化学控制调节剂,用它处理“徐州一窝红”甘薯,对缩短主蔓长度,增加侧蔓数,增加植株基部茎粗,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鲜薯产量效果明显。为探索农业生产中促进作物增产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我们从... 试验证明,安定(Diazepamum)是甘薯生长的化学控制调节剂,用它处理“徐州一窝红”甘薯,对缩短主蔓长度,增加侧蔓数,增加植株基部茎粗,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鲜薯产量效果明显。为探索农业生产中促进作物增产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我们从1987年开始对医用西药进行了有效的筛选,发现安定(Diazepamum)对甘薯有良好的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生长发育 安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生长后期不同叶位与霜霉病发病级下叶片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吕良玉 温晓蕾 +4 位作者 杨娜娜 武宝悦 李双民 胡振妍 齐慧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1-142,共2页
以赤霞珠为试材,研究了葡萄生长后期不同叶位与霜霉病发病级下结果枝和营养枝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结果枝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随叶片叶位的升高而升高,营养枝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结果枝和营养枝的胞间CO2浓度均随叶片... 以赤霞珠为试材,研究了葡萄生长后期不同叶位与霜霉病发病级下结果枝和营养枝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结果枝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随叶片叶位的升高而升高,营养枝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结果枝和营养枝的胞间CO2浓度均随叶片叶位的升高逐渐降低;霜霉病菌侵染后,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随发病程度的加重而降低,而胞间CO2浓度则随发病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叶位 霜霉病叶片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落回根提取物对黄粉虫的触杀活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浓林 于泉林 +2 位作者 武宝悦 张敏 吴珊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041-4043,共3页
[目的]筛选博落回根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浸渍法,研究了博落回根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萃取物对2、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结果]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黄粉虫的校正死亡率升高,当浓度为100 mg/ml时,乙酸乙... [目的]筛选博落回根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浸渍法,研究了博落回根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萃取物对2、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结果]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黄粉虫的校正死亡率升高,当浓度为100 mg/ml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2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达80.95%,LC50为65.532 9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乙酸乙酯层>石油醚层=正丁醇层>总提取物(乙醇)>水层;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对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71.42%和66.67%,LC50分别为83.899 8和86.687 7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总提取物(乙醇)>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结论]博落回根杀虫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所在极性范围内,可对该部位进一步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根提取物 黄粉虫 触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柏醇与托酚酮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周浓林 于泉林 +2 位作者 武宝悦 张敏 赵永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30-2232,2273,共4页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扁柏醇和托酚酮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扁柏醇和托酚酮均对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扁柏醇对大肠杆菌和枯...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扁柏醇和托酚酮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扁柏醇和托酚酮均对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扁柏醇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300和100μg/mL,MBC均为300μg/mL;托酚酮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100和50μg/mL,MBC分别为300和100μg/mL。通过不同浓度的扁柏醇和托酚酮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比较,推测其活性基团为羟基和酮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柏醇 托酚酮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春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通径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茹雪 王健 +1 位作者 武宝悦 王文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9-11,共3页
为促进河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采用2017年测定的共77组产量数据构建产量数据库,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冀东地区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与籽... 为促进河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采用2017年测定的共77组产量数据构建产量数据库,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冀东地区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除单位面积穗数外,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量构成因素对籽粒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杂交种选育过程中,重视穗粒数的选择,同时协调好3个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春玉米籽粒脱水特性与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丹丹 韩金玲 +6 位作者 杨敏 王健 武宝悦 高素红 周印富 杨晴 王文颇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1期8-13,19,共7页
为研究施氮量对春玉米籽粒脱水特性与灌浆特性的影响,确定冀东地区春玉米品种的适宜施氮量,以低氮型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和高氮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N 1(120 kg·hm^(-2))、N 2(180 kg·hm^(-2))、N 3(240 ... 为研究施氮量对春玉米籽粒脱水特性与灌浆特性的影响,确定冀东地区春玉米品种的适宜施氮量,以低氮型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和高氮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N 1(120 kg·hm^(-2))、N 2(180 kg·hm^(-2))、N 3(240 kg·hm^(-2))、N 4(300 kg·hm^(^(-2)))、NCK(360 kg·hm^(-2))5个施氮量处理,构建了两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籽粒、苞叶和茎秆含水率与授粉后活动积温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京农科728籽粒含水率下降所需要的积温均低于先玉335,京农科728在N 1水平下收获时籽粒、苞叶和茎秆含水率最低,脱水速率最快,籽粒灌浆速率高;先玉335在N 4水平下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最低,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最快,N 3水平下苞叶和茎秆含水率最低,籽粒灌浆速率最高。生理成熟前注重灌浆速率的提高,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与生理成熟后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呈负相关,与籽粒总脱水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主要由生理成熟后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和籽粒总脱水速率决定。低氮型玉米品种京农科728适宜施氮量为120 kg·hm^(-2),此时脱水与灌浆特性表现较好;高氮型玉米品种先玉335适宜施氮量为300 kg·hm^(-2),此时脱水与灌浆特性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春玉米 籽粒含水率 积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