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流对同轴富氧扩散燃烧NOx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黛青 杨浩林 杨卫斌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3-387,共5页
对30%-40%的氧浓度下甲烷富氧空气同轴扩散燃烧的火焰形态、可见火焰高度、燃烧特性以及NOx排放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了旋流数对NOx排放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旋流数的增加,火焰高度略有升高,火焰发光由白色逐渐变为橙黄色;... 对30%-40%的氧浓度下甲烷富氧空气同轴扩散燃烧的火焰形态、可见火焰高度、燃烧特性以及NOx排放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了旋流数对NOx排放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旋流数的增加,火焰高度略有升高,火焰发光由白色逐渐变为橙黄色;最高火焰温度逐渐降低,温度分布也变得平坦;NOx排放指数随旋流数的增加而降低,氧浓度越高,其下降幅度越大.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氧化剂流速可以增强旋流对燃烧特性及NOx排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旋流 扩散火焰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摆动式发动机内间歇着火和火焰传播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秦飞 蒋利桥 +2 位作者 杨卫斌 苏航 赵黛青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了试验研究微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间歇着火和火焰传播特性,设计了一套电机驱动倒拖运行的两冲程微型摆动式发动机单缸燃烧可视化试验系统,倒拖运动摆臂模拟了真实发动机自由摆臂的运动特性,并建立了对应摆臂位置的电火花正时点火系统... 为了试验研究微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间歇着火和火焰传播特性,设计了一套电机驱动倒拖运行的两冲程微型摆动式发动机单缸燃烧可视化试验系统,倒拖运动摆臂模拟了真实发动机自由摆臂的运动特性,并建立了对应摆臂位置的电火花正时点火系统。在微摆发动机单缸内实现了正丁烷/空气的稳定间歇着火,用高速相机拍摄火焰传播图像,并用Matlab程序分析图像中火焰面积变化特征。考察了摆臂频率f和预混气流量Q对着火和火焰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预混气流量的增加,火焰传播越快;单次扫气量Q/f不变,随摆臂频率的增加,火焰传播变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微型摆动式发动机 微尺度燃烧 倒拖机构 电火花点火 火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管状火焰燃烧器内低热值燃气的燃烧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浩林 高娜 +2 位作者 汪小憨 杨卫斌 赵黛青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考察了不同种类低热值燃气预混气在旋流管状火焰燃烧器中的燃烧特性,比较了稀释气种类、燃气热值和组分等对可燃极限、火焰温度分布、燃烧效率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惰性气体CO2替代N2使可燃极限变窄、燃烧效率降低,而用H2替代部... 考察了不同种类低热值燃气预混气在旋流管状火焰燃烧器中的燃烧特性,比较了稀释气种类、燃气热值和组分等对可燃极限、火焰温度分布、燃烧效率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惰性气体CO2替代N2使可燃极限变窄、燃烧效率降低,而用H2替代部分CH4则有利于稳燃并改善燃烧效率.对4种实际低热值燃气的燃烧测试结果表明,管状火焰燃烧器可以实现多种低热值燃气稳定、高效、低排放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值燃气 管状火焰 燃烧特性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高温腐蚀与防护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4
4
作者 左军 陈恩鉴 +2 位作者 林伯川 阎常峰 杨卫斌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共7页
在分析垃圾焚烧炉过热器管壁的高温腐蚀机理的基础上 ,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对垃圾焚烧炉采取的高温防腐措施 ,提出将耐高温防腐涂层技术应用到垃圾焚烧炉 ,解决过热器的腐蚀问题 ,这一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符合中国国情。
关键词 焚烧 垃圾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燃烧中甲醛生成的分光光度法测量 被引量:2
5
作者 曾涛 汪小憨 +3 位作者 蒋利桥 赵黛青 林琳 杨卫斌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6期34-36,共3页
含氧替代燃料二甲醚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浓度的甲醛等有害物质,利用国标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来测量二甲醚燃烧的甲醛生成特性,确立了一种数据可靠、简便实用、成本低廉的甲醛分析方法。由于吸收液加热和冷却时间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 含氧替代燃料二甲醚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浓度的甲醛等有害物质,利用国标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来测量二甲醚燃烧的甲醛生成特性,确立了一种数据可靠、简便实用、成本低廉的甲醛分析方法。由于吸收液加热和冷却时间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为了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对这些环节的分析步骤必须严格控制。对二甲醚和甲烷燃烧的试验结果表明,二甲醚燃烧后尾气中的甲醛排放浓度比甲烷燃烧高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燃烧 甲醛 污染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射流预混合微火焰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利桥 赵黛青 +1 位作者 杨卫斌 汪小憨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0-444,共5页
对静止空气中自由射流微喷管甲烷/空气预混合火焰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火焰高度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详细探讨了尺度变化对微火焰熄火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管射流预混合火焰为层流火焰,火焰高度与微喷管出口流速成正比... 对静止空气中自由射流微喷管甲烷/空气预混合火焰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火焰高度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详细探讨了尺度变化对微火焰熄火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管射流预混合火焰为层流火焰,火焰高度与微喷管出口流速成正比,火焰高度随当量比减小而减小;同一当量比下,无量纲参数H/d(火焰高度/微喷管直径)与出口Re数呈线性关系.微尺度效应导致预混合火焰淬熄速度明显增大,同时可燃极限当量比远大于1,微预混合火焰发生淬熄的主要原因是微尺度下热量和质量扩散作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燃烧 预混合火焰 火焰高度 熄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红外测温在火焰加热系统中的应用及局限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浩林 赵黛青 杨卫斌 《工业加热》 CAS 2007年第1期5-10,共6页
综述了非接触红外测温法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利用红外光进行火焰温度测量的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一些火焰温度场测量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各种测温方法的局限性。最后还展望了非接触红外测温将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非接触 红外 红外测温 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调环酸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丰转 姚军 杨卫斌 《现代化农业》 2013年第11期26-27,共2页
水稻喷施调环酸钙可显著降低株高和缩短节间长度,提高抗倒伏能力,但随着药量的增加,株高逐渐降低,第1、2节间长度逐渐缩短,穗粒数和结实率降低,导致产量降低,试验证明5%调环酸钙在水稻上的适宜用量为450g/hm2,具有防止水稻茎秆倒伏、增... 水稻喷施调环酸钙可显著降低株高和缩短节间长度,提高抗倒伏能力,但随着药量的增加,株高逐渐降低,第1、2节间长度逐渐缩短,穗粒数和结实率降低,导致产量降低,试验证明5%调环酸钙在水稻上的适宜用量为450g/hm2,具有防止水稻茎秆倒伏、增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调环酸钙 抗倒性状 水稻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搪瓷热管温度场的数值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立波 陈恩鉴 +2 位作者 林伯川 蒋利桥 杨卫斌 《工业锅炉》 2002年第4期11-13,共3页
搪瓷热管具有耐腐蚀性能好、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其换热能力会受到搪瓷层的影响,本文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搪瓷热管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搪瓷层对热管的传热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温度场 数值计算 搪瓷热管 传热 有限元法 换热器 烟气湿法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喷管中心间距下微阵列火焰场燃烧特性数值研究
10
作者 曾小军 汪小憨 +2 位作者 赵黛青 蒋利桥 杨卫斌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构建了处于无限阵列中管径为1.5 mm的3×3喷管微阵列火焰模型,采用甲烷简化机理,分别对喷管中心间距为2 mm和4 mm的微阵列火焰场燃烧特性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输入工况下,随着管中心间距的减小,喷管火焰间的相互影响增强,... 构建了处于无限阵列中管径为1.5 mm的3×3喷管微阵列火焰模型,采用甲烷简化机理,分别对喷管中心间距为2 mm和4 mm的微阵列火焰场燃烧特性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输入工况下,随着管中心间距的减小,喷管火焰间的相互影响增强,燃烧反应区域变长,最高温度增大;同时,计算区域出口CO排放增加、燃烧效率下降。喷管中心间距2 mm和4 mm两种工况下,距离管口5 mm后的区域温度都开始均匀分布,为研究温度均匀的微阵列火焰加热器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火焰 阵列火焰 温度均匀性 火焰加热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热面声波吹灰机理实验浅析
11
作者 阎常峰 陈恩鉴 +1 位作者 林伯川 杨卫斌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11,共5页
目前实用的吹灰器种类多,性能参差不齐,吹灰的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分析,吹灰器吹灰性能受到灰特性、受热面结构、温度水平及气动力学工况等影响,其作用原理是:声波吹灰器的直接作用对象为受热面而非灰本身。
关键词 受热面 声波吹灰 机理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定容腔内喷射正丁烷/空气着火与燃烧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光照 蒋利桥 +3 位作者 赵黛青 祝兴林 杨卫斌 汪小憨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4-430,共7页
利用微小定容腔着火及燃烧试验平台,开展了喷射进气时正丁烷/空气的热着火与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火焰在热丝表面形成后向外传播,传播过程中火焰呈现强烈褶皱状,后期表现为多点着火;高热丝温度下,当量比为0.9~1.5时出现"着火—... 利用微小定容腔着火及燃烧试验平台,开展了喷射进气时正丁烷/空气的热着火与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火焰在热丝表面形成后向外传播,传播过程中火焰呈现强烈褶皱状,后期表现为多点着火;高热丝温度下,当量比为0.9~1.5时出现"着火—熄火—再着火"的现象.着火时间随热丝温度增加而缩短,缩短程度和当量比有关;低热丝温度下,着火时间随当量比增大而延长,高热丝温度下,着火时间随当量比增大先缩短后延长,这是预混气加热和化学反应影响程度不同所致.在接近贫/富燃极限工况时,热丝温度对燃烧中最大压力差Δp_(max)的影响不明显,其他条件下,随温度和当量比增大,Δp_(max)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定容燃烧腔 正丁烷 热着火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管内传递特性对微尺度扩散火焰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琼 赵黛青 +2 位作者 汪小憨 蒋利桥 杨卫斌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0-285,共6页
对均匀空气流中微尺度甲烷扩散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考察微喷管内的流动和传热传质对微尺度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流速下,内径为0.3 mm的微喷管内进气速度为1.0 m/s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已经发生,混合气被管外的热量预热,同时... 对均匀空气流中微尺度甲烷扩散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考察微喷管内的流动和传热传质对微尺度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流速下,内径为0.3 mm的微喷管内进气速度为1.0 m/s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已经发生,混合气被管外的热量预热,同时火焰的热损失增加.在喷管直径一定时,减小燃料喷出速度,传热传质现象对微尺度甲烷扩散火焰特性的影响增强;当进气速度为0.5 m/s时,甲烷在微喷管内开始燃烧,放出热量.在进行微尺度解析计算时,必须包含一定的喷管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燃烧 扩散火焰 分子扩散 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6%噻虫胺药肥混剂防治甘蔗螟虫效果初报 被引量:20
14
作者 唐静 杨卫斌 谭贤勇 《中国糖料》 2013年第3期64-65,共2页
对0.06%噻虫胺药肥混剂防治甘蔗螟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0.06%噻虫胺药肥混剂使用剂量与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即防治效果随使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处理剂量a.i 180 g/hm2、270 g/hm2和36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7.73%~78.33%、8... 对0.06%噻虫胺药肥混剂防治甘蔗螟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0.06%噻虫胺药肥混剂使用剂量与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即防治效果随使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处理剂量a.i 180 g/hm2、270 g/hm2和36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7.73%~78.33%、83.61%~89.84%和86.80%~92.55%。显著优于常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螟虫 噻虫胺 药肥混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吡虫啉颗粒剂防治甘蔗害虫的效果初报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静 谭贤勇 杨卫斌 《中国糖料》 2014年第2期48-49,共2页
对2%吡虫啉颗粒剂防治甘蔗害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吡虫啉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和蓟马均有较好的效果,使用剂量与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即防治效果随使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优于常规药剂。
关键词 甘蔗 害虫 杀虫剂 吡虫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专用复合肥应用效果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晓影 杨卫斌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5期19-20,共2页
试验通过水田小区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稻专用复合肥在八五四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和汉枫水稻专用缓释复合肥相比差异不大,和常规施肥相比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公顷产量比常规施肥多375kg,增产率4.82%,公顷... 试验通过水田小区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稻专用复合肥在八五四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和汉枫水稻专用缓释复合肥相比差异不大,和常规施肥相比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公顷产量比常规施肥多375kg,增产率4.82%,公顷净增收益为813.7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专用复合肥 汉枫水稻专用缓释复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晓影 杨卫斌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4期14-15,共2页
试验采用小区随机区组设计,在施用等量氮肥和钾肥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当地水稻产量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磷肥达到一定数量时,水稻产量反而有下降趋势。磷肥用量和水稻产量之间存在二次曲... 试验采用小区随机区组设计,在施用等量氮肥和钾肥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当地水稻产量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磷肥达到一定数量时,水稻产量反而有下降趋势。磷肥用量和水稻产量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Y=-3.6314 X2+24.876 X+520.35(R=0.83*)。当磷肥用量为51.45kg/hm^2,水稻产量最高为844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应用腐植酸尿素效果试验
18
作者 林晓影 杨卫斌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6期13-14,共2页
试验通过旱田小区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腐植酸锌钾尿素(HA-Zn-K)在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腐植酸锌钾尿素对玉米产量有一定影响,腐植酸锌钾尿素100%施用效果较好,公顷增产量为319.5kg,增产率为3%。
关键词 玉米 腐植酸锌钾尿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液态肥在玉米上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金宝 文辉 +1 位作者 王田勇 杨卫斌 《现代化农业》 2018年第10期15-16,共2页
通过氨基酸液态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研究其在玉米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从株高、穗长、行数、百粒重上看,施用氨基酸液态肥的玉米农艺性状均优于常规施肥处理(CK)。氨基酸液态肥处理公顷产量9886.5kg,常规施肥处理公顷产量9654.0kg。... 通过氨基酸液态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研究其在玉米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从株高、穗长、行数、百粒重上看,施用氨基酸液态肥的玉米农艺性状均优于常规施肥处理(CK)。氨基酸液态肥处理公顷产量9886.5kg,常规施肥处理公顷产量9654.0kg。氨基酸液态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公顷增产232.5kg,增产率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氨基酸液态肥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肥料“擂台赛”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卫斌 纪春茹 胡燕燕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10期22-23,共2页
本试验通过开展"擂台赛"为不同肥料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根据肥料"擂台赛"示范的应用效果,筛选出既能生产安全、优质绿色水稻,又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并且适于本地区水稻生产的肥料品种。结果表明:各处理实测产量... 本试验通过开展"擂台赛"为不同肥料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根据肥料"擂台赛"示范的应用效果,筛选出既能生产安全、优质绿色水稻,又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并且适于本地区水稻生产的肥料品种。结果表明:各处理实测产量均比对照高,其中施用康坦格瑞专用肥(处理4)增产效果明显,公顷增产量为799.5kg,增产率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丰收地带 根来福 康坦格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