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是森林培育的永恒主题 被引量:34
1
作者 杜天真 郭圣茂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7-30,共4页
从江西森林资源质量分析入手,论述森林资源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提出森林资源质量标准应该是:森林结构合理、单位产量先进、林相丰富复杂、森林功能强劲、稳定持续发展.分析了提高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观念、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质量标准 江西 森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质量和效益理念 又好又快地发展油茶产业
2
作者 杜天真 郭圣茂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3,共2页
我国油茶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将发展科技型、质量型、效益型的新型油茶产业。笔者对推进新阶段为油茶产业发展提出了"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选种苗,优化技术;保证质量,追求效益"的发展策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我国油茶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将发展科技型、质量型、效益型的新型油茶产业。笔者对推进新阶段为油茶产业发展提出了"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选种苗,优化技术;保证质量,追求效益"的发展策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是油茶资源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正确经营决策的具体体现;严选种苗,优化技术是实施的关键,它是指导和实现集约经营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操作;保证质量,追求效益是经营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产业 发展策略 集约经营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油脂的提取、理化性质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光斌 赵晓霞 +6 位作者 胡冬南 刘苑秋 黄长干 黄忠 杜天真 熊春兰 董振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4,共6页
研究了无患子油脂的提取条件、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油脂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体积与种籽质量比5∶1,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70℃,无患子得油率为42.0%;无患子油脂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 研究了无患子油脂的提取条件、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油脂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体积与种籽质量比5∶1,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70℃,无患子得油率为42.0%;无患子油脂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山嵛酸、芥子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91.85%,其主要理化性质为酸值:4.1 mg KOH/g、皂化值:184.83 mg KOH/g、碘值:110.16 gI2/100 g、折光率:1.480 8,脂肪酸组成、质量分数及理化性质等符合生物柴油标准。应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无患子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油醇物质的量比1∶6、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转化率为93.6%。并对无患子生物柴油性能进行了检测,它与0#柴油、国标GB/T 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相接近,它是一种理想的0#柴油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油 提取 理化性质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红椿落叶腐解物的化感作用及成分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晓燕 温婷 +3 位作者 张露 杜天真 吴南生 付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32,共9页
【目的】评估毛红椿落叶腐解后对自身种子发芽的化感潜力,并分析落叶腐解浸提液的主要成分组成,探索毛红椿的濒危机制,为促进毛红椿的实生更新提供参考。【方法】对毛红椿人工林内毛红椿落叶、毛红椿落叶与林地土混合以及林地土3种材料... 【目的】评估毛红椿落叶腐解后对自身种子发芽的化感潜力,并分析落叶腐解浸提液的主要成分组成,探索毛红椿的濒危机制,为促进毛红椿的实生更新提供参考。【方法】对毛红椿人工林内毛红椿落叶、毛红椿落叶与林地土混合以及林地土3种材料进行腐解,采用无水乙醇∶丙酮∶水=2∶2∶1的体积比混合液提取其中的化感成分;采用毛红椿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用丙酮萃取分离浸提液,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中的弱极性成分。【结果】毛红椿腐叶土和腐叶浸提液对毛红椿种子发芽具有抑制作用,腐叶土浸提液对发芽的抑制作用极显著强于腐叶浸提液,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低浓度腐叶和腐叶土的浸提液(10 g·L-1)对毛红椿幼苗存活没有显著影响,高浓度腐叶土浸提液(1 000 g·L-1)显著降低毛红椿幼苗存活率;低浓度腐叶浸提液对毛红椿幼苗根长促进作用达极显著,低浓度腐叶土浸提液对毛红椿幼苗根长、茎长促进作用显著;高浓度腐叶浸提液对毛红椿幼苗根长、茎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低浓度腐叶和腐叶土的浸提液极显著增加毛红椿幼苗生物量,高浓度腐叶和腐叶土的浸提液极显著降低毛红椿幼苗生物量。GC-MS分析结果表明,腐叶土浸提液中存在6种物质,苯甲酸衍生物为主要成分;腐叶浸提液中鉴定出36种物质,其中主要成分为谷甾醇、豆甾-4-烯-3-酮、棕榈酸等脂肪酸及其酯类。【结论】毛红椿落叶经腐解后对自身种子发芽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浸提液对毛红椿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浸提液对毛红椿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毛红椿腐叶土浸提液中苯甲酸衍生物可能为主要的化感成分;腐叶浸提液中主要弱极性成分为甾醇类、脂肪酸及其酯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凋落叶 腐解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檀油的理化性质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光斌 刘苑秋 +6 位作者 黄长干 杜天真 黄忠 邱自兵 闻小刚 夏大全 何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7,共4页
研究了白檀油的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白檀出油率为20.0%;白檀油是以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的油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76.74%以上;白檀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质量分数符... 研究了白檀油的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白檀出油率为20.0%;白檀油是以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的油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76.74%以上;白檀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质量分数符合生物柴油要求;应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白檀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油醇物质的量比1∶6、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转化率为92.0%。对生物柴油性能检测表明,它与0#柴油的主要性能相接近,是一种理想的0#柴油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檀 理化性质 生物柴油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木油的提取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光斌 黄长干 +5 位作者 刘苑秋 黄忠 杜天真 张友文 李百健 邱自兵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88,共5页
研究了黄连木油的提取条件和以黄连木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油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体积与种籽质量比5∶1,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70℃,黄连木得油率为31.8%;应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黄连木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油醇物... 研究了黄连木油的提取条件和以黄连木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油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体积与种籽质量比5∶1,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70℃,黄连木得油率为31.8%;应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黄连木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油醇物质的量比1∶6、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转化率为96.0%。并对生物柴油性能指标进行了检测,它与0#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相接近,它是一种理想的0#柴油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木油 生物柴油 酯交换反应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构树DREB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帆 丁菲 杜天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6-150,共5页
转录因子是指那些专一性地结合于DNA特定序列上、能激活或抑制其他基因转录的蛋白质(王少峡等,2004)。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转录因子是一种特异性的转录因子,当植物在干旱、低温及盐等逆境胁迫下,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构树 DREB转录因子 CT值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叶片N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婷 胡亮 +1 位作者 郭晓敏 杜天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670-3671,共2页
对奉新县澡下林场毛竹笋材两用林进行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平衡施肥配方毛竹叶片的含N量和SPAD值,探讨毛竹营养生长的相关性和毛竹林平衡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根据叶绿素计读数与叶的含N量相关性,推测竹林推荐氮肥需要量,据叶绿素计... 对奉新县澡下林场毛竹笋材两用林进行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平衡施肥配方毛竹叶片的含N量和SPAD值,探讨毛竹营养生长的相关性和毛竹林平衡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根据叶绿素计读数与叶的含N量相关性,推测竹林推荐氮肥需要量,据叶绿素计读数与竹产量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求出叶绿素计测定的一个临界值36.99,当测定值小于36.99时,需施氮肥。用SPAD-502型叶绿素测定仪和相关函数可快速测定毛竹叶片N的含量,从而指导科学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含N量 SPAD值 叶绿素测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抗氧化酶系统对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帆 丁菲 +2 位作者 杜天真 郭莹 邵晓康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以当年生的构树实生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土壤盐胁迫下构树叶片的细胞质膜的伤害程度(相对电导率)和其酶促抗氧化保护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其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着盐浓度的... 以当年生的构树实生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土壤盐胁迫下构树叶片的细胞质膜的伤害程度(相对电导率)和其酶促抗氧化保护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其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低盐胁迫下的上升趋势较缓慢。POD的活性在胁迫前期明显升高,SOD和CAT活性在胁迫中后期的变化趋势由下降变为上升。经22 d的盐胁迫,胁迫处理下的这3种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说明构树在一定的盐浓度范围和时间内能够通过自身诱导抗氧化酶系统以提高适应能力而忍受逆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盐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解剖结构特征与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丁菲 杨帆 +1 位作者 李德龙 杜天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0949-20952,共4页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切片方法,对构树叶、茎、根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构树解剖结构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构树叶表皮毛丰富,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维管系统密度大,茎具有发达的髓部,根次生木质部比例大,导管发达。根...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切片方法,对构树叶、茎、根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构树解剖结构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构树叶表皮毛丰富,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维管系统密度大,茎具有发达的髓部,根次生木质部比例大,导管发达。根、茎、叶组织中广泛分布着结晶细胞,含有大量的染色较深的代谢物质,具备许多抗旱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解剖结构 抗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对夹竹桃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温莉娜 江波 +3 位作者 杜天真 朱锦茹 袁位高 周侃侃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2,共4页
通过对夹竹桃进行不同浓度(8.5、25.7和51.5mg/m3)SO2熏气处理后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叶绿素(Chl)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随着SO2胁迫浓度的增大,夹竹桃的MDA含量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特别是SOD急剧下... 通过对夹竹桃进行不同浓度(8.5、25.7和51.5mg/m3)SO2熏气处理后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叶绿素(Chl)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随着SO2胁迫浓度的增大,夹竹桃的MDA含量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特别是SOD急剧下降;在8.5、25.7mg/m3下夹竹桃的POD呈现幅度较大的上升趋势,而51.5 mg/m3下的POD含量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 二氧化硫 生理生化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巴泽尔产权经济理论的集体林产权界定与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冷清波 杜天真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简要回顾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过程,对我国森林资源产权的特点进行理论归纳;针对产权界定和保护中出现的问题,以Barzel独特的产权理论为分析框架,在剖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对完善产权界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权保护和管理机制、改革林木... 简要回顾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过程,对我国森林资源产权的特点进行理论归纳;针对产权界定和保护中出现的问题,以Barzel独特的产权理论为分析框架,在剖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对完善产权界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权保护和管理机制、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加强产权自我保护和法律保护等方面进行经济学分析和法理探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具体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泽尔理论 集体林权 界定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籽粒苋为纽带的果园复合生态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苑秋 郭晓敏 +1 位作者 杜天真 牛德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18-120,共3页
从籽粒苋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分析表明,以籽粒苋为纽带的果园复合经营生态系统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可有效提高初级生产力,降低系统人工辅助能的消耗,增加系统物质循环中利用环节,提高物质转化效率。并阐述了3种以籽粒苋为纽带的果... 从籽粒苋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分析表明,以籽粒苋为纽带的果园复合经营生态系统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可有效提高初级生产力,降低系统人工辅助能的消耗,增加系统物质循环中利用环节,提高物质转化效率。并阐述了3种以籽粒苋为纽带的果园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纽带 果园 复合生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罗浮栲群落种群生态数量场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仁林 王琅 杜天真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共7页
以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天然罗浮栲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植物生态场理论,对罗浮栲种群生态数量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浮栲优势种群的生态数量场主要有如下特征:1)数量场的作用范围为半径为60m的圆;2)β“驼峰”值的时间延续长度... 以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天然罗浮栲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植物生态场理论,对罗浮栲种群生态数量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浮栲优势种群的生态数量场主要有如下特征:1)数量场的作用范围为半径为60m的圆;2)β“驼峰”值的时间延续长度为100年;3)罗浮栲种群生态数量场的梯度在规范距离(r为0-28.8m)表现为:在3.6-14.4m场势增强,在18.8-28.8m场势减弱;4)罗浮栲种群生态数量场具有周期震荡的特征,震荡的周期为2个世代,时间长度为50年;振幅处于较大值的时间较长,即250年,说明现在的罗浮栲群落并未进入衰退阶段;罗浮栲种群数量场具有阻尼震荡的特点,表明罗浮栲群落在325年以后将进入衰退期,到那时罗浮栲群落的优势树种地位将被其他树种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浮栲群落 优势种群 生态数量场 井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会同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呼吸量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复明 汪思龙 +3 位作者 范少辉 杜天真 陈龙池 于小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40-44,共5页
该文对湖南会同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中红拷-青冈-刨花楠群落CO2排放动态和各树种呼吸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质器官呼吸速率与其直径呈负相关关系,林木树干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为3—7月随着树木生长和气温的升高,树干呼吸呈上升的趋势,... 该文对湖南会同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中红拷-青冈-刨花楠群落CO2排放动态和各树种呼吸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质器官呼吸速率与其直径呈负相关关系,林木树干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为3—7月随着树木生长和气温的升高,树干呼吸呈上升的趋势,7月达年呼吸速率的最大值,8—12月呈逐渐递减的趋势,1—3月树干呼吸基本维持在一定数值上.根据测出的有关参数,用积分方法推导出阔叶林群落呼吸量为22·791t/(hm2·a),其中,树干、树枝、树根和树叶分别占年群落呼吸量的54·0%、17·2%、9·6%和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阔叶林 群落呼吸 CO2排放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赖晓莲 郭圣茂 +1 位作者 殳颖婷 杜天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044-12046,共3页
[目的]研究构树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为构树的光合生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构树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对构树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在构树处于生长初期的条件下,其... [目的]研究构树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为构树的光合生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构树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对构树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在构树处于生长初期的条件下,其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与与光合有效辐射关系密切,而与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相关性不大。[结论]影响构树叶片Pn日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日变化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夹竹桃整形促花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治国 黄红兰 +1 位作者 张露 杜天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131-14134,共4页
[目的]探讨多效唑对夹竹桃整形促花的效果。[方法]以10年生夹竹桃为材料,设置3个生长时期、多效唑叶面喷施(叶施)和土壤浇施(土施)2种施用方式、各5种浓度共计12种处理,研究多效唑对夹竹桃枝条生长量、单枝花序数、单枝花量、始花期和... [目的]探讨多效唑对夹竹桃整形促花的效果。[方法]以10年生夹竹桃为材料,设置3个生长时期、多效唑叶面喷施(叶施)和土壤浇施(土施)2种施用方式、各5种浓度共计12种处理,研究多效唑对夹竹桃枝条生长量、单枝花序数、单枝花量、始花期和终花期的影响。[结果]新梢萌动时叶施1 500mg/L、土施1.5和3.0g、新梢长10~15cm时叶施1500mg/L和冬剪时土施1.5和3.0g多效唑的6种处理方式,对夹竹桃的整形效果较好。处理后于开花期的观察表明,新梢萌动时叶施1500mg/L、土施1.5g和新梢长10~15cm时叶施1500mg/L PP333的3种处理均对夹竹桃达到了整形促花的良好效果。[结论]在生产中对长势旺的夹竹桃可适当加大多效唑施用量,而对弱树和小树应加强水肥管理,采取减量或不施多效唑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 多效唑(PP333) 叶面喷施 土壤浇施 整形促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竹林的碳素特征 被引量:48
18
作者 郭起荣 杨光耀 +1 位作者 杜天真 施建敏 《世界竹藤通讯》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分析了竹子及竹林生态系统碳素特征的特殊性,估计中国竹林生态系统固碳量为1.426×1015g,约占中国整个森林碳储量的5.1%。并对如何促进竹林碳素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竹林 生态系统 碳素 碳储量 中国 素特征 竹林 中国 碳量 生态系统 竹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伐迹地不同清山方式对杉木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国武 阙龙善 +2 位作者 曾满生 袁贵明 杜天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227-3228,共2页
通过炼山、疏枝、保枝3种不同的清山方式对培育的杉木的生长效益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疏枝与保枝处理的杉木生长效益明显强于炼山处理,为最佳的造林清山方式。
关键词 杉木 清山方式 效益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栎叶β-胡萝卜素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圣茂 赖晓莲 +2 位作者 彭仁 邱业先 杜天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5,共4页
研究了麻栎叶β-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麻栎叶的最适干燥温度为80℃,宜避光保存,可选用体积比为6:4的石油醚乙醇混合溶液为浸提剂;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提取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影响大小次序为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在最... 研究了麻栎叶β-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麻栎叶的最适干燥温度为80℃,宜避光保存,可选用体积比为6:4的石油醚乙醇混合溶液为浸提剂;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提取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影响大小次序为粒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即原料粒度为80~60目、料液比为1:50(m:V)、浸提温度为55℃、浸提时间为1.5h,浸提2次,可以达到很好的浸提效果,β-胡萝卜素抽出率为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Β胡萝卜素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