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枝稷和白羊草苗期水分利用与根冠比的比较 被引量:48
1
作者 徐炳成 山仑 +1 位作者 黄瑾 黄占斌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73-77,共5页
室内生长箱内柳枝稷和白羊草苗期水分利用与根冠比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水下柳枝稷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减小,根长增加,整体水分利用率降低,但生产力的根冠分配与高水相差较小。低水也造成白羊草光合降低,但蒸腾速... 室内生长箱内柳枝稷和白羊草苗期水分利用与根冠比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水下柳枝稷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减小,根长增加,整体水分利用率降低,但生产力的根冠分配与高水相差较小。低水也造成白羊草光合降低,但蒸腾速率减小幅度更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反而提高,主要原因是白羊草叶片气孔具有较强的随水分条件变化的调节作用。白羊草的根系在低水下伸长速率减慢,根长/株高降低,水分条件好时根系也能够迅速生长,特别是加强根系的生产力分配。不同水分下白羊草消耗单位水分形成的生产力均大于柳枝稷,说明白羊草在苗期对土壤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比柳枝稷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白羊草 水分利用效率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旱塬麦田生态系统能流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炳成 梁银丽 黄占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8-134,共7页
根据长武试区 1 986年~ 1 995年连续 1 0年的统计资料并结合田间试验 ,对黄土旱塬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冬小麦农田系统能量的投入产出、流向、流量与转化效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能量平衡中人工辅助能的投入逐渐增加 ,化... 根据长武试区 1 986年~ 1 995年连续 1 0年的统计资料并结合田间试验 ,对黄土旱塬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冬小麦农田系统能量的投入产出、流向、流量与转化效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能量平衡中人工辅助能的投入逐渐增加 ,化肥能投入比例逐渐超过有机肥能 ;该区农业已发展到无机—有机复合阶段 ,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通过统计分析 ,得出提高无机能的投入比例可提高能量的产投比 ,增加化肥能投入水平则可提高能量的总产出 ,指出应在机械化条件下实行秸秆还田和多途径增加有机肥投入 ,调整能量投入结构 ,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旱地麦田系统 能流 评价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旱塬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徐炳成 梁银丽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42-46,共5页
以黄土高原南部长武试区的典型旱塬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DNDC模型分析其麦田在4种处理下连续6年的碳(C)、氮(N)循环特征,经与已知试验结果和实测数据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并提出了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DNDC模型 麦田生态系统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草地建设应以天然草地改良和功能提升为重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炳成 山仑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平衡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间的关系,是有效发挥草地多功能性的基本原则之一。基于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特征,延安市人工草地建设现状,延安实施退耕还林(草)20年来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总产值中的占比变化,1990―2020年间延安农林... 平衡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间的关系,是有效发挥草地多功能性的基本原则之一。基于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特征,延安市人工草地建设现状,延安实施退耕还林(草)20年来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总产值中的占比变化,1990―2020年间延安农林草土地面积占比以及不同覆盖度等级草地构成变化等分析,提出延安市草地建设应重点围绕天然草地改良和功能提升,对部分封禁恢复草地可开展适度放牧利用的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市 退耕还林还草 土地利用方式 人工草地 草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5
作者 徐炳成 林鹏超 +1 位作者 马艳菲 吕福明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1期202-203,共2页
1畜产品区域布局已经形成 阜新市充分发挥各乡镇、村的畜禽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带建设,全力打造"1乡1业""1村1品"产业格局。建立以塔营子、建设、东六、河西等26个乡(镇)为重点的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打造生猪产业带。
关键词 阜新市 畜产品 牧业发展 产业带建设 瘦肉型商品猪 区域布局 资源优势 产业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养猪场效益的几项措施
6
作者 徐炳成 马艳菲 +1 位作者 林鹏超 关英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4期23-23,共1页
1饲养优良的品种 饲养优良品种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优良影响着猪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试验表明,饲养优良的杂交猪,可使母猪每窝断乳仔猪增加1-2头,增重提高10%-30%,
关键词 养猪效益 养猪场 饲养周期 优良品种 饲料消耗量 生产性能 断乳仔猪 料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羊草根系形态特征对土壤水分阶段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帅 赵国靖 +3 位作者 徐伟洲 高志娟 吴爱姣 徐炳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7,共9页
根系形态特征是评价植物适应胁迫环境的重要指标。以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天然草地群落优势种白羊草为材料,研究了其根系生长和形态特征与水分供应条件的关系。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3个水分处理:高水(HW,80%田间持水量)、中水(MW,60%田间... 根系形态特征是评价植物适应胁迫环境的重要指标。以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天然草地群落优势种白羊草为材料,研究了其根系生长和形态特征与水分供应条件的关系。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3个水分处理:高水(HW,80%田间持水量)、中水(MW,60%田间持水量)和低水(LW,40%田间持水量),分别在拔节期、开花期、结实期改善水分供应水平,在生育期末测定了白羊草根系生物量和各项形态指标。结果表明:白羊草根系生长与水分供应条件密切相关,持续高水处理有利于白羊草根系生长,其根系生物量、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均显著提高(P<0.05);水分胁迫抑制了白羊草根系生长,但对白羊草根系平均直径影响不显著;根系生物量、总根长和根表面积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生育期阶段胁迫后复水,白羊草根系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在拔节期复水且高的复水幅度能够显著提高白羊草根系生物量、总根长和根表面积(P<0.05)。这些说明白羊草根系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其对阶段干旱胁迫后复水的响应与生育期及复水前干旱胁迫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水分胁迫 根系形态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建设稳定人工草地的探讨 被引量:61
8
作者 山仑 徐炳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共2页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人工草地 黄土高原 稳定 土地利用方式 丘陵沟壑区 生态环境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白羊草和柳枝稷适应性生长的比较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会梅 徐炳成 +1 位作者 李凤民 贺学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40,共6页
在黄土丘陵区的梯田和坡地两种不同立地上对乡土种白羊草和引进种柳枝稷的生长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牧草在植被土壤水分、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均存在明显差异.黄土丘陵区上土壤平均含水量为梯田白羊草(17.95%)>梯田柳枝稷(16.... 在黄土丘陵区的梯田和坡地两种不同立地上对乡土种白羊草和引进种柳枝稷的生长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牧草在植被土壤水分、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均存在明显差异.黄土丘陵区上土壤平均含水量为梯田白羊草(17.95%)>梯田柳枝稷(16.02%)>坡地白羊草(13.82%)>坡地柳枝稷(12.95%).地上部生物量比较,梯田下白羊草显著高于柳枝稷,坡地柳枝稷显著高于白羊草;但两种牧草的地上部生物量均表现为坡地明显大于梯田.两种牧草的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地表0~20 cm深度,但总地下生物量比较为梯田柳枝稷>坡地柳枝稷>梯田白羊草>坡地白羊草.同时研究发现梯田白羊草、坡地白羊草、梯田柳枝稷和坡地柳枝稷4种植物群落均表现为地上部生物量均明显大于地下部生物量,根冠比分别为0.1017、 0.0463、 0.2531和0.1091.相关分析表明,立地条件对白羊草群落有重要影响,柳枝稷在黄土丘陵区存在明显的的植被更新过程.在黄土丘陵区白羊草和柳枝稷的地下生物量与土层深度和土壤水分均存在相关性.从模拟方程发现梯田白羊草、坡地白羊草、梯田柳枝稷和坡地柳枝稷根系能达到的最大理论深度分别为175.24、 92.30、 82.88、 90.5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柳枝稷 生长适应性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区三种豆科牧草的土壤养分剖面分布特征与平衡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晓红 徐炳成 李凤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10-817,共8页
为了解豆科牧草短期种植对土壤养分环境影响的进程和规律,通过田间试验对沙打旺、苜蓿和胡枝子等3种豆科牧草以不同密度单播、混播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剖面分布和平衡输出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所有处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 为了解豆科牧草短期种植对土壤养分环境影响的进程和规律,通过田间试验对沙打旺、苜蓿和胡枝子等3种豆科牧草以不同密度单播、混播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剖面分布和平衡输出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所有处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在土壤剖面2m深度范围内均呈典型的"S"形分布,全磷呈抛物线形分布。单播牧草固氮能力与播种密度呈正相关;苜蓿固氮能力最强,高密度下表观生物固氮量达507.5kg·hm-2。沙打旺生长1年可使土壤有机质平均净增3.51%。沙打旺和苜蓿全磷平均输出比率分别为43.14%和40.24%,显著高于胡枝子(23.74%);胡枝子与沙打旺、苜蓿的两两混播处理和3种牧草混播处理平均全磷输出比率分别为20.73%、26.33%、25.83%。试验结果表明,3种豆科牧草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累积,沙打旺和苜蓿对土壤全氮和全磷的消耗显著大于胡枝子,但前两者的固氮能力也强于后者。以适当密度进行的不同牧草混播处理由于种间良性竞争和共生协调作用可优化混播群体对土壤养分的消耗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旱塬 豆科牧草 播种方式 播种密度 土壤养分剖面分布 土壤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立地柳枝稷生长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会梅 徐炳成 +1 位作者 李凤民 贺学礼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93,共3页
对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中柳枝稷生长响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明显不同,坡地土壤平均含水量(13.39%)<梯田(14.78%)<川地(16.02%)。土壤水分含量,根系生物量和土层深度三者存在密切相关... 对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中柳枝稷生长响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明显不同,坡地土壤平均含水量(13.39%)<梯田(14.78%)<川地(16.02%)。土壤水分含量,根系生物量和土层深度三者存在密切相关性。在梯田、坡地和川地三种立地条件下,柳枝稷的株高、覆盖度、生物量、杂草和枯落物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柳枝稷的株高和覆盖度表现为川地>坡地>梯田;伴生杂草和柳枝稷枯落物与地上部生物量表现一致,川地显著高于坡地和梯田。地下生物量在川地、坡地和梯田立地下均呈现相同规律,随深度变化根系量逐渐减少,三种立地条件下总地下生物量差异不明显。同时发现土壤有机质和N含量与柳枝稷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了黄土丘陵区柳枝稷的生长响应与立地水肥条件有关。这对加强优良禾本科牧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及促进我国黄土高原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退耕还草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柳枝稷 立地选择 生长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反刍兽疫
12
作者 徐炳成 《中国畜禽种业》 2014年第1期103-103,共1页
小反刍兽疫,(又名小反刍兽伪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与牛瘟病毒有相似的物理化学及... 小反刍兽疫,(又名小反刍兽伪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与牛瘟病毒有相似的物理化学及免疫学特性。1流行病学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羚羊、美国白尾鹿等小反刍动物,山羊发病比较严重。牛、猪等可以感染,但通常为亚临床经过。目前,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病毒性传染病 小反刍动物 牛瘟病毒 免疫学特性 麻疹病毒 副粘病毒 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13
作者 徐炳成 《中国畜禽种业》 2014年第2期123-123,共1页
猪病毒性腹泻涉及的主要病原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其它潜在的病原有腺病毒、呼肠孤病毒、杯状病毒。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危害最为严重。本文主要陈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的综... 猪病毒性腹泻涉及的主要病原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其它潜在的病原有腺病毒、呼肠孤病毒、杯状病毒。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危害最为严重。本文主要陈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 病毒性腹泻 综合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 猪轮状病毒 呼肠孤病毒 杯状病毒 病毒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区三种豆科牧草的竞争生长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晓红 徐炳成 李凤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86-692,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沙打旺、紫花苜蓿和达乌里胡枝子3种豆科牧草在黄土旱塬以不同密度单播、混播时的竞争生长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单播时苜蓿生长次年3个密度的生产力分别为15349kg·hm^-2、20582kg·hm^-2、21531kg·hm^-...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沙打旺、紫花苜蓿和达乌里胡枝子3种豆科牧草在黄土旱塬以不同密度单播、混播时的竞争生长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单播时苜蓿生长次年3个密度的生产力分别为15349kg·hm^-2、20582kg·hm^-2、21531kg·hm^-2,沙打旺和胡枝子3个密度的生产力分别为7979kg·hm^-2、16440kg·hm^-2、21055kg·hm^-2和2412kg·hm^-2、5270kg·hm^-2、7102kg·hm^-2。混播草地生产力以苜蓿+胡枝子最高(平均19227kg·hm^-2),沙打旺与胡枝子混播的生产力最低(平均11977kg·hm^-2)。和生产力较高的参混种苜蓿、沙打旺单播相比,苜蓿与沙打旺混播及沙打旺与胡枝子混播的生产力在3种密度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苜蓿主根下扎深度2m,0~60cm根系占总根量的66%,沙打旺和胡枝子根系最大下扎深度分别为1.8m和1.5m,0~60cm根系占总根量比例分别是80%、91%。3种牧草中苜蓿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25.75kg·mm^-1·hm^-2,胡枝子最低为7.71kg·mm^-1·hm^-2,沙打旺居中。苜蓿群体种内个体间竞争强度高于沙打旺和胡枝子。结果表明在黄土旱塬上苜蓿的竞争生长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沙打旺和胡枝子;不同牧草混播后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生产力相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旱塬 豆科牧草 生产力 竞争能力 沙打旺 苜蓿 达乌里胡枝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贾昭 简春霞 +4 位作者 熊沛枫 陈志飞 周俊杰 杨全 徐炳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9-327,共9页
揭示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对系统评价草地群落恢复潜力和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丘陵区5个退耕年限(5 a,10 a,15 a,20 a,30 a)草地群落为对象,通过照相法、群落调查和刈割法测定了草地群落盖度、物... 揭示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对系统评价草地群落恢复潜力和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丘陵区5个退耕年限(5 a,10 a,15 a,20 a,30 a)草地群落为对象,通过照相法、群落调查和刈割法测定了草地群落盖度、物种组成和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群落高度、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随退耕年限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不同退耕年限草地群落间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退耕20 a群落的植物密度、高度和单位盖度地上生物量值均最低,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与退耕15 a相比显著下降。各退耕年限草地群落优势种分别为:5 a是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10 a和15 a是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20 a是铁杆蒿和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30 a为长芒草(Stipa bungeana)。当草地群落盖度低于84.6%时,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当盖度大于84.6%后,群落盖度不随地上生物量增加而变化。群落盖度84.6%和地上生物量285.17 g/m 2可作为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植被恢复评价和调控措施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草地 群落盖度 物种组成 地上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延安市林草植被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山仑 徐炳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10,45,共6页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逐渐显现一些新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和系统梳理。为了给新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实地调研资料和1990—2020年典型年份遥感影像解译资料...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逐渐显现一些新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和系统梳理。为了给新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实地调研资料和1990—2020年典型年份遥感影像解译资料,对延安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及林草植被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延安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取得的成效:生态质量明显提高,土地利用结构迅速调整,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了农民脱贫致富,林草面积快速增加,植被恢复良好。当前延安市林草植被建设面临的问题:大规模植被恢复改变了地表水文过程(有限降水量被大量蒸散发,不利于已建植被的后续稳定生长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持续发挥),退耕造林林分类型单一问题突出,人工草地建设规模具有局限性,大面积天然草地亟待合理开发利用。对延安市未来林草植被建设的建议:开展区域农业综合评估和规划,加强退耕还林(草)生态效应的监测与评估,有计划、有步骤对部分林分和树种进行调整,加强天然草地的抚育管理和合理利用,培育和建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植被建设 生态质量 土地利用结构 林分改造 草地管理 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达乌里胡枝子混播下白羊草光合对干旱及短期补水的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亚力 李帅 +3 位作者 徐伟洲 吴爱姣 陈吉 徐炳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9-588,共10页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优良乡土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xm.)Schindl.]混播时的光合生理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按照生态替代法设置了白羊草(B)和达乌里胡枝子(...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优良乡土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xm.)Schindl.]混播时的光合生理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按照生态替代法设置了白羊草(B)和达乌里胡枝子(D)6种混播比例组合(2︰10、4︰8、6︰6、8︰4、10︰2、12︰0),标记为B2D10、B4D8、B6D6、B8D4、B10D2、B12D0;设置高水(80%土壤田间持水量,HW)、中水(60%土壤田间持水量,MW)和低水(40%土壤田间持水量,LW)3种水分供应条件,并在白羊草拔节期进行短期补水处理:即分别从中水提到高水(MHW)、低水提到高水(LHW)和低水提高到中水(LMW)。连续测定和比较了不同处理下白羊草光合生理特征——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恒定水分供应条件下,各混播比例中白羊草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在HW处理下显著最高,LW处理下显著最低,说明水分是限制其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2)短期补水后,白羊草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均是在LHW下增加幅度最大,LMW下增加幅度最小;各混播比例中白羊草光合生理参数在MHW下恢复到稳定水平时间最快,说明较高的补水幅度和土壤前期含水量有利于补水后叶片光合作用提高;3)在B10D2和B8D4混播比例下,白羊草不仅具有较高的Pn、较低的Tr和较高的WUE,且短期补水后Pn和WUE增加幅度较大,Tr增幅较小,说明这两种混播比例有利于改善其光合作用。综合表明,经历短期干旱胁迫后补水,白羊草光合生理活性出现恢复现象,恢复速度和程度与混播比例和补水前土壤水分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达乌里胡枝子 混播比例 水分胁迫 短期补水 光合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观光农业开发模式及发展对策
18
作者 马守臣 徐炳成 陆孝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444-12446,12450,共4页
分析了焦作市发展观光农业的区位、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焦作市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4种模式(景区带动模式、参与体验模式、民俗节庆模式、科普教育模式);同时对观光农业开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就这些问题从政策、法规、管理措... 分析了焦作市发展观光农业的区位、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焦作市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4种模式(景区带动模式、参与体验模式、民俗节庆模式、科普教育模式);同时对观光农业开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就这些问题从政策、法规、管理措施上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作市 观光农业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多抗基因新疆大叶苜蓿光合生理特征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敏 苏国霞 +4 位作者 熊沛枫 康继月 郭尚洙 王智 徐炳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5-105,共11页
以新疆大叶苜蓿及其为母本的4种转基因株系(SN:转AtNDPK2基因;SC:转codA基因;SOR:转IbOr基因;SAF:转AtABF3基因)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始花期各株系苜蓿的光合和荧光参数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 以新疆大叶苜蓿及其为母本的4种转基因株系(SN:转AtNDPK2基因;SC:转codA基因;SOR:转IbOr基因;SAF:转AtABF3基因)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始花期各株系苜蓿的光合和荧光参数特征。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量从80%FC(田间持水量)降至40%FC,各株系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呈上升趋势。在40%FC时,各转基因株系Pn值(11.19~21.58μmol·m^(-2)·s^(-1))均显著(P<0.05)大于非转基因株系(6.06μmol·m^(-2)·s^(-1)),各株系间WUEi无差异但以转AtABF3基因株系最大(3.22μmol·mmol^(-1))。土壤水分降低过程中,各株系叶片初始荧光(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表观电子传递效率(ETR)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值整体呈上升趋势。转基因株系qP值出现显著下降时的土壤水分含量(50%FC)低于非转基因(70%FC)苜蓿。在40%FC时,转基因株系Fv/Fm(0.78~0.82)值显著高于非转基因苜蓿(0.58)。总体表明,转多抗基因均不同程度地提高水分胁迫条件下新疆大叶苜蓿的光合性能,其中转codA基因株系可维持较高光合速率,转IbOr基因株系能维持较高光能利用能力,转AtABF3基因株系能够高效利用水分,转AtNDPK2基因株系总生物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抗基因 紫花苜蓿 干旱胁迫 光合特征 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阜新仔猪腹泻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晓娥 徐炳成 +2 位作者 苏一 郑兰宇 秦友 《北方牧业》 2012年第4期20-20,共1页
近年来阜新市养猪业发展迅速。2011年生猪饲养量达到485万头,出栏量达到295万头,给养殖场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期我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以仔猪腹泻为主的猪病.幼龄仔猪特别是初生2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达100%。为... 近年来阜新市养猪业发展迅速。2011年生猪饲养量达到485万头,出栏量达到295万头,给养殖场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期我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以仔猪腹泻为主的猪病.幼龄仔猪特别是初生2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达100%。为全面掌握阜新市仔猪腹泻病的流行情况。采取科学防控措施,阜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人员于2012年2月8日至913进行了仔猪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料采集工作.并提出防治措施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仔猪腹泻 腹泻病 辽宁阜新 防治 动物疫病预防 阜新市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