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战争礼考论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杰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3-77,共5页
春秋时期虽有“礼崩乐坏”的趋势 ,但实际上周礼传统仍然在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 ,规范着他们的言行。春秋战争中是否存在着礼 ,一直存讼不休。子鱼、墨子等人否定战争礼的存在 ,而孔子、司马迁等人则肯定战争礼的存在 ,并对坚持战... 春秋时期虽有“礼崩乐坏”的趋势 ,但实际上周礼传统仍然在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 ,规范着他们的言行。春秋战争中是否存在着礼 ,一直存讼不休。子鱼、墨子等人否定战争礼的存在 ,而孔子、司马迁等人则肯定战争礼的存在 ,并对坚持战争礼的宋襄公给予很高的评价。考绎春秋历史 ,诸如师出有名、师不伐丧、不伤国君、不杀厉等等 ,无不证实了春秋战争礼的存在。春秋战争礼的存在 ,不仅关乎各邦国之间的邦交关系 ,也对春秋社会结构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战争礼 邦国 邦交关系 社会结构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会盟礼考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杰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一种重要的礼仪 ,它对于解决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调整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关系 ,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频繁发生的会盟 ,也成为春秋时期邦交中特有的现象。文章试图通过对春秋时期邦交领域中会盟礼的由来、会盟的目... 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一种重要的礼仪 ,它对于解决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调整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关系 ,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频繁发生的会盟 ,也成为春秋时期邦交中特有的现象。文章试图通过对春秋时期邦交领域中会盟礼的由来、会盟的目的和类型 ,以及其发展的趋势 ,做一粗浅的探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会盟礼 会同 盟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春秋时期的“出奔”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杰令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6-81,共6页
出奔作为春秋时期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其特点是出奔的次数多,涉及的国家多,出奔者包括社会统治阶级的各个等级。出奔可分为主动性出奔和被动性出奔两类。对于不同的出奔者,母国和接受国出于自身的利... 出奔作为春秋时期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其特点是出奔的次数多,涉及的国家多,出奔者包括社会统治阶级的各个等级。出奔可分为主动性出奔和被动性出奔两类。对于不同的出奔者,母国和接受国出于自身的利益,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对策。这不仅涉及当时各国内部的政治事务,也关系到列国之间邦交关系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奔 出奔类型 出奔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时期联姻对邦交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杰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2,共7页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联姻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政治目的,这对于加强异姓甥舅之间的血缘关系,巩固相互之间军事和政治同盟,改善双方的邦交关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此不可估计过高,联姻对邦交产生的负效应亦不可忽视,其于邦交...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联姻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政治目的,这对于加强异姓甥舅之间的血缘关系,巩固相互之间军事和政治同盟,改善双方的邦交关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此不可估计过高,联姻对邦交产生的负效应亦不可忽视,其于邦交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邦交 邦交 联姻 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赴告制度考述 被引量:9
5
作者 徐杰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84,共6页
赴告制度是春秋时期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源自西周 ,但在春秋时期发展到了极致。它的存在 ,不仅影响着春秋诸邦国之间的邦交关系 ,也对春秋社会结构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时期发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发展过程... 赴告制度是春秋时期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源自西周 ,但在春秋时期发展到了极致。它的存在 ,不仅影响着春秋诸邦国之间的邦交关系 ,也对春秋社会结构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时期发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发展过程中 ,也可以看到赴告制度所起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赴告制度 赴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觐礼考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杰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6-120,共5页
朝觐是西周时期的重要邦交礼仪 ,它对于巩固周代初年的统治和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进入春秋以后 ,虽然“礼崩乐坏” ,但朝觐礼仪却为春秋诸侯所继承 ,并成为霸主控制与盟诸侯的手段之一。它一方面提高了霸主的地位和权... 朝觐是西周时期的重要邦交礼仪 ,它对于巩固周代初年的统治和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进入春秋以后 ,虽然“礼崩乐坏” ,但朝觐礼仪却为春秋诸侯所继承 ,并成为霸主控制与盟诸侯的手段之一。它一方面提高了霸主的地位和权威 ;另一方面则将众多的诸侯控制在霸主之下 ,对邦交秩序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关于朝觐的礼仪 ,历来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排比爬梳 ,钩沉发微 ,试图勾勒出西周及春秋时期的朝觐礼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觐 朝觐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时期飨燕礼的演变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杰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22,共5页
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邦交活动频繁,飨燕礼是在邦交活动中款待宾客的重要礼仪。仅在《左传》中,就记有各国飨礼宾客51次,记各国燕礼宾客13次。对于飨燕礼的研究和考证,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礼制及邦交情况的认识。
关键词 春秋 飨燕礼 飨礼 燕礼 食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邦交思想述论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杰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春秋邦交思想作为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对现实社会邦交实践认识的升华和提高的结晶 ,时刻指导、约束着人们在邦交活动中的决策和行动。作为春秋邦交思想最高准则的德 ,包涵了礼、信、仁、义等各种观念。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德所透凸出... 春秋邦交思想作为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对现实社会邦交实践认识的升华和提高的结晶 ,时刻指导、约束着人们在邦交活动中的决策和行动。作为春秋邦交思想最高准则的德 ,包涵了礼、信、仁、义等各种观念。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德所透凸出来的含义和特点的考察 ,勾勒出春秋邦交思想发展和流变的历程 ,由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邦交思想 邦交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先秦乡官制度
9
作者 徐杰令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乡官虽职低位卑 ,但作为国家政权最基层的官吏 ,其作用却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本文拟通过对先秦乡官制度的研究 ,对作为中国乡官制度源头的这一制度的产生和演进以及乡官的选任、职责和监督考核的情况 。
关键词 先秦乡官制度 乡官 乡里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周秦汉时代的乡官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彦辉 徐杰令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31,共8页
乡官在东周秦汉社会是文官系统中的最底层吏员,甚至不属于朝廷的正式命官,职卑禄薄或根本无禄。但乡官却是广大农村的最高长官,担负着直接治民的重大职责,在监督考核制度相对疏陋之时,行政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乡官又往往与... 乡官在东周秦汉社会是文官系统中的最底层吏员,甚至不属于朝廷的正式命官,职卑禄薄或根本无禄。但乡官却是广大农村的最高长官,担负着直接治民的重大职责,在监督考核制度相对疏陋之时,行政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乡官又往往与聚族而居的宗族组织紧密粘合,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威望和权势,在乡里社会一言九鼎。因此,乡官的选任及其行政直接关系到地方的治乱和王朝的安危,对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秦汉 乡里组织 乡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人本思想述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杰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7-12,共6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回顾先秦时期人本思想的萌芽、产生、初步成长的历程,总结了先秦人本思想的伦理化倾向、群体性、现实性、思维模式的内向性和向后追寻等特点。对研究中国古代人本思想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人本思想 孔子 人之道 孟子 地位和作用 道德修养 血缘关系 述论 《论语》 先秦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作用
12
作者 徐杰令 《理论探讨》 1987年第5期95-99,共5页
过去史学界谈到日本投降和太平洋战争结束时,首先要讲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战及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的作用,而对英美,特别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作用却闭口不谈。似乎在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之后,苏联红军一出兵,日本就投降了。
关键词 太平洋战争 苏联红军 日本海军 日本投降 战争结束 八年抗战 史学界 原子弹 英美 日本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