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春秋时期飨燕礼的演变
被引量:
3
Evolvements of rite of fete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邦交活动频繁,飨燕礼是在邦交活动中款待宾客的重要礼仪。仅在《左传》中,就记有各国飨礼宾客51次,记各国燕礼宾客13次。对于飨燕礼的研究和考证,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礼制及邦交情况的认识。
作者
徐杰令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历史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22,共5页
Study & Exploration
关键词
春秋
飨燕礼
飨礼
燕礼
食礼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41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
1
胡培晕.仪礼正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共引文献
441
1
陈永平,史向军.
孔子教化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9(6):82-84.
2
潘俊杰.
战国中晚期学术文化综合的类型与表现[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5):135-139.
3
曲伶燕.
孔子的君子观[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91-93.
被引量:1
4
许文君.
邱葵《钓矶诗集》探析[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4):76-80.
5
徐柏青.
论《论语》的语言艺术[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6):12-15.
被引量:3
6
冷云飞.
孔子的诚信思想及其当下价值[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2-13.
被引量:1
7
张乐群.
试论孔子的教育革新思想[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139-142.
8
段现成.
论薛季宣辞赋的事功情怀[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4):58-62.
9
韩国良.
从《老子》到《论语》——先秦诸子文体辩议[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4):51-55.
被引量:8
10
董玲.
析郝敬的“先行后知”说[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4):485-48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5
1
彭林.
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乡饮酒礼[J]
.文史知识,2002(10):96-106.
被引量:5
2
申万里.
宋元乡饮酒礼考[J]
.史学月刊,2005(2):28-36.
被引量:23
3
王福利.
“房中乐”、“房中歌”名义新探[J]
.音乐研究,2006(3):32-38.
被引量:12
4
彭林.
说乡乐、房中之乐与无筭乐——评《周代乡乐考论》[J]
.中国文化研究,2007(3):199-203.
被引量:3
5
杨宽.“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J].中华文史论丛,1980(4).
6
赵逵夫.
叔孙豹的辞令、诗学活动与美学精神——兼论春秋时代行人在先秦文学发展中的作用[J]
.文学评论,2007(4):56-64.
被引量:12
7
王美华.
唐宋时期乡饮酒礼演变探析[J]
.中国史研究,2011(2):91-116.
被引量:15
8
赵永翔.
清代乡饮酒礼的社会轨迹[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5(2):59-64.
被引量:6
9
游自勇.
唐代乡饮酒礼与地方社会[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5-12.
被引量:5
10
朱曉紅.
周代軍禮考論[J]
.国学学刊,2015(2):44-5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曹胜高.
由聘礼仪程论季札观乐的性质[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2):27-35.
被引量:5
2
高丽霞.
“乡饮酒礼演变”之研究现状(2000-2015)[J]
.北方音乐,2018,38(18):12-13.
3
李可萱.
浅析《诗经·秦风》中的周礼文化[J]
.艺术科技,2020,33(2):91-9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甲子.
汉代“乡饮酒礼”的诠释取向——以“三礼”为中心的考察[J]
.华中学术,2020(4):251-261.
2
徐栋梁,韩冰.
琴与《诗经》中的礼文化[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8):76-78.
被引量:1
3
李韶华.
从郑国祭祀遗址出土乐器组合看《郑风》“其细已甚”问题[J]
.古代文明,2019,13(3):52-62.
被引量:2
4
席月.
生态文化嵌入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21(21):26-28.
被引量:3
5
王欣.
伦理精神构建视角下的《诗经》价值探讨[J]
.中国民族博览,2023(3):6-8.
6
李波.
从“季札观乐”看先秦诗、乐、舞批评的关系与特点[J]
.艺苑,2023(5):74-80.
被引量:2
7
付林鹏.
前孔子时代的乐论话语与乐政言说[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110-119.
1
彭林.
明君臣上下相尊之义:燕礼[J]
.文史知识,2003(2):108-116.
2
王定璋.
中国古代的敬老养老[J]
.文史杂志,1991(5):26-27.
被引量:2
3
胡小丽.
汉代养老制度小议[J]
.文博,1993(2):32-34.
被引量:1
4
房德邻.
决不能把伪简当作“中华文明的根脉”[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3):104-108.
被引量:2
5
李亚农.
“长盉铭释文”注解[J]
.考古学报,1955(1):177-181.
被引量:2
6
吴正格.
筵圣周公[J]
.美文(上半月),2005,0(6):45-48.
7
郭超颖.
《仪礼·燕礼》小卿席位献疑[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1):36-40.
8
叶小燕.
战国秦汉的灯及有关问题[J]
.文物,1983(7):78-86.
被引量:13
9
读者 作者 编者[J]
.文物,1957(5):88-89.
10
雷戈.
燕礼仪式与尊君意识——后战国时代的一种思想史阐释[J]
.求索,2005(3):178-182.
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