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花肉苁蓉提取物的工艺优化及其活性评价
1
作者 林炎钧 宫晓庆 +4 位作者 杨思敏 彭效明 严晓强 管洁 居瑞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0-176,共7页
该研究旨在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管花肉苁蓉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并进一步对其抗氧化与美白活性进行研究。通过超声-微波法提取管花肉苁蓉中活性成分,以提取物中松果菊苷为指标成分,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得到提取物后通过测... 该研究旨在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管花肉苁蓉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并进一步对其抗氧化与美白活性进行研究。通过超声-微波法提取管花肉苁蓉中活性成分,以提取物中松果菊苷为指标成分,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得到提取物后通过测试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通过CCK-8法、流式法检测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相关指标并评价其体外美白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g:mL),乙醇体积分数70%,超声功率160 W,超声时间6 min,该条件下提取物中松果菊苷含量为8.09%;管花肉苁蓉提取物在2 mg/mL下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抗坏血酸相当,有较好的总还原能力;当管花肉苁蓉提取物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B16细胞内黑色素含量降至58.12%,酪氨酸活性的抑制率达到32.10%,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黑素小体转运量降至12.77%,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的生成及黑素小体转运。管花肉苁蓉提取物表现出显著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较好的美白效果,作为天然抗氧化、美白原料具有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抗氧化能力 美白 B16细胞 黑素小体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剂对枇杷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周立稳 彭效明 +3 位作者 居瑞军 杨思敏 严晓强 管洁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115,共9页
枇杷果(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保健水果,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作者探讨了不同溶剂对枇杷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多酚质量分数的影响,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了温度、pH、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 枇杷果(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保健水果,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作者探讨了不同溶剂对枇杷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多酚质量分数的影响,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了温度、pH、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枇杷果多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体积分数20%乙醇的提取效率最高。枇杷果各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多酚质量分数之间显示强相关性,乙酸乙酯提取物在抗氧化活性和多酚质量分数方面表现最为突出。高温会降低枇杷果多酚的稳定性,pH为6时对多酚稳定性影响最小,金属离子Na^(+)、Ca^(2+)、Fe^(2+),Na_(2)SO_(3)和食品添加剂均会导致枇杷果多酚稳定性的下降。该研究为枇杷果多酚的提取提供了依据,也为深入研究多酚的稳定性和扩大枇杷果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果 多酚质量分数 抗氧化 相关性分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辅助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薛菲 彭效明 +3 位作者 李翠清 王腾 居瑞军 冯靖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原花青素是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防癌抗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以赤霞珠葡萄籽为原料,通过添加优选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原花青素,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 原花青素是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防癌抗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以赤霞珠葡萄籽为原料,通过添加优选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原花青素,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4个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效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响应面实验,得到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该工艺的开发为原花青素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离子液体 [Bmim]Cl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辅助联合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靖 彭效明 +4 位作者 李翠清 王腾 居瑞军 邱晓 陈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75,共8页
利用醇提法与微波-超声辅助联合提取的方法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以微波时间、液料比、超声时间与超声功率为单因素,探究最佳试验条件,用响应面的方法优化试验条件。最佳试验条件为微波时间2 min,液料比20∶1(mL/g),超声时间4 min,超声功... 利用醇提法与微波-超声辅助联合提取的方法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以微波时间、液料比、超声时间与超声功率为单因素,探究最佳试验条件,用响应面的方法优化试验条件。最佳试验条件为微波时间2 min,液料比20∶1(mL/g),超声时间4 min,超声功率228 W的条件下,得到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量为24.309 5 mg/g,响应面与实际值相差0.05%。微波-超声联合提取的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超声 银杏叶 总黄酮 响应面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皮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靖 时玉正 +4 位作者 邱晓 彭效明 李翠清 晁建平 居瑞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68,共9页
对葡萄皮色素提取方法、功能结构进行介绍,通过溶剂浸提法对其进行了提取,最后对葡萄皮色素的稳定性进行探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对溶剂浸提法中的各项条件:提取剂的p H值、提取剂的温度、提取浓度、提取次数、提取的液料比对葡萄... 对葡萄皮色素提取方法、功能结构进行介绍,通过溶剂浸提法对其进行了提取,最后对葡萄皮色素的稳定性进行探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对溶剂浸提法中的各项条件:提取剂的p H值、提取剂的温度、提取浓度、提取次数、提取的液料比对葡萄皮中葡萄皮色素提取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条件设计响应面模型,最后对葡萄皮色素进行稳定性的探究。根据单因素得到的最佳条件设计响应面模型,由响应面试验确定出最终的最佳试验条件。试验表明,溶剂浸提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60%,液料比10∶1(m L/g),提取次数3次,提取剂p H值为1。在此最佳试验条件下,葡萄皮色素提取浓度为7.163 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色素 花色苷 溶剂浸提法 响应面模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氟丙酮的功能材料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前明 熊杰明 +3 位作者 彭效明 刘博 郭晓燕 晁建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35-141,共7页
在介绍六氟丙酮理化性能的基础上,对于以六氟丙酮作为最初始原料合成的功能性材料的起始物进行了介绍,并对由此起始物出发所形成的双酚AF类、6F-双酸(酐)类、一元或多元氟醇类、环氧聚合物类等各类功能材料的制备及主要性能进行了介绍... 在介绍六氟丙酮理化性能的基础上,对于以六氟丙酮作为最初始原料合成的功能性材料的起始物进行了介绍,并对由此起始物出发所形成的双酚AF类、6F-双酸(酐)类、一元或多元氟醇类、环氧聚合物类等各类功能材料的制备及主要性能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最后对基于六氟丙酮的功能材料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丙酮 功能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及其双水相体系在萃取分离桑叶多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初正帅 彭效明 +2 位作者 蔡青蔓 段阳 梁晓旭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3-118,共6页
该文筛选能够应用在桑叶多糖提取中可形成双水相现象较好的离子液体和无机盐体系,并研究含离子液体萃取体系中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谷氨酸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等15... 该文筛选能够应用在桑叶多糖提取中可形成双水相现象较好的离子液体和无机盐体系,并研究含离子液体萃取体系中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谷氨酸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等15种离子液体分别加入磷酸二氢钾、无水碳酸钠、硫代硫酸钠等13种无机盐中形成双水相现象的难易程度,筛选出形成双水相现象较好的离子液体。采用溶剂浸提法对桑叶进行提取,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离子液体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桑叶中多糖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并根据响应面设计试验和验证试验获得桑叶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浓度0.000 3 mol/L、提取温度76℃、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109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多糖 离子液体 双水相 响应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皮提取物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褚佳豪 居瑞军 +3 位作者 樊远红 吴发亮 彭效明 杨思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8-388,共11页
目的:研究芦荟皮提取物(Aloe bark extract,ABE)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效应与机制。方法:首先采用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对ABE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再利用不同浓度(5,10μg/mL)的ABE分别处理酒精诱导HepG2细胞24 h,检测各组... 目的:研究芦荟皮提取物(Aloe bark extract,ABE)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效应与机制。方法:首先采用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对ABE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再利用不同浓度(5,10μg/mL)的ABE分别处理酒精诱导HepG2细胞24 h,检测各组细胞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RT-PCR检测其对Nrf2、SOD、ADH、IL-6和IL-1β基因表达的影响;以50%乙醇灌胃雄性C57BL/6J小鼠,造成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建立体内动物模型,给予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ABE干预,连续灌胃3 d,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AST、ALT活力含量,检测肝脏中MDA含量,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利用RT-PCR检测肝组织中Nrf2、HO-1、SOD、CAT、ADH和ALDH基因的表达。结果:ABE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芦荟皮提取物的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2.03、0.131和0.74 mg/mL。在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中,ABE高、中、低剂量组中细胞和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水平显著下降(P<0.05),同时细胞和肝组织中MDA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H&E染色结果表明ABE能改善酒精引起的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肪变性。分子机制的研究显示其主要通过直接调控酒精代谢相关酶、抗氧化酶和炎症反应起到保肝作用。结论:芦荟皮提取物能够显著缓解酒精引起的肝损伤,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活性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皮提取物 酒精性肝损伤 抗氧化 生化指标 乙醇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浸提芦苇叶黄酮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师晓强 彭效明 +3 位作者 周润 唐银珊 陈虹杏 陈新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8,共8页
通过响应面法对乙醇水溶液浸提芦苇叶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黄酮的产率;通过扫描电镜探究浸提法对芦苇叶结构的影响,并从植物结构的角度对提取过程机理进行探究。以料液比、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作为影响黄酮提取... 通过响应面法对乙醇水溶液浸提芦苇叶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黄酮的产率;通过扫描电镜探究浸提法对芦苇叶结构的影响,并从植物结构的角度对提取过程机理进行探究。以料液比、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作为影响黄酮提取的单因素进行试验,建立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数据模型,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为59.9℃,加热时间为1.995 h,料液比为1:25.13(g/mL),乙醇体积分数为59.7%,此时,黄酮的收率为24.310 mg/g;由扫描电镜图分析得到浸提法对芦苇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通过改变芦苇叶片的结构将其中的物质提取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提法 响应面设计 黄酮 芦苇叶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4-氯苯酚的合成
10
作者 王萌斐 王奥 +4 位作者 王红平 杨红瑾 彭效明 严晓强 晁建平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2年第3期34-37,共4页
为规避硝化反应的不安全因素,降低生产成本,以对氨基苯磺酸和对氯苯酚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还原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氨基-4-氯苯酚以及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原料之一)。2-氨基-4氯苯酚的优化反应条件为:以无水甲醇为溶剂、反应温度25℃... 为规避硝化反应的不安全因素,降低生产成本,以对氨基苯磺酸和对氯苯酚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还原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氨基-4-氯苯酚以及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原料之一)。2-氨基-4氯苯酚的优化反应条件为:以无水甲醇为溶剂、反应温度25℃、n(4-(5-氯-2-羟基苯基偶氮)苯磺酸)∶n(甲酸铵)∶n(锌粉)=1∶5∶2.5、反应时间1.5 h,乙酸乙酯被用作反应后处理过程中的萃取剂,在此条件下总收率为64.3%,纯度99.3%(HPLC)。产物及中间体结构均经过^(1)H NMR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4-氯苯酚 中间体 合成 对氨基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D法提取芦荟苷工艺的优化及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李鑫玉 褚佳豪 +3 位作者 王甜甜 彭效明 杨思敏 居瑞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
通过Box-Behnken Design效应面法(BBD)优化超声波醇提法提取芦荟皮中芦荟苷的工艺条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芦荟苷进行初步稳定性分析。以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作为影响芦荟苷提取的单因素进行试验,建立四因素三水... 通过Box-Behnken Design效应面法(BBD)优化超声波醇提法提取芦荟皮中芦荟苷的工艺条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芦荟苷进行初步稳定性分析。以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作为影响芦荟苷提取的单因素进行试验,建立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数据模型,获得最佳提取率的工艺为:提取时间为10 min,功率为700 W,液料比为1∶50(g/mL),乙醇体积分数为64%,此时芦荟苷的产率为7.215 mg/g;经稳定性初步研究表明,芦荟苷适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溶液状态则还需加入抗坏血酸或柠檬酸,调节pH=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 芦荟苷 超声波醇提法 提取工艺优化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