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天释放期缓释尿素可实现早稻和晚稻的一次性基施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木 唐拴虎 +2 位作者 张发宝 黄巧义 黄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7,共9页
【目的】缓释肥料是一次性施肥及减量化施肥的重要载体,探讨缓释尿素对水稻养分吸收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新型肥料的研发以及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方法】早稻及晚稻的大田试验共设5个处理:1)不施氮(CK);2)普... 【目的】缓释肥料是一次性施肥及减量化施肥的重要载体,探讨缓释尿素对水稻养分吸收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新型肥料的研发以及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方法】早稻及晚稻的大田试验共设5个处理:1)不施氮(CK);2)普通尿素分次施用(PU1,基肥50%、返青肥20%、拔节肥30%);3)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PU2);4)60天型养分释放期的缓释尿素一次性施用(PCU60);5)90天型养分释放期的缓释尿素一次性施用(PCU90)。除不施氮处理外,其他处理氮肥用量均为N 150 kg/hm^2,所有处理磷钾的用量分别为P_2O_5 55 kg/hm^2、K_2O 130 kg/hm^2,肥源分别为过磷酸钙及氯化钾。田间小区随机排列,各处理重复4次。在早稻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及灌浆期采集植株样品进行养分分析,在灌浆期采集剑叶及籽粒样品进行养分分析,并测定灌浆期伤流液中氮的含量以及灌浆期剑叶SPAD值的变化;在早稻及晚稻采收后记录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结果】早稻产量以60天型缓释尿素处理及分次施肥处理最高,其次为普通尿素一次性施用处理及90天型缓释尿素处理,不施氮对照产量最低;而在晚稻上90天型缓释尿素处理、60天型缓释尿素处理与分次施肥处理之间水稻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90天型缓释尿素养分释放期过长,导致了灌浆期氮素供应过剩,水稻贪青导致灌浆不足,降低了千粒重。90天及60天型缓释尿素的处理提高了早稻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及灌浆期地上部及地下部氮、磷的含量,其中以90天型缓释尿素处理最高。在早稻灌浆期,90天及60天型缓释尿素的处理水稻剑叶及籽粒氮含量、茎导管伤流氮含量以及剑叶SPAD值均高于其他处理。一次性施用60天及90天缓释尿素还可以提高土壤碱解氮的含量。【结论】缓释尿素可以用于水稻一次性施肥,但在水稻上90天型缓释尿素的养分释放期过长,而60天型缓释尿素养分释放期适中。缓释尿素可以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并且可以用于减量化施肥,缓释尿素对磷的吸收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在施用缓释尿素时还可以适当减少磷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释尿素 养分释放期 养分吸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尾翼水下自然超空泡射弹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木 易文俊 +2 位作者 谭俊杰 陈志华 蔡晓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165,172,共6页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考虑气液间相变,采用大涡模拟湍流模型,PISO算法及VOF方法,利用自行开发的程序对绕三维带尾翼水下自然超空泡射弹的非定常空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计算结果得到超空泡从射弹头部初生至完全包裹弹身的形...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考虑气液间相变,采用大涡模拟湍流模型,PISO算法及VOF方法,利用自行开发的程序对绕三维带尾翼水下自然超空泡射弹的非定常空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计算结果得到超空泡从射弹头部初生至完全包裹弹身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计算不同攻角条件下的超空泡形态,并给出射弹表面空泡厚度分布曲线,分析不同攻角对超空泡形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在零攻角条件下,分析尾翼对空泡形态的影响。另外计算不同空化数条件下的超空泡无量纲长度和厚度,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下高速射弹的水动力特性和弹道特性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化 LES VOF 尾翼射弹 非定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硒配施对小白菜钼硒形态及硒价态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木 胡承孝 +3 位作者 孙学成 谭启玲 赵小虎 张晓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4-900,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钼硒配施对水培小白菜钼硒形态及硒价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增加了小白菜地上部及地下部醇溶态和水溶态钼含量,降低了小白菜地上部及地下部盐溶态及醋酸溶态钼的含量,增加了地下部盐酸溶态钼含量,对地上部盐酸溶态钼...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钼硒配施对水培小白菜钼硒形态及硒价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增加了小白菜地上部及地下部醇溶态和水溶态钼含量,降低了小白菜地上部及地下部盐溶态及醋酸溶态钼的含量,增加了地下部盐酸溶态钼含量,对地上部盐酸溶态钼含量没有太大的影响。施钼对小白菜地上部醇溶态、水溶态硒含量影响不大,增加了盐溶态及盐酸溶态硒的含量,降低了醋酸溶态硒的含量;施钼对小白菜地下部醇溶态硒含量影响不大,降低了水溶态硒的含量,增加了盐溶态、醋酸溶态及盐酸溶态硒的含量。施用四价的亚硒酸钠对小白菜可食部位硒的有机化较为有利,并且施钼也能促进高硒水平下小白菜体内硒的有机化。因此,钼硒配施虽然对小白菜体内钼和硒的各赋存形态有拮抗作用也有协同作用,但是有利于生产富含有机硒的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价 六价 小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自然超空泡射弹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木 谭俊杰 +1 位作者 易文俊 陈志华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7,共5页
为了研究水下高速自然超空泡射弹的阻力特性,针对带有圆盘空化器的多锥体射弹模型,设计了多种结构参数的射弹模型,进行了高速射弹从空气射入水中形成超空泡的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到了不同空化数、不同空化器直径以及不... 为了研究水下高速自然超空泡射弹的阻力特性,针对带有圆盘空化器的多锥体射弹模型,设计了多种结构参数的射弹模型,进行了高速射弹从空气射入水中形成超空泡的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到了不同空化数、不同空化器直径以及不同射弹长细比对射弹阻力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空化器直径和射弹长细比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空化数的增加,射弹阻力系数变化很小;在空化数和射弹长细比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空化器直径的增加,射弹阻力系数增大;在空化数和空化器直径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射弹长细比的增加,射弹阻力系数减小。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高速超空泡射弹的水动力特性和水下弹道特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射弹 超空泡 阻力系数 空化数 射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和AZ61A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木 沈长斌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82-85,共4页
对AZ31B和AZ61A两种镁合金一定工艺下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及基体进行了中性室温静态氯化钠浸泡失重实验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在该工艺参数下,AZ31B镁合金接头的热影响区和焊缝24h单位面积失重率分别较母材减少0.9444和0.4556g/m^2,而AZ61... 对AZ31B和AZ61A两种镁合金一定工艺下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及基体进行了中性室温静态氯化钠浸泡失重实验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在该工艺参数下,AZ31B镁合金接头的热影响区和焊缝24h单位面积失重率分别较母材减少0.9444和0.4556g/m^2,而AZ61A镁合金则为0.1和-0.0666g/m^2;极化曲线测得AZ31B镁合金热影响区和焊缝以及母材的腐蚀电位分别为-1.564、-1.508、-1.519V.而AZ61A镁合金则为-1.543、-1.559、-1.553V.该搅拌摩擦焊工艺可以获得耐盐水腐蚀性能高于母材的AZ31B镁合金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搅拌摩擦焊 静态失重 动电位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工艺对K110冷作模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木 沈长斌 高云天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58-61,共4页
利用不同的回火工艺对经真空淬火、深冷处理后的K110冷作模具钢进行回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对钢进行组织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利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检测.结果表明:K110冷作模具钢经真空淬火、深冷处理、高温回火后的组... 利用不同的回火工艺对经真空淬火、深冷处理后的K110冷作模具钢进行回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对钢进行组织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利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检测.结果表明:K110冷作模具钢经真空淬火、深冷处理、高温回火后的组织为大块一次碳化物;弥散分布于基体中的粒状碳化物;回火索氏体;隐针、针状马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提高回火温度后,组织中一次碳化物尺寸无明显变化,弥散分布的粒状碳化物含量增加,部分粒状碳化物尺寸变大,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含量降低,硬度降低.与K110、SLD相比,Cr12Mo1V1冷作模具钢中的一次碳化物粗大且呈网状,组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回火处理 碳化物 残余奥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减阻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木 谭俊杰 何快 《船海工程》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为研究气泡对航行体侧壁的减阻效果,设计一套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采用壁面通气法研究不同通气量、不同来流速度和不同通气角度对气泡减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通气量和通气角度不变的条件下,减阻率随来流速度增加而增加;在来... 为研究气泡对航行体侧壁的减阻效果,设计一套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采用壁面通气法研究不同通气量、不同来流速度和不同通气角度对气泡减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通气量和通气角度不变的条件下,减阻率随来流速度增加而增加;在来流速度和通气角度不变的条件下,随通气量增加,减阻率先增加然后变小;在来流速度和通气量不变的条件下,减阻率随通气角度的增大而减少;在一定的条件下,取得了20.34%的减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减阻 圆柱体模型 壁面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双相不锈钢S32101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木 《工业加热》 CAS 2019年第1期29-31,共3页
通过对组织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各个退火温度对双相不锈钢S32101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的双相不锈钢为典型的铁素体和奥氏体组织的双相结构,奥氏体体积分数随退火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延伸率在1100... 通过对组织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各个退火温度对双相不锈钢S32101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的双相不锈钢为典型的铁素体和奥氏体组织的双相结构,奥氏体体积分数随退火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延伸率在1100℃时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退火温度 拉伸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CuCoBeZr合金电极点焊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木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88-91,共4页
首先对CuCoBeZr合金电极进行不同保温时间的深冷处理,然后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所获材料与未处理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观测,又通过双臂电桥法测量其电阻值,最后测量其硬度,结果表明:随着深冷保温时间的增加CuCoBeZr合金... 首先对CuCoBeZr合金电极进行不同保温时间的深冷处理,然后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所获材料与未处理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观测,又通过双臂电桥法测量其电阻值,最后测量其硬度,结果表明:随着深冷保温时间的增加CuCoBeZr合金电极导电能力、电极硬度开始都有所提高,然后达到一定阶段,趋于稳定,说明深冷处理对CuCoBeZr合金电极的点焊性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oBeZr合金 点焊 深冷处理 电导率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水平及种类对生菜产量及菜地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易琼 黄旭 +3 位作者 张木 黄巧义 逄玉万 唐拴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19-2025,共7页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氮肥施用水平及种类对生菜产量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氮肥(N0),施氮112.5 kg N·hm^(-2)(N1),施氮225 kg N·hm^(-2)(N2),施氮337.5 kg N·hm^(-2)(N3),控释氮肥(CRU-N2),...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氮肥施用水平及种类对生菜产量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氮肥(N0),施氮112.5 kg N·hm^(-2)(N1),施氮225 kg N·hm^(-2)(N2),施氮337.5 kg N·hm^(-2)(N3),控释氮肥(CRU-N2),稳定性氮肥(SN-N2),有机无机氮肥配施(MN-N2)。对比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等氮量不同氮种类处理对N_2O排放特征和生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N_2O排放通量增加。在试验条件下,生菜获得最高产量时的施氮量为125 kg N·hm^(-2),适量降低生菜施氮水平能有效降低N_2O气体累积排放量。相同氮水平下,SN-N2与MN-N2处理较N2处理分别增产达13.3%和17.2%,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SN-N2处理N_2O排放总量和N_2O排放系数仅为0.80 kg N·hm^(-2)和0.36%,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降低了84.8%和1.97个百分点。综上,在不降低生菜产量的前提下,优化氮肥施用水平并采用稳定性氮肥技术是菜地N_2O减排和减少蔬菜种植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氧化亚氮 施氮量 减排措施 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比例对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黄巧义 唐拴虎 +5 位作者 张发宝 张木 黄旭 逄玉万 李苹 付弘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2-631,共10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组配比例施用对甜玉米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控释尿素在甜玉米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在广东省博罗县和惠阳县以当地主栽品种华珍和粤甜9号开展田间... 【目的】研究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组配比例施用对甜玉米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控释尿素在甜玉米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在广东省博罗县和惠阳县以当地主栽品种华珍和粤甜9号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不施氮(CK);施尿素N 360 kg/hm^2(U1);减施尿素30%(252 kg/hm^2,U2);40%控释尿素,减氮30%(252 kg/hm^2,40%CRU1);40%控释尿素,减氮50%(180 kg/hm^2,40%CRU2);60%控释尿素,减氮30%(252 kg/hm^2,60%CRU1);60%控释尿素,减氮50%(N 180 kg/hm^2,60%CRU2)。乳熟期采集甜玉米植株样品进行养分分析,每小区单独采收后记录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结果】施氮显著提高甜玉米鲜苞产量(P<0.05)。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甜玉米鲜苞产量逐渐提高。U1处理的鲜苞产量最高,其次是60%CRU1处理,40%CRU2处理的鲜苞产量显著降低。60%CRU1处理的甜玉米鲜苞产量与U1基本持平。在等氮条件下,甜玉米鲜苞产量表现为60%CRU>40%CRU>U,两地结果一致。施氮主要提高甜玉米穗长、穗粗和行粒数,显著提高甜玉米物质累积量和氮素吸收累积量(P<0.05),秸秆和籽粒的平均增幅分别为55.1%和24.2%,95.0%和43.4%,秸秆增幅更大。甜玉米物质累积量和氮素吸收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等氮条件下,甜玉米物质累积量和氮素吸收累积量均表现为60%CRU>40%CRU>U,以60%CRU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其次是40%CRU处理,U处理最低。不同施肥处理对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没有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甜玉米维生素C和可溶糖含量没有影响。【结论】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处理的甜玉米产量、物质累积量和氮素吸收累积量均优于常规施肥处理,且随着控释尿素配施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在甜玉米生产中,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甜玉米化肥减施增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控释尿素 氮肥利用率 掺混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配施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黄巧义 唐拴虎 +5 位作者 张发宝 张木 黄旭 黄建凤 李苹 付弘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9-838,共10页
以释放期为60~90 d的控释尿素为试验材料,2015年在广东省台山市和翁源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在全量施氮[195 kg(N)·hm^(-2)]、减氮20%[156 kg(N)·hm^(-2)]和减氮40%[117 kg(N)·hm^(-2)]条件下,常规分次施肥(CF)、配施控释... 以释放期为60~90 d的控释尿素为试验材料,2015年在广东省台山市和翁源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在全量施氮[195 kg(N)·hm^(-2)]、减氮20%[156 kg(N)·hm^(-2)]和减氮40%[117 kg(N)·hm^(-2)]条件下,常规分次施肥(CF)、配施控释尿素氮占25%一次性施用(25%CRU)和配施控释尿素氮占50%一次性施用(50%CRU)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控释尿素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不同施氮处理的每兜分蘖数基本一致,叶片SPAD值随施氮量增加略有提高。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先提高后降低,当施氮量为156 kg(N)·hm^(-2)时,水稻产量最高。等氮条件下,25%CRU、50%CRU和CF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基本一致;不同施氮处理的稻谷和稻草氮素吸收累积量无显著差异。水稻氮素吸收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氮肥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逐渐降低。等氮条件下,25%CRU和50%CRU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27)0.05),两地平均增幅分别为14.99%、17.23%和98.22%、57.44%。当施氮量为195 kg(N)·hm^(-2)时,25%CRU和50%CRU处理的氮收获指数较常规施肥处理(CF)提高6.99%和6.69%,其中台山试验点的增幅达到显著水平(P(27)0.05)。117 kg(N)·hm^(-2)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P(27)0.05)。25%控释氮肥掺混一次性施用施氮量为156 kg(N)·hm^(-2)的施肥处理,其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在台山和翁源两个试验点均较高,在广东省双季稻区可实现水稻增产稳产,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并维持土壤肥力,是一种较优的氮肥运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释肥 一次性掺混 减氮 氮肥利用效率 养分吸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材料γ-聚谷氨酸对菜心的农学效应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巧义 唐拴虎 +5 位作者 李苹 付弘婷 张木 黄旭 易琼 张发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45-1654,共10页
【目的】考察施用γ-聚谷氨酸(γ-PGA)对菜心生长、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γ-PGA的农学施用效应。【方法】在酸性土壤(p H 5.89)和强酸性土壤(p H 4.85)以菜心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在常规施肥(施N 1.33 g/kg土,分5次施入... 【目的】考察施用γ-聚谷氨酸(γ-PGA)对菜心生长、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γ-PGA的农学施用效应。【方法】在酸性土壤(p H 5.89)和强酸性土壤(p H 4.85)以菜心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在常规施肥(施N 1.33 g/kg土,分5次施入土壤)的基础上,设不施γ-PGA包裹型肥料(T1)、分5次施用γ-PGA 0.53mg/kg土(T2)和1.06 mg/kg(T3)、在定苗一周后一次性淋施γ-PGA 0.53 mg/kg土(T4)和1.06 mg/kg土(T5)5个处理。调查了菜心根系活力、养分含量、养分吸收累积量、叶片抗氧化系统、菜心产量及品质。【结果】酸性、强酸性土壤上,γ-PGA处理(T2、T3、T4、T5)的伤流强度均高于T1,且T3、T4、T5的伤流液氨基酸输出强度显著高于T1,平均增幅分别达到38.1%、33.2%、44.2%(P<0.05)。酸性土壤上,T2、T3、T4、T5处理的菜心钙、镁含量显著高于T1(P<0.05),菜心钙的增幅分别为29.6%、21.8%、26.4%、22.7%,镁的增幅分别为11.7%、8.3%、22.2%、16.7%,锌、锰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强酸性土壤上不同处理的菜心养分含量没有差异。T2、T3、T4、T5处理的氮、磷、钾、钙、镁、铜、锌、铁、锰累积量均显著高于T1;T4、T5处理的菜心叶片可溶性蛋白显著高于T1(P<0.05),T2、T3、T4、T5处理的菜心叶片CAT活性显著高于T1(P<0.05);而酸性土壤上,仅T3处理的菜心叶片CAT活性显著高于T1处理(P<0.05)。酸性、强酸性土壤上,T3、T4处理的菜心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T1(P<0.05);不同处理的菜心叶片POD活性没有差异;T2、T3、T4、T5处理的菜心产量均显著高于T1(P<0.05),在酸性土壤上增幅分别为4.4%、7.3%、12.2%、12.3%,强酸性土壤上分别为9.7%、14.2%、12.2%、12.39%。两种类型土壤上,T2、T3、T4、T5处理的菜心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P<0.05)。T4、T5处理的Vc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T1(P<0.05),T2、T3、T4、T5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T1(P<0.05)。γ-PGA淋施处理(T4、T5)的菜心根系活力、养分含量、养分累积量、叶片抗氧化能力、产量和品质均优于γ-PGA包裹肥料施用处理(T2、T3)。不同γ-PGA用量水平不影响菜心产量、品质、养分含量及叶片抗氧化能力。在酸性土壤上,γ-PGA对菜心养分吸收累积影响更为显著,而在强酸性土壤上,γ-PGA对菜心叶片抗氧化能力影响更突出。【结论】施用γ-PGA可提高菜心根系活力,促进菜心对养分,尤其是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并增强菜心抗逆性,产量显著提高,一次施用效果好于分多次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菜心 产量 品质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酸性硫酸盐水稻土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巧义 唐拴虎 +5 位作者 黄旭 张发宝 杨少海 易琼 逄玉万 张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0-191,共12页
【目的】酸性硫酸盐水稻土(ASPS,简称反酸田)因强酸严重限制水稻生长,其产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南方典型中低产田。为了进一步提高反酸田的水稻产量,需要对反酸田土壤的主要限制因子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对症下药",有效... 【目的】酸性硫酸盐水稻土(ASPS,简称反酸田)因强酸严重限制水稻生长,其产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南方典型中低产田。为了进一步提高反酸田的水稻产量,需要对反酸田土壤的主要限制因子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对症下药",有效合理地改良土壤。本研究调查了不同产量水平下酸性硫酸盐水稻田的理化性状,探讨限制水稻生长的关键土壤化学因子,为反酸田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前期调查结果,选择3种产量水平(4500、3000、1500 kg/hm2)的代表性反酸田为研究对象,并以因强酸而撂荒的水稻田作为对照,于2013年6月28日在不同采样点各采集8个耕作层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质,酸度,氮、磷、钾养分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等化学性状指标,比较不同田块间各种化学性状的差异,并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探讨影响反酸田水稻生长的关键土壤化学因子。【结果】反酸田的酸度水平极高,其p H值在3.0 4.0之间,水溶性酸、交换性酸和吸持性酸含量分别达到0.6 5.6、2.7 6.3和1.3 14.1 cmol/kg;不同调查田块的酸度水平差异显著,高产田块的各种形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低产田块,尤以水溶性酸和吸持性酸的差异更明显。随产量水平的降低,反酸田的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而水溶性硫、交换性硫、交换性锰、交换性铝含量显著提高,交换性钙、交换性锌、交换性铜含量差异不显著,反映出缺磷、缺钾、硫酸盐含量过高、铝毒、锰毒显著限制了反酸田的水稻产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与各种形态酸含量和硫酸盐含量显著负相关,而交换性钙、锰、铜、锌、铝与各种形态酸含量和硫酸盐含量显著正相关,表明反酸田水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化学因子受土壤酸含量及硫酸盐含量的水平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水溶性硫、交换性硫、交换性铝、交换性酸、交换性锰、水溶性酸、吸持性酸、p H值、有效磷、速效钾等组成一个相对均质的变量群组,概括了64.99%的不同产量水平下反酸田理化性状的总变异度,为影响反酸田产量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其中水溶性硫、交换性硫、交换性铝、交换性酸、交换性锰、水溶性酸、吸持性酸为影响反酸田产量水平的负效应变量,而p H值、有效磷、速效钾为影响反酸田产量水平的正效应变量。【结论】硫酸根含量过高、铝毒、锰毒、酸毒、缺磷、缺钾是限制反酸田产量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酸、硫酸盐是反酸田的发育产物,是影响广东省反酸田水稻生长的原生及根本性障碍因素,而铝毒、锰毒、缺磷、缺钾等是因土壤中酸、硫酸盐含量较高时引起的次生障碍因素。因此,在反酸田的改良过程中需以减缓黄铁矿氧化、促进黄钾铁矾水解,降低耕层土壤酸、硫酸盐含量为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硫酸盐土 理化性状 水稻田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口流场及其对发动机水下点火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正 李冬 +1 位作者 张木 陈皓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86,共7页
研究了导弹水下发射时筒口流场特性,并就筒口流场对发动机水下点火初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RNG湍流模型以及动网格技术,求解了不同工况下二维轴对称筒口流场及发动机喷流流场。计算结果表明,水深越大,筒口气泡断... 研究了导弹水下发射时筒口流场特性,并就筒口流场对发动机水下点火初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RNG湍流模型以及动网格技术,求解了不同工况下二维轴对称筒口流场及发动机喷流流场。计算结果表明,水深越大,筒口气泡断裂越早;燃气发生器熄火时,弹底离筒口越远,气泡断裂对发动机影响越小;燃气发生器延迟熄火,有利于发动机喷流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射导弹 筒口气泡 水下点火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杀伤”作战体系及其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军 王建军 +1 位作者 张木 王亮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第6期5-9,16,共6页
信息化战场的作战力量的对抗是典型的体系行为,这种敌我双方的体系对抗是信息化战争全新的作战理念和核心作战思想。在体系研究现状总结的基础上,以信息化战场体系优势获取为目的,对"分布式杀伤"作战体系进行深入探索,主要工... 信息化战场的作战力量的对抗是典型的体系行为,这种敌我双方的体系对抗是信息化战争全新的作战理念和核心作战思想。在体系研究现状总结的基础上,以信息化战场体系优势获取为目的,对"分布式杀伤"作战体系进行深入探索,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针对"分布式杀伤"作战体系,研究了其概念、发展历程、作战模式、作战特点、平台与能力;针对装备体系贡献率,给出了四种现有的体系装备贡献率评估计算方法。研究"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及其装备贡献率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并为未来的应对做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杀伤 作战模式 体系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木 王春梅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3期193-194,196,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大脑局部,尤其是海马和皮层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细胞外老年斑沉淀,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42肽段形...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大脑局部,尤其是海马和皮层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细胞外老年斑沉淀,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42肽段形式(Aβ1-42),研究显示,Aβ的沉积可以增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传导,同时,mTOR信号通路异常与AD的发病机制又有着密切关系,调控这一通路有可能成为防治AD的新思路。本文对近年来mTOR与AD发病机制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AGIS在数字校园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木 《山西建筑》 2007年第9期357-358,共2页
介绍了IMAGIS的功能和工作流程以及IMAGIS空间数据的获取途径,利用IMAGIS进行数字校园三维建模的实现,并以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数字校园建设为例介绍了IMAGIS在三维景观建模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三维建模 数字校园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来作战方向拓展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亮 张军 +3 位作者 张木 张典 卜晓东 许啸 《舰船电子工程》 2020年第5期4-8,34,共6页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阻挠我国崛起的各方面阻力已经纷纷从幕后走向台前,可以预见到的是,在2025年、2035年和2050年这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国可能不得不被迫卷入到大规模局部战争中去。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在加强养兵练兵的基础上...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阻挠我国崛起的各方面阻力已经纷纷从幕后走向台前,可以预见到的是,在2025年、2035年和2050年这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国可能不得不被迫卷入到大规模局部战争中去。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在加强养兵练兵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开展我国的未来作战方向拓展分析研究,搞清楚、弄明白未来在哪打仗、与谁打仗、打什么仗、怎么打胜仗这个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战争 国防战略 体系作战 局部战争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稻-四季豆”种植制度周年养分调控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蓝华生 黄巧义 +6 位作者 吴永沛 唐拴虎 黄旭 黄建凤 张木 李苹 付弘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57-66,共10页
【目的】研究“稻-稻-四季豆”种植制度下不同周年养分调控策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广东省“稻-稻-菜”种植制度的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方法】在广东省江门市开展田间试验,设置3个处理:CK,常规施肥;LNP,早稻季... 【目的】研究“稻-稻-四季豆”种植制度下不同周年养分调控策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广东省“稻-稻-菜”种植制度的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方法】在广东省江门市开展田间试验,设置3个处理:CK,常规施肥;LNP,早稻季氮、磷减施20%,冬种四季豆和晚稻季等量施肥;OLNP,冬种四季豆磷减施10%,早稻季减氮10%,晚稻季减磷10%。比较不同处理对作物养分含量、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LNP处理的周年产量和生物量最高,其次是CK,OLNP处理最低。LNP处理和OLNP处理的作物氮、磷、钾含量与CK没有显著差异。OLNP处理可降低冬种蔬菜季土壤有效磷含量,降幅达9.71%;LNP处理早稻季的土壤氮含量显著低于CK,降幅为16.76%。LNP处理显著提高早稻季土壤蔗糖酶活性,OLNP处理的早稻蔗糖酶活性也较CK提高,而3个处理间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β-葡糖甘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LNP处理周年减少氮、磷用量6.25%和5.62%,可有效降低土壤氮、磷含量,减少养分流失风险,且作物不减产,为“稻-稻-菜”种植制度下较优的周年养分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稻-菜 产量 周年养分调控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