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蓄积量遥感定量估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37
1
作者 程武学 杨存建 +2 位作者 周介铭 周万村 刘悦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746-7750,共5页
论述森林蓄积量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介绍森林蓄积量定量估测的常规方法,以及近年出现的新蓄积量定量估测方法,如遥感方法、基于遥感技术的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并阐述了森林蓄积量遥感定量估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森林蓄积量 遥感技术 多元回归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现状格局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启刚 周万村 +2 位作者 张宝雷 黄志勤 江晓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6-158,162,共4页
通过对2000TM影像进行解译,采用GIS技术,将DEM生成坡度与坡向图,对三江源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草地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林地,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只占很少比例;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900~3400... 通过对2000TM影像进行解译,采用GIS技术,将DEM生成坡度与坡向图,对三江源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草地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林地,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只占很少比例;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900~3400m的平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4200m、大于25°的阴坡,草地主要在海拔3800~4500m范围内均匀分布;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4200m的平地;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400m以上、大于25°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三江源并流区 LUCC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林地变化及气候响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宝雷 周万村 +1 位作者 周启刚 冯朝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6,共5页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近50年的林地变化及气候响应,该文以TM、SPOT、MSS影像和地形图等多种信息源为基础,通过一种新的自动提取方法获取了2002年三峡库区的各类型林地资源现状分布,并通过人工修改达到了精度要求.通过人工解译找动态图斑的...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近50年的林地变化及气候响应,该文以TM、SPOT、MSS影像和地形图等多种信息源为基础,通过一种新的自动提取方法获取了2002年三峡库区的各类型林地资源现状分布,并通过人工修改达到了精度要求.通过人工解译找动态图斑的方法获取了近50年三峡库区其他各期(2000、1995、1986、1973和1953年)的林地资源分布图,并对近50年三峡库区各种林地的变化过程作了分析.以全国1915个站点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通过插值获取三峡库区的气候要素资料,并对三峡库区林地变化的气候响应做了阐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的各种林地在近50年经历了剧烈减少—缓慢减少—较大减少—不断恢复的发展过程.三峡库区的年均气温对林地变化的响应不明显,而年降水量与林地面积变化呈正相关,但是年降水量的变化相对于林地面积的变化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和某个时段上的反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获取 图像分割 林地变化 气候响应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三峡库区不同坡度带与坡向带的景观格局研究——以巫溪县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仙巍 邵怀勇 周万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在3S技术支持下,采用景观面积比、分维数、多样性指数、斑块密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及土地利用/覆盖综合动态变化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巫溪县不同坡度带及坡向带的景观格局现状及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景观类型在同一坡度带及坡向带的景观格局状... 在3S技术支持下,采用景观面积比、分维数、多样性指数、斑块密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及土地利用/覆盖综合动态变化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巫溪县不同坡度带及坡向带的景观格局现状及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景观类型在同一坡度带及坡向带的景观格局状况不同,同一景观类型在不同坡度带及坡向带亦不同。坡度与坡向对巫溪县景观格局状况及变化存在重要影响,且该影响陡坡比缓坡变化强烈,阴坡比阳坡变化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坡度带 坡向带 景观格局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动态监测与预测 被引量:15
5
作者 仙巍 邵怀勇 周万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4,共4页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定量分析研究区1986~200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并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运用马尔柯夫原理,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模拟与预测...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定量分析研究区1986~200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并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运用马尔柯夫原理,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模拟与预测。作者认为,必须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坚决贯彻国家相应法规政策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城镇建设,严格控制城镇用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天然林保护,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并有规划的植树造林,建立区域外补偿机制,以实现研究区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动态监测 预测 马尔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若尔盖湿地土地利用遥感自动调查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宝雷 张淑敏 周万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87,共5页
以2004年10月份的TM数据为基础,以相近时段的ETM、SPOT影像和DEM、坡度坡向等数据为参考,在经过遥感图像增强、地形纠正和去云雪等预处理以后,将以上多源数据形成的待分类图像分割成图斑.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阈值法分层分类和模糊分类相结... 以2004年10月份的TM数据为基础,以相近时段的ETM、SPOT影像和DEM、坡度坡向等数据为参考,在经过遥感图像增强、地形纠正和去云雪等预处理以后,将以上多源数据形成的待分类图像分割成图斑.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阈值法分层分类和模糊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自动提取了若尔盖湿地的土地利用类型,经检验在定性和定量方面均取得了较高的验证精度。将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经修改后进行面积统计并与2000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若尔盖湿地主要地物类别为大片的中、高覆盖度草地,其次为沼泽湿地,有林地面积较小且集中分布在湿地东北部。近5年若尔盖湿地的高覆盖度草地有向中、低覆盖度草地转变的趋势;湿地大面积减少,裸地面积不断增大,若尔盖湿地正在面临着退化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遥感自动调查 土地利用 若尔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十年来嘉陵江中下游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汤庆新 邵怀勇 +1 位作者 仙巍 周万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1,共6页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1960年1:5万地形图、1972年、1986年和2000年LandsatTM/MSS影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60─2000年40年来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0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总趋...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1960年1:5万地形图、1972年、1986年和2000年LandsatTM/MSS影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60─2000年40年来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0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总趋势是林地和草地减少,减少量分别为27087.0hm2和37696.5hm2,建设用地和耕地增加,分别增加15252.3hm2和14871.8hm2;但以1986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960─1986年土地利用的总趋势是林地大面积地转化为草地和耕地,林地面积减少;而1986─2000年间耕地向林地转化加快,导致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而耕地面积相对减少。在40年中建筑用地一直在增加。同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自然和人文特别是政策因素在动态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中下游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较大尺度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嘉陵江中下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汤庆新 张宝雷 周万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71,共3页
将GIS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相结合.运用Arcinfo和Fragstats软件,分析了1986-2000年间.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此期间.除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外,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有所减少,其... 将GIS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相结合.运用Arcinfo和Fragstats软件,分析了1986-2000年间.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此期间.除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外,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有所减少,其中耕地和草地减少的幅度比较大;通过对该区斑块类型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耕地的离散度加大,斑块形状更加不规则,复杂性增大;林地的斑块数增多,破碎度增大;而草地的破碎度下降,斑块数减少;通过对景观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整个区域景观结构日趋破碎,复杂性和变异性都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盖 景观格局 嘉陵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沱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宋述军 周万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8-241,共4页
沱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其水质安全对维持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沱江流域1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5个监测断面中,处于清洁状态的有6... 沱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其水质安全对维持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沱江流域1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5个监测断面中,处于清洁状态的有6个,占40%;处于未污染的有4个,约占26.7%;处于轻污染和中污染的各有1个,分别约占6.7%;处于重污染的有3个,占20%。处于清洁和未污染的断面主要位于沱江流域的中游,其水质状况较好;处于中污染和重污染的断面主要位于沱江流域的上游和下游,水质状况较差。需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对沱江上游和下游的治理,以确保沱江流域的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沱江流域 地表水 水质 模糊综合评价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和GIS支持下的若儿盖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屈芳青 周万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9,共6页
应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一体化技术对若儿盖1995、2000、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调查监测,并结合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生态风险做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用AHP法计算出23... 应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一体化技术对若儿盖1995、2000、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调查监测,并结合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生态风险做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用AHP法计算出23项评价指标对草原生态安全贡献量所对应的权重系数。以模糊数学中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若儿盖草原生态安全做了评价,并应用Markov模型对2010年生态安全状况做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1995年以来生态安全的“不安全”隶属程度有所增加,从1995年的0.12538到2004年的0.47022,生态安全状况有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并预测2010年的隶属度已达到0.56273,为1995年的4.5倍。造成研究区生态环境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人类经济活动、鼠害和全球变暖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态风险 AHP模型 指标体系 模糊层次分析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实施十年间库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研究——以开县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邵怀勇 仙巍 +1 位作者 周万村 杨武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245,248,共4页
在总结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出速度、转入速度、综合动态度、状态指数等模型,并指出唯有将这些模型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的方法,运用建立的... 在总结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出速度、转入速度、综合动态度、状态指数等模型,并指出唯有将这些模型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及数理统计学的方法,运用建立的模型以及LUCC的幅度、区域差异模型,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了三峡工程实施十年间开县LUCC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坡度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以重庆开县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邵怀勇 仙巍 +1 位作者 杨武年 周万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13-2115,共3页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DEM和GRID模型研究了重庆开县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坡度带的土地利用格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随坡度变化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坡度带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DEM和GRID模型研究了重庆开县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坡度带的土地利用格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随坡度变化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坡度带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耕地在各坡度带上的主导地位逐渐减弱,林地和草地的地位逐渐增强,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针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现状,提出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规划的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与GRID 三峡库区 坡度带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定位系统在峡口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爱农 周万村 江晓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206-208,共3页
全球定位系统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目前在国内外逐渐展开。针对GPS用于四川省雅安峡口滑坡监测网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观测结果数据分析了滑坡的状态和滑动趋势。认为,GPS用于滑坡监测有其特殊性,能够满足其高精度要求;在网形设计时,... 全球定位系统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目前在国内外逐渐展开。针对GPS用于四川省雅安峡口滑坡监测网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观测结果数据分析了滑坡的状态和滑动趋势。认为,GPS用于滑坡监测有其特殊性,能够满足其高精度要求;在网形设计时,应考虑灵敏度标准,有必要将变形分析和优化设计一体化;但要全面监测滑坡,最好能将地面监测和地下地质观测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滑坡监测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1995—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述军 周万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93-197,共5页
为研究三峡库区建设期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对三峡库区1995年和2008年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覆被解译,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在结构、数量、类型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995—2008年间,研究区水田面积减少、旱地增加... 为研究三峡库区建设期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对三峡库区1995年和2008年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覆被解译,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在结构、数量、类型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995—2008年间,研究区水田面积减少、旱地增加,耕地面积总量减少;有林地(森林)、灌木林地、其它林地(果园、苗圃等)、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疏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覆被组成结构的总体态势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三峡库区 土地覆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十年来龙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汤庆新 刘子亭 周万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50,共3页
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通过Arcinfo和Fragstats软件,分析了三峡库区龙河流域50 a来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对该区斑块类型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耕地的斑块数量从1953年的499个增加到1986年的820个而后又... 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通过Arcinfo和Fragstats软件,分析了三峡库区龙河流域50 a来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对该区斑块类型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耕地的斑块数量从1953年的499个增加到1986年的820个而后又减少到2000年的780个,景观形状指数从1953年的52.72增加到1986年的66.64而后又减少到2000年的64.18;林地和草地的斑块数量1953-1986年增加,1986-2000年减少,破碎度也随之先增大后减小;建设用地斑块数目从1953年的24个增加到2000年的46个,景观形状指数从1953年的6.92增加到2000年的12.18。从流域景观级别上分析得到,流域内的整体斑块密度从1953年的0.56增加到1986年的0.61,而后下降到2000年的0.59,整个流域的形状指数从1953年的45.75持续增加到2000年到50.35,说明人类活动对该区的影响日益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龙河流域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林火灾后生态变化模糊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建容 周万村 +1 位作者 高世忠 郭洁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7,共7页
针对森林火灾后生态变化的复杂多样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数学中“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云南松林火烧迹地生态变化进行评价,以期探索森林火灾后生态监测评价的新途径,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生态变化 模糊综合评判 云南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分布遥感获取方法在三峡库区的应用
17
作者 张宝雷 张淑敏 周万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7,41,共5页
以TM(Thematic Mapper)和SPOT(Satellite Positioning and Tracking)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地形纠正、去云雪、辅助数据生成和分区等预处理之后,采用一种新颖的影像分割法,将待提取图像分割成可以识别的图像单元(图斑),然后通过分层分类... 以TM(Thematic Mapper)和SPOT(Satellite Positioning and Tracking)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地形纠正、去云雪、辅助数据生成和分区等预处理之后,采用一种新颖的影像分割法,将待提取图像分割成可以识别的图像单元(图斑),然后通过分层分类和模糊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自动获取了三峡库区各种林地的分布状况,并取得了较高的验证精度。对获取的林地进行覆盖度自动划分后,通过人工纠正得到了三峡库区高、低覆盖度林地的确切分布,最后做了成图和面积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分布 遥感自动获取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程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研究——以嘉陵江中下游地区为例
18
作者 汤庆新 周万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456,459,共4页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1:5万地形图、1986年和2000年LandsatTM影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高程下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差异,从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面积和速度两个方面揭示了高程与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86-...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1:5万地形图、1986年和2000年LandsatTM影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高程下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差异,从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面积和速度两个方面揭示了高程与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86-2000年间林地在300~900之间增加的面积最大,草地在300~600之间减少幅度最大,建设用地在600以下增加显著,耕地在1200 m以下都都有大量减少。从变化的速度来看,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均呈现出随高度的增加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下降的趋势,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随高程的增加而从0.26%下降到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 嘉陵江中下游地区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