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秒激光去除铝合金表面漆层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车亚龙 华希俊 +4 位作者 王康 孙义皓 孙瑜 华逸舟 汤发全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2,共6页
为了提高激光除漆的质量和效率,对2024铝合金表面喷涂丙烯酸漆层并进行了清洗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除漆后试样表面的形貌、元素能谱及粗糙度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了各激光参数对除漆效果的影响程度,并通过验证实验对比得出最佳工艺... 为了提高激光除漆的质量和效率,对2024铝合金表面喷涂丙烯酸漆层并进行了清洗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除漆后试样表面的形貌、元素能谱及粗糙度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了各激光参数对除漆效果的影响程度,并通过验证实验对比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5个主要参数中对除漆厚度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激光功率;在单次扫描能基本去除漆层的情况下,单一提高激光功率不能明显提高除漆效果;在合适的参数组合下,能够完全去除铝合金表面200μm左右的漆层,并且不损伤基材。该研究为激光除漆工艺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清洗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的黏结型激光微织构表面摩擦学性能及固体润滑机理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华希俊 王蓉 +3 位作者 周万 刘凯 符永宏 纪敬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9-45,共7页
采用二极管泵浦声光调Q Nd:YAG激光器在45钢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对填充不同质量分数聚酰亚胺(PI)的MoS2复合固体润滑剂织构试样在销-盘线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滚动摩擦性能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材料磨... 采用二极管泵浦声光调Q Nd:YAG激光器在45钢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对填充不同质量分数聚酰亚胺(PI)的MoS2复合固体润滑剂织构试样在销-盘线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滚动摩擦性能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材料磨损形貌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填充黏结型MoS2复合固体润滑剂织构表面的摩擦因数均随着载荷和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其中MoS2+20%(质量分数)PI复合润滑剂具有最佳的减摩性能。在线接触滚动过程中,存在氧化磨损、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高速重载能促进转移膜在对偶面形成,显示出良好的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织构 复合固体润滑剂 线接触 滚动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气缸内孔分区异化激光微织构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华希俊 葛汉青 +2 位作者 符永宏 尹必峰 康正阳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0-143,共4页
根据气缸内孔不同区域的磨损特征,对缸套内壁进行分区并设计三种缸套内壁激光微织构方案。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激光微织构加工参数,并对缸套进行实际激光微织构加工,研究了气缸内孔分区异化激光表面微织构技术(laser surface micro-texturi... 根据气缸内孔不同区域的磨损特征,对缸套内壁进行分区并设计三种缸套内壁激光微织构方案。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激光微织构加工参数,并对缸套进行实际激光微织构加工,研究了气缸内孔分区异化激光表面微织构技术(laser surface micro-texturing,LST)对内燃机综合性能的影响。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表明:与原机相比,配装三种激光微织构缸套的柴油机燃油消耗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机油消耗率最大降幅达45.5%。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缸套上止点区与裙部主接触区复合微织构方案可显著提高柴油机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缸套 摩擦磨损 分区设计 激光表面微织构 台架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光涂层对激光微织构加工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华希俊 丁积霖 +3 位作者 张培耘 郝静文 孙建国 符永宏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8-502,共5页
为了提高激光微织构加工效率和改善微织构加工质量,采用W-71s型喷枪在GCr15轴承钢表面分别喷涂用黑漆、水玻璃、黄料、磷酸锌和石墨制备的涂层。利用Nd∶YAG激光加工机对其进行激光微织构加工,使用3维形貌分析仪对微凹坑的形貌进行了检... 为了提高激光微织构加工效率和改善微织构加工质量,采用W-71s型喷枪在GCr15轴承钢表面分别喷涂用黑漆、水玻璃、黄料、磷酸锌和石墨制备的涂层。利用Nd∶YAG激光加工机对其进行激光微织构加工,使用3维形貌分析仪对微凹坑的形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与无涂层试样相比,采用水玻璃和黄料涂层试样表面蚀除凹坑体积均增加,凹坑边缘熔渣体积均减少,其中黄料涂层表面蚀除凹坑体积增加了29.4%,水玻璃涂层凹坑边缘熔渣体积减少了64.9%;在一定条件下,复合涂层相比单一涂层具有更好的激光加工性能,其中黄料与水玻璃复合涂层的性能最为显著,与未经涂层的相比,凹坑蚀除体积增加了47.1%,凹坑边缘熔渣体积减少了43.2%。这一结果对提高激光微织构加工效率、改善微织构加工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吸光涂料 形貌检测 复合涂层 凹坑体积 熔渣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影环境下拖拉机视觉导航路径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华希俊 廖茜 +1 位作者 陈美云 王木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1-184,共5页
在对比分析了普通环境与阴影环境下图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阴影环境下拖拉机视觉导航的路径识别方法。首先,运用2G-R-B彩色模型分割图像,根据图像的线性灰度分布,采用合理的点运算分析法提高图像对比度,利用迭代阈值分割法... 在对比分析了普通环境与阴影环境下图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阴影环境下拖拉机视觉导航的路径识别方法。首先,运用2G-R-B彩色模型分割图像,根据图像的线性灰度分布,采用合理的点运算分析法提高图像对比度,利用迭代阈值分割法和二值图像闭运算提取道路特征;然后,通过扫描道路边缘离散点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拖拉机的导航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和有效地提高拖拉机视觉导航系统对阴影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导航 拖拉机 阴影环境 路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斜齿轮短齿廓修形降噪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华希俊 杜航 +4 位作者 解玄 黄伟平 田之翔 尹必峰 刘建芳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0-437,共8页
为了降低特定工况下减速箱的噪声特性,找到相对最佳的渐开线斜齿轮修形方式,该文基于专业的齿轮修形软件Kisssoft和多学科一体化软件LMS Virtual Lab,根据短齿廓修形可以改变渐开线斜齿轮的端面、轴向重合度的原理,比较了未修形和经过... 为了降低特定工况下减速箱的噪声特性,找到相对最佳的渐开线斜齿轮修形方式,该文基于专业的齿轮修形软件Kisssoft和多学科一体化软件LMS Virtual Lab,根据短齿廓修形可以改变渐开线斜齿轮的端面、轴向重合度的原理,比较了未修形和经过不同短齿廓修形方式达到特定重合度后的渐开线斜齿轮减速箱声功率级的大小。分析了经过短齿廓修形后的减速箱声功率级在转速500~2000 r/min之间显著下降的原因,并对经过短齿廓修形后的减速箱声功率级在2500 r/min和3000 r/min时并未明显下降的原因做了解释。最后根据减速箱声功率级在转速500~2000 r/min之间的平均降幅,认为通过齿形鼓形修形使得渐开线斜齿轮的端面、轴向重合度分别为1.516、0.864时,减速箱声功率级降幅最大,降噪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渐开线斜齿轮 短齿廓修形 端面、轴向重合度 声功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零件边缘激光精整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华希俊 王炳文 +3 位作者 张加力 李云蕾 解玄 李春晓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115,共5页
为了探究GCr15轴承钢纳秒激光精整工艺,采用单因素轮换法,进行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重复次数对激光精整质量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纳秒激光可实现对GCr15轴承钢零件边缘的精整加工,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精整去除量逐... 为了探究GCr15轴承钢纳秒激光精整工艺,采用单因素轮换法,进行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重复次数对激光精整质量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纳秒激光可实现对GCr15轴承钢零件边缘的精整加工,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精整去除量逐渐增大,而单位去除量缓慢下降,当激光功率为4.02 W、5.22 W(即电流参数19 A、20 A)时,加工效率相对较高;扫描速率较低时,纳秒激光可以有效去除边缘材料且边缘轮廓较为平滑,增大扫描速率会导致光斑搭接率变小,进而精整去除量相应地减小;重复次数的增加降低了加工效率,重复次数增加至原来的4倍,去除量仅增加26.31%。研究结果验证了采用纳秒激光精整零件边缘的可行性,为零件边缘精整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GCR15轴承钢 激光精整 工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微珩磨缸套润滑耐磨性能理论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符永宏 陆华才 +2 位作者 华希俊 尹必峰 陶根宁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9-564,共6页
基于摩擦学理论和缸套/活塞环的润滑磨损特征,采用激光微造型技术,在缸套内表面进行规则微观几何形貌的造型。通过分析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物理模型,建立了具有规则微观几何形貌特征的缸套内表面润滑理论模型,用变异的多重网格法... 基于摩擦学理论和缸套/活塞环的润滑磨损特征,采用激光微造型技术,在缸套内表面进行规则微观几何形貌的造型。通过分析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物理模型,建立了具有规则微观几何形貌特征的缸套内表面润滑理论模型,用变异的多重网格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对微观几何形貌参数进行了初步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两个平面摩擦副上进行简单的激光微凹腔造型,也能维持良好的动压润滑效果。同时得出,微凹腔的面积占有率为15%、深径比为0.5时,润滑油膜厚度增加了10%-15%,平均摩擦力减小了20%,润滑减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微造型 缸套 耐磨性 多重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造型活塞环表面的润滑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符永宏 张华伟 +1 位作者 纪敬虎 华希俊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基于活塞环表面激光微造型的实际形貌,建立活塞环表面具有规则微观抛物面凹腔结构的润滑理论模型,采用变异多重网格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获取表面微观形貌几何参数对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在活塞环表面造型,会产... 基于活塞环表面激光微造型的实际形貌,建立活塞环表面具有规则微观抛物面凹腔结构的润滑理论模型,采用变异多重网格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获取表面微观形貌几何参数对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在活塞环表面造型,会产生明显的流体动压力。微观凹腔的面积占有率Sp对膜厚及无量纲平均摩擦力的影响不明显,当Sp从5%变化到60%时,无量纲平均摩擦力改变了18.6%。相反,微观凹腔的深度危,影响显著,存在的最佳深度为2~7μm,当hp〉8μm时,无量纲平均摩擦力增大,膜厚变薄,且一个周期内的膜厚曲线变化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微造型 活塞环 雷诺方程 变异多重网格法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织构机械密封润滑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纪敬虎 符永宏 +2 位作者 魏龙 华希俊 毕勤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5期427-431,共5页
采用调Q半导体泵浦YAG激光器,利用'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加工工艺在密封环端面加工具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微凹坑织构.在机械密封计算机辅助试验装置上,进行了激光表面织构机械密封与普通机械密封的试样的对比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采用调Q半导体泵浦YAG激光器,利用'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加工工艺在密封环端面加工具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微凹坑织构.在机械密封计算机辅助试验装置上,进行了激光表面织构机械密封与普通机械密封的试样的对比摩擦性能试验,研究了激光表面织构技术在不同的密封介质压力和转速等工况下对机械密封的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激光表面织构技术对于改善机械密封润滑特性的作用主要受密封介质压力的影响,转速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与无织构机械密封相比,在较低密封介质压力的条件下(0.2 MPa),激光表面织构机械密封能显著改善润滑特性,摩擦转矩最大可减小60%,转速对摩擦扭矩的影响不大.在较高密封介质压力的条件下(0.8 MPa),转速对摩擦扭矩的影响起到较大的作用,只有当转速达到一临界值时激光表面织构机械密封才能够起到改善润滑的作用,且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激光表面织构 润滑 摩擦转矩 密封介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跨尺度织构化机械密封摩擦性能 被引量:13
11
作者 纪敬虎 符永宏 +2 位作者 王祖权 华希俊 符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2-456,共5页
采用声光调Q的半导体泵浦Nd:YAG激光器,利用'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加工工艺在碳化硅机械密封环端面进行跨尺度织构化处理,制备微凹坑织构和宏观上游泵送槽织构,用表面形貌三维测量仪测量激光加工后的试样.在机械密封计算机... 采用声光调Q的半导体泵浦Nd:YAG激光器,利用'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加工工艺在碳化硅机械密封环端面进行跨尺度织构化处理,制备微凹坑织构和宏观上游泵送槽织构,用表面形貌三维测量仪测量激光加工后的试样.在机械密封计算机辅助试验台上,进行了激光表面跨尺度织构机械密封与无织构机械密封的摩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了跨尺度表面织构在不同的密封介质压力和转速等工况下对机械密封摩擦转矩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能在密封环表面进行微凹坑型及微凹槽型织构的跨尺度加工.在试验的工况参数范围内,无论是在低压低速,还是在高压高速工况下,激光表面跨尺度织构均可以显著地改善机械密封的摩擦性能.与无织构机械密封相比,激光表面跨尺度织构机械密封的摩擦转矩最大可减小65%,并且运转相对较为稳定,受密封介质压力和转速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是由于所制备的跨尺度表面织构起到了改善密封端面间润滑状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激光表面织构 跨尺度 摩擦性能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微织构用吸光涂层正交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建国 李胜 +4 位作者 何镇盐 华希俊 张培耘 符永宏 纪敬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7-911,共5页
为了提高金属表面激光吸收率及激光微织构加工表面质量,采用W-71s型喷枪在试样表面分别喷涂黑漆、水玻璃和黄料,并用Nd∶YAG激光器对其进行激光微凹坑加工。与无涂层试样相比,激光加工水玻璃和黄料涂层试样表面蚀除凹坑体积都增加,其凹... 为了提高金属表面激光吸收率及激光微织构加工表面质量,采用W-71s型喷枪在试样表面分别喷涂黑漆、水玻璃和黄料,并用Nd∶YAG激光器对其进行激光微凹坑加工。与无涂层试样相比,激光加工水玻璃和黄料涂层试样表面蚀除凹坑体积都增加,其凹坑边缘熔渣体积都减少,其中,黄料涂层试样表面蚀除凹坑体积增加了29.4%;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探讨水玻璃和黄料的配比以及厚度对激光微织构加工表面蚀除凹坑体积和凹坑边缘熔渣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吸光涂料的厚度控制在0.1mm左右,黄料含量17%、水玻璃含量18%的涂料为最优涂料配方;正交试验表中最优试样表面蚀除凹坑体积相比无涂层试样增加了70.6%,其凹坑边缘熔渣体积减少了16.2%。该工艺显著提高了激光吸收率和激光加工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微织构加工 吸光涂料 凹坑体积 熔渣体积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规则凹坑造型机械密封综合性能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符永宏 纪敬虎 +2 位作者 华希俊 杨超君 毕勤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2期169-173,共5页
考虑密封端面间液膜的空化现象和流体动、静压效应的相互影响,建立了端面规则凹坑造型机械密封的理论分析模型,利用多重网格法分析了在不同的密封系数下,球缺面凹坑的几何结构参数对端面间液膜开启力、摩擦转矩和液膜刚度的影响.结果表... 考虑密封端面间液膜的空化现象和流体动、静压效应的相互影响,建立了端面规则凹坑造型机械密封的理论分析模型,利用多重网格法分析了在不同的密封系数下,球缺面凹坑的几何结构参数对端面间液膜开启力、摩擦转矩和液膜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系数和微凹坑的深径比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较大,密封系数越大,液膜开启力和刚度越大,存在最优的深径比使液膜开启力和刚度达到最大,且最优的深径比随着密封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面积密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不明显,存在最优的面积密度使液膜开启力和刚度达到最大,且最优的面积密度不受密封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凹坑 多重网格法 密封性能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表面球冠状微凸体形貌的激光加工 被引量:3
14
作者 米涛 李成冬 +2 位作者 倪健 符永宏 华希俊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0-502,共3页
为了减少磨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在模具表面应用激光毛化处理。采用200W灯抽运Nd:YAG激光器,进行系统的激光毛化工艺试验,得出脉冲激光参量对模具表面微观形貌主要几何参量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了预期的几何形貌。并分别测量和分析了... 为了减少磨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在模具表面应用激光毛化处理。采用200W灯抽运Nd:YAG激光器,进行系统的激光毛化工艺试验,得出脉冲激光参量对模具表面微观形貌主要几何参量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了预期的几何形貌。并分别测量和分析了毛化模具表面硬度和金相组织状况。结果表明,微凸体表面硬度比基体材料的表面硬度提高了30%~40%,提高了模具表面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毛化 表面形貌 工艺试验 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移栽机器人视觉的研究——基于图像的秧苗位置确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郁玉峰 马履中 华希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3-35,40,共4页
以三平移并联机器人视觉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超绿色(Extra Green)特征分割方法对植物秧苗在钵盘中的彩色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出图像中绿色成分,并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对二值图运用质心法、形态学运算法和中点法3种方法确定图像中心位置... 以三平移并联机器人视觉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超绿色(Extra Green)特征分割方法对植物秧苗在钵盘中的彩色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出图像中绿色成分,并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对二值图运用质心法、形态学运算法和中点法3种方法确定图像中心位置,并综合比较3种运算方法,得出确定秧苗根茎位置的最佳方法为形态学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移栽机器人 理论研究 视觉 超绿色 中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轧辊激光毛化加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符永宏 高兴东 +2 位作者 华希俊 潘国平 符昊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1-363,共3页
在圆锥轧辊轧制带钢时,为了增强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力,采用对轧辊表面进行激光毛化的方法,对圆锥轧辊的激光毛化加工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加工系统的硬件组成,介绍了加工系统的控制原理。由于在圆锥轧辊表面进行激光毛化属于变径加... 在圆锥轧辊轧制带钢时,为了增强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力,采用对轧辊表面进行激光毛化的方法,对圆锥轧辊的激光毛化加工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加工系统的硬件组成,介绍了加工系统的控制原理。由于在圆锥轧辊表面进行激光毛化属于变径加工,为了保证每个加工圆周处毛化点之间的点距不变,推导出每个加工圆周处圆周直径、总脉冲个数和分频系数等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相应算法,解决了每个加工圆周处最后1个毛化点与第1个毛化点之间间距总是大于点距的问题。结果表明,在圆锥轧辊表面进行激光毛化,不仅增强了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还延长了轧辊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增大摩擦力 激光毛化 圆锥轧辊 变径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殊激光微造型工艺的平面阵列加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符永宏 高兴东 +2 位作者 华希俊 潘国平 符昊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7-470,共4页
为了使平面阵列激光微造型方法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基于"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微造型新工艺,对平面阵列的加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给出一种全新的扫描策略,对已有的加工方案进行了路径优化。由于采用该扫描策略进行&... 为了使平面阵列激光微造型方法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基于"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微造型新工艺,对平面阵列的加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给出一种全新的扫描策略,对已有的加工方案进行了路径优化。由于采用该扫描策略进行"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微造型时,要求激光头对每行加工初始点进行精确定位,基于此,对工作台的定位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工作台精确定位流程图,并对该扫描策略的编程实现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路径优化后平面阵列加工过程流程图。结果表明,该扫描策略满足既定的"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微造型新工艺的加工要求,且能获得较好的微观形貌和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平面阵列 路径优化 工作台精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密封环上游泵送槽凸模压制脱模工艺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符永宏 袁志超 +2 位作者 华希俊 肖开龙 杨烨刚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0-504,共5页
为了解决凸模压制碳化硅密封环泵送槽时存在的黏模问题,从模具结构、脱模剂种类选择、加压及卸压速度等方面,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在液压成型机上开展大量工艺试验,以优化工艺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螺旋小块的脱模斜度和过渡圆角对脱模... 为了解决凸模压制碳化硅密封环泵送槽时存在的黏模问题,从模具结构、脱模剂种类选择、加压及卸压速度等方面,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在液压成型机上开展大量工艺试验,以优化工艺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螺旋小块的脱模斜度和过渡圆角对脱模效果和脱模后密封环的形貌影响较大,脱模斜度为11°~15°、下端面过渡圆角半径为0.1~0.2mm时最佳.根据脱模剂性质和试验结果,最终选择自主研制的2种组合方式,即固体润滑剂二硫化钼和凡士林混合,以及锂基润滑脂和抗磨液压油混合.前者脱模后密封环的形貌较好但涂抹过程较烦琐,且成功率偏低,后者反之.加压速度及保压时间对脱模效果无明显影响,但卸载速度的影响较大,当卸载速度为2~5MPa/s时脱模效果最佳.另外,根据碳化硅粉料的特点及泵送槽的形貌要求分析了其他脱模剂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模压制 上游泵送槽 粘模 螺旋小块 脱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偏心卵形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谈梅兰 周涛 +1 位作者 沈燕 华希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2,共6页
鉴于已有的高速水稻插秧机中的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在取秧过程中易出现伤秧、插秧过程中易出现倒秧或插不进秧的情况,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软件对双偏心卵形齿轮行星系在高速水稻插秧机旋转式分插机构上进行了应用研究,提出了以标准卵形... 鉴于已有的高速水稻插秧机中的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在取秧过程中易出现伤秧、插秧过程中易出现倒秧或插不进秧的情况,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软件对双偏心卵形齿轮行星系在高速水稻插秧机旋转式分插机构上进行了应用研究,提出了以标准卵形齿轮节曲线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渐开线作为基础,对无函数表达式节曲线的双偏心卵形齿轮行星系各项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双偏心卵形齿轮行星系的实体模型,为了将其与插秧机上其他零部件进行装配,给出了双偏心卵形齿轮行星系旋转式分插机构虚拟制造结果。对改装后的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虚拟样机进行仿真,与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在插秧性能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双偏心卵形齿轮相对于标准椭圆齿轮的设计变量多,因而结构优化更灵活,安装在插秧机上稳定性好。因此,双偏心卵形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比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更能满足在高速化条件下插秧轨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水稻插秧机 双偏心卵形齿轮行星系 分插机构 虚拟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图图学绪论课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
20
作者 纪敬虎 华希俊 符永宏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34期169-169,共1页
绪论课是对工程图学课程的整体概括,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与阅读指明了方向,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如何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工程图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明确学习方法入手,对工程图学... 绪论课是对工程图学课程的整体概括,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与阅读指明了方向,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如何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工程图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明确学习方法入手,对工程图学绪论课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了一些探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绪论课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