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23·7”强降水对滹沱河流域的影响评估
1
作者 范志宣 赵海燕 +2 位作者 任玉欢 胡英娟 刘月丽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7-464,共8页
使用FloodArea淹没模型对2023年7月29~31日“杜苏芮”北上引起的罕见华北“23·7”强降水在滹沱河流域的淹没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基于灾情调查结果对评估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滹沱河流域地势低洼及河道附近地区的... 使用FloodArea淹没模型对2023年7月29~31日“杜苏芮”北上引起的罕见华北“23·7”强降水在滹沱河流域的淹没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基于灾情调查结果对评估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滹沱河流域地势低洼及河道附近地区的洪涝风险较大;“23·7”强降水过程造成滹沱河流域最大淹没深度2.9 m,受洪灾影响人口为51.2万人,受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为73.3亿元,耕地和居民地受灾面积分别为909.8 km2和86.7 km2。模拟最大淹没深度、受影响GDP和受灾面积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一致,该结果表明FloodArea模型在滹沱河流域具有较好的洪水淹没模拟效果,可试用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业务;暴雨洪涝评估结果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防灾救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 台风“杜苏芮” 强降水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山洪风险评估方法探讨——以屈产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海燕 范志宣 +1 位作者 任玉欢 潘慧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屈产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东部,流域内植被稀疏,土层厚而松,降水少且集中,遇暴雨天气容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灾害。本文基于2020年8月5~6日罕见强降水的实地灾情调查结果,对FloodArea模型在屈产河流域的淹没水深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检验。... 屈产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东部,流域内植被稀疏,土层厚而松,降水少且集中,遇暴雨天气容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灾害。本文基于2020年8月5~6日罕见强降水的实地灾情调查结果,对FloodArea模型在屈产河流域的淹没水深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屈产河流域地势低洼的河道附近及干沟地区山洪风险较大;此次强降水过程屈产河流域最大淹没深度2.8 m,受洪灾影响人口为5475人,受影响GDP为3615×10^(4)元,耕地和居民地受灾面积分别为20.7 km^(2)和0.7 km^(2)。模拟最大淹没深度、受影响GDP和受灾面积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一致,但受影响人口低于实际调查结果,该结果表明FloodArea模型在屈产河流域具有较好的洪水淹没模拟效果,可用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黄土高原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临汾合欢物候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任玉欢 姚闯 +3 位作者 赵海燕 范志宣 刘吉勤 李晶晶 《农学学报》 2023年第5期89-95,共7页
为揭示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城市典型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以临汾合欢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气温、积温等气候因子对临汾合欢各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临汾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983... 为揭示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城市典型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以临汾合欢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气温、积温等气候因子对临汾合欢各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临汾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983—2021年上升了2.9℃;年降水量存在6年和15年2个周期。临汾合欢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变化趋势不明显,生长季延长。气温和积温对合欢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表现为极显著相关,对果实成熟期表现为显著相关。叶变色始期、落叶末期对气象条件反应不敏感,主要受果实成熟期的出现日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期 合欢 气候变暖 临汾 气温 降水 日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长短期记忆网络的PM_(2.5)小时浓度预报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鑫磊 张冬峰 +4 位作者 刘伟 杨倩 郭媛媛 任玉欢 范志宣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85-2692,共8页
PM_(2.5)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基于深度学习的PM_(2.5)小时预报研究中,不同输入要素的历史时间序列对PM_(2.5)预报结果的响应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基于太原市2019—2020年空气质量监测站、气象观测站的数... PM_(2.5)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基于深度学习的PM_(2.5)小时预报研究中,不同输入要素的历史时间序列对PM_(2.5)预报结果的响应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基于太原市2019—2020年空气质量监测站、气象观测站的数据,提出一种多通道长短期记忆网络(Multi-Channels Long Short Term Memory,MULTI-LSTM)模型对PM_(2.5)浓度进行预报.首先使用独立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学习每个输入要素,然后将每个模型的学习结果进行融合,最终获得未来多小时的PM_(2.5)浓度预报结果.将单通道LSTM模型(BASE-LSTM)和LSTM扩展模型(LSTME)作为对照模型,与MULTI-LSTM模型的预报精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观测窗与预报时效下,MULTI-LSTM模型在测试集上的预报精度明显高于其他2个对照模型.其中,MULTI-LSTM模型在8 h观测窗和6 h预报时效组合下,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以及拟合指数(IA)分别为20.26μg/m3、51%、0.91.对未来逐6 h的预报中,观测窗宽度从8 h增至32 h,MULTI-LSTM模型的预报精度无明显变化,观测窗宽度为40和48 h时,RMSE比8 h观测窗下分别下降了2%和3%.此外,增加LSTM层深度不会提升模型的预报精度.研究显示,利用MULTI-LSTM模型作为PM_(2.5)浓度小时预报模型,通过选取合适的观测窗宽度与气象要素,可获得精度较高的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PM_(2.5)浓度预报 时间序列 多通道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汾市主要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斌斌 张丽丽 +2 位作者 任玉欢 尹文耀 代淑媚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2期87-90,107,共5页
利用临汾市气象观测站1954—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临汾市6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暴雨、高温、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高发期均为7月,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别为1.9、19.6... 利用临汾市气象观测站1954—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临汾市6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暴雨、高温、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高发期均为7月,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别为1.9、19.6、26.8 d;干旱、大风、雾在全年时段都有发生,干旱的高发期为秋冬季,春季为大风多发期,4月最多,雾多发生在秋冬季,11月为高发期,年平均日数分别为137.7、5.5、17.5 d。从气象灾害发生的年平均日数来看,依次为干旱>雷暴>高温>雾>大风>暴雨。近65年来,临汾市暴雨、干旱、雷暴、大风这4种气象灾害有减少趋势,其中雷暴、大风减少趋势明显,而高温、雾则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市 气象灾害 变化特征 M-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5—2016年侯马市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6
作者 王建敏 白俊豪 +1 位作者 任玉欢 王星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3期202-202,204,共2页
运用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探究1965—2016年侯马市气温年、季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近52年侯马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增温率分别为0.26、0.24、0.39℃/10年;最低气温四季增温... 运用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探究1965—2016年侯马市气温年、季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近52年侯马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增温率分别为0.26、0.24、0.39℃/10年;最低气温四季增温率均大于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平均气温变化有明显周期性,以25~30年和18~22年尺度周期为主,且周期变化贯穿整个研究时段,气温变化经历"冷—暖—冷"交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变化趋势 特征 山西侯马 1965—2016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