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功率飞秒激光脉冲诱导^(181)Ta核激发 |
徐永生
贺创业
兰小飞
赵保真
|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130 nm 7T SOI SRAM总剂量与单粒子协和效应研究 |
肖舒颜
郭刚
王林飞
张峥
陈启明
高林春
王春林
张付强
赵树勇
刘建成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空间混合辐射环境器件单粒子在轨错误率预估及不确定度分析方法 |
张付强
张峥
肖舒颜
龚毅豪
韩金华
陈启明
曾传滨
郭刚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基于Pixie-Net数字化仪的β-γ符合测量实验 |
严周
楼建玲
张思洋
张集智
|
《大学物理》
|
2024 |
0 |
|
5
|
基于Pixie-Net数字化仪的γ-γ符合测量实验 |
葛浩煜
杨佳霖
林喆阳
楼建玲
|
《大学物理》
|
2024 |
0 |
|
6
|
数学计算法和软件拟合法在虚拟和真实alpha粒子能损测量Mylar膜厚度实验中的比较 |
王媛
梅波
薛玉琪
朱凡
杨莉莉
|
《大学物理实验》
|
2024 |
0 |
|
7
|
不同入射角度下强流脉冲电子束能量沉积剖面和束流传输系数模拟计算 |
杨海亮
邱爱慈
张嘉生
黄建军
孙剑锋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8
|
大体积氟化钡探测器的性能测试 |
马霄云
仲启平
周祖英
郭维新
袁继龙
王强
张奇玮
苏明
阮锡超
鲍杰
黄翰雄
蒋静
聂阳波
李霞
刘刚
兰长林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9
|
气相色谱氩、氪、氙、氡分离度初步研究 |
刘蜀疆
陈占营
常印忠
王世联
李奇
石建芳
樊元庆
赵允刚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0
|
14MeV中子引发SRAM器件单粒子效应实验研究 |
范辉
郭刚
沈东军
刘建成
陈红涛
赵芳
陈泉
何安林
史淑廷
惠宁
蔡莉
王贵良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11
|
欧空局单粒子监督器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上的单粒子效应校核实验 |
沈东军
范辉
郭刚
刘建成
史淑廷
陈泉
Wojtek Hajdas
罗尹虹
郭晓强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2
|
基于Gamma全吸收型BaF_2探测装置的数据获取系统 |
张奇玮
贺国珠
黄兴
程品晶
阮锡超
朱兴华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3
|
基于用MCNP程序模拟的HPGeγ谱仪的屏蔽 |
梁勇飞
吴丽萍
白立新
张一云
邓勇军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14
|
SRAM单元中子单粒子翻转效应的Geant4模拟 |
郭晓强
郭红霞
王桂珍
林东生
陈伟
白小燕
杨善潮
刘岩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5
|
3C-SiC辐照诱发缺陷演化及温度效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
马小强
袁大庆
夏海鸿
范平
张乔丽
左(走翼)
艾尔肯.阿不列木
朱升云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6
|
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应用研究发展现状和展望 |
朱升云
郭刚
何明
吴振东
袁大庆
隋丽
焦学胜
常宏伟
左义
范平
葛智刚
陈东风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7
|
γ射线探测器响应函数的JMCT模拟计算 |
张玲玉
李瑞
李刚
贾清刚
邓力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8
|
利用CR39上的径迹鉴别激光加速离子产物 |
伍波
董克攻
吴玉迟
朱斌
赵宗清
谷渝秋
洪伟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9
|
几种闪烁探测器的中子能量响应函数测量 |
杨洪琼
彭太平
杨建伦
唐正元
杨高照
李林波
胡孟春
王振通
张建华
李忠宝
王立宗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20
|
重核离子束成分的加速器质谱分析 |
何明
姜山
蒋崧生
武绍勇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