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耕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对农业规划和耕地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关中平原1980年代到2015年的六期耕地的矢量数据为基础,首先对不同市级行政区域耕地的动态度和耕地区位指数进行分析,然后以不同尺度的网格为分析单元,分析关中平原耕地景观格局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 在六期的耕地动态度变化中,除了西安市1980年至1990年和宝鸡市2005年至2010年的耕地是正向变化,其他时期都是负向变化。2) 在研究期间,渭南市的耕地集约程度最高,耕地开发力度不断增强;西安市的集约程度最低,耕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加深。3) 研究区耕地总面积以“蚕食”的方式减少,同时耕地面积指数的布局呈现“环围式”的特征,减少区域以西安市为中心呈“放射型”分布。4) 在1 × 1 KM网格尺度下,耕地的破碎化现象加重与减弱的区域表现为混合分布的特征,但随着网格尺度的增加,耕地破碎化现象加重和减弱区域各自聚集。
出处
《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049-1060,共12页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批准号:4140149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批准号:2014M552475)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批准号:14JK1745)。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刘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