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甲骨文"□"字考释与洹北商城1号宫殿基址性质探讨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殷墟洹北商城新发现的大型宫殿1号基址平面呈"回"字形,这与上世纪50年代陈梦家先生根据卜辞所作的殷代宗庙是"四合院似的"之推测契合。本文通过对甲骨文"□"字的文字学及卜辞辞例分析和1号宫殿基址的考古学分析,认为1号宫殿基址的性质为商代王室宗庙遗存,甲骨文"□"字正是这类王室宗庙的标符,可释为"庙"字。
作者
李立新
出处
《中国历史文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7,共7页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关键词
甲骨文
“□”
洹北商城
宫殿基址
“庙”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1
杨鸿勋.
《关于秦代以前墓上建筑的问题》要点的重申——答杨宽先生[J]
.考古,1983(8):739-740.
被引量:15
2
晁福林.
试释甲骨文“堂”字并论商代祭祀制度的若干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43-51.
被引量:18
3
杨鸿勋.
关于秦代以前墓上建筑的问题[J]
.考古,1982(4):402-406.
被引量:25
4
杨宽.
先秦墓上建筑和陵寝制度[J]
.文物,1982(1):31-37.
被引量:22
5
杨升南.
从殷墟卜辞中的“示”、“宗”说到商代的宗法制度[J]
.中国史研究,1985(3):3-16.
被引量:21
6
杨宽.
先秦墓上建筑问题的再探讨[J]
.考古,1983(7):636-638.
被引量:18
7
朱凤瀚.
殷墟卜辞所见商王室宗庙制度[J]
.历史研究,1990(6):3-19.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李学勤.
沣西发现的乙卯尊及其意义[J]
.文物,1986(7):62-64.
被引量:25
2
陈贤芳.
父癸尊与子尊[J]
.文物,1986(1):44-45.
被引量:17
3
刘起釪.
《商书·高宗彤日》的写成时期[J]
.殷都学刊,1985,6(3):1-5.
被引量:2
4
郑振香,陈志达.
论妇好墓对殷墟文化和卜辞断代的意义[J]
.考古,1981(6):511-518.
被引量:16
5
肖楠.
略论“午组卜辞”[J]
.考古,1979(6):510-514.
被引量:5
6
于省吾.
利簋铭文考释[J]
.文物,1977(8):10-12.
被引量:58
7
肖楠.
安阳小屯南地发现的“■组卜甲”——兼论“■组卜辞”的时代及其相关问题[J]
.考古,1976(4):234-241.
被引量:9
8
晁福林.
关于殷墟卜辞中的“示”和“宗”的探讨——兼论宗法制的若干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1989(3):158-166.
被引量:22
9
李学勤.《论殷代的亲族制度》[J].文史哲,1957,.
10
曹锦炎:《论卜辞中的示》,1982年先秦史学会成立大会论文.
共引文献
110
1
袁俊杰,彭军超.
近百年来的秦系墓葬研究[J]
.形象史学,2023(3):3-27.
被引量:1
2
焦南峰,李澔洋.
“古不墓祭”问题的考古学解读[J]
.西部考古,2022(2):163-170.
3
孟玉,林源.
《考工记》“夏后氏世室”中“堂”字释疑——兼论夏商周“堂”字释义[J]
.建筑师,2020(6):74-80.
被引量:1
4
王秋萍.
從殷墟卜辭考論殷商建築的藏禮現象[J]
.甲骨文与殷商史,2022(1):387-396.
5
王旭東.
“人方沚伯”與商末“人方”的政治内涵[J]
.甲骨文与殷商史,2022(1):339-350.
6
韋心瀅.
卜辭所見青銅禮器器用研究[J]
.甲骨文与殷商史,2020(1).
7
杨坤.
殷墟卜辞所见宗法释例[J]
.东方考古,2020(1):90-110.
8
張峰,熊琳.
出土簡牘《志怪故事》《泰原有死者》再解讀[J]
.古典文献研究,2024(1):318-345.
9
陈智勇.
试析商代的宗庙制度及其政治功用[J]
.殷都学刊,1999,20(1):22-26.
被引量:3
10
李伯谦.
从晋侯墓地看西周公墓墓地制度的几个问题[J]
.考古,1997(11):51-60.
被引量:46
同被引文献
111
1
李民.
盘庚迁都新议[J]
.史学月刊,2001(2):16-21.
被引量:10
2
王学荣,杜金鹏,岳洪彬.
河南偃师商城小城发掘简报[J]
.考古,1999(2):1-11.
被引量:54
3
王学荣,张良仁,谷飞.
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掘简报[J]
.考古,1998(6):1-8.
被引量:40
4
唐际根,徐广德,岳占伟,刘忠伏.
河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J]
.考古,1998(10):23-35.
被引量:40
5
张光明,徐龙国,张连利,许志光.
山东桓台县史家遗址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器物坑的发掘[J]
.考古,1997(11):1-18.
被引量:21
6
韩伟,尚志儒,马振智,赵丛苍,焦南峰.
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J]
.文物,1985(2):1-29.
被引量:87
7
韩伟.
马家庄秦宗庙建筑制度研究[J]
.文物,1985(2):30-38.
被引量:36
8
孟宪武.
安阳三家庄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J]
.考古,1985(12):1139-1140.
被引量:29
9
赵芝荃,刘忠伏.
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宫殿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85(4):322-335.
被引量:64
10
佟伟华.
商代前期坦曲盆地的统治中心──垣曲商城[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8(1):89-10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3
1
张雪松.
鼎俎与贞示——商代祖先祭祀问题探新[J]
.老子学刊,2020(2):149-161.
2
门艺.
甲骨文中的“宗■”与“■宗”[J]
.古文字研究,2020(1):140-146.
被引量:1
3
谢肃.
商代祭祀遗存发现与研究的回顾[J]
.殷都学刊,2005,26(3):23-29.
4
刘源.
历组卜辞新缀两组[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4):6-10.
被引量:2
5
江俊伟.
论甲骨文“洹”字与殷墟布局[J]
.殷都学刊,2011,32(3):1-10.
被引量:1
6
朱光华,杨树刚.
从《尚书·盘庚》看晚商都城的迁徙与建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4-38.
被引量:4
7
郜向平.
从都城变迁论商代社会的发展[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1):141-144.
被引量:6
8
赵俊杰.
《洹北商城的“宫城”为军营试说》商榷[J]
.殷都学刊,2015,36(4):39-43.
9
何乐君.
洹北商城宫殿区一号建筑基址奉祀神主再探[J]
.中原文物,2018(1):60-66.
被引量:2
10
高崇文.
从夏商周都城建制谈集权制的产生[J]
.中原文化研究,2018,6(3):12-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谢肃.
三代聚落述略[J]
.三代考古,2018,0(1):3-23.
2
谢肃.
论郑州商城的性质[J]
.中原文化研究,2015,3(2):116-122.
被引量:4
3
陈明远.
“甲金文验古学”之六 殷商王朝的权力和官制[J]
.社会科学论坛,2015(6):18-37.
被引量:1
4
郜向平.
郑州商城遗址的商墓与商城[J]
.中原文物,2018(3):46-51.
被引量:4
5
徐祥法.
商奄都邑考[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9(1):66-71.
被引量:1
6
周妮娜.
三例屯南甲骨缀合分歧评议[J]
.中国文字研究,2019(1):27-33.
7
邓剑华.
析盘庚之政[J]
.湘南学院学报,2020,41(1):44-48.
8
马希辉.
试论郑州地区商文化形成的一般性问题[J]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21):15-17.
被引量:1
9
郜向平,韩冬,王俭.
安阳殷墟苗圃北地铸铜作坊探讨[J]
.南方文物,2020(4):82-88.
被引量:1
10
刘源.
读殷墟村中南近出甲骨札记[J]
.古文字研究,2012(1):87-95.
被引量:1
1
熊燕西.
“二战”性质探讨[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69-71.
2
董谦,方孔木.
“福建事变”性质探讨[J]
.近代史研究,1983(4):107-121.
被引量:2
3
刘诗中,卢本珊.
铜岭古铜矿性质探讨[J]
.华夏考古,1997(3):61-67.
被引量:6
4
杨琮.
战国时期西瓯社会性质探讨[J]
.广西民族研究,1990(2):47-51.
5
李昊林.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性质探讨[J]
.衡水学院学报,2016,18(3):118-123.
6
杜水生.
泥河湾盆地东部早期旧石器文化的石料与文化性质探讨[J]
.文物春秋,2002(2):8-15.
被引量:2
7
刘玉璟.
明清时期甘肃社学及其性质探讨[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5):34-36.
被引量:1
8
陈文轩.
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探讨[J]
.科教文汇,2009(2):243-243.
被引量:1
9
王涛.
史前水井的考古学分析[J]
.文博,2001(2):28-34.
被引量:9
10
韦正.
东晋墓葬制度的考古学分析[J]
.华夏考古,2006(1):66-72.
被引量:13
中国历史文物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