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罚与量刑
被引量:
3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期我们特约她对刑法之永恒主题——刑罚与量刑问题——发表高论,以期能对我们大陆的刑法理论界及实务界有所助益。为方便读者阅读,编者依大陆读者阅读习惯对文章标点符号的使用作了处理。
作者
吴景芳
机构地区
台北大学
出处
《法律适用》
2004年第2期9-15,19,共8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关键词
刑罚
量刑
刑法学
宣告刑
责任主义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7
引证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64
参考文献
39
1
吴景芳.“刑事责任与量刑”[A]..《现代刑事法与刑事责任-蔡教授墩铭先生6秩晋5寿诞祝寿论文集》[C].,1997年版.第249页至第267页.
2
Lynn S. Branham and Sheldon Krants,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he Law of Sentencing, Corrections, and Prisoners' Rights, 1997, p5 -7.
3
Andrew von Hirsch, Doing justice, 1976, p35.
4
周冶平.《刑法总论》[M].,1972年版,台全订5版.第460页至470页.
5
平野龙一.《刑法总论Ⅰ》[M].,1973年版.第5页至12页.
6
内藤谦.“刑法学说史(1)外国”[A]..《现代刑法讲座》第1卷[C].,1977年.第121页至133页.
7
佐伯千仞.《改定刑法讲义(总论)》[M].,1974年版.第68页.
8
吉川经夫译.《新社会防卫论—人道主义的な刑事政策の运动》[M].,1968年版.第272页.
9
“ジェリスト”,No.299,小野清一郎.《7フブソス语刑法学にぉけゐ责任论(2))1964.年版第55页.
10
木村博士.《刑事法学の基本问题(上)》[M].,1958年版..
同被引文献
247
1
刘玉安,于晓东,陈树礼,徐嘎.
论量刑基准[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9,25(1):54-59.
被引量:4
2
周洪波.
论定罪的根据[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2(6):8-12.
被引量:3
3
马克昌.
刑事责任的若干问题[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5):49-54.
被引量:21
4
田宏杰.
刑罚目的研究——对我国刑罚目的理论的反思[J]
.政法论坛,2000,18(6):68-77.
被引量:44
5
龙宗智.
论司法改革中的相对合理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30-140.
被引量:150
6
周光权.
量刑基准研究[J]
.中国法学,1999(5):127-138.
被引量:105
7
白建军.
刑事学体系的一个侧面:定量分析[J]
.中外法学,1999,11(5):56-64.
被引量:17
8
谢望原.
刑罚价值关系论[J]
.法学家,1998(3):3-8.
被引量:6
9
谭鑫田.
用理性克制情感──斯宾诺莎的一个重要伦理思想[J]
.文史哲,1997(6):69-75.
被引量:8
10
陈兴良.
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J]
.法学研究,1996,18(2):10-47.
被引量:139
引证文献
31
1
梁文彩.
对《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反思——以敲诈勒索罪为例展开的分析[J]
.刑法论丛,2019,5(4):152-176.
2
裴炜.
论量刑程序分立[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98-100.
3
吴敦.
社区矫正刑:法院的司法定位及法律构建[J]
.法律适用,2005(12):55-59.
被引量:3
4
郭晶,顾晓军.
未成年人犯罪视野下对量刑问题的再认识[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4):57-62.
被引量:5
5
屈耀伦.
关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若干思考[J]
.法学,2006(10):104-110.
被引量:20
6
周长军,徐嘎.
量刑基准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2):3-12.
被引量:12
7
翁凯一,李瑞南.
从“应得的惩罚”原则看我国的量刑原则[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3):46-49.
8
王戬.
量刑功能的程序化:轻刑化的另一种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2008(2):56-59.
被引量:2
9
林亚刚,邹佳铭.
关于量刑基准的几个基本问题[J]
.学术界,2009(3):169-174.
被引量:7
10
刘远.
量刑原理探究[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5):1-11.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64
1
石经海.
论量刑基准的回归[J]
.中国法学,2021(5):284-304.
被引量:17
2
李灿.
污染环境犯罪惩治的恢复性司法模式[J]
.刑事法评论,2021(1):603-636.
被引量:5
3
陈伟.
注射刑的并合主义刑罚目的观及其层次性[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3):128-146.
被引量:1
4
钱日彤.
由幅到点:量刑基准语义下基准刑基本问题之澄清[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96-98.
5
夏菲.
美国矫正型少年司法的科学回归——发展型少年司法[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3):57-66.
被引量:12
6
张鸿巍,果晓峰.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之回顾、反思与建构——基于服务集成的视角[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2):98-105.
被引量:12
7
席小华.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少年司法的角色与作用[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1):32-39.
被引量:11
8
时延安.
比例与结构:刑事法制的基本要素与模式选择[J]
.法学,2022(5):84-99.
被引量:4
9
刘亚男.
民事赔偿情节在死刑裁量中的适用——基于61份裁判文书的分析[J]
.东南法学,2020(1):148-160.
10
裴炜.
论量刑程序分立[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98-100.
1
高斌,刘洋.
侦查目的初探[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4):57-59.
2
张朝凤.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J]
.云南国防,2002(3):35-35.
3
龙晟,贾瑜.
韩非法治教育目的观及其启示[J]
.中外企业家,2011(5X):225-226.
4
彭文华.
黑格尔的犯罪目的观及其启示[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18(4):89-95.
被引量:2
5
张爱钦.
侦查程序中应当更新的几个观念[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5):70-72.
6
An Important Paper:“China's Responsibility and the‘China Responsibility’Theory”[J]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2007,27(2):3-4.
7
Ma Zhengang.
China's Responsibility and the“China Responsibility”Theory[J]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2007,27(2):5-12.
8
杨柳.
刑罚目的观是我国社区矫正实践的指针[J]
.中国司法,2006(11):73-76.
9
王东东.
论刑事诉讼的目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2):115-116.
10
陈骧君.
侦查目的探析[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6):131-131.
法律适用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