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创新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培养高专业化、高素养的人才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要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中,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于现代航海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也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型的人才,为航海事业输送专业人才。
作者
曹爱霞
机构地区
青岛黄海学院
出处
《职业》
2019年第9期49-50,共2页
Occupation
关键词
船舶与海洋工程
问题
改革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P75-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4
1
徐俊英,张志国,冯大奎,李维嘉.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J]
.时代教育,2015,0(3):8-10.
被引量:3
2
黄海,张国成,张铁栋.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创新与学科交叉能力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1):139-141.
被引量:6
3
何新英.
应用型本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7,25(2):56-58.
被引量:6
4
韩鑫,蓝尉冰,焦自权.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J]
.亚太教育,2016,0(31):88-8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张通,周宁,李先锋.
浅析中国造船业未来的发展战略[J]
.江苏船舶,2005,22(4):33-35.
被引量:6
2
盛颂恩.
工科本科专业教育发展趋势之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5):53-55.
被引量:5
3
陶永宏,冯俊文.
基于产业集聚的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思考[J]
.船舶工程,2005,27(5):63-66.
被引量:24
4
黎悦.
“三势”: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J]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2006(2):102-102.
被引量:1
5
项海帆.
改革工程教育 培育创新人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5):1-6.
被引量:24
6
岳爱臣,高浩其,熊和平.
应用型工程院校专业核心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5):47-49.
被引量:24
7
Yong Ma,Liang Zhang,and Shi-zhou You. The Researchand Exploration of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of Nava Architectureand Ocean Engineering i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Educationand Management. 78-81.
8
崔颖.
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
.高教探索,2009(3):88-90.
被引量:294
9
牛国庆,王海娟.
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329-332.
被引量:59
10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5):30-36.
被引量:261
共引文献
8
1
王琳,刘清生,刘剑.
船政文化视阈下船海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46):141-142.
被引量:1
2
季林帅,于超,刘国炳.
独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
.职业,2018,0(18):31-32.
3
关伟嘉,谭文才.
实践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船舶类专业课程建设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2):146-147.
被引量:1
4
赵炳雄,严谨,陈志明.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特点分析与教学探讨[J]
.科教导刊,2020(32):154-155.
被引量:7
5
滕强.
智能制造背景下船舶建造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22,13(19):161-164.
被引量:3
6
邵夕吾.
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系列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研究[J]
.科学与信息化,2023(9):144-146.
7
赵安明,郭坤,余超,安良,张在琛.
海洋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4,46(1):41-44.
8
李英,余杨,杜尊峰.
新工科背景下海洋工程“智能+”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J]
.天津科技,2025,52(5):77-79.
同被引文献
12
1
李晏丞,顾根南,王娜,孙亭亭.
船舶类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有效融合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2):230-230.
被引量:4
2
刘英学,刘文白,张宝吉.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
.船海工程,2012,41(6):134-137.
被引量:14
3
严谨,张娟.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三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
.船海工程,2014,43(1):18-20.
被引量:16
4
郭新毅,李凡,铁广朋,马力.
海洋环境噪声研究发展概述及应用前景[J]
.物理,2014,43(11):723-731.
被引量:30
5
韩鑫,蓝尉冰,焦自权.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J]
.亚太教育,2016,0(31):88-88.
被引量:3
6
马刚.
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J]
.亚太教育,2016,0(31):211-211.
被引量:1
7
何新英.
应用型本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7,25(2):56-58.
被引量:6
8
孙士艳.
海洋强国战略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47):107-108.
被引量:7
9
黄技,严谨,王宇林.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科技团队建设研究——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例[J]
.船舶职业教育,2019,7(5):10-12.
被引量:3
10
孙程程.
船舶建造课程混合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
.船舶职业教育,2019,7(5):23-2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严谨,吴宗铎,吴英友.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若干建议[J]
.科技风,2020(17):34-35.
被引量:1
2
赵炳雄,严谨,陈志明.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特点分析与教学探讨[J]
.科教导刊,2020(32):154-155.
被引量:7
3
刘松,李毅超,汪卓.
基于典型舱段模型的“船舶噪声实验”教改研究[J]
.实验室科学,2022,25(6):92-9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赵炳雄,严谨,陈志明.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特点分析与教学探讨[J]
.科教导刊,2020(32):154-155.
被引量:7
2
刘爱东.
海洋工程结构与船舶防腐蚀技术探究[J]
.船舶物资与市场,2021,29(6):1-2.
被引量:5
3
李陈峰,康庄,任慧龙,冯国庆,周学谦.
“双一流”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2(5):78-81.
被引量:5
4
周波,张恒浩,徐明林,陈明.
船舶与海洋工程课程思政教育的教改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2(20):77-80.
被引量:3
5
石玉云,李志富.
“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2(31):37-40.
6
孙延超,杨赫,秦洪德.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船舶与海洋工程教改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机器人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2(42):83-87.
被引量:2
7
周新院,曹爱霞,宋慧.
海洋强国背景下船海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2023(45):37-40.
被引量:4
8
李海东.
专创融合背景下“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4(8):119-123.
9
刘松,刘盼盼,杜一帆.
船舶与海洋工程振动噪声实验类课程教材研究[J]
.实验室科学,2025,28(4):82-87.
1
《船舶力学》稿约须知[J]
.船舶力学,2019,23(4):504-504.
2
陆安宇.
内燃机零部件结构设计及应用[J]
.内燃机与配件,2019(6):21-22.
被引量:6
3
马和斌.
“苏哈尔号”远航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影响分析[J]
.新丝路学刊,2018,0(3):117-131.
4
黄如旭,万正权.
三维裂纹扩展数值预报方法研究[J]
.中国造船,2019,60(1):11-21.
被引量:4
职业
201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