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若干建议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重点关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以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在教学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这些建议的内容,涉及到学科体系、教学实践、专业兴趣和教学效果。这些建议对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都将产生很大的帮助。
作者
严谨
吴宗铎
吴英友
机构地区
广东海洋大学
出处
《科技风》
2020年第17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船舶与海洋工程
本科教学
专业学科
教学实践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U662-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作者简介
严谨(1974-),男,汉族,博士,陕西宝鸡人,教授,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静动态分析、振动与噪声控制;通讯作者:吴宗铎(1984-),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船舶计算流体力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黄技,严谨,王宇林.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科技团队建设研究——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例[J]
.船舶职业教育,2019,7(5):10-12.
被引量:3
2
孙士艳.
海洋强国战略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47):107-108.
被引量:7
3
赵珂,雷林,赵藤,袁培银.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
.科技经济导刊,2018(27):168-168.
被引量:3
4
刘英学,刘文白,张宝吉.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
.船海工程,2012,41(6):134-137.
被引量:14
5
曹爱霞.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J]
.职业,2019(9):49-5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张安富,刘兴凤.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4):56-59.
被引量:354
2
叶树江,吴彪,李丹.
论“卓越计划”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4):110-112.
被引量:128
3
张会霞,郭廷良.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船海工程,2011,40(4):46-47.
被引量:10
4
黄亚南,刘大路,孙风胜,张亚,于欣.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
.船海工程,2011,40(4):48-50.
被引量:8
5
王智祥,雷林,赵藤.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6):105-107.
被引量:3
6
王雅静.
大学生创新团队育人机制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4,34(6):20-21.
被引量:9
7
王芳.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育模式初探[J]
.文教资料,2014(25):122-124.
被引量:2
8
徐俊英,张志国,冯大奎,李维嘉.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J]
.时代教育,2015,0(3):8-10.
被引量:3
9
韩鑫,蓝尉冰,焦自权.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J]
.亚太教育,2016,0(31):88-88.
被引量:3
10
何新英.
应用型本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7,25(2):56-5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4
1
安娜,黄杰锋,王红蕾.
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筑类大学生科技团队建设与实践[J]
.产业科技创新,2020,2(10):22-23.
2
熊志鑫,郭佳民.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26):199-199.
被引量:2
3
郭佳民,熊志鑫.
基于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的卓越人才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31):236-236.
4
熊志鑫,郭佳民.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船舶有限元课程教学改革[J]
.船海工程,2014,43(1):67-69.
被引量:3
5
胡冠山,肖海荣,潘为刚.
船舶电子电气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
.船海工程,2014,43(1):81-83.
被引量:4
6
施兴华,嵇春艳,张婧,李良碧.
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J]
.科教文汇,2015(31):67-69.
7
张宝吉,周晖.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船海工程,2016,45(6):158-160.
被引量:5
8
王宝金,潘彪,朱南峰,那斌,丁建文.
基于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17,35(4):19-22.
被引量:3
9
高宝.
工程应用为主、兼顾科学研究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8(1):83-85.
被引量:4
10
季林帅,于超,刘国炳.
独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
.职业,2018,0(18):31-32.
同被引文献
6
1
严谨,张娟.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三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
.船海工程,2014,43(1):18-20.
被引量:16
2
韩鑫,蓝尉冰,焦自权.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J]
.亚太教育,2016,0(31):88-88.
被引量:3
3
马刚.
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J]
.亚太教育,2016,0(31):211-211.
被引量:1
4
何新英.
应用型本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7,25(2):56-58.
被引量:6
5
赵珂,雷林,赵藤,袁培银.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
.科技经济导刊,2018(27):168-168.
被引量:3
6
曹爱霞.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J]
.职业,2019(9):49-5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赵炳雄,严谨,陈志明.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特点分析与教学探讨[J]
.科教导刊,2020(32):154-15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爱东.
海洋工程结构与船舶防腐蚀技术探究[J]
.船舶物资与市场,2021,29(6):1-2.
被引量:5
2
李陈峰,康庄,任慧龙,冯国庆,周学谦.
“双一流”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2(5):78-81.
被引量:5
3
周波,张恒浩,徐明林,陈明.
船舶与海洋工程课程思政教育的教改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2(20):77-80.
被引量:3
4
石玉云,李志富.
“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2(31):37-40.
5
孙延超,杨赫,秦洪德.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船舶与海洋工程教改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机器人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2(42):83-87.
被引量:2
6
周新院,曹爱霞,宋慧.
海洋强国背景下船海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2023(45):37-40.
被引量:4
7
李海东.
专创融合背景下“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4(8):119-123.
1
夏志平,朱金.
“双创”与“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
.新西部,2020(12):138-139.
2
何沐雨.
高校青年学生蚂蚁森林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0(2):367-370.
3
江苏海洋大学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简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
科技风
2020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