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文化语言阐释
被引量:
31
Cultura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Syllabic Morpheme of Loanword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是外来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动态形式 ,它反映了汉语社会对外来文化特质的认识 ,折射了汉语词汇特点对外来词存在状态的制约和影响。
作者
董晓敏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外来词
语素化
音节
汉语
词汇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194
引证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81
参考文献
4
1
徐德宽.
“X吧”的语言学分析[J]
.汉字文化,2002(1):40-42.
被引量:5
2
魏慧萍.
汉语外来词素初探[J]
.汉语学习,2002(1):28-32.
被引量:38
3
董晓敏.
当代汉语词汇变化文化透视[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3):77-80.
被引量:8
4
高燕.
“吧”的词化过程[J]
.汉语学习,2000(2):74-76.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黎淑果.
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及其影响[J]
.魅力中国,2009(13):14-14.
被引量:2
2
李衍妮,张云飞.
英汉外来语民族化比较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03-104.
被引量:1
3
郭伏良.
字母词与词典二题[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2):24-28.
被引量:24
4
安胜昔.
从“SARS”看汉语中的字母词[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20(3):120-123.
被引量:6
5
李曙光.
外来语素的原有义与外来义之间的关系——兼谈汉语词典对外来词条目的处理[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20(4):95-100.
被引量:3
6
樊雪君.
从文字看汉语外来词的汉化色彩[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6):43-45.
被引量:2
7
王娜.
“X吧”语词的显性化及其文化心理内涵[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6):66-68.
被引量:4
8
韩梅.
论汉语外来词语的社会与文化价值[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5):81-83.
被引量:1
9
卢微.
汉语外来语素成因探析[J]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3):96-99.
被引量:6
10
[2]邢福义.文化语盲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61
1
黎淑果.
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及其影响[J]
.魅力中国,2009(13):14-14.
被引量:2
2
林一心.
词族现象探微[J]
.闽江学院学报,2001,22(4):81-84.
被引量:4
3
李衍妮,张云飞.
英汉外来语民族化比较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03-104.
被引量:1
4
张成凤.
外来词对汉民族语言的影响[J]
.大家,2011(8):159-160.
被引量:1
5
安胜昔.
从“SARS”看汉语中的字母词[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20(3):120-123.
被引量:6
6
班光语.
改革开放与汉语词汇变化[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10):145-147.
被引量:2
7
李曙光.
外来语素的原有义与外来义之间的关系——兼谈汉语词典对外来词条目的处理[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20(4):95-100.
被引量:3
8
印平.
试说“克隆”[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75-77.
9
童盛强,孙晓雯.
"吧"的语义发展轨迹及语法性质[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1):53-58.
被引量:9
10
刘合柱.
网络诸“客”[J]
.辞书研究,2005(2):203-20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4
1
刘杰.
缩略语的词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75.
被引量:5
2
曹东华.
从“扎啤”等谈新词新语的解读[J]
.语文研究,2000(4):39-40.
被引量:2
3
黎淑果.
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及其影响[J]
.魅力中国,2009(13):14-14.
被引量:2
4
索菲娅.庄.
汉语外来词的语素分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38-39.
被引量:1
5
杨羡华.
新时期外来词的吸收及其文化心理[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z1):61-63.
被引量:6
6
李衍妮,张云飞.
英汉外来语民族化比较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03-104.
被引量:1
7
连洁,戴卫平.
国名音译:问题与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1):76-77.
被引量:2
8
邱艳萍.
概念整合在语素化构词中的作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1):178-181.
被引量:5
9
郭伏良.
字母词与词典二题[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2):24-28.
被引量:24
10
秦炯灵,胡常熟.
连绵词音节语素化问题说略[J]
.汉语学习,1997(3):22-2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1
1
魏慧萍.
汉语外来词素初探[J]
.汉语学习,2002(1):28-32.
被引量:38
2
麻彩霞.
音节语素化现象分析[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9):60-61.
被引量:1
3
刘苹.
“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7):17-18.
被引量:12
4
秦曰龙.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外来构词词素成因、特点及其影响[J]
.东疆学刊,2007,24(3):95-99.
被引量:5
5
王鑫.
浅论非语素音节的语素化[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4):70-72.
被引量:1
6
王何玛珏,杨焱元.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问题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11):63-64.
被引量:2
7
邱玉冰.
汉英语言的词素化现象对比[J]
.学理论,2009(17):205-207.
被引量:3
8
邱玉冰.
汉英词素化音节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变化对比[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4):48-51.
被引量:1
9
王伟.
浅论现代汉语多音节外来词素的单音节化[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46-148.
被引量:1
10
杨昊.
汉外合璧词的生成类型与机制初探[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4):49-5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韩葳巍,赵翠兰.
从网络流行语看青年男性交往实践的亲密化——以“基友”“老铁”“宝”为例[J]
.当代青年研究,2022(6):39-47.
被引量:8
2
邓代玲,高文萱.
网络流行语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J]
.汉字文化,2024(14):29-32.
被引量:1
3
孟庆昕.
流行语“尬X”词族的三个平面理论研究[J]
.汉字文化,2021(1):126-129.
4
黎淑果.
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及其影响[J]
.魅力中国,2009(13):14-14.
被引量:2
5
李衍妮,张云飞.
英汉外来语民族化比较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03-104.
被引量:1
6
陈晨.
从“hold住”看中西合璧词[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2).
7
张成凤.
外来词对汉民族语言的影响[J]
.大家,2011(8):159-160.
被引量:1
8
安胜昔.
从“SARS”看汉语中的字母词[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20(3):120-123.
被引量:6
9
李曙光.
外来语素的原有义与外来义之间的关系——兼谈汉语词典对外来词条目的处理[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20(4):95-100.
被引量:3
10
魏慧萍.
汉语外来词素初探[J]
.汉语学习,2002(1):28-32.
被引量:38
1
段朋朋.
音节语素化[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300-301.
被引量:1
2
姜琳.
无义汉字语素化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8):29-30.
被引量:2
3
杨吉春.
英源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49-52.
被引量:10
4
李军华,郭敏姿.
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的主要类型[J]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6):59-63.
被引量:4
5
戴丽琼.
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阐释[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71-74.
被引量:8
6
宋培杰.
试析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外来词的新变化[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7(2):153-156.
7
麻彩霞.
音节语素化现象分析[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9):60-61.
被引量:1
8
王鑫.
浅论非语素音节的语素化[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4):70-72.
被引量:1
9
刘苹.
“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7):17-18.
被引量:12
10
张耘.
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商标语言阐释[J]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1):55-57.
语文研究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