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金沙江中下游傣族的民族认同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金沙江中下游傣族长期以来与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傣族主体隔绝,散居于汉族、纳西族、彝族、回族、白族等民族之中。本文认为相同的族称是这一地区傣族民族认同的主观要素,共同的文化特征是认同的客观要素,提出并深入分析了金沙江中下游傣族从追溯汉族祖源到积极地傣族认同的民族归属认识过程和原因。面对金沙江中下游傣族的民族文化遗失,各地政府纷纷进行了从移植"泼水节"到文字、服装、舞蹈"恢复"等一系列民族文化构建活动,实质上体现了他们回归主流文化及谋求族群发展的利益诉求。
作者
毕芳
机构地区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21-26,共6页
关键词
金沙江中下游傣族
民族认同
研究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43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孙九霞.
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以海南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J]
.民族研究,2004(3):61-67.
被引量:27
2
唐世贵.
傣族分支——摆夷渊源流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7(6):41-42.
被引量:1
3
王希恩.
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
.民族研究,1995(6):17-21.
被引量:314
4
陈庆德.
人类经济发展中的民族同化与认同[J]
.民族研究,1995(1):9-1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徐杰舜,徐桂兰,罗树杰,李远龙.
贺州族群族源认同论(上)[J]
.百色学院学报,2002,16(1):1-4.
被引量:3
2
陈延超.
市场经济与少数民族女性角色转变——以三亚回族妇女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3):34-38.
被引量:10
3
孙九霞.
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8(2):24-31.
被引量:121
4
马建钊.
海南三亚回族社区的经济变迁[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3):57-60.
被引量:4
5
周庆智.
文化差异:对现在民族关系的一种评估[J]
.社会科学战线,1995(6):250-257.
被引量:31
6
马建钊.
海南回族的历史来源与社会变迁——对海南省三亚市羊栏镇两回族村的历史学与人类学考察[J]
.回族研究,2001(4):27-33.
被引量:14
7
杨正权,邱江.
新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4(3):18-22.
被引量:1
8
才慧莲.
知识经济与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0(3):25-27.
被引量:1
9
马勇.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利益调整与民族关系新变化[J]
.贵州民族研究,2000,20(3):78-81.
被引量:1
10
吴琼.
西部开发中民族关系的变动及原因分析[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2):84-86.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343
1
陈立鹏,段明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心理学的视角[J]
.中国民族教育,2020,0(1):17-20.
被引量:9
2
闫明.
民族认同视角下中国早期动画电影创作及发展[J]
.艺海,2024(2):31-35.
3
王麓淙,刘金林.
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逻辑与实现路径[J]
.社会科学家,2023(9):133-139.
被引量:17
4
王彦龙.
民族互嵌与文化特质的共享生成——基于“托茂人”与“家西番”文化变迁的比较研究[J]
.民族论坛,2022(2):109-116.
被引量:2
5
沈彩云,王恩旭,刘俊,吴荻,郑静静.
民族认同感越强烈的旅游者越愿意重游吗?——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J]
.旅游学刊,2021,36(4):83-95.
被引量:18
6
梁妤.
中国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建构——以人民网和新华网对全红婵的报道为例[J]
.科技传播,2022,14(11):65-69.
被引量:2
7
谢曼.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更加强调“四对关系”的哲学意蕴[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1):62-67.
被引量:1
8
吴海英,左雁.
从族群认同角度看近年国外少数民族语言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5):126-128.
被引量:2
9
韦浩明.
花山族群认同现状的人类学思考[J]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1):75-79.
被引量:3
10
景圣琪.
伊玛堪的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143-146.
同被引文献
13
1
王锋.
昆明西山白族的历史与现状[J]
.大理文化,2001(2):58-61.
被引量:1
2
敖俊德.
关于散居少数民族的概念[J]
.民族研究,1991(6):30-33.
被引量:12
3
袁丽萍.
团结彝族白族乡:依托城市迈向协调发展之路[J]
.今日民族,2004(8):9-14.
被引量:2
4
杨剑波.
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及其与民族乡的关系[J]
.今日民族,2006(1):54-57.
被引量:2
5
明跃玲.
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以湘西红土溪村的民族识别过程为个案[J]
.云南社会科学,2008(2):42-45.
被引量:10
6
王文光,张曙晖.
利益、权利与民族认同——对白族民族认同问题的民族学考察[J]
.思想战线,2009,35(5):5-8.
被引量:12
7
李良品.
近六十年我国民族识别研究述评[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6):32-37.
被引量:5
8
民族山区发展经济的带头人──记团结彝族白族乡党委书记李芳同志[J]
.民族工作,1994(7):8-10.
被引量:1
9
刘晓艳.
宗族文化中的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以桑植县白族为例[J]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4):85-87.
被引量:7
10
王俊.
民族乡撤乡建镇、改办的思考——基于昆明市6个民族乡的案例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4):13-1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王俊.
城市边缘散居民族认同研究——昆明西郊白族的案例[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0(1).
1
秦相源.
论认识的主观要素及其功能[J]
.求是学刊,1985,12(3):10-16.
被引量:1
2
姜守鹏.
再谈渤海国的族属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1(3):158-163.
被引量:2
3
何叔涛.
略论民族定义及民族共同体的性质[J]
.民族研究,1993(1):19-23.
被引量:14
4
沈毅.
苏南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研究——以吴江流动人口为例[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11(5):42-50.
被引量:26
5
叶秀书.
试论发展中国家生育行为的转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8-15.
6
陈照娣.
如何引导群体中的从众行为服务于组织目标[J]
.科学与管理,2008,28(4):87-88.
7
孙玉兰.
系统论深化、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J]
.求是学刊,1987,14(2):1-6.
8
鲁春艳.
关于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J]
.智富时代,2016,0(8X):219-219.
9
李官明.
我的朋友在云南[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5,0(7):78-78.
10
王慧博.
社会结构研究[J]
.理论界,2005(10):76-77.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