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1923年杨左匋创作《暂停》以来,中国早期动画电影在寻求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20世纪20年代对欧美动画电影表现形式上的生硬模仿,民族元素的生硬点缀与套用,到20世纪30年代游离于传统与西方之间的创作取向,再到抗战期间能够自觉选择合适的内容与形式去反映时代精神,有着一条非常清晰的发展轨迹。以“民族认同”视角观察早期动画电影发展,可以看出早期动画电影先驱们在创作中是如何从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进而为其赋予“中国”命名。
出处
《艺海》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