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究竟是什么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把人的需要、生产力内部的矛盾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素是合理的 ,但把它们理解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则是不科学的。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并能解决矛盾的劳动。劳动具有目的性、物质性与创造性等特征。劳动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
作者
刘同舫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唯实》
2003年第12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生产力
发展
动力
劳动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5
1
张闻天.
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J]
.经济研究,1979,14(10):33-42.
被引量:46
2
林金忠.
论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之内生动力——探讨基础理论中尚未解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J]
.学术月刊,2009,41(7):62-71.
被引量:6
3
方世南.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蕴涵的环境思想[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84-92.
被引量:8
4
王峰明.
对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反思与新释[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0):81-95.
被引量:14
5
蒋红群,吴育林.
论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力量”之说及其启示[J]
.学术论坛,2013,36(11):12-16.
被引量:2
6
马文保.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J]
.哲学研究,2014(5):17-21.
被引量:15
7
鲁品越.
生产关系理论的当代重构[J]
.中国社会科学,2001(1):14-23.
被引量:73
8
张俊山,张小瑛.
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范畴及其矛盾的再认识[J]
.教学与研究,2015(12):44-49.
被引量:6
9
王峰明,王小平.
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错了吗?——驳莱博维奇《超越〈资本论〉》中的需要决定论[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6):130-143.
被引量:4
10
习近平.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J]
.求是,2021(22):4-17.
被引量:191
引证文献
2
1
刘同舫.
以唯物史观理解新质生产力[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10(4):27-36.
被引量:37
2
张存刚,韩鸿飞.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机制与路径——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5,46(1):10-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彭双贞.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历史演进的学理探析——从“第一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J]
.科学社会主义,2024(3):4-11.
被引量:10
2
刘同舫.
全面深化改革与新型社会关系的发展[J]
.浙江社会科学,2024(8):4-12.
被引量:4
3
刘洋,曹以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思维方法探释[J]
.上海经济研究,2024(8):5-15.
4
罗钰,胡家萍.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优势、挑战与路径[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24,35(5):36-43.
被引量:6
5
王瑄.
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与发展路径[J]
.新乡学院学报,2024,41(10):10-13.
被引量:1
6
孙立会,周亮.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逻辑——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J]
.教育研究,2024,45(10):38-49.
被引量:38
7
林珊,于法稳.
新质生产力驱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2(5):13-19.
被引量:3
8
黄秋生,唐雄.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审视[J]
.创新,2024,18(5):69-78.
被引量:1
9
赵国龙,崔卫杰.
新质生产力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
.兰州学刊,2024(11):120-130.
被引量:4
10
丁煌,黄彦智.
新质生产力驱动机关事务治理形态演进: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
.公共治理研究,2024,36(6):50-61.
1
冯雷.
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J]
.财贸经济,2002,23(8):9-10.
2
郭海云.
哲学发展动力之浅见[J]
.社会科学(甘肃),1985(3):30-33.
3
李海滨.
交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J]
.哲学研究,1989(4):81-81.
4
黄金章.
坚持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J]
.中国高等教育,2002(5):45-45.
5
郭兴华.
认识诚信的经济功能[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2(11):47-47.
6
李艳玲.
浅论生命冲动与审美创造[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6(5):00294-00294.
7
王连龙.
论孔子与“权”[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3):96-98.
被引量:3
8
陈晓明.
论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1):91-97.
9
黎声.
自然科学是否属于社会意识?[J]
.哲学动态,1981(1):24-25.
被引量:1
10
王之波.
略论物质、物质性、实践的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3):51-53.
被引量:1
唯实
200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