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追寻石挥的足迹——一个艺术家的肖像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诱发我创作一部有关石挥长篇传记小说的最初契因,是受了与石挥同时代的、尚健在的一些老艺术家们的鼓动——他们才是石挥最有资格的绍介者。但他们碍于年迈,长时间的采访、收集史料的困顿,因此,他们鼓励我去做。石挥,这颗曾经闪亮在中国话剧、电影天幕上的熠熠明星,他的名字,他的出类拔萃的艺术才华,被人忘记太久了。更令我想象不到的是:一个早在五十年代就消失了的中国艺术家,竟会在时隔三十年后的今天,在异域他邦找到他的知音和崇拜者。一九八二年,中国电影回顾展在意大利举办。这次回顾展是意大利电影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国电影回顾展。各国电影艺术家和评论家在看了石挥主演和导演的《哀乐中年》、《假凤虚凰》、《我这一辈子》、《鸡毛信》、《天仙配》等影片之后,一致赞叹:在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中,还有一位屈指可数的佼佼者——石挥。法国电影史学家米特里说:“我参加了这次回顾展,发现了中国电影,也发现了石挥。”日本的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则把石挥和赵月称为“中国最好的演员”,还称石挥的导演水平“也是第一流的……”国外电影专家不约而同地从同一个视角发现石挥,像发现天体中新出现的一颗陌生的恒星那样,他们所显示出来的激动与赞叹,均源出于石挥出众的表演才华,以及他留给电影史册的一系列令人折服的艺术形象。其实,人们对于石挥的成就是早有口碑的。虽然。
作者 余之
出处 《上海戏剧》 1988年第4期6-10,共5页 Shanghai Theatre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