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石挥看中国早期电影人才的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石挥在话剧、电影领域都达到十分高的艺术造诣,其成长道路在中国早期电影人才群体中具有独特的典型性。童年的成长环境孕育了石挥日后的表演技巧和艺术才能,苦难经历奠定了他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剧团的熏陶和丰富的舞台实践使他的表演艺术不断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国情对石挥的电影创作带来了冲击,使他自觉地“修正”创作方向。
作者
彭俊颖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剧影月报》
2018年第3期12-15,共4页
Drama and Film Journal
关键词
石挥
早期电影
剧团
分类号
J9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朱超亚.
石挥在上海的艺术创作[J]
.剧影月报,2015,0(6):18-24.
被引量:3
2
胡成毅.
不要忘记电影演员[J]
.电影艺术,1957(3):22-23.
被引量:1
3
余之.
追寻石挥的足迹——一个艺术家的肖像[J]
.上海戏剧,1988(4):6-10.
被引量:1
4
穆海亮.
石挥在北平时期的一组佚文——《石挥谈艺录》补遗之一[J]
.戏剧文学,2012(4):124-138.
被引量:4
5
朱超亚.
浅谈石挥表演“由根起”的理论与实践——以石挥扮演慕容天锡和僧格林沁为例[J]
.戏剧之家,2015(15):25-26.
被引量:3
6
汪洋,谢铁■.
如何解决电影演员的问题[J]
.电影艺术,1957(3):19-23.
被引量:3
7
朱超亚.
论石挥在1935年至1940年间的戏剧观念与演剧理论[J]
.文化艺术研究,2015,8(3):116-123.
被引量:4
8
戴申.
“话剧皇帝”的京剧情缘[J]
.中国京剧,2006(3):40-42.
被引量:2
9
老老夏.
红色记忆:张瑞芳的故事[J]
.检察风云,2011(24):78-80.
被引量:2
10
金宝山.
浮浮沉沉话石挥[J]
.档案春秋,2016,0(1):52-5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舒晓鸣.
谈石挥的表演艺术[J]
.当代电影,1992(4):79-84.
被引量:4
2
穆紫.
北平沦陷时期话剧运动之一隅─—关于《四一剧社》若干剧运史料[J]
.北京社会科学,1995(1):138-145.
被引量:3
3
魏绍昌.石挥谈艺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
石挥.慕容天锡七十天记[A].石挥谈艺录[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5
佚名.北京剧社组织规程[M]//北京市档案馆.日伪北京新民会.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51.
6
北京市文化局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北京剧社社史资料专辑[G].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7
余上沅.中国戏剧的途径[M]//余上沅.余上沅戏剧论文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205.
8
孙企英.费穆石挥艺术缘[A]/舒晓呜编著.《石挥的艺术世界》[M/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433.
9
石挥.演剧的两条路--迎头抢·由根起[A]/魏绍昌编.石挥谈艺录[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3-6.
10
舒晓呜.石挥的生平及其电影创作[A]/舒晓鸣编著.《石挥的艺术世界》[M/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7.
共引文献
13
1
厉震林.
1956年中国电影表演美学述评[J]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1,3(3):14-23.
2
朱超亚.
论石挥在1935年至1940年间的戏剧观念与演剧理论[J]
.文化艺术研究,2015,8(3):116-123.
被引量:4
3
彭俊颖,沈鲁.
新世纪以来石挥研究述评[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0):181-185.
被引量:1
4
耿思琪.
论石挥电影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以《我这一辈子》和《关连长》为中心[J]
.剧影月报,2018,0(4):26-29.
5
朱超亚.
新发现石挥话剧佚文五则辨析——新编3卷本《石挥谈艺录》补遗[J]
.戏剧文学,2019(3):129-136.
被引量:1
6
杨怡.
“海燕”的沦没——评石挥电影《雾海夜航》[J]
.剧影月报,2019,0(3):11-13.
7
朱超亚.
“话剧皇帝”的诞生——石挥出演《秋海棠》前后的三篇佚文考释[J]
.创作评谭,2019,0(4):43-46.
被引量:1
8
秦珊珊.
新时期中国电影人才培养刍议[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1):143-149.
被引量:2
9
朱超亚.
新发现石挥在北平沦陷前后的三篇创作手记考释--新编3卷本《石挥谈艺录》补遗[J]
.戏剧文学,2020(9):138-145.
10
鲜佳.
转向自觉下的多元开拓——新中国成立后留沪影人石挥的创作转型研究[J]
.未来传播,2020,27(5):73-81.
1
察应坤,邵瑞.
周自齐与中国早期电影[J]
.菏泽学院学报,2018,40(3):32-36.
被引量:1
2
张健.
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德艺双馨高素质电影人才[J]
.北京教育(德育),2018(2):6-8.
3
李广平.
谈中国流行音乐参与世界文化潮流的路径[J]
.中国文艺评论,2018(6):58-61.
4
黄望莉,安雪蓉.
诗意空间·世界主义:吴永刚早期电影论[J]
.电影新作,2018(1):50-55.
5
崔莉,马成明.
自然环境与藏族白色文化的形成[J]
.现代交际,2018(12):89-90.
6
王坤.
延安电影团:电影与历史的双重记忆与启示[J]
.当代电影,2018(7):157-160.
被引量:8
7
陈小娟,涂航英.
高校微电影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
.今传媒,2018,26(5):56-58.
被引量:1
8
许昊.
我对锡剧流派的认识[J]
.剧影月报,2018,0(3):46-47.
9
杨清虎.
“若飞精神”的内涵与当代启示[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8(2):11-14.
被引量:2
10
李珍梅.
讲究谈话艺术 提高教育实效[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8,0(7):95-95.
被引量:2
剧影月报
201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