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张载哲学思想中的“感通”问题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宋明理学的研究中,张载(1020-1077)研究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张载研究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张载哲学思想的特殊性。张载哲学思想一方面与周敦颐、二程的理学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而另一方面则又有其自身的系统、思路和问题意识。研究宋明理学者(包括二程本人)往往重视前者而忽略后者,即通过程朱理学的问题、视野、架构来考察张载哲学,因此容易造成或多或少的误解,从而影响到后世对张子之学的界说与定位。
作者
刘乐恒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人文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关键词
德性之知
气质之性
天命之性
张载思想
张载哲学
天地之性
见闻之知
分类号
B24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1
刘乐恒.
唐君毅易学思想中的“感通”问题[J]
.周易研究,2014(3):38-47.
被引量:7
2
蔡祥元.
感通本体引论——兼与李泽厚、陈来等先生商榷[J]
.文史哲,2018(5):126-13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尚静.
“感通”与超越:“感通”问题的现象学初探[J]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1(2):369-3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金生鈜.
教育的情动性:教育影响发生的受动原理[J]
.教育研究,2025,46(5):68-77.
1
代超.
周海门哲学中“天”的内涵及其与“性”的关系[J]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2010(1):570-582.
2
介江岭.
胡秋原对阳明思想现代意义的文化史解释[J]
.人文论丛,2017(2):150-155.
3
陈增辉.
朱熹的教育哲学[J]
.朱子学刊,1996(1):118-145.
4
苗建荣.
见闻之知:儒家知识论的经验之维[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4):89-94.
被引量:2
5
李均宏.
凤翔张子祠横渠书院与关学传承[J]
.宝鸡社会科学,2019(2):66-68.
6
董方霞.
内向传播观照下的“致良知”研究[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8(1):66-81.
被引量:1
7
刘泉.
从《横渠易说》看张载的注释观与诠释主旨[J]
.儒学与文明,2018,0(1):96-105.
8
张玉艳.
张载德性修养论研究[J]
.青春岁月,2019,0(11):224-224.
9
陈明.
王船山气论视野中的人性学说——以《尚书引义》为中心[J]
.儒道研究,2013(1):133-157.
被引量:1
10
刘艳,姜波.
朱熹“以理释礼”思想的形上依据[J]
.朱子学刊,2011(1):258-266.
人文论丛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