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教师流动的启示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99
-
1周军,葛新斌.推进民族地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思考——以西藏地区为例[J].郑州师范教育,2021(1):11-14.
-
2沙鹏.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对我国教师流动的启示[J].辽宁教育,2020,0(6):89-92.
-
3邵雪飞.日本早稻田大学教师培养模式内容、特色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9,0(9):85-90.
-
4罗祖兵.教师轮校执教制度建设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07(12):29-31.
-
5王俊明.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几点思考——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5):80-82. 被引量:5
-
6杨艳梅,谢明孝.城乡教师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魅力中国,2009,0(19):66-66.
-
7毕正宇.论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关系[J].天中学刊,2004,19(4):95-97. 被引量:22
-
8罗如新.日本师资培养教育的动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9):131-132. 被引量:7
-
9施晓卫.骨干教师外流现象探析[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3):15-17. 被引量:4
-
10马敬华.美、日教师专业发展之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3):60-6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73
-
1金怡璇.政策工具视角下日本儿童课后服务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2(3):99-107. 被引量:10
-
2汪丞.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及其特色[J].教育家,2021(14):16-17. 被引量:1
-
3洪哲.论教师流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15(3):28-30. 被引量:13
-
4梁忠义.谈日本教师的继续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5):46-49. 被引量:7
-
5王彦力.日本教师"专业化"概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7):31-34. 被引量:4
-
6曹成刚.问题和出路——从国外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76-79. 被引量:14
-
7汪丞,方彤.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区域内师资均衡发展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5(4):59-62. 被引量:61
-
8盛宾.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J].人民教育,2005(9):8-10. 被引量:6
-
9连莲.日本教师专业化的特色及其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34-137. 被引量:8
-
10石邦宏,戴霞.经济理性驱动下的中小学教师流动[J].中国教师,2005(11):11-1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10
-
1张宏,王洪玲.日本教师专业化制度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6(33):44-45. 被引量:2
-
2黎琼锋.合理化教师流动初探[J].江西教育科研,2007(2):50-52. 被引量:6
-
3孔凡琴,邓涛.日、美、法三国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实践与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7,34(10):23-27. 被引量:36
-
4田汉族.刚性教师交流制的实践困境与法律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1):44-48. 被引量:42
-
5张人崧,伍新德.韩、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8):157-158. 被引量:2
-
6张艳,庞祯敬.教师全员流动政策视角突破:基于国情的思考和追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5):67-71.
-
7周辉.中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程序的比较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11):118-121.
-
8王光秀,李亚惠.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1(1):139-143. 被引量:1
-
9陈春梅,许诺.我国关于日本教师教育研究述评——基于CNKI(1990—2020)的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3(3):5-12. 被引量:1
-
10李梦瑶,朱洪洋.政策工具视角下日本中小学教师流动政策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4(12):16-24.
二级引证文献90
-
1胡德刚,周志勇,张吾龙.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义务教育体育教师轮岗的价值、困境与突破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2):83-93. 被引量:1
-
2钟云华,余素梅,李海斌.义务教育均衡背景下城乡教师交流困境及其破解之策[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5):122-125. 被引量:3
-
3韩淑萍.我国教育均衡背景下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上半月),2009(1):10-14. 被引量:34
-
4丛珊珊.从中小学教师校际换岗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4):149-151. 被引量:2
-
5刘双,姜岩.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J].农业经济,2009(10):72-74. 被引量:4
-
6冯文全,夏茂林.从师资均衡配置看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0(2):18-21. 被引量:54
-
7夏茂林,冯文全.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讨[J].教育科学,2010,26(1):75-79. 被引量:40
-
8吴娟.浅析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7):141-142.
-
9史成明.现代日本教师培养机制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8):17-19.
-
10朱昆.法国中小学教师配置改革对我国师资配置的启示[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8):43-46. 被引量:7
-
1汪丞.韩国中小学教师互换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12,3(19):25-29. 被引量:11
-
2黄树生.日本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教师“定期流动制”的经验[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1(16):30-31.
-
3朱广兵.破解“教师流动”困局之我见[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10):25-25.
-
4黄树生.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配置均衡化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1(7):27-28. 被引量:7
-
5郁琴芳.日本教师的“定期流动制”[J].教育文汇,2004(3):24-24. 被引量:2
-
6丁开艳.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J].教育(综合视线)(上旬),2010(4):28-28.
-
7黄树生.熔炉中更生:流动中的创新[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1(6):53-54.
-
8罗朝猛.与樱花齐“绽放”的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6(7):43-44.
-
9罗景凡.实行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5):119-122.
-
10汪丞.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之比较及启示[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6(3):33-37. 被引量:4
;